书城亲子家教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习惯
19270800000035

第35章 习惯34培养孩子自信的好习惯

一定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予孩子以充分信任,这等于是传递给孩子“我行!”的意念,这样才能不断促使孩子增强自信心,同时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自觉主动地探索,取得学习的成功。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无论是在学习工作中或者是生活中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

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样,孩子如果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就很难在学习上有自觉主动的精神。而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刺激人的各项感官与功能及其综合能力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人的记忆力。

据科学研究表明,一般人的记忆功能只利用了人的记忆潜力的1‰,而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的记忆水平已到头了,不可能再记得更多了,主观上的松懈,使得记忆神经缺乏刺激,因而与人类所应有的记忆水平相距甚远。

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而潜能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一个人的成长路线如果是沿着这样的积极上升式行进,可以想象其积累效果是非常可观的。在很多伟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的成功。在人才辈出的国家里,在那些伟人、名人身上同样可以找到自信的催化作用,而且在我们周围的优秀人才身上,也不断放射出自信的光彩。

在知识的培育上,美国的家长普遍反对对孩子灌输太多。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不仅在对知识传输的有效性上,更主要的是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束缚作用。美国的家长还经常反对这样一种态度:“你还小,懂什么?让我来教你,你照我说的去做。”他们认为这种态度的根据在于对孩子的知识、智力水平的错误评价。不能低估孩子自我观察与学习的能力,他们在赞叹自己的孩子聪明的同时,仍能打破成见,以客观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智慧,从不对孩子的观点大加鞭挞,横加修改。

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许多的课题选择机会,要求学生自选题目,自组程序,到图书馆、试验室和博物馆做调研,完成课题研究,而在家庭中,父母也尽量提供机会,帮助孩子自己解答问题。这种教育的效果与中国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区别是很明显的。因为他们深信会独立思考、有开拓精神的人,都是有自信心支持的结果。这样有利于孩子自觉主动的学习能力和精神的培养。

孩子从弱不禁风到自信自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父母不断的鼓励,就好像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需要日复一日的阳光照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