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方式叫以退为进
1928100000007

第7章 该退时毫不犹豫(1)

当事情陷入僵局,当势力悬殊,当条件不成熟的时候,退应该是明智的选择。横冲直撞的结果只会是伤痕累累,受伤牺牲的只会是自己。当我们面对挫折委屈的时候,不妨想一想是不是非得勇争强进?如果退一步能达成进两步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退一步达到目的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吃软不吃硬”的情结。

因为人们都是喜欢自己被肯定和赞扬,而不喜欢被人指责和批评。所以我们在做人处事的过程中,就应该好好地利用这种心理。让自己退一步,而不是得理不饶人,有时候这种方式更能帮助我们达成自己的目的。

一位顾客来到了百货公司要求退换一件外衣,原因是她的丈夫不喜欢这件衣服。可是她已经把衣服带回家并且穿过了,按公司的规定是不能退换的。于是这位女士就把衣服干洗了之后拿回来退货,并且她解释说:“绝没穿过,要求退换。”

售货员检查了外衣,发现有明显干洗过的痕迹。可是为了不得罪客人,又不能直接指出顾客的无理要求。于是,机敏的售货员说:“我很想知道是否你的丈夫把这件衣服错送到干洗店过。我记得不久前我也发生过一件同样的事情,我把一件刚买的衣服和其他衣服堆在一起,结果我丈夫没注意,把这件新衣服和一大堆脏衣服一股脑儿塞进了洗衣机。我怀疑你是否也会遇到这种事情,因为这件衣服的确看得出已经被洗过的痕迹。不信的话,你可以跟其他衣服比一比。”

顾客本以为售货员要么和自己争吵一番(但她认定很少人会这么做),要么就是把衣服给直接换了。没想到这位售货员让自己看了看证据,使她无可辩驳,又已经为她的错误准备好了借口,给了她一个台阶下。于是,她顺水推舟,乖乖地收起衣服走了。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售货员直截了当地向顾客说明这一点,顾客是决不会轻易承认的。因为她已经说过“绝没穿过”,而且精心地伪装过。这样,双方可能会发生争执。即使售货员证明了顾客的欺骗行为,虽然衣服没有换,但是售货员也会永远失去了这位客人,并影响公司的形象。

其实,有很多人不是不懂得说软话,而是觉得说了软话就意味着退让和懦弱,这就是自贱身份。所以即使有求于人,也不忘说几句硬话,以示尊严。这种想法虽不能说错,但并不可取。有时为了达到目的,不妨退一步说几句恳求性的软话。恳求,通常是处于弱势的人使用的方式,然而在不利态势下,退让恳求并不是低三下四的哀求,而是一种“智斗”,是一种心理交锋。通过恳求的语言启发、开导、暗示对方,使对方为你折服。

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着“吃软不吃硬”的心态。特别是性格刚烈、很有主见的人,你如果来采取“进”的态度,说“硬”话,比如以命令的口吻,对方不但会不理踩,说不定比你更硬;如果你圆通些,退一步说些软话,对方反倒产生同情心,纵使自己为难,也会顺从你的要求。有很多时候,你要想说服人,退一步说软话要比进一步说硬话效果好得多。

退避三舍,王者之道

退是一种精神,一种“道”,一种在博弈场上的砝码,即使用它来衡量一个人的心智也不为过。人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终究是有它现实意义的。气势磅礴大智大勇的退,可以扭转乾坤;小巧腾挪穿插纵横的退,可以改变命运。急流勇退、退避三舍、佯退实进等都是“退”中有形化的境界。选择“退”是一种策略,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春秋时期,楚国攻打晋国。晋国当时的君王晋文公虽然忧心忡忡,但却十分谨慎。他看到楚军来势汹涌,又顾忌到自己当年出逃至楚国时,深受楚国的优待,直接交战则名不正言不顺,不合道义,于是下令让晋军“退避三舍”。在当时,以每天行军30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就意味着后退90里。如此一来,晋军将士自然愤懑不已。晋国大臣狐偃就顺势让人向军士们广为宣传,说这是文公为了报答楚王的恩惠,在文公落难之时对帮助他的楚王所许下的诺言。而实际上,此举乃激将之法,意在鼓动晋军士气,树立文公的威望。而从军事学角度看,晋军的后退是在使楚军疲惫,避其锋芒。因此,晋文公“退避三舍”以退为进的策略,实在是一箭双雕的高明战术。楚军以为晋军后退是惧战的懦弱表现,一直追到城襥才驻扎下来。而当时的晋军早已有了秦、齐两个军事大国的扶助,可以说是有备无患,又加之巧妙灵活的战术运用,先诱敌深入,再分别击垮实力较弱的左右两翼,迫使其中军大将逃离战场,进而取得了胜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城襥之战”。从此晋国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以少胜多的战术佳话。

切莫以为“退”是一种单向思维,“退”的实质是“进”,“退”不是懦弱更不是肤浅的一味苦苦相让,而是一种将目的、策略推向成功的有效方式。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许许多多“以退为进”的事例告诉我们,因“退”而成功者居多。一个企业、一个团体、一个人往往因为“退”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其天地自宽。

所以,在我们变化多端难以预料的生活旅途上,一旦碰到较大起伏而又苦于找不到合适出路的时候,就应该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因为这种实用的“弹性手段”不仅可以让你摆脱困境,更能使你的成就锦上添花,当然还要考虑到“以退为进”的合适方法,时刻不要忘记长远之计,因为所有的“战略性撤退”都是为将来更大的发展做铺垫。

主动撤退,保存实力

在处于弱势时必须要进行积极主动的撤退和转移,这种撤退和转移又是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进行的,稍有不慎就会带来灭顶之灾,应该冷静地观察和分析形势,然后坚决果断地采取行动。

“七七事变”以后,蒋百里将军发表文章说:“打不了,也要打;打败了就退,退了还是打;五年、八年、十年总坚持打下去;不论打到什么天地,穷尽输光不要紧,千千万万就是不要向他妥协,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你不相信,你可以睁眼看着;我们都会看得见的,除非你是一个短命鬼3”

谋成于密,而败于泄。退却的整个过程要在对手不知不觉中进行,绝不能露半点破绽。

1929年是白崇禧十分倒霉的一年。年初,张学良枪毙了杨宇霆,一下子使白崇禧的“奉桂合作”计划化作泡影。接着,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身份欲削去白崇禧的兵权。当时白崇禧的部队相当一大部分是在西征唐生智时收编过来的,稍有风吹草动,难免图谋不轨。白崇禧的一些部下,密谋将白崇禧绑架送交蒋介石。

白崇禧顿感危机四伏。有一天,他乘自己的小轿车驶进一家德国人办的医院,在卫兵和随从的搀扶下进入医院的住院部。过了一会儿,卫兵和随从出来了,坐上小轿车原路驶回,此举使人们自然认为白崇禧已住院就医了。

然而,几乎在白崇禧的小轿车离开医院的同时,医院的后门也有一辆小轿车匆匆启动。这辆车里坐着的正是白崇禧,只不过他已换了外衣,戴上墨镜和假胡子罢了。

当晚,白崇禧的参谋长王泽民以过生日为名,在东来顺老店大宴宾客,白崇禧的第四集团军所属团以上部队军官均在邀请之列。

开始的时候,众人对于白崇禧不露面,以为是摆总指挥的架子,故意姗姗来迟。直至酒过三巡,仍不见他大驾光临,有人便询问此事。王泽民说:“健生(白崇禧)兄因足疾复发,已住院治疗,故无法出席。”

话音刚落,满座议论纷纷。就在这些军官酒酣耳热之时,白崇禧乘一列军车悄悄离开北平,趁着浓重的夜色向东驶去。

三十六计走为上,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原指事情发展到无可奈何的地步,别无良策,只能出走,可以看做是在敌强我弱、我方无法取胜的情况下,主动撤退、保存实力的一种策略。

退让是明智务实的选择

具有高视阔步、昂首向前的自信,只是半部“前进”的人生;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情操,懂得低头弯腰,这才是完整的人生。态度需要谦虚,却不能卑躬屈膝,谄媚阿谀,置自我尊严于不顾。退让不等于软弱,一个人必先懂得自我尊重,才能真正懂得退让的意义。因此,要在自我尊重里退让,而不是奴颜媚骨。

在有些人的头脑中,有那种“非此即彼”的习惯性思维。他们认为退让就是软弱,这种思维是错的,因为人生是多项选择题,而不是是非判断题。对他人、对现实甚至对自己,适当的妥协并不是耻辱。

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商家之间的合同,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都是双方经过多次妥协才达成一致的。在国际事务中,两个剑拔弩张的敌对国家,各自做出让步而化敌为友,全世界都会为之鼓掌叫好,没有一方会被国际舆论认为是懦夫。所以,妥协不是耻辱,而是一种明智、务实的选择。

现实有时会非常无奈,确实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特别涉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若是过于认真,有可能不是扯着了胳膊,就是动了筋骨,越搞越复杂,越搅越乱。所以,在不丧失原则和人格的情况下,应该妥协的时候就一定要让步。

天刚破晓,居士就兴冲冲地抱着一束鲜花和供果,参加寺院的早课。可是,刚踏进大殿,迎面跑出一个人,正好与另一位施主撞个满怀,将他捧着的水果撞翻在地。居士看着满地的水果忍不住叫起来:“你看!把我供佛的水果全部撞翻了,你打算怎么办啊?”那个人也不示弱:“我已经把你的水果撞翻了,顶多说声对不起就够了,你为什么那么凶啊?”

接下来,两个人互相咒骂起来,互相指责的声音很大。本来是很小的一点事,因为两人互不相让,弄得整个寺院不得安宁。

禅师正好经过这里,问明原委后,说:“互不相让并不能证明什么,这是愚蠢不堪的行为。能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及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举止。”

停了片刻,禅师又说:“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协调的生活层面的事情太多了,在社会上,我们需要与亲族、朋友取得协调;在经济上,我们需要量人为出;在家庭里,我们需要培养夫妻、亲子的感情;在健康上,我们又需要身体健全;在精神上,我们还需要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如此才不会辜负我们可贵的生命。想想看,我们有这么多需要协调的事情,为了一点小事破坏了一片虔诚值得吗?”听到这里,两人惭愧不已。

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最讲究的就是礼让。礼让是美好的处世态度,但礼让不是畏缩,不是躲避。只知一味礼让,只是“退步”的人生,易流于怯弱;在礼让之下,还要能勇敢向前、自我承担,才是有进有退的完整生命。

为人处世要学会适当的妥协,可以有很多理由:于个人来讲,妥协能够使人左右逢源,进退自如;于团队来讲,妥协能够沟通意见、团结同事,形成战斗力;于世界来讲,妥协能够加深理解、达成共识,化干戈为玉帛。妥协不是一个贬义词,更不是耻辱,它是一种折中的智慧,更是一种协调的策略。

巧妙避开,以柔克刚

有人认为,生活就是接受一个又一个的挑战,有的人在挑战中激烈地争逐,并感受到了胜利的快感。所以,这些人认为直面挑战,拼个你死我活才是英雄的风格;而有些人却不以为然,因为他们知道到达胜利的路有多条,并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政府选举一位议员时,最后剩下A、B两个候选人要进行一次演讲来一决胜负,并由此决定谁是下一任的新议员。当A先生上去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长篇大论时,B先生坐在观众席上却显得十分安然,面带微笑地听着A先生的精彩演讲。演讲完毕后,B先生对A先生的精彩表现报以热烈的掌声,并第一个带头站起来,号召观众们为A先生鼓掌。

轮到B先生上场了,他镇定地走上演讲台,面对观众,表情从容。他对全场的所有观众只简单地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说得既简单又朴实:“我为我们国家有A先生这样出色的政治家而感到自豪!我会努力以他为榜样。”话音落时,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很快,全场响起了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最后,B先生登上了议员的宝座。

B先生面对激烈的竞争,并没有对准矛头,迎面而上,而是巧妙地避开了。这样避开并不是胆子或面子的问题,而是技巧。B先生的巧妙回避锋芒,不得不让人称快。如此巧妙,比起针锋相对,更会让人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回避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退,这种巧妙的退,显得比迎面而击更有力量。

其实生活也好,竞争也罢,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更不存在什么既定不可变更的规则与标准。面对针锋相对的竞争,巧妙避开,以柔克刚,会有异曲同工之效。这就是退的力量。

学会见好就收

狗咬狗,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景观。

两只狗先是耸鼻咧嘴,吓唬对方,然后就互相攻击,看起来是相当猛烈的战斗,但其实很少会给对方造成致命的伤害。在互咬时,有一方若发觉不敌,可能就拼命逃走,胜者通常见好就收,不会赶尽杀绝。

败者甚至会借助服从的行为来结束战斗,譬如它会背部朝下,四脚朝天,露出无防卫的腹部,还稍微撒一些尿,这是小狗向母亲撒娇的行为。

面对这种情况,攻击者通常会以照顾小狗的方式舔战败者的身体,而化干戈为玉帛。野生的狼,也有这种行为。

我国古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博弈论一类的名词,但这一原理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早已经得到过很好的应用了。

春秋时,楚国一直是南方的强国,向来不和中原诸侯来往。那时候,中原诸侯把楚国当做“蛮子”看待。但是,楚国人开垦南方的土地,逐步收服了附近的一些部落,慢慢地变成了大国。后来,干脆自称楚王,不把周朝的天子放在眼里。

最重要的还是,也不把齐国放在眼里,这就成了齐国称霸中原的最大阻碍。齐楚两国本来相隔很远,发生战争是比较困难的,但由于上述原因,空间上的距离就被利益上交错而拉近了,更何况齐桓公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来实现他的霸主地位的。那么楚国对周天子的不敬,就是对他的不敬,更是对他的一种挑衅,对楚国这一战是必须要打的,至于如何收场,那就要视情况而定了。于是齐国就发动了对楚国的进攻。

公元前659年楚国出兵郑国,齐桓公与管仲约诸侯共同救郑抗楚。由于楚国不断攻郑,齐桓公和管仲约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组成联军南下,直指楚国。

楚国在大军压境的形势下,派使臣屈完出来谈判。屈完见到齐桓公就问:“你们住在北海,我们住在南海,相隔千里,任何事情都不相干涉。这次你们到我们这里来,不知是为了什么?”

管仲在齐桓公身旁,听了之后就替齐桓公答道:“从前召康公奉了周王的命令,曾对我们的祖先太公说过,五等侯九级伯,如不守法你们都可以去征讨。东到海,西到河,南到穆陵,北到无隶,都在你们征讨范围内。现在楚国公然违反王礼,不向周王进贡包茅,祭祀时都没东西滤酒了。还有昭王南征途中遇难,这事也不是与你们无关。我们现在兴师来到这里,正是为了问罪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