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听众产生共鸣
演讲要达到宣传育人的目的,要使人思想有所触动,首先,必须掀动他的情感,即所谓"通情才能达理"。对于演讲者来说,要怀着强烈的、带爆发性的情感,实在有话要说,非说不可,不吐不快,才能讲好。激情上来了,往往思想和语言便"浩荡其沛然矣"。那么,演讲者该如何表达自己充沛的情感呢?-语意传情演讲者要抒发的情感,首先饱含在演讲内容之中。从演讲的命题到演讲的观点,从演讲的叙述到演讲的议论,以至演讲中直抒胸臆之处,都浸透着演讲者的感情,只不过是表达感情的手段不同,有的直接,有的间接罢了。最直接的语意传情是直抒胸臆,倾泻激情。不少感情浓烈、激越的演讲到了一个高潮时,往往都会用相对独立的语段,以排比句、反问句、感叹句、重叠句等语言手段,直抒胸臆,把胸中的感情如潮水一泻而出,淋漓痛快,欲止不能。林肯做律师时,曾在一次诉论中以充沛的情感赢得了胜利。一天,一位老态龙钟的女人来找林肯,哭诉自己被欺侮的事。这位老妇是独立战争时一位烈士的遗孀,每月靠抚恤金维持生活。不久前,出纳员竟要她交付一笔手续费才准领钱,而这笔手续费等于抚恤金的一半,这分明是勒索。开庭了,被告矢口否认,因为这个狡猾的出纳员是口头进行勒索的,没有凭据,情况显然对林肯不利。轮到林肯发言了,上百双眼睛紧盯着他,看他有无法子扭转形势。林肯用抑扬顿挫的嗓音,把听众引入美国独立战争的回忆中。林肯两眼闪着泪光,述说爱国志士是怎样忍饥挨饿在冰天雪地里战斗,为浇灌"自由之树"洒尽最后一滴鲜血。最后,他得出令人怦然心动的结论:"现在事实已成了陈迹。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那衰老而可怜的遗孀还在我们面前,要求代她申诉。不消说,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经有过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不过,她已牺牲了一切,变得贫穷无依,他们不得不依靠革命先烈争取来的自由,向我们请求援助和保护。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发言至此戛然而止。听众的心早被感动了,有的捶胸顿足,扑过去要撕扯被告;有的眼圈泛红,为老妇人流下同情之泪;还有的当场解囊捐款。在听众的一致要求下,法庭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语音传情演讲中传情达意,首先,以意义要素为内容,没有内容,就没有演讲的思想和感情。但是,演讲的语言又是以声音材料为载体的,没有声音,无所谓演讲;虽有声音,但没有感情变化,像和尚念经一样,同样称不上演讲,因为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因此不能感动人。演讲是要感染人的,其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语调流露真情。坚定的、犹豫的、高兴的、哀痛的、期待的、失望的、昂扬的、颓废的等复杂的感情,都可以通过语音语调的高低快慢、抑扬顿挫表现出来。演讲中的情感抒发固然十分重要,但感情是受理智支配的,这个理智,就是要表达演讲的主题。演讲时要时刻牢记演讲的主题,时刻把握感情的阀门,注意控制感情的流量。有的演讲者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感情,一到伤心处就涕泪交流,泣不成声;一到愤慨时就语不成句;一到高兴时又笑得前躬后仰,手舞足蹈。结果,听众只知你在台上喜怒无常,根本听不清、弄不懂你在哭什么、气什么、笑什么。这样,又怎么能与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呢?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在联合国大会上作过一次演说,感情充沛,内容丰富,本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是,他在激动之中忘乎所以,竟脱下一只鞋拿在手里,在讲台上使劲代替手掌拍打,一时全场哗然。赫鲁晓夫的例子留给人们深刻的教训。它启示人们,说话时必须善于控制感情。真情流露并不等于放肆,坦诚也必须有度。如果不加节制,感情表现为"过分状态",别人就必然将它与虚伪轻浮联系起来。心理学家卡洛·塔维斯说:"不仅应该认识坦白的必要,而且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坦白,坦白到什么程度。"真情流露并不等于不加节制。所以演讲时需要尽情倾诉时,可开大阀门,让感情如潮水般一泻而出。但高潮过后,又要立即调节,绝对不可以放纵情感,信马由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