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史上最牛公务员2:江山江山
19389900000021

第21章 幽会师师(2)

李师师道:“李大人的《五马图》被画界倍加推崇,东坡先生曾称其‘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只可惜,奴家无福收藏。”

徽宗脱口道:“此画在下就有。”

“怎么,你有此画?”李师师欣喜地问。

“是啊,在下侥幸收藏了此画,一直舍不得出手。”

李师师见徽宗才情过人,又俊逸儒雅,不由得也是倾心,眼波流动处,温情洋溢。徽宗看得动情,不由得揽过师师,在她滋润的唇间轻轻一吻。李师师双臂缠了徽宗,娇笑连连,甚为欢畅。玉体环抱,徽宗顿时热血上涌,一代帝王的架子扔在一边,三五几下便除去了李师师的罗衫,将其横放在锦床之上。这一夜,李师师施出勾魂摄魄之术,花样百出,百般逢迎,极近缠绵,令徽宗说不尽的舒服,其中细节略过不提。

第二天一早,李师师起来梳妆,那徽宗还在甜梦之中回味,连早朝的事也忘了。高俅与杨戬早就回去了,两人知道徽宗见了李师师,是很难离开的,所以就对朝门外等候的众官员撒了个谎,说皇上偶染风寒,痊愈后再上朝。

徽宗醒来后,握着李师师的手,恋恋不舍。李师师笑道:“瞧你,一觉睡到现在,生意还要不要了?”

徽宗笑道:“美人如斯,千金不换,还做什么生意。”

李师师娇笑:“难道奴家就只值千金吗?”

徽宗忙道:“不,倾国倾城。”

李师师突然一叹:“都说红颜祸水,奴家才不愿做倾国倾城的女子。”

徽宗微微一呆,随即笑道:“姑娘可有笔墨?”

李师师道:“有。”说罢,拿了一幅笔墨过来。

徽宗端详着她片刻,沉吟落笔,写了一首《小重山》:“罗绮生香娇上春。金莲开陵海,艳都城。宝舆回望翠峰青。东风鼓,吹下半天星。万井贺升平。行歌花满路,月随人。龙楼一点玉灯明。箫韶远,高宴在蓬瀛。”

李师师吟读了两遍,不觉倾倒,说道:“好词,真的好词。赵爷如果去考功名,少说也能得个进士什么的。”

徽宗一笑:“进士对在下来说,一点用也没有,还是做我的古董商吧。”

两人又谈笑一会儿,徽宗朝窗外看看,起身道:“师师姑娘,小生也该回去了,他日再来听姑娘弹琴。”

李师师起身送徽宗下楼,神色之前也有些依依不舍之意。

自徽宗走后,李师师便望着他那首《小重山》出神,轻轻吟去,只觉他的词不但写得有滋有味,而且书法也是飞扬有形,颇见风骨,惹人喜爱。

其实,当时凡对书画有所研究的人,都识得徽宗那独特的瘦金体,而李师师长在勾栏院中,少于外界接触,自然就不晓得了。

吃了早饭之后,李姥姥问李师师是否挂牌,李师师推脱身子疲倦,闭门休息。坐在绣几之上,李师师眼前浮现了徽宗那风流倜傥的相貌,接着,她的眼前又浮现出另一个男人来,那男人便是李姥姥口中所说的周大人。

周大人姓周,名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现今已是五十开外的年龄。宋神宗年代当太学生时,他曾写过一篇长达7000字的《汴都赋》。《汴都赋》不但辞藻优美,韵味十足,而且对当时正在推行的新法大加赞赏,因此引起了朝廷上下的注意。文艺界的一干学子、才子、官员,纷纷就其大作拿来鉴赏,政治界的一些官员则用来烘托王安石的新法。

古往今来,又有哪一朝的皇帝不喜欢赞歌?

宋神宗听说有人写了一篇《汴都赋》,文采直追韩愈,便让人抄了一份。宋神宗一看之下龙颜大悦,于是封周邦彦为太学正。只因周邦彦个性疏散,不喜事务,所以,政绩不显。徽宗登基后,曾便览吏部名单,看到周邦彦时,给了他一个徽猷阁待制的身份。这周邦彦无所事做,闲来便谱曲奏乐,倒也潇洒自在。后来,蔡京为了讴歌大宋江山优美如画,建立了大晟府,是专门研究音律的机构,由自己的儿子蔡攸主管,周邦彦做了副手。

那周邦彦不喜官场应酬,因此常游来于青楼之间,与一些歌妓舞女逗乐。若非如此,凭借他的才情,一心为官,说不得会讨好徽宗,混个高顶乌纱帽戴戴。

恍惚几日,徽宗一去后再没有来,李师师居然有些怅然,每日娇懒斜坐在楼阁之上,依栏而坐,遥望出神。李姥姥如果来询问挂牌之事,李师师便常有推辞。此时的李师师对一般男人已经了无兴趣。

徽宗不至,李师师便想起周邦彦来。

那日午时,周邦彦来到金线巷镇安坊。李师师在西楼之上为其弹奏了一首新曲,周邦彦听出曲词优美,便问是谁所作。李师师告诉他是一个叫赵乙的商人。

后来,李师师取出了徽宗的真迹,周邦彦大惊,说道:“竟然是他!”

李师师问:“周大人认识此人吗?”

周邦彦心惊之下,已出了一头的冷汗,竟对李师师的话恍若不闻。李师师取出绣帕,在他额头擦拭了几下,又问:“周大人,这位赵爷可是您的旧识?”

周邦彦苦笑道:“师师,你有所不知,他就是当今万岁爷。”

“啊。”李师师原本正端起一杯香茗,听罢不禁失手落地。

周邦彦道:“万岁爷是个才情丰盛的人,一向不拘小节,也难怪他要会到青楼来。”李师师眼前又浮现了徽宗那儒雅的面目,不觉玉面绯红,说道:“皇上也是人啊,他自然也要寻找常人的乐趣。”周邦彦道:“当今万岁对美色之好,比之历代皇帝都有过之,他后宫佳丽如云,哪一个不是花容月貌?”听到这,李师师倒有些心悦,这说明她果然是国色天香,否则,又怎么能把万岁爷吸引来呢。

周邦彦站起来说:“既然万岁看中了你,老夫以后就少来了吧。”李师师赶紧拉住他的手,道:“周大人说的哪里话来,你我相识相知,皆在万岁爷之前,又怎能怪你,何况,奴家本就是一青楼女子,又非他的妃子。”周邦彦正自踌躇,突然听到外面李姥姥喊道:“师师,赵爷来了。”

李师师和周邦彦都是脸色大变。周邦彦拔步欲走,李师师从窗口里一看,只见徽宗已经迈步上了楼梯,忙拉住周邦彦,道:“周大人,他已经上来了。”周邦彦哪里敢让皇上碰上,灵机一动,钻到了李师师的床下。

转眼,徽宗便进来了,见李师师脸色有些不自然,便问:“师师姑娘不舒服吗?”李师师忙掩饰道:“奴家近几日睡得不塌实,有些倦怠。”徽宗道:“在下也有些身体不适,与姑娘一别经月,天气渐凉,可能染了风寒。”说着,徽宗果然咳嗽了几下。事实上,徽宗不过这几天才染了风寒,他之所以这段时间未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静云。

那静云独自住在别院里,虽然每天都有小太监陪着,也可以观赏后院的野兽。那小太监名叫小栓子,是个老实巴交的孩子,年龄比静云还小。时间一长,静云就腻了。她每天都要耍小姐脾气,摔完瓶瓶罐罐,就朝小栓子耍脾气。伺候他的小太监换了五六波了,一说起要去别院,谁都不肯。徽宗在宫里闷着,至少每月微服出行一次,而每次都要到自己的别院看看。只要他一到了别院,再想走就难了。静云好一通撒娇,抱着他的腰,哪里也不许他去。这几年,静云一直呆在别院里,并没有进一步的要求,徽宗也不敢让她进宫。徽宗知道,静云是那种随意而为的性格,而且还带着一种孩子气,宫里的规矩太多,她肯定吃不消。再说,徽宗感觉这样很好,宫里宫外都有美人相伴。不过时间一长,他对静云的粘劲开始有反感了。他只要来了别院,就感觉没了自由,一切都要听静云的,因此,徽宗开始经常躲避她。有时数月不来别院。静云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她看不到徽宗,好生郁闷,身边的小太监担心挨打,每天都躲得远远的,即使静云招呼也不理。静云肚子里有气,就去后院找那些野兽发泄。后院原本养着几十种动物,几年来,只剩下十几种了。静云不喜欢的,看不惯的,就拿着棍棒一通乱打,不少小动物死在她的棍棒下,像野猪这样的大动物,静云不喜欢,天天拿它们出气。一天,一只野猪被静云打急了,居然撞弯铁栏子,钻了出来。静云吓得妈呀一声,就坐在了地上。幸亏,那野猪并非饥饿,它一出来就四处乱跑,最后冲出别院上了京城大街。

伺候静云的小栓子本来在茶楼上喝茶,一见野猪跑了出来,吓坏了,慌忙来到后院,再见静云一点事也没有,才松了口气。

小栓子道:“我的姑奶奶,你不能再这样闯祸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啊,万一你被野猪伤了怎么办?”静云惊魂乍定,拍了拍自己的胸脯,问道:“野猪呢?跑到哪儿去了?”小栓子道:“已经跑到大街上了。”

“走,去看看。”

来到别院门口,静云摆摆手,爬上院墙,只见野猪正在大街上横冲直撞,两边的小摊案子被撞翻了多处,它奔到哪里,哪里的行人呼啦闪开一片,没来得及躲开的人抱着脑袋趴在地上。静云看得咯咯直笑。

“太好玩了,太刺激了。”

过了一阵儿,来了十几个差役,将野猪圈了起来,一阵刀棍,终于把野猪杀死。

静云唉了一声:“杀了还有什么意思,走,咱们再去放。”小栓子一听,慌忙劝道:“我的姑奶奶,您就别添乱子了,这事要让万岁爷知道,他会不开心的。”

“你怎么知道他不开心?哼,万岁爷的性格静云很清楚,他是喜欢热闹的人,改天他来了,我定要和你一起放野兽。”

说完,静云也不理会小栓子,径直往后院走。来到后院,静云看看那些野兽,小的没几个了,大的还有两只狗熊,三头大象,三只老虎,三头骆驼,四头狮子,六只斑马。静云以为大象的杀伤力大,又看他笨头笨脑的不喜欢,于是找来锤子,咔嚓一下把锁砸开,把大象放了出去。大象一冲出别院,大街上又乱了,行人纷纷躲避。静云依旧爬上墙头,朝外面看着。她问身边的小栓子:“喂,小公公,喜欢吗?”小栓子摇摇头,道:“不喜欢。”“什么?”静云伸手拧住他的耳朵,道:“到底喜欢不喜欢?”“喜欢,喜欢。”小栓子心中叫苦,碰上这样的女主人,算他倒了八辈子的霉。

大象上了街,有人慌忙跑去开封府衙门报信,府尹李孝寿派了六名差役。差役们拿着链子,追上大象,拴住了大象的脖子。谁知大象的力气太大了,六名差役居然没拉住,反而被大象拖出好远。有一名差役惨叫一声,腿被大象踩折了。民众们呼啦一下围上来,帮助差役们,这才将大象圈住。静云索然乏味,道:“太没劲了,一个庞然大物,居然没闹出什么乐子了,得,去睡觉了。”

就这样,静云几乎每天都放只野兽出来,闹得京城百姓不得安宁,民怨纷纷,告上了大堂。开封府尹李孝寿听说野兽是皇上的别院出来的,大感头疼,只好尽力安抚受伤的民众。

这天早朝后,李孝寿来到徽宗的书房,把野兽的事说了出来。徽宗知道是静云闹出来的事端,又想,自己好久不去,也难怪静云惹事。

“李爱卿,野兽的事是朕朋友所为,情有可谅,你要好好地安抚受伤的民众。”

“万岁,受伤的民众臣都安抚了,臣来是想请万岁派遣一个得力助手。”

“什么助手?”

“开封府在天子脚下,皇城帝都,尘治理的责任重大,可是下面却无身手好的捕头,想请向万岁要一两名禁军统领,协助治安。”

“是这样啊。”徽宗想了想道:“朕倒认识一位武功不错的捕头,他叫霍雨佳,目前在大名府听差,这样吧,朕明天跟吏部说一下,把霍雨佳调到开封府来吧。”

“谢万岁。”

徽宗记忆力不错,第二天,还真想出了此事,就和吏部说了,不几日,霍雨佳就来到了开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