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魔鬼训练大全集(超值金版)
1943200000036

第36章 人际交往中的赞美艺术(1)

吃不到葡萄,葡萄仍然甜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能胜人一筹,然而,事实上这永远只能是一个梦想。一些心理素质不高的人,每当面对别人的优点与成绩时,往往禁不住妒火中烧,很难坦然地面对与欣赏。在这些人眼里,办事能力强变成了爱出风头,你好心好意去帮他,他私下里还担心你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于是,这些人对待他人优点与成绩的态度也只能是要么不屑一顾,要么再恶劣点儿,实行打击报复。而别人往往也不是省油的灯,这就带来了人际关系的恶性循环,自己的事业也会因此严重受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成绩,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与赞美。有些优点和长处往往是与生俱来的,比如某人长得漂亮,智商很高等等。因此,对于别人优点与长处的肯定不仅不会贬低自己的位置,而且可以使旁人从中认识到你所具备的优良素质,从而获得他人的称赞。战国时期,公子重耳与公子小白争夺王位,鲍叔牙辅佐重耳,而管仲则为公子小白出谋划策,最终公子重耳当上了齐国国君。重耳想拜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却说:“公子如果想统治齐国,任我为相就足够了,而公子如果想一统天下,则非拜管仲为相不可。”最终,重耳任用管仲成为一代霸主。鲍叔牙虽然不及管仲有才华,但却能坦然地欣赏管仲的优点和长处,并大力举荐,从而获得了天下人的称赞,并借此得以留名青史。面对他人成绩,我们首先应该懂得,成绩是他人的勤劳加汗水所赢得的,我们应该坦然地欣赏他人的劳动成果,并予以肯定。与此同时,检讨自己,虚心请教,学习他人的勤奋向上的精神。主动请教别人向你传授学习工作的要领,不仅是对他人成绩一种高度的赞扬,而且也可以督促自己继续前进。既有利于你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你处世水平的提高。这一箭双雕的事情,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要坦然地欣赏别人的优点和成绩,需要相当的自信和勇气。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别人比自己强的情形,而赞美之词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主要是因为缺乏自信心,觉得自己不如对方,于是心理失衡,没有勇气为对方喝彩。要么觉得“不好意思”;要么认为自己与之相比,结果昭然自明,不用多此一举;要么觉得自己人微言轻,赞美了也不会引起重视,还害怕会引起非议,被人误解为是溜须拍马。结果,不仅失去了一次坦然欣赏别人优点与长处的机会,也失掉了一次抛弃自卑与胆怯心理的机会。

众所周知,迈克尔·乔丹是一位超级篮球精英,但他却对别人说队友皮彭在投三分球方面比他更有天赋,还说皮彭扣篮方面也比自己胜出一筹。皮彭虽然是最有希望超越乔丹的新秀,而乔丹仍处处对其加以赞扬。一方面,反映了他自我挑战的勇气,另一方面也是乔丹自信心的体现。

因此在生活中,如果棋逢对手,不妨采取“吴越同舟”的策略,同对手友好相处,对其优点成绩大大方方的表示祝贺,送上一束含泪的鲜花。另一方面,奋力追赶。

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要数日本人了。

日本对于其经济在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的解释是:“我们日本国民的一大优点是,对外人不停地鞠躬,不停地说好话。可以说,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善于赞美别人是日本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中叶日本从战争的废墟堆里站起来,抓起“赞美”这杆新式武器,开始了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发展民族产业的进程。今天,日本已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经济大国。

日本国民将“赞美”这种武器更广泛运用在了经济领域,如日本的推销之神原一平,他在阐述他的推销秘诀时说:“推销的秘诀在于研究人性,研究人性的关键在于了解人的需要,我发现对赞美的渴望是每个人最持久、最深层的需要。”而要慷慨地赞美别人的优点和成绩,就必须坦然接受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良好的态度对于事业与社会的关系,正如机油对机器一样重要。”因此如果你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不妨试着去发自内心地赞美一位与你正相互竞争的同学或者是同事,甚至举荐一位有可能位居你之上的职员给老板,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赞美。

步入误区,人命关天

赞美是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优点、长处等表现出的一种认可,赞美在日常生活中和处理人际关系时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赞美能让小孩子认识美、追求美;赞美能让年轻人斗志昂扬;赞美能令老年人精神焕发;赞美能令灰姑娘变成可爱的公主;赞美能让不快乐的人变得开心……

然而,世界上任何事都有消极的一面。对赞美而言,它本身不存在这些消极影响,赞美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让被赞美者觉得自己还行,让他们开心。但是如果你对赞美把握得不好,往往会陷入赞美的误区,从而产生消极的后果。

赞美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于夸大空洞的赞美等于奉承

本来许多人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凡的事,而且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这时有些人带着取悦于这些人的目的开始了他们的赞美。什么“这件事只有你这种人才能做好,除了你,别人看也看不懂”或“啊,简直是我的偶像,从来没有人能把这事处理得这么完美”或大堆的“真伟大,真高尚”之类。想必赞美者不感到肉麻,听者都嫌恶心了。其实,这已经带上了很浓的奉承意味。

赞美和奉承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称赞。赞美是真诚的,无所求的。奉承是虚假的,有目的。下面我举例加以区别它们。

有一次,卡耐基在邮局中排队等待着要发一封挂号信。他发现那位管挂号的职员对他的工作很烦恼:称信封、递邮票、找零钱、开收据,同样单调的工作,单调的语言,年复一年。卡耐基觉得应该说点能让这位职员高兴的话,恰好他顿然发现了一样值得他赞美的东西。

当职员称他的信时,他热忱地说:“我真愿意我有你这么一头头发。”

职员抬起头,惊讶的样子,他脸上微笑发光,“现在不如从前好了。”职员说。但卡耐基还是确切地说:“虽然稍减从前的光亮,但仍极出色。”

职员非常喜悦,并说:“许多人曾赞美我的头发。”

那天那位职员出去吃午饭时脚步轻松,甚至他那晚归家把这事告诉了他的妻子。

后来,一个人问卡耐基:“你要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呢?”

卡耐基说:“假如我们这样卑贱自私,不能给出一点快乐,不能给人一点真诚的欣赏。而要从对方勒索相当的报酬——这将证明我们的气量比酸苹果还小。我们将遇到我们绝对应得的失败。不错,我的确要从那里得到些什么,我要得到些无价的东西,而我得到了。我得到了我为他做了些事而他不能报答我什么的感觉。”

从卡耐基赞美邮局职员的目的和真诚上我们确定了这不是奉承。但如果他是为了能不排队而赞美邮局职员好让他先寄信,你还能说这不是奉承吗?

一谈起奉承我总让人起了中国古代跪在皇宫大殿中大呼万岁的臣子们。虽然也有李世民那样善于纳谏的皇帝,但他们有谁不爱听顺耳的话?于是什么“圣上”“真龙天子”等词应运而生,这就是奉承,臣子们为了升官发财,为了满足统治者的欲望,甚至闭着眼睛说瞎话。

(2)赞美要分场合,看对象,语言要得体

如果你随心所欲,认为那些优美的词只要套在别人身上就是赞美,你就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而且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在公共场合中,爱慕虚荣的人喜欢引人注目,性格内向的人喜欢默默无闻。如果你在那时赞美前者温柔贤慧,静如处子,这样当时可能很受用,但当舞会、酒席开始后,他们想活泼一番时却被你的几句赞词死死禁锢。这时,他不恨死你才怪呢!如果你赞美后者多才多艺,性格活泼等,当众人要他露个脸,来一段时,他结结巴巴,涨红了脸也吐不出半个字来时可能真想生吃了你。

也许你能保证不说“80岁的老太太仍是一朵鲜花”,但你是否能保证不犯上面类似的错误呢?赞美时需要多了解别人一分,不要只图一时的口舌之快。

(3)赞美切忌喜大忘小

许多人认为赞美别人主要是从他的突出方面来谈,其他的细枝末节,可赞亦可不赞。你认真想想:别人闪光的一面是最容易被发现的,也是别人称赞得最多的,可以说已经听得麻木了,你再跑上去凑热闹,也肯定毫无效果。反倒是那些平时人们不太注重的细节受到赞扬更令人高兴。

由此我们还可以想到赞美一件微小的事,一个微小的进步,这些往往更容易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狄更斯在年轻时就想成为一名作家,但那么多的不幸困绕着他。他从未能在一所学校读书超过四年以上,他的父亲因不能付债,被捕入狱,于是他只得自己独立生活了。他找到了在一间老鼠横行的货房中粘贴黑油瓶上的标签的工作。这时他还是不间断的写作,但他对他自己著述的能力缺乏自信。因此,他在深夜无人时才将他的一篇篇稿子邮出,以免别人笑他的稿子没被采用。最伟大的一天到来了,他的一篇稿子被采用了。实际上他没有得到一先令的报酬,但有一位编辑称赞了他。一位编辑给了他承认,他非常地兴奋,也由此坚定了信心,后来终于闻名于世。

如果你是位喜大忘小者,你会对当时的狄更斯表现出冷落平淡,他也就永远缺乏信心,世界上也就会因此而少了位优秀作家。

最后,让我们一起走出赞美的误区,用赞美的力量给人以向上的动力吧!

什么样的山,你就唱什么样的歌

赞美别人,不单单就是花言巧语、甜言蜜语,重要的是根据对方的文化修养、个性性格、心理需求、所处背景、角色关系、语言习惯乃至职业特点、性别年龄、个人经历等不同因素,恰如其分地恭维、赞美对方。

1889年,清廷任张之洞为湖北总督。新任伊始,适逢新春佳节,抚军谭继洵为了讨好张之洞,设宴招待张之洞,不料席间谭继洵与张之洞因长江的宽度争论不休。谭继洵说五里三,张之洞认为是七里三,两人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眼见气氛紧张,席间谁也不敢出来相劝。这时列末座的江夏知事陈树屏说:“水涨七里三,水落五里三,制台、中丞说得都对。”这句话给两人解了围,都抚掌大笑,并赏了陈树屏20锭大银。

陈树屏巧妙且得体的言词,既解了围又使双方都有面子。这种赞赏就充分考虑了听话者的心理和当时的境况。

话要因人而异,必须考虑几点因素:

(1)听者的文化知识水平

文化知识水平不同,对说话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

比如要表述对社会嫉贤妒能现象的认识,听话者为知识分子,可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但这话就不能再照搬讲给文化水平不高的听众,而可以说“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这样的俗语,对方会更容易接受,讲话才会有效果,赞美人同样如此。

(2)听话者的个性性格

对方性格外向,透明度高,可以多赞美他,他会很自然接受;如果对方比较内向、敏感、较严肃,你过多地赞美他,会使其认为你很轻浮、浅薄。因此,在赞扬对方时要注意这一点。

(3)听话者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