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哈佛教子决胜之术
19536100000032

第32章 品质,一个人无形的财富(2)

那天夜里,杰克怎么也睡不着,他害怕老太太知道是他打碎的玻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他感觉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他的内心却一直在受着煎熬。每次他去送报纸的时候,老太太还是会笑着跟他问好,而杰克心里却是过意不去。

最后,杰克决定把他挣的那些钱存起来把那个窗户为老太太修好。三个星期后,他存够了7美元,而这些已经足够修玻璃了。他写了个小纸条,把纸条和钱一块装在一个信封里。他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老太太,并且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希望她能够原谅他。

天黑的时候,杰克才悄悄地来到老太太家,他把信封放到了她的信箱里。他感到自己总算解脱了,他终于在面对老太太时不用再躲躲躲闪闪了。

第二天,杰克给他送报纸看着老太太的眼睛说“您好,夫人!”她看起来心情不错,说了“谢谢”之后,她送给了杰克一件东西。她说:“这是给你的礼物。”那个礼物就是一袋饼干。

等杰克快吃完的时候,他看到那个袋子里放着一个信封。他打开信封后,看到里面放了一张彩色信笺和7美元纸钞。那个信笺上只写一句话:“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我为你感到骄傲。”

孩子终究还是孩子,心理和生理的发育都还在完善和进行,所以,父母一定不要用自己的想法来看待孩子,甚至把大人的想法强加给他们,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帮助。

许多时候,孩子因为害怕失去爱抚或受到威吓、体罚,而产生焦虑与恐惧的心态,这导致了他们说谎。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和孩子保持相互友好、相互信任的关系,让孩子在面对父母的时候能够不紧张,使孩子不说谎,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不过,父母一定不要强制他们说“对不起”,因此,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当他真心道歉的时候,他才会真正地轻松和舒服起来。

家长对孩子要信任,要鼓励孩子,而不要挖苦讽刺,引导孩子要用正确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没有说真话的时候,要想让他们承认错误,就有耐心引导他们,最主要的是,假如他们自己主动承认了错误,父母一定不要责骂他们,相反,要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表扬:勇于承认错误就是好孩子,犯错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最主要的是要诚实,知道自己错了就要努力改正。

父母教育:

做了错事不要紧,因为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但是,明知犯了错误不但不改正,而想掩盖的话,就真的不可原谅。人们对于那些犯错的人会予以原谅,但是他们不会原谅明知道错话而要继续掩盖的人。因为犯错也许不是有意的,但逃避谴责就是故意了。敢于认错和忏悔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人。

父母都要鼓励自己的孩子说实话,同时,家长还要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进行反思,如果孩子犯了一点小错父母就严厉处罚他们的话,以后,再犯错的时候孩子就是为了逃避处罚而不去说真话。所以,家长一定要允许孩子孩子犯错误,而且要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

不要让孩子做推卸责任的人

有一位儿童教育学家曾经说过一段话,他说:“孩子没有坏孩子,都是好孩子,关键是看父母如何引导孩子。不称职的不会是孩子,只会是父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孩子没有考上大学并不是家长的失职;但是,如果孩子是一个道德败坏的人,那么就是父母的失职了。因此,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那么家长就要知道自己所担负的在人格和品质方面的教育责任的重要性。

孩子被凳子绊倒,妈妈会对他说“都怪凳子”;吃饭时,如果碗被孩子碰翻了,妈妈就会说是自己的错;孩子没有做完作业,妈妈就会认为是孩子爸爸的错,因为他光顾看报纸,没有检查孩子的功课;孩子的学校打算去春游,妈妈在夜里会醒好几次,因为他怕孩子迟到。家长要知道,从孩子一出生,孩子就是一个独立的人。孩子的成长不仅表现在智力和身体方面,更重要的是人品和人格方面。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为他提供各种条件以及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孩子才可以说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因而,家长要让孩子为他的行为负责。

一天,有一个人来神父的面前忏悔来了,这使得神父的心里很是苦恼。

“我告诉你真话吧,我是一个杀人犯。”那个人坦白地对神父说,他前不久刚杀了一个人,但是他并没有被抓,而警察抓的只是一个嫌疑犯,而这个嫌疑犯已经被判处死刑了。神父自己知道应该把这件事情的真实情况告诉警察,但是由于职责所在,他不能把那个人的秘密泄漏出去。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他不说出事情的真相的话,那个嫌疑犯就会被无辜的杀死,他的心里很难受。但是,由于他对上帝很忠诚,所以他不能背叛教规,这使得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最后,这个神父选择了沉默。他想忏悔,于是,他来到别的神父面前。

“有一个人快要被处死了,我知道他是冤枉的……”他把那件事情的经过都说了出来。这位神父也陷入了苦恼之中。他做了一番考虑之后,他也选择了沉默。他为使自己的良心不受谴责,于是,他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另外的神父朋友……

在行刑的那一天,神父问那个嫌疑犯:“你有别的要说的吗?”“我没有杀人,我是冤枉的!”嫌疑犯喊道。“我知道。”神父说道,“我知道你是冤枉的,所有的神父都知道你是无辜的。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

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父母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有了这样美好的愿望之后,家长们什么都会为孩子做,他们把本该是孩子的责任也拦到了自己身上,这样往往会使孩子不再积极进取,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不会成功。可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很关键。

当孩子摔倒的时候,如果他自己能够站起来就让他自己站起为,而且还要夸奖他的勇敢;当孩子打破东西的时候,首先要让孩子知道爱惜东西,以后要小心,家长在收拾残局的时候让孩子加入;当孩子跟别人发生冲突或争执时,一定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先了解清楚,不要把事情的责任都推到对方身上,一味地责骂或袒护自己的孩子,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父母教育:

一个人在生活中,既见过无数真相,也见过无数丑闻,但由于认为这些事跟自己没有关系,或者与他人有关同时也关系自己,为了明哲保身,不用承担风险,就选择保持沉默。沉默是不敢承担责任的表现,就跟故事里的那个神父一样。如果有太多神父这样的人,人类的良知也就没有了。没有一个伟大的人物是天生就是伟人,他们都是经过后天的努力而取得了成功。当然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也不是天生就敢于承担责任,是经过后天成长过程中养成的结果;同样推卸责任也不是人生下来就有,它也是形成于后天的成长过程中。

乐于助人的精神要从小养成

乐于助人,就是要求人们善于理解他人的情感、他人的处境和他人的需要,随时去关心帮助别人,支持别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养成孩子乐于助人的美德,对孩子将来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当家长在做事情的时候,孩子常常会过来凑热闹,其实这也是他们帮忙的一种表现形式,也许孩子帮不上什么忙,但是家长不要因为嫌孩子麻烦就不让他们来帮忙,这样做只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可能孩子以后帮助别人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尽管孩子在帮忙的过程中会帮倒忙,但是,孩子的这种精神值得家长鼓励。这样,孩子就会越做越好,等他成人后会继续乐于助人。如果家长常常跟孩子们一起做事情和商量,孩子们就会认为他们也帮上忙了,在做事的时候,他们也在父母做事的时候起了作用。

对于那些孩子能够帮助别人的事以及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让孩子感到他们也能帮助别人,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激励。如果他们帮助别人后,再得到父母表扬的话,那么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在一个下着暴风雨的晚上,一对老夫妻敲响了一家旅店的门。开门的是那家店的伙计,他们问那个伙计:“对不起,周围所有的旅店都住满了客人,我们想在这儿借宿一宿,行吗?”

年轻的小伙子说:“这两天,不仅是周围的别的旅店住满了人,我们的旅店也是已经住满了。”

听到回答后,那对老夫妻就准备离开,可是,小伙子却把老夫妻请到了店里:“现在天气这么恶劣,你们也没有住的地方,你们要是不介意,就在我的床上休息吧!”

“那你怎么办呢?”

“我年轻,身体好,随便搭个铺就可以了。”

第二天早上,这对老夫妻为了感谢这个年轻人,要给那个伙计钱,可以他却坚持不收,说:“那个床是我的,我是不会要你们的。”

“年轻人,你做了好事一定会有好报的。以后我会送你一个大旅馆。”

小伙子听了,只当是老夫妻开的一个玩笑,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两年后,那个伙计突然收到一封信,信封里放着去纽约的机票。在纽约,那个伙计看到了当年那对住店的老年夫妇,原来他们的儿子是一位亿万富翁。

老年夫妇带着年轻人来到热闹的纽约街头,指着一幢大厦说:“年轻人,这就是我们送你的旅馆,从此以后,你就是这家旅馆的主人了。”

无论女孩还是男孩,父母都可以让他们帮着做家务,让他们把做家务当成一场游戏,并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乐趣,家长还要及时地夸奖孩子,对于孩子提供的帮助给予肯定。帮助别人没有局限性,并不仅限于只帮助家里人,还包括帮助那些比自己小的小朋友、把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雏鸟送回它的窝里、帮助盲人过马路等。这些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他们助人为乐精神的体现,反过来这些又可以激励孩子,使他们继续助人为乐。

家长还要注意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爱心行为予以鼓励,这样,孩子就会乐于助人,更能为别人着想,更富有同情心。这也是孩子效仿父母行为的一个体现。

现在儿童读物越来越多,其中如何培养孩子乐于助人、慷慨大方的行为是书的重要内容。家长要多让孩子看一些这样的故事类书籍,和孩子一起分享,并告诉孩子故事中所含的哲理,让他们从故事中懂得助人为乐,做个爱同学、爱学习的好孩子,让他们进一步懂得做人的道理。

父母教育:

爱因斯坦为人类社会做了巨大贡献,他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他说:“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力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乐于助人并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回报,因为许多情况下你帮助别人其实也就是在帮助自己,等于给自己一份前进的动力和一个向上的机会。多帮助别人,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做是做人最起码的责任和品性。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人与人接触的时候,别人不可能很快了解你的学识、人品和能力,然而却能够从一个人的待人接物是否有礼貌、诚恳上看出来。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没有形成良好的礼貌习惯,会严重地影响到他将来个人事业的发展以及他的社会生活。

不要让撒谎害了孩子

说谎不具有偶然性,肯定是养成了撒谎的习惯,而这种撒谎的习惯许多情况下都是形成于小时候。因此,父母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让孩子养成不说谎的好习惯。

孩子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渴望得到什么,父母一定要了解。认识了孩子的能力与心理,然后让孩子去做。在他做的过程中,父母要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事情做成功,最后再奖励他。只有知道孩子为什么说谎,才能知道如何改正,使他成为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做教师的或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做事情要诚实,当着孩子的面不要撒谎。我们知道孩子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耳濡目染,孩子就会效仿。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关于诚实孩子的故事,比如华盛顿童年砍樱桃树的事情。华盛顿将院子里的那棵樱桃树砍了,父亲知道后很生气,华盛顿就主动承认了错误。最后,他父亲不仅没有责备他,还夸了他,鼓励他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从那以后华盛顿就真的一次谎也没有撒过,终于,他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可以通过伟人的故事来让孩子知道做事要诚实,让孩子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榜样。然而还有一种不好的榜样,比如,妈妈要打牌,不想招待客人,就对孩子说:“如果别人来了,你就告诉他们妈妈不在家。”等客人真的来的时候,孩子就对客人说:“妈妈不在家。”这种榜样就不是好的榜样,很容易让孩子养成撒谎的习惯。今天他按照妈妈的话去欺骗客人,那么明天他就可能照自己的意思对别人撒谎,甚至还会对妈妈撒谎。所以,父母要为孩子做好的榜样,不要做坏的榜样。

周末天气很好,路易斯打算带他的两个儿子出去玩,最后,他们决定去打“迷你”高尔夫球。他买票的时候问道:“票价是多少?”

“成人1美元,6岁以上的孩子的门票是40美分, 6岁或者6岁以下的免费,您的儿子几岁了?”售票员答道。

路易斯答道:“一个7岁,另一个3岁,我需要付2美元。”

那位幽默的售票员说:“哎呀,先生,你的钱是不是都花不完啊?你只要告诉我你的两个孩子都不超过6岁,那么你只花1美元就可以了。我又看不出他们到底有几岁有什么差别,别人也看不出来。”

路易斯听到后,说:“你说得对,我知道我这样做可以省下1美元,可是我的两个孩子知道他们的爸爸需要再多买一张票。”

家长也可以用暗示的方式来让孩子不撒谎,当两个孩子一起的时候,一个喜欢说谎,另一个诚实,家长可以夸奖那个诚实孩子,奖励他,从而打动那个说谎的孩子,让他变得诚实,这是正的暗示;当孩子向父母报告一件事时,家长要相信他,不要说:“你没有骗我吧?”如果父母这样说,就很容易在孩子的心上种下撒谎的种子,孩子会认为可以撒谎,这就是反的暗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用正的暗示,而不要用反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