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传统家庭治疗理论是无法有效解决这个由性别角色所衍生的问题。于是,我便和一些心有同感的夥伴于一九九八年共同创设了“婚姻家庭心理治疗中心”,并发展出自己的技术。这意谓着,我们将以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来从事婚姻家庭治疗。为了解释这种新思考方式,有必要先说明一下什么是家庭体系治疗。
成长家庭的烙印
家庭体系治疗发端于欧美五十年代,它是针对个别成员心理治疗所做的一种改进。传统的佛洛依德学派认为,如果一个人有了心理情绪问题,那么症结一定是在他/她内心。但家庭体系治疗医师却不能苟同这一学派观点,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心理不可能隔绝于外界而独立存在,这种心理情绪是在与其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中产生。这表明,心理情感问题并不仅仅是当事人内在的心理问题,而是根植与家庭成员之中,是内在与外在合力影响的结果,即我们通常所称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除了少数例外,婚姻家庭是一个最具影响力的情感体,它不断模塑并决定人生过程与结果。一个三代或四代共存的家庭,可以通过各种角色与规范发挥出许多功能。例如,家庭中成员行事不负责任,就会有行事过份负责的成员插手干预其中;如果某家庭成员沉默退缩,必然也会有一个敢作敢为的人避短杨长加以互补。
在一个问题行为家庭中,成员行为可以表现为:父亲沉溺于酗酒,母亲终日抑郁寡欢,子女疏于学业或离家出走,等等。他们本身可能并不想这么做,而这样做是逃避婚姻家庭问题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这些反应连锁地构成了另类问题:太太一气之下将先生的酒瓶全部倒空,丈夫劝忧郁的妻子服用抗忧郁药,父母则合力将离家出走的儿子找回,然后送他去接受心理治疗。他们都努力尝试改善现状,殊不知,这么做反而让问题更糟,因为如此的解决方式意味着他们没有去探寻在家庭体系中造成某成员焦虑或忧郁的真正原因,而只是一种隔靴搔痒地试图抹除而不是根治家庭行为问题,其结果当然只是治表不治根。
其实,家庭异常行为是一种讯号,它暗示出,在这个家庭体系中已有某些方面不对劲,而出现问题症状的成员此时 正处于家庭中较易受伤地位。一般说来,他们是家庭体系中最没有力量、最无力改变别人或整个体系的人。于是,他们便籍着反叛、屈服或转移方式来调整心理情感面临的困境。当妥协容忍达致一定限度,他/她(们)的焦虑会以身体或心理症状表现出来。这种倾向在夫妻间尤为明显。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妻子经常对家庭或婚姻有一大串抱怨和焦虑、沮丧情绪。当心理治疗医师问及丈夫对此有什么看法时,他们通常的回答是:太太不快乐是困扰他们的重要原因。有时,丈夫会显得颇为生气,对太太提出的抱怨逐一加以反驳。换句话说,他们拒绝对妻子埋怨或要求作出任何改变和响应。
大多数夫妇不清楚,他们的婚姻家庭是深受自幼成长家庭的深远影响的。不论是否刻意这么做,这种影响力会在婚姻家庭生活中一再顽强地显现出来,从而使家庭成员及其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模塑,形成新的家庭规范。新婚家庭规范归根结底是根植于家族历史,它发展出的一整套背景理念、禁忌、迷思等,并一代代承传下去,潜移默化影响後代的婚姻家庭。就是说,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出生,人们成长的家庭就好比一副被命运操控的牌,而生长其中的家庭成员必需小心谨慎处理和理顺这副牌。
由于父母在婚姻家庭人际关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婚姻家庭心理治疗医生常常会首先帮助当事人解决他们与父母间的关系问题。这个做法的假设是:只要他们能解决与父母间的问题,他们与家庭其他成员间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即便当成员逃离成长家庭后,父母及其家庭影响仍未终止,有时反而越趋严重。人们常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既已摆脱曾在儿时造成肢体或心灵伤害的家人,就不再需要去处理横亘在双方的问题。 殊不知,这种形式上的脱离在日后会耗费他们更多情绪与精力,造成更大伤害。表面看,以往种种冲突会随著时光的推移而被遗忘,心头的伤痕只是暂时结痂,这种关系会一直延续下去。过去那位或那些不被家人接受的成员,有被永久打落冷宫不予理睬之虑。
另一种情形是带着假象的融合。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成员被过份捆 绑在彼此关系中,并替家庭或家人负上不必要的责任,不计任何代价追求家庭的表面和谐。这种否认与妥协,忽视成员彼此间差异或企图减少差异的期望,很容易使成员最终对家庭产生情感疏离,这种疏离是以肤浅的融洽与亲密作为表象的。
婚姻家庭心理治疗医生相信,一个人若想与家人保持成熟关系,就必须表现出真我。这种坦诚也许会破坏家庭规范,但却大大有助密切家人间的真正连结。同时,家庭中每一成员也要减少对改变旧有观念和模式抱有的抗拒心理,尤其是当家庭中某成员的行为和心理表现出异常时,应予以重视和理解,千万不要对他她大加责难和排斥。有时,起因并不在出在成员身 上,而是由家庭中的某些情况所致,因此有必要找寻出 引 起成员出 现问题的真正原因 ,然后再以全家人的改变来配合解决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失 调问题 。当然,问题的解决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婚姻家庭心理治疗须作出努力的就是帮助那些尝试与父母、配偶或手足建立一种成熟家庭关系。
只有当人们对整个背景环境有了一个大致了解,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所 处的境地。为此,我们经常会用一种叫做“家庭树形图”的治疗工具。当夫妻前来求助时,我们会先为他们画上一棵家庭树形,询问他们与手足、父母、祖母和自己孩子的相处情形,以及家庭成员间彼此的相处关系。从这些询问中了解当时人拥有何种家庭模式和家庭传统,这些模式和传统又是如何影响当事人自身的婚姻家庭。例如,一个对婚姻不忠的丈夫很可能是因为他有一个风情万般的父亲;一个牺牲婚姻家庭生活而拼命埋首工作的男人可能是因为他父亲以前也曾经如此。
总之,夫妻可以从各自“家庭树形图”中得到启示,通过家族脉络来省察和解决婚姻问题。然而,单靠家族脉络还不足以解释有关性别角色冲突,必须进一步发展出一整套婚姻家庭系统治疗法。由于婚姻家庭与整个社会与家族文化结构相关联,在这一大环境下,家庭受到难以负荷的压力,以至婚姻夫妻互生埋怨、冲突、争战不 己,最后闹得劳燕分飞各自东西。有鉴于此,在上述介绍的“家庭树形图”中必须将夫妻双方的家族史和所处的文化结构大环境涵盖进来。
事实上,每个家庭都试图将“正确”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诸如金钱、婚姻、工作、性、小孩教育等“正确价值观”传输给其属下成员。然而,家庭却并未意识到这些“正确价值观”已打上了社会文化结构的深深印记,一些诸如种族、性别、民族、社会阶级或性观念等因素都已渗透家庭,从而对家庭及其成员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所以,接受心理治疗就是创造一次机会,让夫妻省察自身情感世界与社会文 化规范之间的互动关系。
有一种错误观点认为,沟通的改善能够解决夫妻问题。但在大部份例子中,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一个妻子在外上班,但回家后又要负担大部份家务和照顾孩子,由此引发不快是单纯沟通无法消除的,沟通经常会演变成一场无止境的争吵,徒增彼此怨愤。但是,若从社会文化层面与心理层面双管起下,夫妻可能从家族脉络与社会文化背景中找到他们问题的症结所在。
关于家务和财务的争论
一般来说,女性参加工作,大都是出于财务上的需要。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的女性却提出与一般说法不同的解释,她们说,她们是因为喜欢拥有属于自己和生活才去工作的。许多人都有过在经济上依赖他人的经验,被人当做孩子来看待或者只能任人发号施令。有的人是一直都有工作,而且不愿放弃她们引以为荣的技术和业已建立的名声。当然,女人也提到家庭需要,并且抱怨工作的种种困难,就像男人一样,她们有时感到工作既累又烦,巴不得能有永久的假期。但是本书有工作的女人中,有86%都不愿意再回到没有机会去工作和建立专业的日子。无论她们是为了钱而工作(因为有钱就能独立),还是因为惟有参与外面的世界,才觉得自己是完整的。她们喜欢工作,也喜欢经济上的独立,即使她们想要和别人共用这笔收入。
在婚姻中现在或过去曾在经济上依赖丈夫的女人中,有88%感到这种情形令她们不自在或不快乐:
“我现在在经济上依赖丈夫,是出于我自己的选择:不上班,在家带小孩。但是我觉得现在不如我在婚前上班那么独立,我很少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把别人的钱用在自己身上好像不太公平。但是我丈夫很讨厌我上班,他要觉得自己是一家之主,真正供给家用的人。”
“我有一阵没一阵地上班,账单都是他在付。如果没有自己的钱,我不过是个奴隶而已。我做了这么多年,带孩子、管家,他们都习以为常,认为这是我份内理应做的事,而且他们还会因为我没有做得更多或没有马上做而让我觉得有罪恶感。”
“我还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要修点课程,但是我也得顾全孩子的需要,所以我的生活真的绷得很紧,时间和体力都只有这么多。有时,我觉得我比我丈夫低一等,因为我在经济上依赖他;他高高在上,因为钱是他赚的。”
“不管要什么钱,我都会有罪恶感,而且除非是为了买家用品,否则我不会开口向他要钱。”
“我觉得依赖他使我丧失了大半独立性,在家里我就像个薪资微薄或没有薪水的佣人。”
在英美和其他国家,有人提倡家事薪资运动,它的理念是:丈夫应该给妻子薪水,以酬谢妻子为家庭提供的服务,特别是,如果全天在家工作、带小孩、煮饭和打扫等等。惟有如此,才有可能使女人在出于自愿的情况下继续维持婚姻。这样的经济调适虽然很不容易,但无疑地会改进女人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并使女人更受到男人的尊重。
但在我国,只在家中工作的女人没有薪水,没有社会福利,也不能领退休金:
“我在经济上一直都依赖丈夫。孩子小的时候,我没有在外面工作,现在我赚的钱也跟我丈夫赚的差一大截。现在我年纪大了,有个问题,是跟退休有关的。因为我退休之后没有退休金,所以以后我就没有自己收入了,我实在不愿意再回头向我丈夫伸手要钱。”
“他赚钱比我多,所以我们靠他的薪水来生活。但我喜欢自己有赚钱能力,我喜欢以前那样,赚的钱够自己用,不用跟别人要钱,我喜欢那种独立的感觉。他还在念书的时候,家里只有我一个人赚钱。”
“我三十岁,做了十二年全职工作,现在我还在兼职,而且我打算一直做下去,直到退休为止。只要我不觉得自己太依赖他,就不会有问题。对我来说,有钱就代表独立。”
如果一个女人由于经济上的因素不能自由决定要不要离开男人,如果她想离婚的话,会突然发现自己没有依靠,也没有钱:
“其实几年前我就想跟他分手了,我没有走,是因为我养不活自己。我已经五十多岁了,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找到什么工作。”
虽然大多数女性的情形已经比十年前好,但是经济方面的冲突,尤其是过去以来形成的经济上依赖丈夫的格局所造成的问题至今仍然存在。有位女性的情况便是一例:
“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得依赖男人才活得下去。我们的关系是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我破产了,他资助我。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能有固定的性生活;对我而言,则是食物和住处。我不爱他,我从来没有恋爱过,但是我真的非常在意他。我也不觉得他爱我。
“前几天我们大吵了一架,因为他养我的问题,他觉得他被套牢了,我也觉得自己被深套了。毕竟这两年来,我已经尽力找工作了,但是在这里找不到好工作。这里的人都是下岗失业。可他一直说我没有尽力。我建议他去看看招聘广告,去看看人才招聘会上人山人海的样子,他就会明白‘工作是否好找’。
“我们常为了钱的事争吵,没有人吵赢,我们吵的问题从来没有得到解决。有时候他一直讲到我睡着为止。有时候,他会恍悟到自己讲来讲去还是那几句老话,就不说了。通常他都会向我道歉,但我们从来就没有真的和好过,他认为错都出在我身上。
“我们最快乐的时候是我白天工作,他晚上工作,我们各有收入的时候,每回我们相聚都很快乐,但是这段时间只有两年。
“现在他对我没什么感情,也没有什么尊重,他也不会在情感上支持我。在我们亲密的时候,他不会说他爱我,也不会说我很棒或很美。他不会说我令他想要跟我做爱,也不会温柔地跟我说话。他跟我说他不想跟我同住,叫我去别的房间睡,他说我又胖又丑,而且说我在榨取他的利益。
“我想我现在真正想要的是能让我自立的事业。对于爱情,我没有任何过高的期望。”
二十五岁以下的女人中,有82%不愿在财务上依赖别人:
“我从没有依赖过男人,而且只要我有能力,我一定不要依赖男人。我喜欢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但我不想加重他的经济负担。我不要用人家的钱,而且我不喜欢把别人的钱花在自己身上,我会觉得有罪恶感。”
“我不想在经济上依赖任何人,那样子会影响我和男人之间的平衡。”
“过去有四年时间 ,我在经济上是依赖我丈夫的,那种感觉很不好,因为我看不起自己,又觉得自己对我们两人没什么贡献。自从我开始赚钱,而且有时候家里一半以上的钱都是我赚的之后,我觉得好多了。我一点都不想回到从前那种没有收入的日子。自从知道我有能力养活自己,我各方面都变得更果断,所以我现在不太依赖我的家,我非常喜欢做钱赚得比较多的那个女人,而且为了某些自私理由,我希望这个情况能持久一点。”
“我结婚十九年了。它最好的地方在哪里?我不用工作!最糟的又在哪儿?没有多少做回自己的自由。”
大约有29%的女人相信,从理论上讲,男人应该给女人财务上支持,以报答她管家和照顾孩子的辛劳。虽然默认这种理论的女人更多,但是,几乎所有女人都一致承认这在现实中是行不通,因为男人赚进一切家用所需的事实,会使得大多数男人表现得高高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