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心态叫放下
19542200000009

第9章 放下是成功的前提(3)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要半途而废,如果我们为了做一件事情而放弃另一件事情,那么我们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所以必须坚持到底,锲而不舍方能成功。但并非万事皆要锲而不舍,有时必须慎重考虑,然后适时放手,锲而舍之。世界万事都在舍得之中,只有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尺度,便等于把握了人生的钥匙和成功的机遇。

东汉末年,诸葛亮侍奉蜀主刘禅,六出祁连山,每次都是用尽奇计,大破敌军。可每次都是在即将问鼎中原之时,无知皇帝听信谗言,宣诸葛亮回朝,中原之地诸葛亮到死也未得到。人们常叹惜不已,但试想若诸葛亮不听皇令,不班师回朝,乘胜追击,即使得到了中原之地,最后还不是会落得个不忠不义之名。古往今来,哪一位贤臣良相不是忠义仁德样样俱全呢?若诸葛亮锲而不舍,追击敌军,那他纵使有过人之智,又怎会像现在一样流芳百世呢?诸葛亮锲而舍之,正是他智慧所在啊!

由此可见,有时候锲而舍之是多么有必要。如果能够将锲而不舍与锲而舍之相结合的话,那这个人必将有一番作为。

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刘遵义先生,他从大学毕业到现在的几十年间,曾辗转于各种职业和工作中间,其中涉及医学、教育、科研工作、企业管理,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刘遵义先生锲而不舍的惊人毅力,他不停地失去工作却又在不停地找到工作,一直都在找寻着真正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事业;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刘遵义先生锲而舍之的智慧之举,他每从事一项工作,最初都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到后来发现难以再进一步后,便毅然决然地辞掉工作,重新去寻找自己满意的工作,最终找到了经济学,于是便潜心修习,最后一举成名。

锲而不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坚韧毅力,而锲而舍之更是一种非常人所能有的明智举措。一个人既能一直锲而不舍,又能适时锲而舍之的话,那便是人们常说的大智大勇之人了吧。集智慧与勇气于一身,何愁会碌碌无为呢?

正视失败,看到转机

面对失败,悲观的人只能看到危机,而乐观的人却能看到转机。事实上,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论危机还是失败,都是一种体验,一种磨炼,也是一次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机会。在中国,竹子一向被人们视为是“柔弱胜刚强”的有力象征。因为竹子外硬内空,既坚毅又柔韧,它能够随风摇曳,但却不会因为弯曲而断裂。竹子的特性教导我们,如何在危机中学习能屈能伸,适应生活中的变迁与挑战,并保持宽广的心胸,掌握每一个新的契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当一个人面临危机的时候,如果你把握住这个机会,你就会成长。”

事实上,“危机”可以被理解为“危险”和“机会”的意思。面对危机,如果你能抓住其内含的机会,就可能转危为安,甚至反败为胜。

富兰克林当年的电学论文曾经受到科学权威的不屑一顾,皇家学会的刊物也拒绝刊登;他的另外一篇论文也遭到了皇家学会的嘲笑,后来虽然经过朋友们想办法,才将其出版,但因为他的论点与皇家学院院长的理论针锋相对,所以,这位院长对富兰克林进行了人身攻击。这一切都给富兰克林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果当时富兰克林屈服于外界的压力,那么避雷针的发明可能就要推后不知道多少年。但是,富兰克林却没有被挫折吓倒,他更没有放弃自己的科学信念,而是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科学实验当中,他想通过实践来证实自己的理论,这促使他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进行了用风筝捕捉电的著名实验,而且他终于获得了成功,他的著作也随之被译成了德文、拉丁文、意大利文等,得到了全欧洲的公认。

可以想象,如果当初富兰克林面对皇家学院院长的人身攻击,悲观地放弃自己的论点,是不可能取得后来的成就的!

萧伯纳曾经说过:“苦难是一面镜子,高悬在科学的险峰口,它不但照出了勇士不倦思索、大胆探索、奋勇攀登的英姿,也照见了懦夫望而生畏、垂头丧气、掉头退缩的身影。”

面对失败,你可以选择只看到危机中的困难和险阻;你也可以选择放下,试着把经验总结出来,然后立下新的目标,为下一次的成功开创新的契机。弹簧总是能够越压越紧,它在紧的过程中积蓄能量;你也一样,失败可以带给你压力,但绝不会把你压垮。面对失败,你只需做一根弹簧,把失败当做人生的积累,那么到了某一个阶段,你也一定会像弹簧那样爆发出无限的力量。

当机立断,切莫犹豫

做事不能犹豫不决。人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犹豫徘徊,因为在你犹豫徘徊时别人已经跑到了你的前面。犹豫是生命中最大的惰性因素,在我们对成功与失败难以把握时,它往往把失败的原因都一股脑地推到我们面前,从而把选择的砝码加重到失败一方,而使我们与成功失之交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艾森豪威尔指挥的英美联军正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展开对德战争的另一个战场。当时,诺曼底登陆战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就绪,这时候,英吉利海峡却阴云密布、巨浪滔天,数千艘船舰只好退回海湾,等待海上风平浪静。这么一等,足足等了四天,天空像是被闪电劈开了一条裂缝,倾盆大雨连绵不绝。数十万名士兵被困在岸上,进退两难,每日所消耗的经费、物资,实在不是小数。将士们心急如焚,而且时间拖得久了,德国人也会察觉,从而使盟军数月的努力付之东流。6月4日晚,气象主任斯泰格上校报告说:从6月5日夜间开始,天气可能短暂变好,到6月6日夜间,很快又要变坏。是在6月6日行动,还是继续延期?艾森豪威尔一时也难以决定。参谋长史密斯认为:“这是一场赌博,但这可能是一场最好的赌博。”艾森豪威尔也明白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以攻敌于不备,只是这在当时也暗藏危机,万一气候不如预期这么快好转,很可能就会全军覆没。

最后,艾森豪威尔下定决心:“我确信,是到了该下达命令的时候了。”艾森豪威尔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之后,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霸王”行动将按计划在6月6日实施。他在日志中写下:“我决定在此时此地发动进攻,是根据所得到最好的情报做出的决定……如果事后有人谴责这次的行动或追究责任,那么,一切责任应该由我一个人承担。”不过,幸运的是,他最终赢得了这场赌局。事实证明艾森豪威尔的决策是对的:仅在第一天,盟军就有15万人成功登上诺曼底;而十余天后,英吉利海峡的天气“是20年来最坏的天气”,暴风雨甚至毁掉了一座人工港湾。

人生要经历很多事情,有好的也有坏的,但在你无法选择的时候,要果断地放弃,万不可犹豫不决,害了自己才后悔。在大海里有一种棘皮动物叫海参,它的外表如一根圆圆的香肠,身体上端的开口是嘴,下端的开口是肛门,体内有一些有消化及吸收作用的血管。当海参遇到危险时,就会果断地把体内又黏又湿的血管和内脏器官排出来,缠在敌人的身上,自己“无脏一身轻”便乘机溜走,经过十几天,它就会重新再长出新的内脏器官。如果海参在那一刻没有果断干脆地下决心,而是犹豫不决,那它很可能就会为此而丢掉性命。

在失败和成功的关口一定要审慎地抉择,果断地舍弃,不能犹豫不决,对于该放弃的就应果断地放弃,就像当老帅被将、无路可退时,必须果断地“弃车保帅”,先挽回败局、稳住阵脚,才有机会反败为胜。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我们也必须审时度势,学会放弃,这样你才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去争取自己真正应该拥有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做人、做事方面就应该斩钉截铁、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带水。

放弃是一种智慧

放弃,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它不盲目,不狭隘。

放弃,对心境是一种宽松,对心灵是一种滋润,它驱散了乌云,它清扫了心房。有了它,人生才能有爽朗坦然的心境;有了它,生活才会如阳光般灿烂。

199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崔琦,在有些人眼里简直是“怪人”:远离政治,从不抛头露面,整日浸泡在书本中和实验室内,甚至在诺贝尔奖桂冠加顶的当天,他还和平常一样到实验室工作。更令人不敢置信的是,在美国高科技研究的前沿领域,崔琦居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电脑盲”。研究中的仪器设计、图表制作,全靠他一笔一画完成。而一旦要发电子邮件,也都请秘书代劳。他的理论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时间去追赶!

崔琦放弃了世人眼里炫目的东西,为自己贏得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也贏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

人的一生很短暂,有限的精力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而世界上又有那么多炫目的精彩,这时候,放弃就成了一种大智慧。放弃其实是为了得到,只要能得到你想得到的,放弃一些对你而言并不必需的“精彩”,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苦苦地挽留夕阳的,是傻子;久久地感伤春光的,是蠢人。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常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

干大事者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他们都知道放弃,放弃些什么,如何放弃。放弃,你就可以轻装前进;放弃,你就可以摆脱烦恼和纠缠,使整个身心沉浸在轻松悠闲的宁静之中。

放弃还会改善你的形象,使你显得豁达豪爽;放弃会使你赢得众人的信赖;放弃会使你变得更加精明,更加能干,更有力量。

学会放弃吧!放弃失态的痛楚;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恨;放弃心中所有难言的负荷;放弃费尽精力的争吵;放弃对权力的角逐;放弃对虚名的争夺……凡是次要的、枝节的、多余的,该放弃的都要放弃。

做自己的伯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十多年前在中学语文课本里学到的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当时,自以为是千里马的我,对于伯乐的期待是如此迫切,而当期待落空之后,便免不了喟然长叹一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我在中学时就发表了数量不少的文学作品,在校园文坛崭露头角,但数理化却学得相当糟糕。自认为是“文学天才”的我,真希望哪位大学的领导或教授发现我,免试特招进大学读书。据我所知,当时做着像我一样的“特招梦”的“校园才子”确实不在少数。但伯乐终究没有出现,我只有老老实实地啃书本,做习题,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黑色七月,感受那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火热和悲壮。

出生在“全国武术”之乡的我,从小酷爱武术,少年时代也称得上是个“英俊小生”,那时候,我最“辉煌”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像李连杰一样的武打影星。我拼命地自学武术,拼命地自悟“表演”之道,可就是没有一个导演到我们这所乡下的学校来选才,因此我不但没有成为“李连杰”,而且也没有主演《一个都不能少》的魏敏芝那般幸运,过一把演员瘾。

伯乐不来,确实是我运气不佳。但我自己发现了自己,而且充分相信和肯定自己的发现。我发现自己是一块写文章的料,心灵敏感,容易动情,善于捕捉生活的闪光点,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有一种强烈的表达的欲望,一种天生的对文字的景仰和热爱;我发现自己也是一块练武术的料,身体素质好,模仿能力强,动作一学就会,富有表现力,眼神尤为不错,精气神的传达十分到位,因此,虽然那时候没有被大学特招,也没有像徐克、李安一样的动作片大导演来挑选我演哪怕是最小最小的一个角色,我还是把写作和练武坚持了下来。最后,我以武术为特长,敲开了曾经紧闭的大学之门,又以文学为通道,走向了一片美妙无比的心灵的开阔地。这也就是我曾经在我的自我介绍中所说的那个意思:“以武术为职业,谋取生存,以文学为爱好,滋养灵魂。”我不敢肯定今后的我会多么有名,多么杰出和卓越,但我敢百分之百地肯定,因为有了文学和武术,即使永远平凡,我的平凡也绝对与众不同。而在我心中,与众不同的平凡,就是不平凡。最后,我想要告诉朋友们的是,每一个人都是优秀的,每一个人都是千里马——你是这方面的千里马,他可能就是另一方面的千里马,不要苦苦地等着别人来发现你,没有伯乐,你就是你自己的伯乐。做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挖掘自己,幸福和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