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圣经的大智慧
1958100000001

第1章 善恶篇(1)

要尽你的力量,向需要帮助的人行善。你今天有力量帮助邻人,就不要叫他们等到明天。——《圣经》

1、骆驼穿过针眼

有个青年人来请教耶稣:“做什么善事才能获得永生?”

耶稣说:“要想得永生,就必须遵守上帝的诫命,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做伪证、孝敬父母,并爱人如己。”

那个青年人说:“这些我早已遵守了,还要再做什么呢?”

耶稣告诉他:“你去变卖所有的产业救济穷人,把财富积攒在天上;此外还要来跟随我。”

青年人听后,便垂头丧气地走了,因为他非常富有。耶稣事后对门徒说:“有钱人进天国真是难上加难啊!我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眼,比富人进天国还容易呢!”

在这里,“骆驼穿过针眼”比喻“不可能办到的事”、“难于登天的事”。

生活中的很多人就是如同这则故事中的那个青年人一样,渴望为达到名与利而从事一些所谓的公益与善行,表面看上去似乎与真正意义上的乐善好施没什么两样,而当他们完全意识到为了达到更高层次上的个人幸福要抛弃所有的财物,这对他们来说就难以接受了。

事实上,每一个渴望走进自我心灵天堂的人,恰恰需要有一颗不求回报的心。只有当你不带着私欲去行善的时候,你才会体验到最大的人生快乐。

你会看到由于你的善行,而让你的生活、工作环境甚至整个世界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恰恰也是你未曾奢求过的,那么这个时候你才会真正体验到天堂的那份美丽,属于自我心灵的那份愉悦。

2、挖陷阱的,自己必掉在其中

智慧人说:“挖陷阱的,自己必掉在其中;拆围墙的,必被蛇咬。开凿石头的,必被石头砸伤;砍伐木头的,必被木头砸伤。”

中国有几句名言:玩火者必自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些都是用来说明坏人做坏事必定会自食其果这一道理。

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这也就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3、右手所做的不要让左手知道

耶稣时代,耶路撒冷的街市上常有乞丐向路人乞讨,渴望得到施舍。一些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乘机炫耀自己,利用济贫大吹大擂,高声张扬,故意哗众取宠。

耶稣对这种行径十分反感,便告诫门徒说:“周济穷人的时候,不要大吹大擂,像那些伪君子一样,在大庭广众面前自我宣传,以博取人家的称赞。你们行善时要暗暗地进行,右手所做的不要让左手知道,这样,你们的主就会赏赐你们。”

耶稣告诫门徒的做人道理,说得直白些就是:

你的善行要默默地进行,甚至不要看你自己的功德,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做那些助人为乐的事情,千万不要因为做了些好事就产生骄傲心理,否则就玷污了你的这一施舍行为。

谈到做好事就自然会提到雷锋,提到雷锋精神。

在新世纪的各种喧嚣与热闹中,雷锋的诚实与节俭,雷锋的乐观与豁达,雷锋的勤奋与自强,雷锋的博爱与无私……仍像灯塔一样照耀在苍茫的物欲洪流之中。

当然,时代变了,经济条件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学雷锋的内容也应有所取舍。今天,我们倡导学雷锋,但并不提倡全盘照抄式地学,也不应仅拘泥于乐善好施做好事一项,这些都不是雷锋精神的实质。雷锋精神的实质在于,他能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他身体力行地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不同时代学雷锋应有不同的行为模式,但其内核,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的,倡导雷锋精神与耶稣对门徒的告诫是同一个道理。

4、杀别人羊羔招待自己的客人

以色列王大卫为了霸占手下将士乌利亚的妻子拔示巴,施用借刀杀人之计,将乌利亚派到战事最险要的前沿阵地,故意使他遇难。

这件事触怒了上帝,他派先知约拿单去责备大卫。约拿单心情十分沉重地给大卫讲了这样一件事:

“在一座城里有两个人,一个是富翁,一个是穷人。那个富翁有许多牛群羊群;穷人除了所买来养活的一只小母羊羔之外,别无所有。羊羔在他家里和他儿女一同长大,吃他所吃的,喝他所喝的,睡在他怀中,在那个穷人看来,羊羔简直跟自己的骨肉没有什么两样。

“有一天,富翁家来了一位贵客,富翁舍不得从自己的牛群羊群中取一只杀掉来招待客人,却抓了穷人的羊羔,宰杀后招待客人。”

大卫听到这里,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富人真是死有余辜!他没有半点怜悯的心肠,我一定让他4倍偿还那个穷汉子!”

约拿单指着他说:“我的王啊,那个人就是你啊,你为了得到乌利亚的妻子而杀死了他。耶和华将降灾祸于你和你的家庭,你和拔示巴所生的孩子将以死来为他的父母赎罪。”

大卫又害怕又后悔。不久,他的孩子病了,预言开始应验。大卫在头上撒上尘土,向耶和华忏悔,七天七夜,大卫不吃不喝。第8天,孩子死了,先知的预言完全兑现了。

《伊索寓言》里面有一篇关于《山羊与驴子》的故事,便是对这个圣经故事最好的诠释:

有个人饲养着山羊和驴子。主人总是给驴子喂充足的饲料,嫉妒心很重的山羊便对驴子说,你一会儿要推磨,一会儿又要驮沉重的货物,十分辛苦,不如装病,摔倒在地上,便可以得到休息。驴子听从了山羊的劝告,摔得遍体鳞伤。主人请来医生,为它治疗。医生说要将山羊的心肺熬汤做药给驴子喝,才可以治好。于是,主人马上杀掉山羊去为驴子治病。

这个故事是说,凡是策划作恶的人,将自食其果,没有好下场。圣经的故事也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一切因为个人私欲而谋划得来的,永远不能和你的辛劳成果划上等号,而只是加速你良知与肉体走向深渊的推进器。

5、寡妇的两个小钱最珍贵

黄昏的灯光下,一个瘦弱的妇人,对着摆在桌上的两个小钱发呆。自从丈夫死了以后,她的日子并不好过,经常辛苦了半天,才能换得一顿温饱。想起丈夫,她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丈夫生前是个忠心爱主的人,娶了她以后,夫妻俩虽然贫穷,日子倒也过得很平安很快乐。但是……唉!她不明白上帝为什么把她的丈夫接去,撇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不过她从来没有埋怨过,仍然和以前一样敬拜上帝,感谢上帝所赐的一切。尽管在邻居眼中,她只是个穷寡妇,常常要为生活辛苦劳碌,然而她总是看上去充满欢喜。

寡妇拿起桌上的两个小钱,仔细收好。因为明天要到圣殿敬拜上帝,可不能把这仅有的两个小钱搞丢了。小钱是当时铜币中面额最小的,两个小钱只值一个大钱,实在算不了什么。

“不过这是我的全部财产,也是我的一片心意。虽然奉献出去以后,还得做好几天工,才能赚到钱,但是《圣经》上说过,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主也说要为那永生的食物劳力。我只是一个穷寡妇,什么都不会,上帝却照顾我,从不撇弃我,让我每天都好好地活着,我不能为上帝做些什么,只能献上我全部的所有,来表示我的感谢。”妇人心中这样想着。

这一天,耶稣跟他的门徒也来到圣殿,他在讲完道后,来到长廊坐下,观看百姓如何表达他们的虔诚之心。

瞧!那边走来一个人,身上穿着华丽的衣服,带着贵重的配饰,满脸的得意,走起路来还有风呢,显然是个有钱的大户。瞧他,带着一大袋的钱,他把许多钱投在箱子里,钱在箱子里滚动着发出“哗哗!哗哗!”的声音,引得众人一阵的喧哗。

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富翁也走来捐献钱财,他看见许多人在那里围观,他向四周的人微微地招手,然后也“哗哗!哗哗!”地捐献了许多钱。照例也投来一阵羡慕的眼光。

这时,来了一个比较穷的人,他看上去似乎是不能捐献多少钱给主,当他看见许多人注视他,他不好意思地快速投了几个银钱进去。耶稣心里很难过,因为这些人的奉献不是发自内心地奉献上帝而仅仅是为自己的名声、为自己的地位、为自己的虚荣。

许多有钱人,有男的,有女的,他们都来奉献,“哗哗!哗哗!”有多少金币投进去了呢?“哗哗!哗哗!”又有多少银币投进去了呢?门徒看见这些人奉献了那么多的钱,以为耶稣心里一定会很安慰。

耶稣看人奉献看了很久,但始终没有一个能让他感动。耶稣所期待的那种单纯对神“爱的奉献”的人始终没有出现。

人群渐渐散去,那些大户大富豪陆续离去。这时有一位穷寡妇蹒跚地来到圣殿。她穿了一件很旧、很破的衣服,她的双手看似很粗糙,因为她的丈夫死了之后,没有留给她什么产业,她必须很辛苦地工作,才能维持生活。

耶稣的门徒知道这位穷寡妇绝对不会有金币,也不会有银币,他们甚至不相信她会有多余的钱来奉献。看她那个样子,便可以知道她非常需要一个小铜钱来为自己买食物或衣服。

他们看到她也走到奉献箱前要奉献,他们觉得很惊奇,真的!她居然也要奉献,而且虔诚地祷告着:“上帝呀!献上我这微薄的小钱,表明我对你的爱和敬拜。”

然后,穷寡妇很庄重地将预备好的小钱投入奉献箱,她脸上泛着微笑,踩着轻快的脚步走了。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她,只知道她爱上帝,上帝也爱她,这样她的心就满足了。

耶稣叫门徒过来,问他们说:“你们看见那个穷寡妇的奉献了吗?”他们点一点头,耶稣接着说:“她实在是比所有的人奉献得更多。”门徒惊奇地说:“可是有许多人奉献了比她还多,是更多的金币呢!”

门徒都很稀奇,以为耶稣一定没有看见那些财主及有钱人的奉献。耶稣说:“那些财主、有钱人是奉献了他们财富的一点点,他们还留下很多很多的钱为自己所享受,但是这位穷寡妇却是把她养生的钱,全部都献上了。”

耶稣所在意的不是一般人所看重的奉献有多少,耶稣更看重人所奉献的态度。因为奉献本身也是一种对上帝爱的响应,上帝并不缺钱用,他要的只是一颗真实虔诚的心。

那些人不是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就是要维持自己的形象,要不然是另有所求作为交换条件或者以为上帝缺钱,给上帝一点钱算是贴补贴补。

这位穷寡妇所献上的礼物虽然非常微小,但却得到耶稣的称赞,因为她的奉献不是照律法定的金额,也不是故意表现自己很大方,而是完全出于爱上帝的心,使她能甘心乐意,完全地献上。

世上处处充满卑下的自私与高贵的无私间的鲜明对照。

高贵的人努力关照他人。高贵的生活不可以是自私的,不可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伟大的美德是怜悯和同情,要做高贵的人应该关怀他人,关怀到能够忘记自己、进入别人生活里去的程度,用他人的眼来看,用他人的心来感觉,用他人的头脑来思想。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生活中的许多苦恼,都是由于我们把自己的生活分成感情与行动两部分。我们并不缺乏同情心和怜悯心,而是我们不能把这份感情化为行动。要行动一定得牺牲,而我们却不愿意牺牲。

请记住:无私将是你所最珍爱的,它将给予你最大的荣誉。

6、善心的撒玛利亚人

一个犹太律法师来问耶稣,怎样做才能得永生。耶稣表示,按照摩西律法的规定,以全部身心和力量爱上帝,又以爱己之心去爱邻人,就会永生。

律法师又问:“那么,‘邻人’指的是谁呢?”

耶稣用比喻回答说:“有一个犹太人从耶路撒冷到耶利哥去,途中遭劫,强盗把他的财物洗劫一空,又把他打个半死,丢在路边,然后扬长而去。过了不久,一位祭司从这里经过,看见那个人躺在地上,就绕道而行,继续赶路。之后,又有一个利末人经过,也像祭司一样绕道避开。

“后来,有一位历来被犹太人鄙视的撒玛利亚人经过,看见这个犹太人,就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用酒和油为他敷治伤口,又用绷带包扎好,然后把他扶上自己的坐骑,带到附近的客店,整夜照料他。次日当他离开时,还交给店主两个银币,说:‘请替我好好照顾这个人,如果钱不够用,我回来时再还给你。’”

讲完这个故事,耶稣问道:“你认为在这3个人中,谁是遭劫者的邻人呢?”

律法师说:“那个善心的撒玛利亚人。”

耶稣说:“对了,你照着去做吧。”

后来,在西方语言中,“善心的撒玛利亚人”喻指“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的人”。

“谁是遭劫者的邻人呢?”,这句话也是针对我们的发问。谁是你的邻舍呢?很简单,对不对?自然是指你的兄弟、姐妹和朋友。

可是,生活中那个老爱弄恶作剧惹你生气的小男孩呢?那个在你认为不可理喻的过路老头呢?他们是你的邻舍吗?你若看见爱开你玩笑的人遇见困难,需要帮助,你肯帮他吗?还是,你宁可笑话他,宁可大声对他说:“太好了!太好了!”

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经常遇到。很多时候,你的仇敌遇难,你是不是会幸灾乐祸呢?

读了这个故事,希望每个人都能知道“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就是你的邻舍,也许这个人就是你的仇敌”的这一道理。

7、在亚伯拉罕的怀里

耶稣在传教时讲了这样的一个比喻:

有个财主衣饰华丽,生活奢侈;他的门前躺着一个名叫拉撒路的乞丐,身上长满脓疮,靠吃他抛弃的食物碎屑充饥。

后来,拉撒路死了,天使把他带到始祖亚伯拉罕的怀里;不久,财主也死了,却被人埋在土里。财主在阴间备受痛苦,抬头看见拉撒路正在亚伯拉罕的怀里,就叫道:“我的祖宗亚伯拉罕啊!求你可怜我,打发拉撒路蘸点水来润润我的舌头吧,我在这火中实在是苦极了。”

亚伯拉罕说:“孩子啊,你一生穷奢极侈,拉撒路却受尽苦难,因此他如今在这里得到照顾,你却要受到折磨。你我之间有一道深渊相隔,阻止这边的人到你那边去,也不让你那边的人到这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