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圣经的大智慧
1958100000011

第11章 修养篇(2)

该故事的喻意是:爱,是需要付出的。没有付出的爱是没有幸福的爱,是虚无的也是无意义的。而为爱付出也是对爱的接受和承诺。爱的付出可能需要时间、体力、精神、物质,需要自身为对方所能付出的一切,但这恰恰是双方都甘愿接受的事实。

爱情可以使枝头跳跃的鸟显出它们身上最美丽的颜色,使那些诚实之人的心灵表现出最高尚的品质。因为一只鸟、一个人,只愿意给爱人看到自己最有价值的面貌,可以说,这种付出会显得难能可贵却又合情合理。

75、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于衣裳

耶稣曾对人说:“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没有带来什么,我们又能从这个世界上带走什么呢?因此,我们有的吃,有的穿,就该知足,那些想发财的人便是掉在诱惑里,被许多无知和有害的欲望抓住,最终必会沉没毁灭。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为身体忧虑吃什么。因为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于衣裳。”

有一个文士被耶稣打动,对耶稣说:“我对您万分敬仰,您无论往哪里去,我都要跟从您。”

耶稣告诉他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我却没有枕头的地方。”

仁义者为民奔波,有志者四海为家。耶稣执著的传道精神难能可贵,他的确“没有枕头的地方”。

从上小学开始,我们至少要有10多年的读书时光,我们好像一直是在努力学习,因为我们被告知这是为了考大学。10多年的努力终于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后,要为毕业后的工作而努力,之后还有职位、工资、住房以至无限的事务等着你去为之奋斗,它们像一串路标让人不停地奔跑而不得休息,消耗着我们的生命。但是,如果完全悲观地这样想事情,你会把这一生完整地变成了机械无味的齿轮运动。

人生当然要有奔波,但奔波中,总该有一份从容、踏实的幸福感充满内心!我们怀念昨天的美丽,又憧憬明天的灿烂,但今天这窄窄的夹缝,才是需要真实把握的生活。

人们不停地追逐无止境的欲望,为名所牵为利所扰,但富贵是没有止境的,不停的期望索求,得到了却不珍惜,还想得到更好的,失去的又念念不忘,心中放不下,结果烦恼丛生,庸人自扰,增添了心灵无尽的压力与忧烦。

要做到不被尘世烦恼所束缚,只有适可而止,知足常乐。放弃为物欲所驱使的人生,忘记心中空劳的牵挂,珍惜眼前的幸福,这才不枉空活此生!

生活是美好的,是幸福的,不要把自己弄得太过于忙碌,也不要使自己过于放松。抓住每一刻时光,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让我们快乐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

76、最完善的祷告

对于基督徒而言,祷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通过《圣经》中常出现的祷告词,来做以下适当分析:

“上帝啊,帮助我们做个好人,又能够帮助他人。”这是一个大体说来很完善的祷告。

祷词中没有说“使我们”,而是说“帮助我们”。

祷告不是要上帝替我们把事做成,而是让我们得到去完成这些事的力量。

祷词没有说“帮助我”,而是“帮助我们”。

要是祷告时能尽量少说“我”,多说“我们”,我们祷告的力量会大得多。

祷词所祈求的只是求上帝帮助做个好人。

俗话说:“主体决定大局。”只要主体好,其他的都会跟着转变。我们需要的东西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立品。一个人如果站得直,其他的事都会跟着好起来。

耶稣认为,最完美的祷告应该是:“上帝啊,求你帮助我有力量去帮助别人。”

下面这个祷告是到目前为止,举世公认的,被称为是上世纪最经典的祷告:

上帝啊!让我做你的工具,去宣扬和平。

在满是憎恨的地方,我要播下爱心的种子;

在满是创痛的地方,我要播下宽恕的种子;

在满是疑虑的地方,我要播下信心的种子;

在满是颓丧的地方,我要播下希望的种子;

在满是黑暗的地方,我要播下光明的种子;

在满是悲哀的地方,我要播下喜乐的种子。

神圣的上帝啊:

愿我不企求他人安慰,只求安慰他人;

不企求他人谅解,只求谅解他人;

不企求他人抚爱,只求抚爱他人。

因为在施舍中,我们有所收获;

在宽恕他人时,我们也被宽恕;

在丧失生命时,我们将复活而获得永生!

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林肯的祷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政治家的政治胸怀,一个基督信徒的虔诚之心,也看到了一个君子般的人物的高尚情操,想必,这也是林肯之所以被全世界人民永远怀念、崇敬的主要原因吧。

77、好奇害死人

所多玛城和蛾摩拉城的罪恶严重到已经传到上帝那里,上帝派主察看城中人的言行。果然,情况如他听到的那样。上帝决定毁灭这两座罪恶之城,以减少罪恶。

当上帝决定就要毁灭罪恶之城时,他让天使吩咐心地善良的罗得一家赶快逃命。

天使对罗得说:“赶快逃命去吧!但是必须记住,不管发生什么事,千万不要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跑,免得你们也被剿灭。”

在罗得一家逃跑的路上,上帝将硫磺与火从天上降到所多玛和蛾摩拉,把那两座城和整个平原以及城里的所有居民、地上所有的生物全都毁灭。

罗得的妻子走在最后,她听见身后有异响,忍不住回头观望。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罗得的妻子由于不听天使的话—好奇地回头看了一眼。结果,她很快变成了一根盐柱。

天底下最智慧的人,是以人人为师的人;天底下最富有的人,是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到满足的人;天底下最强大的人,是那些善于克制自己的人。

你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就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如果你觉得无法克制肉体的欲望,其根源大概就在于,当你还能够克制的时候,你却没有加以克制,所以这些欲望对你来说就习以为常了。

只要你从年轻的时候起就习惯于让肉体的人服从于灵魂的人,你就会很轻易地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习惯于克制个人欲望的人,在生活中就会轻松而快乐。

那些被称做罪恶的人之所以落到这个地步,是因为他们把自己恶劣的心态看作合情合理的事,于是便沉浸于这种心态之中,而不去努力对此加以克服。

我们不可以成为这样任凭欲望支配的人啊!

78、人生需要不断蜕变

扫罗是保罗的原名。扫罗生于基利加的大数城,这座城建于一条名叫昔拿士河的河边,距海不远。扫罗本是拥有罗马国籍的犹太人,出生第8天,父母就按着旧约律法,为他行了割礼。他自小就守着严谨的犹太教,热心学习并遵守摩西的律法。

当他年龄稍大时,父母就把他送到耶路撒冷做了法利赛人,跟着一位既著名又严格的法利赛人教师迦马列,学习旧约律法。扫罗是一个非常用功的学生,进步得很快,成绩也比同族里其他同年的人更好。到他成年时,他不仅熟悉旧约,严守律法,行为也循规蹈矩,按着祖宗遗传的犹太教规矩,热心侍奉神明。

但是扫罗反对耶稣,迫害刚刚接受基督教义的基督徒。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一个热心侍奉神明的人,为什么会去逼迫同样虔诚的信徒呢?

想想看,当耶稣在各地传福音时,常常受到别人的反对,那时反对他最厉害的就是法利赛人。法利赛人总是夸耀自己超凡的宗教生活、对神的虔诚与对《圣经》知识的了解。他们空有许多《圣经》的知识,却不知道如何真正运用,甚至最后和祭司长商议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也是法利赛人。他们不认为耶稣就是上帝所差来的那位救赎他们的人,也不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与此同时,他们不仅杀害了耶稣,还逼迫跟从他的人。

扫罗自幼就受法利赛人的教导,长大了自然而然也以为跟随耶稣就是与上帝作对。所以他想尽办法,去威逼迫害信耶稣的人。扫罗只要听见谁呼唤耶稣的名字,就知道谁是跟随耶稣的人,立刻不由分说地把他们不分男女地拉到监狱去。

有一天,扫罗去见大祭司,求大祭司写一封捉拿信耶稣之人的文书,让他带到大马士革的各会堂,诏告犹太人,凡是找到跟随耶稣的人,无论男女,都可以捆绑他们,带到耶路撒冷。扫罗是如此厉害地逼迫所有跟随耶稣的人,他一个也不肯放过。

当他求得这份文书后,就启程前往大马士革。在路上,扫罗很兴奋,他得到了权力的把柄,可以捉拿一切跟随耶稣的人,把他们带到耶路撒冷,投进监狱。就在他快到达目的地,接近中午的时候,忽然有光从天上四面照着他,他于是仆倒在地上。

这时候,扫罗听见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步步逼迫于我?”

扫罗当即双目失明,问:“你是谁?”

耶稣回答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

扫罗向来认为耶稣已经死了,他以为跟随耶稣的人是错的,是违反祖宗传统的,所以他逼迫那些跟随耶稣的人。他哪里想到,现在向他显现的这位神,就是他所逼迫之人的精神向导,并且竟然对他说,他逼迫的不是人,而是神自己,他的名乃是耶稣!原来他逼迫那些跟随耶稣的人,就是逼迫耶稣,而且这位耶稣是真的死而复活了,并且是活在那些跟随他的人里面!现在扫罗不仅外面被阳光照着,他的内心也感觉照进了光来,知道他以前那样的逼迫信徒,完全是在抵挡上帝。

他立刻问耶稣:“我当做什么?”

耶稣对他说:“起来,进城去,你所当做的事,必有人告诉你。”

进了大马士革后,耶稣让一个名叫亚拿尼亚的信徒去见他,为他医好眼睛。扫罗于是受洗,做了耶稣的使徒。

他此后改名为保罗,成为早期基督教向外邦传道的最重要的使徒之一。从扫罗到保罗,他的信仰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完全改弦易辙。

蜕变正说明自己的成长,如果一个人没有蜕变,那么整个社会就没有进步。蜕变,首先是从生活开始,因为它是大的环境,其次是心灵,这是本质,因为那是一个人的本性,蜕变是随着自己的本性而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