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19599300000012

第12章 砚用文玩(2)

端砚的石质优良,按开采地点的不同,可分为山坑和水坑两类。它细腻嫩爽、滋润、坚实、严密,具有发墨不伤毫、呵气可研墨的特点。水坑佳品长年浸于水中,温润如玉,所以端砚能达到致密、坚实、幼嫩、滋润的优点。《古砚辨》中说:“端溪下岩旧卵石黑如漆,细润如玉,叩之无声,磨墨亦无声。”按端石开采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宋坑、明坑和清坑,宋坑又分为“将军坑”、“梅花坑”和“坑仔岩”三种。将军坑石色紫红如猪肝,质地致密,润滑坚实,砚石中有火捺、金星点及金钱火捺等品。梅花坑也称“九龙坑”,砚石呈灰白微黄色,有梅花点,因此得名,该坑砚石又以眼多著名。坑仔岩石质纹理细腻、坚实,有青花、蕉叶白等名品,尤以眼多著称,明清两代的砚石按各个开采时期的不同,各可称之为明宣德坑、万历坑、清乾隆坑,等等。

按端石开采的地点又可分出水归洞、大西洞、小西洞、东洞、古塔岩、朝天岩,等等,其中以水归洞和大西洞之碑石最佳。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两方大小一致的八英寸的长方形砚,紫檀嵌银纹砚盒,外又有一金丝楠木套盒,掀开砚盒盖,在盒盖的背面有乾隆年间阮元用珊瑚笺写的一行小字:“水归洞砚值纹银五佰两。”该砚石幼细滋润,恰如婴儿之肌肤,色天青。《端溪砚史》中说:“天青如秋雨乍晴、蔚蓝无际者上。”用于评价此砚可谓精当!

2.歙砚

歙砚起始于唐开元年间。相传猎户叶氏追逐野兽而至婺源长城里,望见垒石成城,莹洁可爱,遂携取而归,琢成砚台。试磨之后,感觉比当时人们普遍看好的广东端砚还好,就珍藏起来。以后,猎户的后人将石砚献给县令,县令使用后,惊叹不已,遂命名石工李少微再精心雕刻,从此佳石可以琢砚的消息就逐渐传开了。

五代时,歙砚走红,深受宠爱,成为皇帝赏赐臣下的珍贵物品。后梁太祖朱温曾赐宰相张文蔚、杨涉、薛贻“龙鳞月砚”。龙鳞月砚即歙砚也。

南唐时,歙州官员把砚献给元宗皇帝李璟。李璟好诗文翰墨,见了献呈的龙尾歙砚石色青莹,纹理填密,坚润如玉,发墨如油,既喜爱又重视,专门派出砚务官李少微,到歙州督办开采歙石事务,并派石工周全学习雕砚技术,专门搜罗佳石为皇室造砚,歙砚石成为御用品,至其子南唐后主李煜时。《砚谱》载:“所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山砚之物,为天下之冠。”宋灭南唐后,宋景祐和嘉祐年间,歙砚的开采有了一定规模,精品不断涌现,佳砚迭出,石色之多,质地之细,为诸砚之冠,影响日渐扩大。许多著名的文人学士、书画名家,都有诗文对歙砚进行赞美,赞美之词连绵不绝。苏东坡在其《偶于龙并辨才处得歙砚甚奇作小诗》中吟出:“罗细无纹角浪平,半丸犀璧浦三泓。”两句诗把歙石中的暗细罗纹、角浪纹、古犀纹等美纹都点到了。黄山谷也有“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的诗句,对砚石的纹色之美推崇备至。苏东坡还在为孔毅甫作龙尾砚铭云:“此罗纹也。”又云:“君不见成都画手开十眉,此眉子石也。”汪亮章诗云:“冰蚕吐茧抽银忽。”此刷丝石也。东坡又云:“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谷理,金声而玉德,厚而重,朴而坚。”称得上鉴砚之名家。

宋胡仃《苔溪渔隐丛话》对歙砚也给了极高的评价:“新安龙尾石,性皆润泽,色俱苍黑,缜密可以敌玉,滑腻而能起墨,以之为砚,故世所珍也。石虽多种,唯罗纹者、眉子者、刷丝者最佳。”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的蔡襄,也有诗赞龙尾歙砚曰:“玉质纯苍理致精,下墨都尽细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奉人十五城。”他把龙尾歙石和美玉和氏璧相提并论。宋代如欧阳修、周必大等也都写下许多赞美歙砚的诗文。正因为如此,南宋理宗年间,歙砚成为每年必须进献朝廷的贡品。

歙砚开采了三百多年的时间,到了南宋末年和元代初年,由于过度挖掘,致使歙坑塌没,从此,歙石便长期得不到开采了。这一停就过了五百多年,直到清乾隆时期,由于弘历皇帝的搜求,歙石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很多人晓得,乾隆皇帝十分喜爱文房古玩,对砚更是情有独钟,尤其是端歙佳品,更是十分喜爱,得之往往爱不释手,雕刻、题铭、装潢并拓裱成砚谱。受其影响,一批藏砚名家、考证家涌现出来,高凤翰、黄萃田、纪昀、翁方纲、阮元、金农,等等,纷纷论砚著书,为砚文化的发展推波助澜。

乾隆帝喜爱歙砚,对此乾隆年间徐毅所著的《歙砚辑考》、清代著名学者程瑶田《纪砚》都有详细记载。乾隆对歙石的开采和发展做了两件事,一是乾隆登基后即命官员到歙州“构求精砚”,“重价征取”,把当地士绅家藏的古砚和砚山村民藏的老坑旧石全部搜罗出来作为贡品;二是恢复了歙石的开采。程瑶田记:“乾隆丁酉夏五月(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余从京师归于歙,时方采龙尾石琢砚,以供方物之贡,其石不中绳矩者,砚工自琢之,以售于人。”由此可知,当时歙砚生产、收购已有规模,并进献朝廷,或馈赠显贵。

乾隆后,经济衰退,歙石的开采又一次终止,砚的雕刻只能靠民间收集的余料,吉光片羽,难成气候。此后,直到1963年,才又开始有计划开采,并渐成规模。

由于自乾隆至民国,歙石停止开采了二百多年,因此歙砚传世品比起端砚来少得多,精品更是极为罕见。

歙砚之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因其具备了“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二德相兼的优点。欧阳修指出:歙砚的发墨比端砚更好,还说:“其石理微粗,以手摩之,索索有锋,芒者尤佳。”龙尾歙是歙砚中的上品,它石色黝黑,微呈青碧,质地细腻,温润如玉,呵气成水,利于研磨。

适合制砚的岩石,绝大部分属于水成岩中的碎屑岩类。歙石是碎屑岩中的黏板岩,所以呈片层状结构。歙石的地质年代为震旦纪,距今一亿年以上。它处于皖南婺北障公山东西向构造带的南东部,属板桥组上部地层,含有绿色干枚岩、火青灰色千枚状砂岩、石英岩和黑色泥石板岩,厚薄不一,岩石中所含有的成分,都聚在岩石的胶化物中,有碳质黏土、绢云母、石英及硫化银、硫化铜、铁、锰等矿物成分。在岩石的形成过程中,受到外力的作用不同,如压力、地热、渗透力等,以及岩石本身的凝固程度的不同,因而使岩石呈现出不同的构造状态,造成厚薄、软硬、疏密、粗细、燥润、曲直不一,这就形成了歙石的不同纹色和色彩,品种多种多样。

歙石的硬度为莫氏4度左右,而墨的硬度为1.5~2度,歙石的平均硬度高出墨的一倍,所谓聚结而紧,发墨耐用,所以用墨研磨时,发墨益毫,调墨之迟,噪声之低必然出色,正因为如此,歙砚“多年宿墨,一灌而莹”,即是说,歙砚虽用之年久,墨膏满面,能涤之立净。

形成时不同的结构和环境,造成了歙砚不同的色泽和纹色。有的呈点滴状散开,有的以线条状排列,有的规则整齐,有的曲折变幻,真可谓姿态各异,美不胜收。其中,尤以罗纹、眉子、金星、银星等色泽和纹色闻名于世。

金星为硫化铁的点滴状散布物,结晶在砚石之中,大如豆,小如蚕蚁,最小的若鱼子。金星的品种很多,有几十种,如金钱金星、雨点金星、鱼子金星、葵花金鱼、云雾金星、雨丝金星、大金星、小金星等,还有各种金花、金晕,等等。

金星是一种金属矿物质,其硬度高于普通歙石的平均硬度,因此锉墨伤笔,应属顽劣之质。但金星色彩悦目,在砚中能够起到精美的装饰作用,正因如此,人们把金星作为歙石的特征。宋人之所以崇尚金星,是因其历史习俗之故。

银星为硫化银、硫化锌的矿物质,在砚面上表现为银白色的深浅不一的斑点和一层层一片片银白色浓淡各异的云雾状色彩,不过银星无大点,且多为老坑。

歙石中的罗纹有二十多种,形成原因是硫化银、铜锰等矿物成分、黏土质在岩石中做层状排列的缘故。细罗纹砚石的断面层次极薄,粗罗纹断面层次较粗;刷丝罗纹层次整齐、比例规则、纹如毛刷擦过……歙石中的眉子有十余种,是罗纹的变异。大眉子形如一抹白云,酷似新月。对眉子形体较小,多数横而不曲,两端略细,成双成对,宛若面之双眉。还有一种眉子如甲痕,古籍中说到的雁攒湖眉子,就是无数甲痕相接。如人字倒置,也如中国画中减笔画法的大雁和飞鸟。砚面上一群群大雁聚集在湖边,天近拂晓,湖中雾气笼罩,迷迷蒙蒙,近处有几只大雁扑翅南飞,远处的雁群则前呼后应,这种有动有静、有远有近、水气交融的情景,犹如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堪称上佳歙石。

罗纹中最名贵的属犀角纹、鳅背纹及细罗纹、暗细罗纹。它们都是莹润发墨呵气成水的精品。鳅背纹,又称满盆鳅,与犀角纹共质,致多而密,主要是碳质黑点分布得细匀而成,这些都是罕见之品,千不见一。

在上述精品中以暗细纹最易被忽略,乍看没有什么金星、银花等光耀夺目之色(这正好是纯净无杂质),但仔细审视,却发觉它有精细的紧密纹理,坚重莹净,无瑕疵,是歙石中的无上精品。

3.洮砚

洮砚,产于甘肃省崛县洮砚乡,此地原属洮州,故名。洮砚的石料取自当地的临洮大河,故也称洮河石砚。

洮砚肇端于宋代。从金代元好问《赋泽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砚》诗云:“旧闻鹦鹉曾化石,不数鹈能莹刀。县官岁费六百万,才得此砚来临洮。”由此可知,在北宋年间,朝廷派兵进据洮河流域,战胜吐蕃,随后将洮石作为当地物产进贡于王室,从而才使这种砚材得以输入中原,因质佳很快得到盛行,并取代了停采不出的红丝石砚,成为“四大名砚”之一。

洮石因处于深水之底,得之不易,被人视作无价之宝。由于洮河石长年被水浸蚀,因而石质细腻,肌理缜密,发墨而不损毫,磨而不光,呵气即湿。洮河石砚质地细润晶莹,色泽碧绿,石面呈现微黑色的水波状花纹,似波浪翻滚,卷云连绵,千姿百态,清丽动人。因在南宋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中讲:“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此方最贵重。”洮石有绿洮和红洮两种,以绿洮为贵,称“绿漪”,葱翠可爱,所谓“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内又可分“鸭头绿”、“鹦哥绿”等,佳者带黑色水纹。红洮呈土红色,较为少见。

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刘晦叔洮河石砚》诗曰:“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武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就兔毫。”他和同时代的苏东坡、晁补之等均有歌咏题赞的篇章。

因采砚石非潜入激流深处方可得到,故洮河石砚一直比较珍贵。金朝的冯延登,有著名的《洮石砚》诗云:“鹦鹉洲前抱石归,琢来犹自带清辉,芸窗尽日无人到,坐看无云吐翠微。”可见洮砚在金朝仍是很贵重的。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一书对洮砚研究鉴别极为精细,并附图录,且注说明“此洮河绿石砚也,光细如玉,无少差异,惟不及玉之坚耳,色如新绿,葱翠可爱,真砚中之宝也。”明代对洮砚进行了搜集并有研究,但是终因原料难寻,洮河石砚的生产没有发展起来。

洮河石虽然从宋代开始就有生产(也有说从唐代就开始生产),唐柳公权《论砚》中载:“蓄砚以青州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由于原石开采困难,流传至今的宋代作品较少。元、明、清代洮河石几乎绝迹。不过,岁月流逝,年复一年,现在洮河的河床已被河水冲刷加深。砚矿层已渐露于水面,所以现在采石较古时方便。

4.澄泥砚

澄泥砚属陶类,它的前身是古代的陶砚,可能古人受秦汉间砖和瓦当生产的启示,结合陶砚再精工制作,遂逐步升华为澄泥砚。澄泥砚的形成约在晋唐之间,略早于端、歙。

澄泥砚系以泥为主,但又与陶、砖、瓦不同。其产地颇广,如山西省新绛县(古绛州)、河南省灵宝县(古虢州)、山东省柘沟镇(古青州)等,多为北方河水沿岸。

唐代澄泥砚生产已具一定的水平,有“虢州澄泥砚,唐人品砚以为第一”的记载。至宋代更为兴盛,制作区域扩大。宋代米芾在他对砚的论述中,盛赞澄泥砚坚实,拍之金声,刀之不入。宋代李之彦《砚谱》载,虢州澄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今人罕见。《东坡题跋》等书记载,宋朝时的绛州有道人品翁,善做澄泥砚,多为提壶样,砚首有品字,砚面手触辄生晕,坚试可以试金,砚重如山。道人死后,名产难得。

又据宋代古籍《春诸见闻》载:北宋静悟处土王天诱,藏一幅澄泥砚,正紫色,坚泽如端溪石,叩之铿然有声,以盒铁画之,了无痕迹。后朱元璋见到,取名“孙真人砚”。

澄泥砚的原料多取自华北沉积黏土矿床区,制砚前需经过滤。其澄滤的方法较为独特,按照宋代的《贾氏谈录》和《文房四谱》中的说法,是将缝制的绢袋放于河水中,待逾年,水流将黏土细粒充满囊中后,再取出制砚。制砚需经过十余道工序。据载,其先要“人黄丹,团和溲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击之,令至坚。以竹刀刻作砚之状,大小随意。微阴干,然后用利刀刻削如法。曝过,间空跺于地,厚以稻糠,并黄牛粪搅之,而烧一伏时。然后入墨蜡,贮米醋而蒸之五七度。含津益墨,亦足亚于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