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动画艺术论
19611300000012

第12章 动画思维论——“全能性”的运动系统(3)

(1)形象与逻辑统一律。动画形象与理性逻辑的对立统一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反应客观对象的形象(形)与创作主体意念(神)的统一,“形似”是基本要求,“神似”是高级形态,神形兼备则是理想境界;另一种是主观愿望或理想构成的动画形象,要用事物发展规律来衡量和鉴别是否合情合理,符合逻辑。前者如美国动画片《熊的故事》讲述一个发生在远古时代的神话故事。主人公肯耐原本是一个年轻的猎人,他的哥哥在一次狩猎时被一只自卫的狗熊杀害,从此,肯耐立志要杀掉所有的狗熊位哥哥报仇。但是就当肯耐如愿以偿杀掉那只夺走哥哥生命的那只狗熊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大地精灵决定把肯耐的灵魂和刚死去的熊的精魂互相调换,迫使他开始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肯耐千方百计地急于寻找解除这一咒语的办法。恰巧,肯耐遇到了小熊寇达,他俩在交往过程中逐渐互相了解,彼此亲密起来,超越了亲兄弟的感情。尤其是已经变成了熊的肯耐遭受自己的人类兄弟不断追杀时,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显然,肯耐这一动画形象是形象思维对于客观对象进行艺术创造的成果,而使肯耐由人变为熊的经历使他设身处地地感受人类对熊的残害,使他深受震动,从而醒悟。这还是逻辑思维的产物。后者如美国动画片《虫虫特工队》蚂蚁王国里最有创意的就是飞力。这一年,当蚂蚁们把辛苦采集来的事物储存好,准备贡献给鸭霸的蚱蜢时,竟被粗心的飞力搞砸了。蚱蜢首领威胁他们赶快捕回食物来,否则就大开杀戒,毫不留情。飞力为弥补过时,自告奋勇去搬救兵,然而阴差阳错中,飞力找来的却是七双失业的马戏团虫虫……这里的动画形象和故事完全是编导者通过主观想象把人世间类似的事情移置到昆虫世界里,其中各个昆虫的思维、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完全以人类的思维规律和社会生活逻辑展开的,因而,合情合理,被观众所接受。

(2)个性与共性统一律。动画形象同样是通过个性反映共性,从而认识并揭示事物的共同本质。德国诗人歌德说:“……理会个别,描写个别是艺术的真正生命。用不着担心个别的东西或许不能得到人们的同情。每一个无论多么特殊的性格以及你所能再现的每一事物,从石头以至于人,总是具有一般性的。”(《西方文论选》上卷“歌德1823年10月29日和爱克曼的谈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第463——464页)动画思维注重个性理所应当,然而,动画形象熔铸创作者深刻的理性思考使其富有更具普遍意义的想象内涵,却是动画思维应该追求的艺术高度。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动画是将形象思维在互动中达到高度融合的典范。在《千与千寻》中他为了塑造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女成长的典型性格,而把礼貌、谦虚、真诚、忍让、善良而又顽强、勇敢等等许多优良品质通过不同人物和故事熔铸到千寻的性格之中:为汤婆婆做苦工学会了勤奋和忍耐;在帮助肮脏的河神洗掉身上污垢的过程中懂得了尊敬别人,并锻炼了顽强的意志力;用自己的河神丸挽救了孤独寂寞的无面人,体现了她善良和宽容的一面;在解救和帮助白龙的过程中她表现出十分的真诚和执著……可以说,千寻的成长经历、性格形成是个性化的,而在她的性格浓缩、集中了那么多的美德却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正是个性体现着共性,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二者能够达到如此完美的统一,说明动画思维恰恰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高度结合的结果。

(3)局部与整体统一律。动画形象的各个部分、各种特征要经过整合,达到整体性和同一性。亚里斯多德说:“一个完善的整体之中各个部分必须紧密结合起来,如果任何的部分被删去或移动位置,就会拆散整体。因为一件东西既然可有可无,就不是整体的真正部分。”(《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8页)动画形象的某一局部或者整个作品的某个部分都是具体的、感性的,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各个局部或部分要构成完整的动画形象或一部作品的整体性就不能单靠形象思维了,而要借助逻辑思维寻求并理顺各局部或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有机统一、融合、浑然一体。动画作品的整体性同样如此。最典型的范例当属《千与千寻》的结构方式。片中千寻自己成长的故事、小白龙的故事、汤婆婆的故事、无面人的故事、河神及河神丸的故事;还有宝宝的故事、锅炉爷爷的故事等等都是作品中的一个个组成部分,都是通过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动画形象,而宫崎骏设置这些故事并赋予每个故事各不相同的内容和意义,又由千寻的成长作为线索把这些故事串联构成一个艺术整体达到塑造千寻性格的目的。很显然,这种由各个局部组成的整体完全是理性的思考和逻辑思维的产物。

在谈到艺术作品为什么需要构成统一整体时,歌德说:“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能力的统一体,艺术作品必须向人的整体说话,必须适应人的这种丰富的统一体,这种单一的杂多。”(同上书《西方文论选》上卷第465页)当然,在动画思维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动关系不是割裂的、分离的,也不是拼凑、捏合的,而是两者交互推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决不是各自孤立进行的。以上的分析只是为了解释的方便而已。

二、灵感思维对动画思维的互动作用

1、动画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动画思维如果仅仅停留在一般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互动阶段,而没有新的创造性突破是难以产生优秀作品的。因为动画思维呼唤着大胆而神奇的想象。这就需要对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作进一步的具体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有高低不同的层次,抽象思维分“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通常将前者称为逻辑思维,后者为辩证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是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2页)形象思维分三层次,表象思维——自发性形象思维——艺术思维,表象思维是最低层次,自发性形象思维指成年人日常生活的回忆、联想等随意性思维活动,艺术思维则是艺术家以创造艺术形象为目的的自觉性的形象思维,是自发性形象思维升华的最高层次,对此,通常称为形象思维。(参见高振美《绘画艺术思维的新空间》朝华出版社1999年版)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按思维的智力品质,将思维分为再现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认为“再现性思维,即一般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人们通常把创造性思维和发明、发现、创造、革新、写作、绘画、作曲等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思维发展心理学》第23页)发明、发现、创造、革新属科学范畴,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脑科学,即科学思维成果;写作、绘画、作曲,属文学艺术范围(当然写作也可以是科学写作,这里只作狭义理解)是艺术思维的产品。

由此可以推断:

抽象思维: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科学思维;(通常逻辑思维即指抽象思维,既包括形式逻辑思维也包括辩证逻辑思维,因此,下文一律用逻辑思维这一概念)形象思维:表象思维——自发性形象思维——艺术思维(自觉性形象思维)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都是创造性思维,是辩证思维和自发性形象思维的升华,也就是创造性思维。那么,这种升华是如何实现的?是怎样产生的?呈现出怎样的思维活动过程?这的确是问题的关键。

动画思维作为艺术思维的一种形式,也必须认识和理解它的发生、发展规律。而且,这是探索艺术创造源泉的途径。

探讨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研究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灵感思维,它是触发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驱动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灵感的介入,动画思维很可能一筹莫展。即使勉强为之,也只能产生平庸之作。

2、灵感思维与动画思维的互动形式

动画思维所产生的奇思妙想、超常幻想,一般的思维过程是不可能达到的,只有借助灵感的触动和激发才可能实现,因此,认识和掌握灵感思维的特征对动画创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灵感思维的科学依据

灵感(inspiration)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指神赐的灵气,柏拉图说:灵感是“神的诏语”,“诗神……给人以灵感。”黑格尔也承认灵感,认为是“艺术家的一种能力”。但灵感究竟是什么?别林斯基解释为“灵感是一种不是被人的意志,而是被与此无关的某种影响所唤起的灵魂的精力。”什么样的“某种影响”呢?前苏联学者柯·柯·普拉图诺夫试图解释说:“灵感是一个人在创造性过程中的能力的高涨;它以心理的明晰性为其特征,同时是和一连串思想,以及迅速与高度有成效的思维联系的。”(转引自《哲学与艺术》论文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168—178页)这里指出灵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可能是一种思维活动。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明确指出: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灵感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头脑中的某些信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经过加工而突然沟通时产生的认识上的飞跃,表现为人们对某一问题的突然领悟(“顿悟”)、某一创造性观念和思想的突然降临(“灵感”),以及对某种难题的突然解决。这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结果。

那么,何谓潜意识呢?

美国当代脑科学家麦克林对大脑不同层次结构的专门研究,揭开了潜意识的奥秘,提出了可靠的科学依据。麦克林把脑解剖方面的成果同大脑进化的历史结合起来,从而揭示了大脑及其意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麦克林研究的结果表明,大脑共分三个层次:由里向外分为爬行动物脑、缘脑和新皮层。这三个层次都有着各不相同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最外层的新皮层是尼人到智人阶段进化的产物,它的功能主要是管辖着计算力、抽象力、想象力、智力,相当于人的显意识部分;新皮层下边是缘脑,这是由哺乳动物遗传下来的,它控制着情绪、感情;缘脑里边是爬行动物脑,它根源于爬行动物脑,故有此称。人的一些本能、原始冲动等皆发于此,它相当于人的潜意识部分。

麦克林的理论声明:介于新皮层与爬行动物脑之间的缘脑,是介于显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不能做硬性的划分。

麦克林的理论证实了潜意识的客观存在,并找到了脑生理基础和脑历史进化的依据,指出人脑是自然历史发展的结果,意识是人脑不断进化的产物。(参见美国当代脑科学家麦克林:《爬行动物脑》载1981年10月《世界科学》)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经过大量研究之后断定:在人类自觉意识之外还存在着一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内驱力,这个内驱力时刻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里,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这便是无意识。他将人的意识范畴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并指出“潜意识是客观存在着的精神现象,它一旦受到损伤,就势必导致人的精神生活失常,如痴呆、癫狂等。反之,如果前意识异常活跃,那么它就会自然赋予人的高超的非逻辑思维能力,如幻想、想象、直觉和灵感能力等。”他指出:精神活动本身都是无意识的。那些有意识的过程只不过是整个精神生活的片断和局部。整个精神生活像一座浸在水里的冰山,意识则是仅仅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而浸没在水里的绝大部分就是无意识(包括前意识和潜意识)。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学的核心部分,说明“我们有两种无意识——一种是潜伏的,但能够变成意识;另一种被压抑的,在实质上干脆说,是不能够变成意识的。”(《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参见李德荣编译《荣格性格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上述资料说明:

a、潜意识是客观存在的精神现象,是一种没有意识到的内驱力;b、潜意识是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绝大部分的;c、潜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异常活跃,可以转化为显意识,表现为幻想、想象等。

可见人的潜意识是巨大的,甚至是无限的,因而转化为显意识表现为想象和幻想也是无穷的,这正是动画思维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的动画编导者缺乏想象的原因就在于不善于发掘自己潜在的思维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