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动画艺术论
19611300000046

第46章 动画比较论——差异与鉴别、融合与超越、动画比较的内容及其意义(3)

(4)生活写实

中国动画象中国文学艺术一样素有追随时代步伐的特点和及时反映社会生活状态的传统。早在抗日时期,就摄制了《同胞速醒》、《精诚团结》、《血钱》、《狗侦探》和《农家乐》等黑白动画片,唤起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1965年拍摄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以内蒙古的真人真事为题材创作的较为优秀的作品。

用漫画手法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没头脑和不高兴》讲述两个有坏习惯的孩子,通过一次神奇的经历得到了教训,改正了自己的缺点。至于《新装的门铃》《超级肥皂》和《选美记》等作品则截取我国经济体制变革中的某些社会现象进行喜剧性的嘲讽。

二、主题思想的差异

如果对美、日、中三国动画片各自所表现的浅层思想内容进行比较,可能会发现有某些相近、相似,甚至雷同,然而,进一步挖掘各国动画片深层的文化内涵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别是很明显的。

1、美国:人性展现

美国大量的喜剧动画片表现了健康向上、积极乐观、充满梦想和童趣等人类享受娱乐的本性;有很多作品表现人类的爱:父子之爱、兄弟姐妹之爱、朋友之爱、人与自然之爱……也有一些作品在与假、恶、丑的对比和斗争中张扬人类真、善、美的光辉。即使略感沉重的题材也同样展示人性的某些方面,如《风中奇缘》写印第安少女与英国青年的恋爱故事,在自然崇拜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审视人性的价值;《泰山》揭示兽的人性与人的兽性之间的矛盾斗争,呼唤人性的回归,以鲜明的形象向人类提出了深刻的哲学诘问;《钟楼怪人》将原著《巴黎圣母院》宣扬真善美的主题更深化为人性的挣扎与反抗……总之,美国动画片尽管选取各种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形式和技巧,展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但其中都共同闪现着人类共同的真情,人性的光芒,这正是它们超越地域、民族、国家的界限而得到全人类的认同和接受的原因所在。而且在美国动画片中,饶有趣味的故事成为对直白说教的最彻底颠覆,他们的角色决不是道德说教的工具,而是故事的主体,在轻松诙谐中巧妙结合了美国人开朗幽默的个性、个人英雄主义的冒险精神和积极乐观的励志情绪,例如《勇闯夺命岛》,在美国电影制作工业“造梦”机制的合理支配下,让观众在人工化制造的神奇梦幻中体味温情、感受抚慰、激发斗志、成就梦想。这似乎与好莱坞的电影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2、日本:生存意识

日本动画片无论是现实类、历史类、体育类,还是科幻类、侦探类、恐怖类的作品;在表现主题方面,无论是爱情、亲情、友情,还是正义、理想、战斗、胜利等等,无不渗透着一种强烈的生存意识:人怎样才能生存?怎样才能生存得更好?对比日本民族特有的观念和情感及其表达方式格外迫切和执著。这种民族情感的形成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在世界各国中,日本无疑是种族构成纯粹性和文化同质性最高的民族之一。它独特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凝塑了日本人那种心理敏感细腻的内倾型性格。环海的地缘,狭窄的国土,曲折的海岸线,形成了日本湿润的气候和浓厚的危机意识。因此有学者称日本文化为“湿气文化”。它与内倾型性格相结合,使日本人更倾慕清静、素雅,从而崇尚“清明心”、“心情道德”的执著和坚韧,这种民族情感在一系列影片中浓郁绵长。《浪客剑心》中和月伸宏体会到现实是残酷的,只有强者才能生存的道理;《地狱先生》中的稻叶乡子在经历了种种变故之后,终于发现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未来;《灌篮高手》中的樱本花道心里非常清楚,只有奋勇拼搏成为“灌篮高手”才能获得尊严、爱情和幸福。

动画大师宫崎骏更是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反映了人类生存的种种危机,唤起人们的觉醒,告诫人们提高警惕。《再见萤火虫》揭露了战争对生命的摧残;《幽灵公主》描写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搏斗,表现了人类追求生存与幸福的本能;《千与千寻》警示着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冒犯了大自然的神灵,人类只有反省悔过才能免遭************,回归本真的生存状态。

关注人类生存,追求人类幸福,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这也是日本动画片赢得世界各国人民青睐的重要原因。因而欣赏日本动画片带来的情感体验更加多样化,对世界的认识也更为成熟和复杂,既不像中国动画一样主旨鲜明、晓畅通达,也不像美国动画片那样完全是人为加工、剔除深刻之后的惩恶扬善。

3、中国:道德观念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非常注重道德修养的伟大民族,传统道德的内容非常丰富、具体,包括忠贞爱国、忧乐天下、公正无私、自强不息、勤劳勇敢、见义勇为、崇俭反奢、修身自律、崇礼重义、谦恭慎行、厚德载物、尊老爱幼、勤学苦读、尊师重道等等,而且历朝历代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堪称道德的典范和楷模,为动画片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主题思想。不但如此,其他题材的动画片也都从不同角度表现了道德的力量。《大闹天宫》赞扬了孙悟空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哪咤传奇》歌颂了哪咤以勇敢和智慧战胜了形形色色的恶魔为民除害而舍身忘我的义举;《宝莲灯》彰显了沉香经历重重磨难,劈山救母的孝敬情怀;就是写实题材《草原英雄小姐妹》再现了蒙古族两姐妹为保护集体财产而奋不顾身与暴风雪搏斗的动人情景。至于大量的现实类、童话类短片也多数表现了道德的主题。可以说,道德观念已经成为贯注中国动画片的主流思想。而只是起到知识传播和品德教育的功用。

第四节、美、中、日动画的民族风格比较

美、日、中三国动画在民族风格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形象设计、叙事结构、审美形态几个方面。

一、形象设计比较:陌生化生活化性格化

1、美国——陌生化

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动画形象各自主要特点表现为美国的陌生化、日本的生活化,而中国则是性格化。

美国动画形象的设计力求远离生活、远离现实,给人一种陌生的、新奇的感觉。又脏又令人厌恶的老鼠竟然变成了天真活泼、幽默可爱的米老鼠;蹒跚而温顺的鸭子却成了脾气很坏、令人烦心的唐老鸭;敲钟人卡西莫多头大、眼大、嘴小,两眼不对称的严重比例失衡反衬他内心的善良、和谐和美好;泰山亦人亦猩猩的形象模糊了人与动物的界限;狮子王更是完全失去了哈姆雷特的影子……,这些几乎与现实完全隔离的陌生化形象把人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梦幻世界,虽然表面上与生活真实毫不相干,但却反映了事物深层的本质真实。同时,美国动画形象的外部造型尽管非常鲜明突出,能给观众留下印象,但内在性格的塑造上却往往流于类型化,很难达到较高的境界,挖掘出具有深度的人性特征。

2、日本——生活化

日本动画形象的设计与美国恰恰相反,而是尽量靠近现实生活,让人感到真实亲切,仿佛这些人物就在人们身边的生活之中。《再见萤火虫》中的哥哥和妹妹,《梦幻街少女》中的天泽圣司和霞,《龙猫》中的父母姐妹,《灌篮高手》中的樱本花道,《千与千寻》中的少女千寻,《风之谷》中的娜乌斯卡等等,都是现实中的俊男靓女,特别是宫崎骏总喜欢用少女做自己的主角,因为他觉得少女形象非常纯洁善良象天使一样美好,他们虽然接近真实,却仿佛是一个模型铸造出来的,虽然美丽,却毫无个性可言。

3、中国——性格化

中国动画形象设计与美国、日本不同,十分注重人物的性格塑造。不但注重人物造型的个性化设计,而且更注重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心理和细节刻画人物性格。《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头戴软帽、腰围虎皮、长腿蜂腰、细胳膊大手,具有猴的机灵、神的法术和人的情感,成为“猴、神、人”三位一体的形象特征,同时,还设计了踢翻八卦炉、拿起金箍棒、打上灵霄宝殿,几乎让玉皇大帝坐不成宝座等行动,使孙悟空的反抗性格更加鲜明和丰满。《哪吒闹海》中的哪吒赤身露体、浅色肉身、配以红绫和金圈,闪着两只乌黑机灵的大眼睛,显出稚气与智慧;两道硬挺的剑眉,显得十分威武,一派不平凡的孩子英雄形象。并且安排了哪吒戏耍老龙王却上了当等情节表现他天真好动、单纯无邪的性格和心理。

中国动画形象设计不但注重主要人物的塑造,而且也同样注重次要人物的群像设计和刻画。如《大闹天宫》中玉皇大帝白胖、臃肿的外部特征突出了他外表严肃、祥和,而内在空虚昏庸的本质;太白金星则是白色长须和一双三角眼,使温和长者的外表与谄媚、奸猾的狐狸品质相统一。在电视动画长片《哪吒传奇》中在精心设计、塑造主人公哪吒可爱而侠义,历经磨难而除害济世的小英雄形象的基础上,又设计、刻画了哪吒周围的人物群像的性格,有忙忙叨叨而很有法力的长胡子老头太乙师傅;有长着一双大翅膀,经过重重历练终成大器的雷震子;有古灵精怪的小龙女;有慈爱理智的母亲;有第三只眼睛能够看透人心的杨戬;有浑身是小毛病但却非常忠诚的小猪熊;有天生快乐的搞笑专家龙须虎;还有哪吒的死对头石矶——阴谋害人、诡计多端、助纣为虐、狡诈凶狠;以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暴君纣王、九尾狐狸精妲己、可笑又可恨的申公豹等等等等,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危机四伏、变幻丛生的神灵世界,人人神形各异,个个多姿多彩,纷纷登场,热闹非凡,不但展现了各自的性格和心理,而且也从不同侧面陪衬、反衬、烘托和在对比中凸现了主人公哪吒的性格特征,使哪吒的性格更丰满、更动人。

中国动画形象追求性格化是追求艺术高品位的关键所在,为中国动画创作明确了努力方向。遗憾的是,目前中国成功的动画大片极少,原创而又成功的动画大片就更少了。无疑,中国动画文化产业的振兴,呼唤着一大批色彩鲜明、个性突出的动画形象早日问世。

二、叙事结构比较:戏剧型、小说型、复合型

美国、日本和中国在动画片叙事结构中的主要特征分别是戏剧型、小说型、复合型。

1、美国——戏剧型

戏剧型叙事结构和特点在于矛盾冲突尖锐、激烈,往往是悬念丛生,危机四伏,曲折跌宕。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构成故事性很强的结构整体。

美国动画片叙事结构的戏剧模式具体表现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一对主要冲突贯穿始终。

这种典型的戏剧模式要求矛盾冲突对立的双方具有一贯性、顺时性和完整性的特点,也就是一条主线贯穿到底。如《白雪公主》中的矛盾冲突自始至终围绕着白雪公主与其继母展开。继母是妒忌心极强的皇后,她发现白雪公主比自己更美丽,便妒火中烧,非要致其于死地而后快,于是一次次迫害、追杀。白雪公主先后在武士、森林鸟兽和七个小矮人的帮助下,逃过了重重劫难,最后继母自食其果死于山崖下。《埃及王子》中本来摩西和王子兰姆西斯是好伙伴、好兄弟,但兰姆西斯继位成了埃及新法老之后,却残酷地奴役希伯来人,特别是在建宫殿、建金字塔的过程中兰姆西斯更为变本加厉地迫害希伯来人,摩西再三劝阻、斗争均毫无效果,最后,上帝耶和华赐予了摩西一种伟大的力量,让他带领希伯来人冲破兰姆西斯的重重拦截,从埃及人的奴役下解救出来。

第二种,外在冲突与内心冲突紧密结合。

传统戏剧结构中还有一种模式是在主人公与其对立面相互冲突斗争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心理也时时充满着矛盾冲突,因而内外冲突交互推进情节的发展。《狮子王》里的辛巴在与他叔叔进行王位争夺战的过程中,他自身也充满了矛盾和斗争;逃避与复仇、责任与权利、犹豫与果断、怯懦与勇敢……内心的种种折磨令辛巴陷入极端痛苦之中。然而,面对残酷的夺权斗争是自我,是生命,是责任、是爱唤醒了他,使他变成一个勇猛而果敢的狮子王。辛巴与叔叔的冲突和辛巴内心的冲突交相呼应,相得益彰,加深了主题的文化意蕴。《海底总动员》也属于这种类型。鱼爸爸马林是个谨小慎微,做事缩手缩脚、唯唯诺诺的胆小鬼,连他的儿子尼莫都瞧不起他。但是,当自己心爱的儿子突然失踪,生死未卜时,马林不顾一切地踏上了寻找儿子的征程。在被大鲨鱼布鲁斯一次又一次的惊险追逐中,马林胆怯过、恐惧过、萌生过退却的念头,幸好在胸怀宽广、热心助人的蓝唐王鱼多瑞的帮助下,马林渐渐懂得了如何用勇气和爱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也懂得了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为某些意义重大的事情去冒险,去奋斗,去拼搏,于是他终于勇敢地克服了种种艰难和危险,救出了儿子,返回了家乡。显然,内心冲突的胜利,是战胜外部对手的关键,正所谓,欲战胜敌人首先要战胜自己。这种戏剧结构模式正表现了这一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