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也毋庸讳言,完全由“民俗”来主导社会运行,既不科学也不现实,因为这在本质上是一种“人治”的系统和理念,因此难免随意性,尤其对于宗族势力特别是占据了社会权力机构的特殊利益集团来说,这种模式太容易被操控、利用——它的弹性空间太大了。尤其可怕的是,当某些“恶俗”形成以后,整个社会将不得不为此长期付出沉重代价。比如:过去的“妇女裹脚”、当下的“诚信缺失”……因此,民俗的社会功能是一种善恶兼备的客观存在,那些过度夸张其美好的言论,只能说是一些乌托邦式的虚妄之谈。
二、关于“民俗学”
作为一门研究民俗的科学,调查、收集、研究、探讨各种民俗事象,是民俗学的首要任务,进而揭示民俗之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以便帮助人们更好地认知历史、建构当下、前瞻未来则是其根本追求。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民俗学与民族学很容易被非专业人士所混淆。事实上,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方面,它们均以“民族文化”为研究主体,民族学研究离不开各民族众多的民俗现象,而民俗学研究也不可能与民族学的研究对象截然分开,两者无论在调研实践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上,都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另一方面,它们也存在多种差异。例如:民族的起源、发展,及其迁移、混合、分化等问题,是民族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但这些对于民俗学而言却并非肯綮之所在。又如: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通常仅限于某个单一的国家、地区或民族,但民族学的研究对象却经常需要跨越多个民族、国家、地区,唯此方能说明问题。
下面我们将从民俗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体系与构成”、“路径与方法”、“意义与价值”四个方面,对民俗学这门学科加以概要阐释。
1.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在19世纪中叶民俗学肇始之初,其研究领域仅限于收集、整理一些传统风俗习惯和信仰,以及民间故事、歌谣等“精神文化习俗”。但进入20世纪以来,民俗研究的范围持续扩大,从社会经济基础到相应的社会关系,再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凡附有某种民俗行为和相关心理活动的地方,无论其程度和分量如何,都会被纳入到民俗学的研究范畴。目前在有些国家,它的触角已扩展到全部社会生活当中。
总体而言,民俗学的研究目标主要针对两个方面:
(1)传统民俗
传统民俗泛指那些衍生于“农耕文明时代”的民俗。
目前看来,这些民俗有的已经消逝,有些依然活跃于当下,无论属于哪种情况,举凡与传统民俗有关的各种生活、生产活动,及其组织形式、运作表现与技术特征,还有附着其中的信仰等,均可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
例如:我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岁时节庆活动;人们从生到死所奉行的诞辰、成年、结婚、丧葬等人生仪礼;各种民间赛会与文娱活动;各类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宗教仪式、城乡庙会等群体活动,以及乡土习惯、宗族规例等,都属于传统民俗现象。
(2)新兴民俗
与传统的农耕文明时代相比,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拓展,特别是随着80年代以来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社会风俗、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出现了极大变化,一些新兴民俗由此渐成气候。
例如:随着妇女就业之风的形成与强化,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无论在家庭内部还是社会上,成年女性大都在经济与思想等方面具备了“独立人格”。早先基于人身依附、在我国女性中相沿成习的那些“性观念”和“婚姻习俗”,正在都市“白领”女性中趋于弱化或变异。尤其是对于那些事业有成的女性而言,婚姻、生育等已不再是谋生的必要途径或手段,而是成为了享受生活的“可选项目”。于是,都市“剩女”和“丁克家庭”日渐增多,乃至成为了一种社会时尚或问题。再有,人们对“婚前性行为”已普遍接受,对“婚外情”也不再谈虎色变,“处女情结”几近消失……进入21世纪以来,这些状况似有愈发普遍之势,因此,将其作为一种可能的“新民俗”加以关注,无疑是必要的。
此外,进入90年代以来,电视、电话、电脑、网络、手机和汽车在我国城乡家庭渐趋普及,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些物品在其生活与工作中已变得不可或缺,甚至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社会交往、出行模式、学习方式、健康状况等方面,都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
例如:在2000年前后不到20年间里,由于电话、电脑、网络和手机的普及,竟使延续了千百年的“书信联系”方式近乎消失。如此一来,尽管沟通信息变得快捷了,但原先沉潜、融汇在书信中的那种特有的、带着“体温”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却也随之飘零。可以说,“家书抵万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而“电子交流”却已被大多数人所“笑纳”。
再有,电脑的普及导致大众的书法水平疾速下降。事实上,书法已变成个别人的爱好或专长;而私人汽车的推广,加之“地铁”等交通工具的普及,则使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自行车,虽然出行可能因此变得舒适,但人的运动量也无形中被大量消减,健康程度随之下降。同时,汽车的快速增多,也使城市交通变得拥堵异常,人们的“幸福感”随之大打折扣……
纵观当下社会,与电脑、网络、手机和汽车相关的“新兴生活习俗”正在形成,并广泛而迅速地改变着大多数人的生活、工作习惯,同时还衍生出一系列与此相关的、利弊皆有的社会问题或现象,这一切显然应当成为民俗学研究的新课题。
当然,随着时代的演变,已经蔚然成风的或者潜在的“新兴民俗”,远不止上面提到的那些。例如: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人们的闲暇和休假时间明显增多,于是,卡拉OK、歌厅、泡吧、新式洗浴、足疗、按摩、美容、旅游等娱乐休闲方式,亦有渐成风俗之势。而这些新时尚的形成与蜕变,自然也值得加以重视、研究。
2.民俗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民俗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产生背景、存在状态、流变方式、实用功能、传播模式、未来走向”等,均可作为民俗学研究的探索路径。此外,从民俗事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渗透与影响等角度入手,深入探讨民俗事象具有怎样的“衍生功能”,也应该是民俗学的努力方向之一。
总括而言,民俗学研究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事象研究:通过田野调查等方式,大量搜集、整理各种民俗事象,再加以详细记录、描述和归纳,并进一步探讨其中的特点和规律,这是民俗研究最基本、最主要的路径和方法。
(2)背景研究:任何民俗的产生与传播,都要依托于特定的地理、民族、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对这些“背景”加以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揭示民俗事象产生和传播的客观基础。
(3)功能研究:剖析各类民俗事象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效用,并揭示其消长、演变的内在规律。
(4)传播研究:探究某项民俗在本地,以及不同地域、民族间的传播途径、方式和效果。
(5)变迁研究:呈现同一民俗事象在本地,以及外地所经历的变迁过程及缘由。
(6)延伸研究:通过交叉互动的方式,检视民俗事象在其他领域的呈现、运用状况。例如:在现代装饰领域、影视艺术领域等。
从民俗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看,它在本质上与大多数人文社会学科的操作流程并无太大差别,同样都是:收集资料——归纳梳理——辨别剖析——得出结论。但相对来说,民俗学更强调来自田野(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同时,比较法、统计法等也是其常用方法。
3.民俗学的研究体系与构成
虽然民俗事象纷繁复杂,民俗学发轫至今的时间也并不算长,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并不断伴随着学科的发展而得到了补充和完善。[5]具体来看,民俗学研究可细分为以下几个子学科:
(1)民俗志学:民俗志学是民俗学的基础分支,着重对古今中外各类民俗事象加以搜集、记录、整理、分类,探究某一社会中具有共性的民俗现象,或对其中的不同民俗事象进行比较研究。民俗志学需采集的内容极广——涉及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各方面,民俗志学是民俗学的基础工程,“忠实记录、面向田野、着重当代”是其基本原则。
(2)理论民俗学:主要从宏观理论角度,对民俗的概念、特征、性质、类型、功能、演化等加以深入剖析、定位、归纳。此外,理论民俗学还十分关注民俗产生、流变过程所置身的社会背景,以及民俗的传播过程映射了怎样的社会历史规律等。
(3)民俗史学:主要对古今民俗理论加以历史考察,研究不同阶段民俗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流脉。此外,民俗史学还研究不同时期的民俗学运动,与民俗学相关的学者、著作和社团。同时,它还包括“民俗考古”——从现存民俗物品入手,考察其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并从现存民俗遗留物下手,推究可能存在过的民俗事象。
(4)民间文艺学:以民间文艺为研究对象,包括神话学、传说学、故事学、民间工艺学等。民间文艺既是民俗现象的组成部分,又是文艺研究的对象,它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仍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
(5)应用民俗学:关注民俗与社会、时代的关系,将民俗看做可开发利用的资源,研究民俗的开发领域和利用方法,并预测其可能起到的效果。此外,应用民俗学还研究民俗进入生产领域及步入市场的种种技术问题。
(6)比较民俗学:以比较的方法进行民俗研究,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系统”中的民俗现象进行对照,研究民俗的流布和异源共生现象。
(7)交叉民俗学:针对社会上某个影响较大的、与民俗有关的专门领域所做的民俗学探讨。如:宗教民俗学、语言民俗学、音乐民俗学、电影民俗学等。
事实上,大约从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民俗学本身的日趋完善,并得益于联合国保护“世界遗产”活动的积极影响[6],民俗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日益增强。为此,其他学科的学者也越来越积极、主动地把民俗学引入到本学科的研究当中,这样民俗学就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其研究体系自然也因此衍生出不少新枝蔓,这些“枝蔓”大都具有跨学科特征,无疑对民俗学的深化发展会产生长远而积极的影响。
4.民俗学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民俗学既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也不乏社会科学的价值。它不仅要回答人类过去曾有怎样的民俗,而且还要解释当下种种民俗的成因,并力图前瞻哪些生产方式、生活行为将有可能在日后成为“新兴民俗”,同时还要对这些已存在的和潜在的民俗现象进行理论剖析,将研究结果反馈给政府与社会,以此来干预生活,力求弘扬良俗、制止恶俗,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例如:我国历史上一向以“礼仪之邦”自诩,并将“礼、义、廉、耻、忠、孝”等观念融会在人们的日常道德规范之中。在历经数千年传承之后,上述道德观念无疑已经成为一种源远流长的“软民俗”(精神民俗)。事实上,在这类民俗的规范下,我国民间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的确曾涌现过层出不穷的道德典范。
但在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五四运动”、“十年****”的严重冲击,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官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度侵蚀和污染下,致使在现当代实际生活中,那些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价值取向与伦理规范,已极度扭曲、变形、衰落,甚至近乎崩溃。虽然官方曾经用“新生活运动”、“学雷锋运动”,以及“五讲四美”、“八荣八耻”等诸多花样翻新的政治运动与口号激励人们,但实际的情形还是在每况愈下,整个社会呈现出“礼崩乐坏”、积重难返的严峻形势。
那么,曾经有效规范大众生活两千余年的、十分优秀的精神民俗文化,何以在近百年来日趋式微?我们究竟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加以拯救、弘扬?——凡此种种,显然应当是民俗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所以民俗学的时代价值不容低估。
当然,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地方或民族来说,在传承民族文化、扩大地域影响、树立国际形象、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民俗学都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这一点已广为人知,此处不再赘言。
第二节中国民俗文化与民俗学发展概况
有人类族群生活的地方就有民俗的生成和发展。我国作为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民俗文化的历史同样源远流长。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就产生了大量以巫术仪式为主的民俗活动;到奴隶社会时期,则形成了不少礼仪规制;进入封建社会后,伴随农耕文明的长足发展,与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与节庆活动则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拓展……
在这一过程中,大约从先秦开始直到清末,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曾陆续有一些典籍从不同侧面记录了部分民俗事象。但是,在“民俗学”的框架下,对多种民俗事象加以持续观察和系统研究的状态,却是从民国初年才开始的。历经百年积累后,“中国民俗学”目前已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