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东方智慧可解世界之危?
1848年,30岁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当人们谈到整个社会革命化的思想时,他们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这里所说的“旧社会”,就是资本主义,这里所说的“新社会”,就是社会主义。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孕育了发展着的社会主义因素。
思考如此严肃的问题,我禁不住想起了鲁迅的话:世界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路。
在人不多的时候,于无路处行走,坚挺地走在前面的人,他们是谁?
《******文选》第三卷最后一句话是:“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柏林墙前话“比较”
参观柏林墙。
虽然我有些许阴沉沉、冷飕飕的感觉,但还是忍不住去了。
柏林墙已于20世纪90年代初拆除。大概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吧,当年全长164公里的墙体现在还保留了几百米,表面已残破不堪的墙体,上面是五颜六色的油漆痕迹,涂抹的字画还依稀可辨。有人说上面写有“恐怖地带”字样,有人说上面的涂鸦是为了纪念那些命丧黄泉的越墙者的。而不远处,就是当年希特勒盖世太保和党卫军的巢穴所在地。
云层低垂,寒风凛冽。我不由得竖直羽绒服的领口,并拉紧拉链。
柏林墙是二战后冷战加剧的产物,它承载着德国人民的巨大痛苦,也承载着世界人民对冷战时期东西方尖锐对立的共同记忆。
1945年后,美、英、法和苏联分头占领了德国并分区占领了柏林。其本意,是避免德国再次成为战争策源地。可由于东西方的根本对立,四个国家无法就德国的和平方案达成协议,而是把自己的占领区当做自己的势力范围。苏联占领的德国部分成为民主德国(东德),美、英、法占领的德国部分成为联邦德国(西德);柏林也分成了苏联和东德控制的东柏林和美、英、法控制的西柏林。其后,由于经济发展等方面原因,由东德前往西德和西柏林的人日益增多,为防止局面失控,东德政府于1961年8月某一天深夜,果断而迅速地在东西柏林之间、西柏林与其他东德地区之间修建了总长164公里的围墙,继后,又于1964年、1981年多次加固、加高围墙,可仍然挡不住越来越多的“叛逃者”不惜性命、前仆后继地逃离东德。1989年11月9日至19日,10天内以包括探亲游览等各种名义前往西德的东德人竟达1000余万人,占到东德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最初在一夜之间建立的柏林墙,似乎又在一夜之间倒塌了。时间过去了20年,面对这段承载着20世纪一桩独特事件的断垣残壁,我能够说些什么呢?
人们保留了这段“柏林墙”。墙体上的累累伤痕似乎在诉说着它仿佛在一夜间形成又在一夜间坍塌的背后的故事和深层次原因。
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自己看过十几遍,甚至几十遍的国产战争经典老片《南征北战》,里面有个角色说过一句我们这代人觉得很爽、很帅,并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大炮不能上刺刀,解决战斗还是要靠我们步兵啊!”制度的优越是不能光靠吹牛皮说大话的,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实打实地发展:“一个行动胜过十打纲领”。
还是中国的******英明伟大。关于这个道理,他老人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多次讲过:不发展或者发展不如人家快,老百姓一比较就会出问题;不发展没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
民主德国的亡国之痛,从根本上讲,正是慢发展、不发展的前车之鉴。
天快黑了,我们登车离去。看着暮色中被路边小店展销的前民主德国的军帽、军徽、军装,乃至国旗和领导人像章,我禁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游览勃兰登堡门
任何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标性建筑,柏林市的地标性建筑在哪里?导游讲,勃兰登堡门是柏林建筑的精粹所在,是柏林的象征,应是柏林市的地标性建筑。
去勃兰登堡门,最佳选择是从柏林最有名的菩提树大街自东向西步行。由最东头的皇宫桥出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道,沿着弥漫着浓郁的日耳曼历史和文化艺术气息的大街西向走到底,便来到了勃兰登堡门前。
圣诞节快到了,临近勃兰登堡门的街面正抓紧维修。大门之下适合拍照处,几个扮作二战时盟军将士的街头艺人不时摆出各种姿势,他们在力图吸引游客与其合影以赚钱。
冬季的柏林白昼较短,下午4点半,已是暮云合璧、落日熔金之时。夕阳余晖下,勃兰登堡门显得格外宏伟和庄肃,仿佛在作历史的沉思。
勃兰登堡门是模仿雅典卫城新古典建筑风格设计的,1788年动工,1791年建造完工,整体雕塑及至1795年才全部完成。巨柱上雕着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建筑的顶部是由约翰·戈特弗里德·沙多创作的驷马战车及胜利女神塑像。1806年,法国占领德国,雕塑被拿破仑作为战利品带回巴黎,1814年欧洲同盟军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后,普鲁士将其索回,重新安放在门顶上;为此,德国著名的雕刻家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雕刻了象征普鲁士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铁十字架和鹰鹫,镶在女神的月桂花环中,此门渐成德意志的象征。
二战中,它曾严重受损,门顶上的女神及驷马战车被盟军炸毁,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6~1958年进行全面修复,而胜利女神像由西柏林重新打造。位于东西柏林的交界处的这座门在后来的40多年里见证着东西柏林的分裂,直到1989年柏林墙倒塌,两德重新统一。
拿破仑打败德国,便把驷马战车作为战利品带回巴黎,后来普鲁士与同盟军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又追回驷马战车,并重新安放于门顶上;二战中毁了,战后的东西两个德国又合力重新建造,在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后终归实现了统一。
勃兰登堡门的前世今生折射出了德国或者欧洲那悠久而动荡的历史,难道真的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当然,从现象上看,二战后的德国和欧洲似乎都认识到了武力和战争的局限与可悲,因而选择了共襄盛举、和平发展之路。1965年建立了欧共体,1985年欧共体成员国间取消了边界,1991年欧共体改称欧盟,1997年签订的《阿姆斯特丹条约》作出了统一货币的决定,2002年起欧盟各国(现在已达27个国家)正式流通欧元,而掌握欧元发行权的欧洲中央银行就在德国的世界金融中心法兰克福市。
但愿从今后勃兰登堡门顶的驷马战车及胜利女神塑像安然无恙,但愿从今后德国和欧洲永葆和平与安宁。
德国表情
一个国家有没有表情?我认为有。从表象上看,它首先体现在这个国家的国民脸上。
不知道别人对德国人的表情有何观感,我印象中是无论走到哪里,所见到的并不是以前想象中的刻板和僵硬,虽说不上个个阳光灿烂,但大多表情自信、诚挚、轻松,甚至是愉悦,对比国内我等,令人颇有感触。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最大的成果,于我看来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天翻地覆般的巨变。“民以食为天”,在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又动荡的国家,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这样全面地解决吃好饭这件大事,似乎还是第一次。
可现实生活中却处处可见异化了的现象:人们吃好了、笑容少了,钱多了、快乐少了,人人都在发财、个个都在骂娘,不少人那“苦大仇深”的表情似乎表明自己吃了亏、老吃亏、上了当、遭了殃。何故如此?
就这个问题,我请教留学德国8年的李长江乡友,这位大众公司的白领给了我一个形象的说法。他说,德国的山林多雪松,雪松枝条柔软,积雪多了枝条就压弯了,雪掉下去后枝条又复原了;有的树硬挺,最后树枝被压断了,树也死了。他的结论是压力大时,要像雪松,学会弯曲。这些年,国内抓物质文明轰轰烈烈,心灵和精神建设压力太大,成了协调发展的“短板”,问题就出在了精神和心态上。
长江先生接着说,受传统的宗教文化影响,德国人在处理安身立命、待人接物诸多方面大都显得通透豁达。比如,年老和死亡是不可改变的,他们就乐天安命,工作时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同时,他们的节假日一年中有100多天,是全世界最多的,在假日中放慢生活的节奏,充分享受生命的过程和美好的细节。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生命随时随地都在以最美好的方式展开,凡可以改变或部分改变的都会尽力而为,做到几乎完美,同时善待他人,真心感恩、欣赏、给予、赞美和宽容他人。理性、平和的心态,使德国人大多沉着镇静、气度雍容、待人友善又生机勃发,而极少显得或忐忑不安,或心浮气躁,或心猿意马,或委靡不振。
长江先生了解德国,他的评析是由衷之言,而德国人从容平和的表情是相由心生,让我看到了这个民族心智的成熟与稳定。
我想起了美国大作家梭罗的那段话:“年轻人搜集材料,预备造一座桥通到月亮上,或者也许在地球上造一座宫殿和庙宇,而最后那中年人决定用这些材料造一间木屋。”
本人年届“不惑”与“知天命”之间,正是造那间木屋的年龄。看那些德国表情,想佛学上讲的“觉悟”,自己似乎在接近看透(不是看破)这世界的境界。人到中年,有人生如梦、人生苦短之慨,也更真切地认清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当然也知道就是有些能做的事也随着光阴的流逝和机遇的丧失而成为不可能了。
想做的事很多,能做的事有限,能做成的顶多也就是一两个方面的三两件事情。学学德国人吧,力所不能及的,由他去,能够做的,从容扎实地做,力争做得更好些。
德国“乡巴佬”与重庆秀山人
德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源于不同的日耳曼部落,主要包括弗兰克斯人、撒克逊人、斯瓦比亚人和巴伐利亚人。
各部落所处地域及风俗习惯、方言俚语各异。他们既有日耳曼人的共性,比如热爱生活,喜爱音乐,所居住的城市差不多都有自己的乐团、歌舞团和音乐节,都喜欢聚会,喜欢公共假期、传统节庆活动,所以德国成为欧洲公共假期最多的国家,人们的年假时间也最长。同时,正所谓“五年不同乡、十里不同俗”,各民族的性格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及鲜明个性。比如,斯瓦比亚人生活作风节俭,撒克逊人严于自律但又最为狡猾,而巴伐利亚人呢,大概与动荡的历史有一些关系吧,他们被公认为德国的“乡巴佬”,易怒好斗,天性豪放,喜欢打架,甚至有一种快节奏、高强度的民间舞蹈,就是以互相掌掴来结束的。当然,作为啤酒的发源地,该州州府慕尼黑举办的全国最大的民间艺术节——啤酒节,每年都吸引着全球数百万游客来饮酒狂欢10余天,巴伐利亚人民性格的阳刚和洒脱由此可见一斑。
这让我想到重庆的秀山,想到在那远离重庆主城区500公里外的那方山水间由17个民族组成的秀山人。
德国最巍峨的一段阿尔卑斯山在巴伐利亚境内,秀山呢,它地处渝、鄂、湘、黔边区武陵山脉深处,周边群峰挺秀,境内沃野平畴,素有“小成都”之称。这方水土的人们同样激情、豪侠和富有挑战性,最摄人心魄的是闻名遐迩的本土狂欢节——跳花灯。
400多年来,每到春节期间,从正月初三到十五,当夜幕降临大地,全县数百个花灯班子便会点亮金灯银灯,先礼拜天地祭祀花灯祖师,接着燃起吉祥的火把,敲起应山应水的锣钹,在掌灯师的带领下走村串户演出拜年。《黄杨扁担》、《一把菜籽》等名歌名曲和200多个舞汇、400多个曲牌,格调清新,妙趣横生。特别是秀山花灯中对应着女角欢快、优美的“单摆柳”舞步,男角那雄健、潇洒而又谐谑的“矮桩步”那浓郁的草根“乡巴佬”气息,透彻地传达出秀山花灯的特有气质和魅力。村村都有跳灯班子,寨寨都有艺术创造,不同族群男女老少共同营造并沉浸其中的浓烈喜庆气氛,每每让外来宾客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与热情友好的主人一起沉醉于秀山花灯歌舞的精髓神韵中,在乐天豪放地喜迎新春中憧憬更加美好的未来。
虽天各一方、地各一域,但秀山花灯与巴伐利亚州那互相掌掴的喜庆劲舞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妙之处均在于彰显了那方山水那方人的歌舞之美、民俗之美,并于歌舞之美、民俗之美中展示了人性之美。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不论东方西方,在这一点上,“寰球同此凉热”。
当然,在把秀山花灯与巴伐利亚州的劲舞和啤酒节之类相提并论中,也感觉到重庆的秀山花灯牌打得远不如巴伐利亚的热歌劲舞和啤酒狂欢节牌好。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因和动力,没有文化作支撑,一个地区的发展不可能走得有多远。热歌劲舞与啤酒狂欢是巴伐利亚的文化,个性鲜明的文化推动了巴伐利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秀山花灯及丰富的民族民间歌舞是重庆的文化,它似乎仍然“养在深闺人未识”,属先天禀赋优势,尚未转化为文化推动力而形成产业的优势。
借鉴巴伐利亚州的做法,可否作一思考:
如何在全球视野下保存和张扬全国南方花灯代表——秀山花灯的文化身份?破解此题,秀山花灯在落实胡****总书记关于重庆发展的“314”总体部署,特别是渝东南地区科学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与功能便会更加清晰,秀山作为文化资源大县(全国首批文化先进县之一)将会更快更好地成长为文化产业大县,推动秀山建成“武陵之心、边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