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犹太人的智慧
1962000000001

第1章 树立崇高的信仰(1)

每件东西都有用处

犹太人的传统宝典《塔木德》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大卫王从来对蜘蛛不屑一顾,认为它是随处结网、龌龊无比、毫无用处的怪物。

然而,在一次战争中,他被敌人包围,在逃跑时遁入一个洞窟之中。洞窟入口处正好有一只蜘蛛结起网来。一会儿,追兵到达洞口,在此逗留良久,见洞口有蜘蛛网便告撤退,大卫王因而得救。

另一次,大卫王潜到敌人将军卧室,打算夺其佩刀,并于次日向其示威:“我既然能夺你佩刀,杀你自然易如反掌。”但佩刀压在将军脚下,老是找不到下手的机会。百般无奈之时,一只蚊子叮在将军脚上,将军不由得挪动双腿,大卫王于是夺得佩刀。

还有一次,大卫王被敌人包围,情急之中,心生一计,故意装作一个披头散发的疯子。敌军没有料到这个疯子会是国王,便自然退去。

世间万物各有其用,千万不可忽视任何人,同时,对任何事都不可掉以轻心。在生活中,要有愿意把小事做细的精神,不要犯因小失大的错误。

态度一定要合理

维克托·弗兰克尔什么罪也没有,只因为他是犹太人,就被投入了纳粹德国某集中营。

他被转送到各个集中营,甚至被囚在奥斯维辛数月之久。弗兰克尔说他学会了生存之道,那就是每天刮胡子。不管你身体多衰弱,就算必须用一片破玻璃当作剃刀,也得保持这个习惯。因为每天早晨当囚犯列队接受检查时,那些生病不能工作的人就会被挑出来,送入毒气房。

假如你刮了胡子,看起来脸色红润,你逃过一劫的机会便大为增加。

他们的身体在每天2片面包和3碗稀麦片粥供应之下日趋衰弱。9个男人挤睡在宽3米的旧木板上,两条毡子覆盖。半夜三时,尖锐的哨声便会叫醒他们起来工作。一天早上,他们列队出去在结冰的地上铺设铁路枕木,同行的卫兵不停叱喝,更用枪托驱赶他们。脚痛的人就靠在同伴的手臂上。弗兰克尔身旁的男人在竖起的衣领后低声说:“妻子若是看见我们的模样不晓得有何感想!我真希望她们在她们的营中过得好些,完全不知道我们的光景。”

后来,弗兰克尔写道:“这使我想起自己的妻子。我们颠簸着前行,路程有数公里之遥,我们跌倒在冰上,彼此搀扶,手拉手往前走。我们没有交谈,但心里都明白,我们都惦记着自己的妻子。

“我偶尔抬头看天上,星光已逐渐稀微,淡红色的晨光开始从一片黑暗的云后乍现。我心中始终记挂着妻子的形影,刻骨铭心地想象着她。我几乎听到她的回答,看见她的微笑,那爽朗的笑声和鼓励的表情。忽然有一个意念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一生中首次领悟到许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也是许多思想家最终所陈述的真理,--爱是人类所能热望的最终极目标。我抓住了人类诗歌、思想与信仰所传递的最大奥秘,人类的救恩乃在爱中,借着爱得以实现。”

每天他都在积极思考,用什么样的办法能逃出去。他请教同室的伙伴,伙伴嘲笑他:来到这个地方,从来就没人想过能活着出去。还是老老实实干活吧,也许能多活几天。可弗兰克尔不是这样想,他想到的是家有老母妻儿,自己一定要活着出去。积极的思考终于给他带来了机会。一次,在野外干活,趁着黄昏收工时刻,他钻进了大卡车底下,把衣服脱光,乘人不注意,悄悄地爬到了附近不远处的一堆赤裸死尸上。刺鼻难闻的气味,蚊虫叮咬他,他全然不顾,一动不动地装死。直到深夜,他确信无人,才爬起来光着身子一口气跑了70公里。这正是,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这位幸存者后来对人们说:“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我们的境况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由我们自己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就看他的态度!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支配的。

你今天的选择决定你明天的生活

在犹太商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幽默故事:

有3个人要被关进监狱3年,监狱长给他们3人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3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地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3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3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3年后的生活。

什么生活才是天堂

在犹太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地方住着一个叫卡迪什的有钱人,他有个独生子,名叫阿则尔。在卡迪什家中还寄养着一个远亲--她是一个孤女,名叫阿客萨。阿则尔是个高个儿的男孩子,满头黑发,眼珠乌黑;而阿客萨却长着一对蓝澄澄的眼睛,一头金黄色的秀发,两人年岁相当。小时候,吃饭、读书、玩耍,总是泡在一起。因此,人们认为,他俩长大后会结为夫妻,那是理所当然的。但当他俩长大时,阿则尔却突然之间发起病来。而且他这种病真是前所未闻--他竞胡思乱想,认为自己已经是个死人了。

这种奇思异想是打哪儿来的呢?啊,原来他有过一个老保姆,此人老是没完没了地给他大讲其天堂如何如何的故事。她讲过,在天堂里既不必工作,又不用学习;吃的有野牛肉、鲸鱼肉;喝的有上帝专为好人备下的圣酒;可以睡到日上三竿;当然也不用履行职守。

阿则尔生性疏懒,不愿早起,不想读书。他也知道有朝一日得把父亲的家业接过手来继续干,可他却实在不愿这样干。

既然上天堂的唯一途径就是死亡,于是他就拿定主意,打算尽快死去。由于他朝思暮想早日死去,不久,他就以为自己真的死了。

不用说,他的双亲万分忧虑,阿客萨也在暗地里为此痛哭。全家人都千方百计地想说服阿则尔,要他相信自己还是个活人,可他就是听不进去。他总是说:为什么不把我埋掉?你瞧,我已经死了。就因为你们,才害得我上不了天堂。

请了很多医生来给阿则尔诊治,每个医生都竭力想使他相信,他还活着。他们指出,他不是照样在说话、吃东西吗。可是,过了不久,阿则尔就吃得越来越少,话也不大说了。于是家里人担心他真要死了。

在绝望中,卡迪什去求教一位以学识渊博与智慧非凡着称的了不起的医学专家--他就是约兹医生。听了关于阿则尔病情的一番描述以后,他就对卡迪什说:“我答应8天治好你儿子,只是有个条件--我要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不管这些事可能显得多么不合常情。”

卡迪什满口应承,于是约兹医生表示当天他就要去看看阿则尔。卡迪什回到家中,嘱咐妻子、阿客萨和仆人们:大家都得遵照医生的吩咐行事,绝对不许讨价还价。

约兹医生来到后,被引到阿则尔房内。阿则尔躺在床上,因绝食而显得脸色苍白,身子瘦弱。

医生瞧了阿则尔一眼,叫了起来:“你们为什么把尸体搁在屋里?为什么不举行葬礼?”

一听这话,阿则尔的父母惊呆了,可阿则尔却顿时神采飞扬,他眉开眼笑地说:“瞧,我讲对了吧!”

尽管卡迪什夫妇给医生一席话搞得大惑不解,但他们想起了卡迪什应承的诺言,就毫不迟延地去张罗葬礼。

医生要求把一间房间布置得看起来像天堂一样:房间四壁挂起白色绸幔,窗户安上百叶挡板,低垂的帷幕遮得严严实实,蜡烛日夜长明。而仆人们则一身皆白,背上有双翅,俨然天使模样。

阿则尔被安放在一具没盖的棺材里,接着进行安葬仪式。阿则尔由于兴奋而精疲力竭,整个葬礼他都在沉睡。等他醒来,发觉自己来到一间完全陌生的房间,于是问:“我这是到哪儿啦?”

“天堂里,老爷。”一个长着双翼的仆人回答说。

“我可饿坏了,”阿则尔说,“我想吃点鲸鱼肉和圣酒。”

仆人头儿拍了拍巴掌,随即进来了几个背生双翅的男仆、侍女,手端金盘子,里面满盛着大鱼、大肉,还有石榴、柿子、菠萝和桃子。一个长长白胡须的高个儿男仆,手捧着一个金色的高脚杯,里面满盛着圣酒。

阿则尔狼吞虎咽,饱餐一顿。吃完后,他宣称要休息了。于是两个天使伺候他脱衣入浴,然后把他抬到床上,床上铺着光滑柔软的床单,顶上张着紫色的天鹅绒华盖帐幔。阿则尔一下子就跌入梦乡,睡得又香又甜。

一觉醒来,时间已是早晨,可是完全像在夜里:窗上挡板紧闭,室内蜡烛通明。仆人们一见阿则尔醒来,忙将昨天所吃的同样饭菜送进来。

阿则尔发问了:“你们这儿难道没有牛奶、咖啡、新鲜奶油面包卷吗?”

“没有,老爷。在天堂里,总是吃一样的东西。”仆人回答说。

“现在已是白天呢,还是仍然是夜晚?”阿则尔问。

“天堂里是昼夜不分的。”

阿则尔于是又吃起那些鱼、肉、水果,喝起圣酒来,但胃口已远不如前。吃完后,他问:“什么时候啦?”

“天堂里,时间是不存在的。”仆人回答说。

“现在我该干些什么呢?”阿则尔问。

“老爷,在天堂里什么也不用干。”

“其他到天堂里来的贤人都住在哪儿呢?”阿则尔打听说。

“天堂里各家各户都占有各自的住所。”

“可以互相串门吗?”

“天堂里,各家住地离得太远,没法串门。从一家到另一家得走成千上万年呢。”

“我家里的人什么时候才能来呢?”阿则尔问。

“您父亲还有20年好活,您母亲还有30年。只要他们还活着,就来不了这里。”

“那么阿客萨呢?”

“她还有50年好活呢。”

“那么说,这些年月,我得孤零零地一个人度过啦?”

“是这样,老爷。”

阿则尔边沉思,边摇头。过了一会儿他问:“阿客萨打算怎么办呢?”

“此时此刻,她正在为您哀悼,但迟早有一天,她会把您忘掉,而去和另一个青年男子交往、结婚。人生在世原来就是这么回事啊。”

阿则尔站起身,来回踱起步来。这是多少年来第一次,他产生了想做点什么事的愿望,但在他这个天堂里,实在又无事可做。他惦念老父,挂念老母,又怀念阿客萨。他真希望能读点什么,他向往旅游,渴望骑上他的马,还想去找朋友谈谈。

一天,他终于再也无法掩饰他的忧伤了,他对一个仆人说:“我现在懂了,活着可并不像我以前想的那样难挨啊。”

“老爷,人生是艰难的,得读书、工作、做买卖。而在这儿,一切都闲适省心。”

“我宁可劈木柴、搬石头,也比闲坐在这儿强。这样下去还得多久啊?”

“永远如此。”

“永远呆在这儿?”阿则尔极度忧伤,撕扯起自己的头发来。“我宁可杀死自己。”

“一个死人是无法再杀死他自己的。”

到了第八天,当阿则尔沮丧已达顶点时,一个仆人按照事先安排,走到他跟前说:“老爷,原来全搞乱套了。您并没有死,您得离开天堂。”

“我还活着?”

“对呀,您还活着,因此我要把您送回地上人间去。”

一听到此,阿则尔真是欣喜若狂。那个仆人蒙住他的眼睛,领着他在屋内长廊来来回回地走了好大一会儿,然后把他带到一间房间,在那儿,全家都在等着,于是他们解开蒙在他眼睛上的盖布。

这是晴朗的一天,阳光从敞开的窗口照射进来。屋外的花园里,鸟儿在歌唱,蜜蜂在嗡嗡叫。阿则尔快快活活地拥抱、亲吻了他的双亲和阿客萨。他对阿客萨说:“你还爱我吗?”

“当然,我爱你,阿则尔。我怎么忘得了你呢!”

“既然这样,我们该结婚了。”

不久,就举行了婚礼,约兹医生当然是主宾。乐师们演奏助兴,客人们从远远的城镇前来祝贺,大家都带来美好的礼物送给新娘、新郎。婚礼庆典延续了整整七天七夜。

阿则尔与阿客萨真是幸福万分,偕老直到白头。阿则尔也一改懒散积习,成了当地最勤奋的商人。

直到婚礼过后,阿则尔才得知约兹医生是怎样治好他的,也明白了他原来进的是一个蠢人向往的虚幻天堂。在此后的岁月里,他和阿客萨还常对儿孙们讲起约兹医生巧治怪病的故事,故事的结尾老是这样几句话:“不过嘛,当然喽,天堂到底像个啥样儿,可就没人说得上来了。”

不要试图到遥远的地方去寻找虚无缥缈的天堂,不要因生活的挫折和烦恼而怨天尤人。上帝无处不在,而真正的天堂就在你的心中。

要有一个崇高的信仰

《塔木德》中,有这么一个自问自答的问题--

“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所组成的,可是神为什么要让人只能通过黑的部分去看东西?”

这本书自己的回答是:“因为人生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

这段话对世世代代的犹太人产生了积极的激励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欧某都市的犹太人街上,发生了一件事情。每当想起此事,都会令人感慨不已。那时,这个东欧国家已经被德国军队占领了。有一天,所有的居民都被叫到一个广场上去集合,训完话后,纳粹军官从犹太人群中拉出一个学校老师模样的中年男子,军官以为只要这位教师肯放弃犹太教,其他犹太人一定会跟进的。

“放弃犹太教吧!只要你肯改宗,保证一辈子吃香的、喝辣的。”纳粹军官大声的宣布,唯恐大家听不到。

“我拒绝。”骨瘦如柴的教师这样回答。

“你的神可诅咒,只要诅咒你的神,那么,你的生活和你的家人就能受到永远的保护。”

“我拒绝。”教师的声音很平静。

“放弃犹太教,让我们来保护你。”

“你绝对不能。”教师用更平静的声音回答。

“什么绝对,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在说什么?假如你还这样嘴硬,我就先干掉你,杀鸡吓猴;再说一次,你到底放不放弃犹太教?”

广场上的人都紧张地屏住了气息,一动也不动,世界像是突然静止了;他们有人注视着军官,有人凝视着教师,有些女人甚至闭起眼睛,不敢观看,因为这一幕实在是太恐怖了。

“犹太神比你的生命重要吗?犹太神比你一生的命运重要吗?傻瓜!问一问你自己吧!”

“你不能改变我的信念。”

“你只要说一声放弃犹太神就好了。”

“我不要。”教师铁青着脸回答,这时,纳粹军官再也忍不住了,他从枪套中拔出了手枪,伸直右手,瞄准教师,“砰”的一声枪响,射中了教师的肩膀,刹那之间,教师站立不稳,像游泳一样,在空中扑了几个空之后,便倒在地上了,教师血流不止,但还不断地低吟:“神是神,只有神才是神。”

“猪,你这肮脏的犹太猪。”军官气得大声叫嚷:“你难道不知道我们比你的神伟大吗?你的生命不是由神决定的,而是由我决定的,你只要说一句放弃犹太教,我马上送你去医院,治好你的伤,然后,你就可以和你的家人一起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

“我不要。”教师一面喘着气,一面回答。

军官直立不动,好像有一点发呆。转瞬间,大家都看到军官的脸上布满了恐怖的表情,然后,他举起手枪,向躺在地上的教师开枪,一枪、两枪、三枪、四枪……在轰轰隆隆的枪声中,大家断断续续地听到教师“不要……不要……”的拒绝声,最后,教师终于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