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犹太人的智慧
1962000000027

第27章 风险与利润成正比(4)

华纳兄弟常被人称为“电影界的蒙古人”,四兄弟性格各异,并不十分合得来,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始终追求票房价值,致力于向大多数人提供人们最容易接受的东西。因此,他们有着明确的制片标准,这种市场定位,借用华纳公司所生产的一部较为着名的影片《封面女郎》剧中人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你开始取悦上流社会的话,那你就完了。”

面向大众乃至迎合大众,是华纳兄弟影片公司乃至整个好莱坞拍摄影片时遵循的一条总体性标准。不管电影评论家们或电影史研究者持何种批评态度,斥之为“平庸”或者其他什么,但就电影自身的属性和电影业资本化的内在要求而言,耗资巨大的电影只有从人数最多的观众群体那里,才能收回投资并获得赢利。不管是把以华纳兄弟为代表的好莱坞犹太巨头的这种强调“大众口味”的做法,看做犹太人根深蒂固的平等观念的作用,还是犹太电影商的精明使然,真正说明问题的是,电影业这个艺术领域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自我照顾得最好的领域,电影能找到慷慨的观众,观众能有豪华的电影看,这是电影业资本化进展良好的实例。

所以,好莱坞的巨头们不仅在电影中提供让观众沉醉于其中的梦境,还建造起豪华程度同银幕上毫无二致的欣赏电影的场所。在“格劳曼中国剧院”和各大电影公司的电影院里,一片金碧辉煌,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四处都是琳琅满目的装饰,观众被奉为皇帝,而领座员和检票员则像贵族府第中的仆役一样衣冠楚楚,彬彬有礼。

所以,在所有面向大众的电影门类中最面向大众的喜剧片部门,成了真正的犹太人天下:除了少数几个喜剧演员为非犹太人之外,其余的都是犹太人,如法尼·布赖斯、马科斯兄弟、杰克·本尼以及莱尼·布鲁斯,而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则因为演技太好而一再被人误认为是犹太人!

随着电视的兴起,好莱坞以及整个电影世界多少有些衰落了。不过,同时也可以看到,在电视这个商业性更强的领域中,有着与电影业中同样多的犹太人。美国三大电视网曾经都是由犹太人掌门的:哥伦比亚广播网(CBS)的威廉·佩利、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伦纳德·戈登森和全国广播公司(NBC)的大卫·萨诺夫;英国的3家商业性电视网络:联合电视台、格拉纳达电视台和联合转播台,也分别由3个英国犹太人:埃米尔·李特、刘·格雷德和悉尼·伯恩斯坦所掌握。而且即使在素以保守、老派着称的英国,伯恩斯坦的格拉纳达电视台也在制作出足以同ABC最好节目相媲美的电视节目的同时,获得了较高的利润,并成为“商业性电视台甚至能够从文化中赚钱的一个最好的例子”!

勇于做一个“冒险家”

善于冒险,这是一个褒义词,很多犹太人都是这样的,在他们看来,每一次风险都含着等量的成功的种子。风险越大,回报越高。

犹太商人历来背着一个投机家的名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投机”这个词是贬义词。现在不同了,经济学家们给“投机”换上了一个恰如其分的雅称,名之为“风险管理”。这个名称一改,犹太商人也由原来的“投机家”变成了“风险管理者”。

做任何一件事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当失败的可能性大时,却偏要去做,那自然就成了冒险。问题是,许多事很难分清成败可能性的大小,那么这时候也是冒险。而商战的法则是冒险越大,赚钱越多。当机会来临时不敢冒险的人,永远是平庸的人。而犹太商人则不然,他们大多具有乐观的风险意识,并常能发大财。犹太大亨哈默在利比亚的一次冒险的成功,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在意大利占领利比亚期间,墨索里尼为了寻找石油,在利比亚大概花了1000万美元,结果一无所获。壳牌石油公司大约花了5000万美元,但打出来的井都没有商业价值。埃索石油公司在花费了几百万收效不大的费用之后,正准备撤退,却在最后一口井里打出了油。

欧美石油公司到达利比亚的时候,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出租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原先一些大公司放弃了的利比亚租借地。根据利比亚法律,石油公司应尽快开发他们的租借地,如果开采不到石油,就必须把一部分租借地还给利比亚政府。第二轮谈判中就包括已经打出若干眼“干井”的土地,但也有许多块与产油区相邻的沙漠地。

来自9个国家的40多家公司参加了这次投标。最后,哈默的欧美石油公司终于得到了两块租借地,使那些强大的对手大吃一惊。这两块租借地都是其他公司耗巨资后一无所获而放弃的。

这两块租借地不久就成了哈默烦恼的源泉。他钻出的头三口井都是滴油不见的干井,仅打井费就花了近300万美元,另外还有200万美元用于地震探测和向利比亚政府的官员缴纳的不可告人的贿赂金。于是,董事会里有许多人开始把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叫做“哈默的蠢事”,甚至连哈默的知己,公司的第二股东里德也失去了信心。

但是哈默的直觉促使他固执已见。在和股东之间发生意见分歧的几周里,第一口油井出油了,此后另外8口井也出油了。这下公司的人可乐坏了,这块油田的日产量是10万桶,而且是异乎寻常的高级原油。更重要的是,油田位于苏伊士运河以西,运输非常方便。与此同时,哈默在另一块租借地上,采用了最先进的探测法,钻出了一口日产7.3万桶自动喷油的油井,这是利比亚最大的一口井。接着,哈默又投资1.5亿美元修建了一条日输油量100万桶的输油管道。而当时西方石油公司的总资产净值只有4800万美元,足见哈默的胆识与魄力。之后,哈默又大胆吞并了好几家大公司,等到利比亚实行“国有化”的时候,他已羽翼丰满了。这样,欧美石油公司一跃而成为世界石油行业的第八个姊妹了。

哈默的一系列事业成功,完全归功于他的胆识和魄力,他不愧为一个犹太大冒险家。确实,犹太商人长期以来不仅是在做生意,而且也是在“管理风险”,就是他们的生存本身也需要有很强的“风险管理”意识。犹太商人不能坐等“驱逐令”之类的厄运到来,也不能毫无准备地使自己措手不及。所以在每次机遇来临时,他们都能准确把握“机遇”的来势和大小。这种事关生存的大技巧一旦形成,用到生意场上就游刃有余了。有不少时候,犹太商人正是靠准确地把握这种“风险”之机而得以发迹。当然,另一个大冒险家洛克菲勒也同样让世人惊叹。

洛克菲勒踏入社会后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在一家名为休戚·泰德的公司做书记员,这是他精于计算的良好开端。

在休威公司的第三年,他已经对中间商的生意掌握了十之八九,并且对这个行当跃跃欲试。在这一年,他未经老板同意,就自作主张地做起了小麦粉和火腿生意。不久,新闻媒体报道的饥荒在英国发生了,使他的计划得以付诸实施。休威公司把囤积在仓库里的食品发往欧洲饥荒蔓延的地区,赚得了巨额利润。为此,洛克菲勒要求公司为他加薪到800美元,但老板支支吾吾。于是,洛克菲勒决定辞掉这份工作,创办自己的公司。

由于洛克菲勒的勤奋工作和精明头脑,南北战争的爆发再一次成为洛克菲勒发财的契机。为了逃避兵役,洛克菲勒曾找过不止20个替身,同时向北军捐了大笔钱款(这也许是因为多多少少的歉疚感的作用)。

尽管洛克菲勒逃过了兵役,避免了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和60万年轻人一样灰飞烟灭,但他也并不是两耳不闻天下事,相反,他密切关注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在经纪公司的办公室里,他在墙上挂满了战况图和各种从华盛顿传来的政治新闻以及前线的最新动态。公司的职员们常常看到洛克菲勒在他的“陆军参谋部”里走来走去,不时用笔在内容丰富的墙上点点画画,或埋头记录着什么。洛克菲勒通过对战争形势的分析,使投机生意做得非常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