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受理面谈需要相当的基础技术和技巧,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自我介绍、服装、言语用词、填写申请表和承诺书、入坐、咨询内容、问题经过、探求问题形成的条件和原因、咨询中的记录,还要注意来访者的行为特点等。如游戏疗法的受理面谈一般由年轻的咨询师来负责,注重了解来访者的家庭背景,问题发生的经过,一般在了解了孩子的心理问题的大概以后,就直接进入心理治疗。
在心理咨询的开始阶段,我们通过心理测试来推定和问题有关的来访者的智力,发展阶段特征,分析现实的能力,有没有心理创伤,和家人的关系,有没有大脑障碍,等等。并把心理测试的结果以及相应采取的治疗方案,反馈给来访者,至于是否接受这样的治疗,最终决定权在于来访者本身。
第一节初次受理面谈
通过初次受理面谈,我们主要听取来访者想咨询的主要内容,做一些必要的心理测试,提议和设定一些适当的治疗方法,并反馈给来访者,征得他们的同意,签订好今后治疗的契约。有的咨询师和心理临床中心,在一次面谈中就把这个过程处理完。但也有需要数次咨询的情况。在这里,我们来谈一下做初次受理面谈的一般技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初次受理面谈需要相当的基础和技术,而且很多负责受理面谈的人就成为这个病例的咨询师,所以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是主治心理咨询师。当来访者面对受理面谈时,或多或少都会觉得不安和紧张。我们来谈一下处理这样场面的方法。
一、自我介绍
对来咨询的初次见面的人,如何作自我介绍呢?一般来说,咨询师都是在心理临床中心的候诊室里第一次见到来访者。“请问你是某某吗?早上好。我是咨询师某某。请你跟我来这边。”然后把来访者引到咨询室。如果来访者是多个人的话,那么需要先确认打电话来预约的人的姓名,然后把他们一起带到咨询室。即使你还是接受训练中的实习生,也要注意保持专家的态度和姿势,也就是说不可以自我介绍说:“我是研究生某某。”
如果咨询师自己有名片,可以在候诊室交给来访者,也可以到咨询室以后再给。不要因为自己是新手,而对来访者说:“请你多关照”之类的话。因为有的人会因为这个而对咨询师抱有不信任的想法。自己是新手这件事情,不需要隐瞒,也不需要一开始就告诉对方。如果看到对方非常紧张,可以说:“其实我自己也很紧张呢。”而使气氛得到放松。
二、服装
一般来说服装只要符合当地的文化和传统,就不会有太大问题。男生的话,也没有必要一定要穿西装戴领带。女生的话,应该避免一些联想到性的服装。如果对方是个孩子,计划要进行一些游戏疗法的话,那么可以穿一些更加随便的衣服。
如果是在医院做心理治疗的话,也许需要穿白大褂。如果你觉得不合适的话,可以和医院商量。
三、言语用词
一般来说,言语用词只要符合当地的礼貌用语就可以了。即使对方是孩子,也要用词礼貌。但是也有的人,因为用词过于礼貌而相反觉得紧张时,那么我们可以作一些调整。对小学生、中学生和高中生,我们可以用一些比较随便的说法。
至于如何称呼对方,我们一般不直呼其名,有时在姓后面加上像“妈妈”“太太”之类的称呼。即使是孩子,我们也一般称“某某同学”。
四、填写申请表和承诺书
一般心理临床中心都有自己的申请表和承诺书,请来访者在候诊室里填写。当候诊室的人太多,或是已经到了咨询时间,我们也可以请来访者到咨询室以后再填写。尤其是需要来访者在承诺书上签名时,最好到了咨询室里面再给予详细说明。
申请表的格式,虽然每个心理临床中心都有些微妙的不同,但是一般都需要填写家庭构成人员的性别、年龄、和来访者的关系、职业、性格、以前的病历、现在有没有接受别的医疗机构的治疗、如何知道本心理临床中心(以前有没有来过,是经过谁的介绍),等等。
有的来访者可能会留下一些空白,这些可以在咨询中询问。
五、入座
进入了咨询室以后,一般是咨询师给来访者让座,从坐座位的行为可以了解来访者及其家人的许多特点,咨询师要善于观察行为细节。咨询师通常把离门比较近的座位让给对方。当然也可以说:“随便坐。”让来访者自己选择。
有时在咨询师让座之前,来访者就自己坐下了,或者来访者坐在咨询师的座位上时,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让来访者知道心理治疗的规则是由咨询师制定的。比如说:“对不起,请坐到这边来。”或者“对不起,那是我的座位。”请来访者移动一下。如果这个时候,来访者说:“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吗?”那么我们可以推测这个来访者希望自己掌握主动权。虽然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是我们还是要慎重处理。“我如果不坐在自己习惯的座位上的话,就不能安心听你讲话。”也可以说:“那么,今天你就坐在那里好了。”无论怎么回答,我们都要让对方了解心理治疗的整体规则是由咨询师制定的。
六、确认主要咨询内容
坐下来,当申请表填写完以后,通常从主要的咨询内容开始谈话。比如说:“你在主要的咨询内容一栏写的是某某(或者是在电话预约时,你说你想关于某某事情咨询一下),请你更加具体地告诉我一下,好吗?”有的来访者会变得不说话,有的说:“就是上面写的事情。”像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稍等一下以后,“你说的人际关系,是指和父母的关系呢,还是和朋友的关系呢,还是和同事的关系呢,你现在觉得烦恼的是哪一种关系?”又比如说:“对人恐怖,是什么时候觉得的呢?是在坐公交车时吗?”如果来访者怎么也说不出来具体情况时,我们可以认为他也许正处在自我防卫状态。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不用去追究过多。但是如果认为不说清楚的话,就不能够展开心理治疗时,那么可以把实情告诉来访者,让对方自己作出判断。
如果来访者全家到场,例如,如果孩子和丈夫在场,那么他们很难回答以下问题,“你的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去学校的?”“你丈夫的暴力行为达到了什么程度?你有没有骨折过?”像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这样说:“因为孩子不愿意去学校,妈妈很担心,今天到我们这里来咨询,对吧。那么,我们首先想请妈妈谈一下这件事情的经过,小朋友在旁边好好听,如果和真实情况不一样,请你过后告诉我,好吗?”当妈妈在叙述事情的经过时,也许还有些情况是需要跟孩子保密的,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妈妈:“关于妈妈自己的事情,我们等一下希望和妈妈单独谈一下,你看好不好?”
当家人和领导一起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好好观察一下这些人之间的关系。比如说,A说了什么话以后,B是如何回答的。又比如说,对方做了什么,自己又是如何作出反应的,等等。当大家的记忆有些微妙出入时,注意不要摆出一副审判的态度。“即使是同样一件事情,看起来大家的记忆有些出入,我们在这里就不仔细确认所谓的事实了。但是呢,请大家注意每个人记住的事情都不十分相同。”
有些事情在受理面谈时比较难问清楚。比如说关于性方面的,尤其是性犯罪方面的事情,即使是咨询师有时也很难开口。比如,有没有被强奸,有没有怀孕,有没有被传染上性病,等等。像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一开始就说:“也许你会觉得不太好回答,但是这些事情很重要,所以请让我确认一下。”提前跟来访者说清楚,其实也是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当咨询师认为对方有的事情做得还可以时,不妨给予明确的肯定。比如说:“当你把碗扔过去时,有没有砸到你母亲?”如果“没有砸到”,所有的事情,都有不幸中的万幸。但是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强调得太多。因为有人可能认为:“可惜没有让她受伤。”“当时把她杀了就好了。”也许我们这样说比较好:“即使你当时很生气,也许还是无意识地稍微偏开了一些吧。”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认为来访者的内心都是比他所表现出来的要严重一些。
七、了解问题的经过
搞清楚了来访者的主要咨询内容以后,我们下面就应该注意收集一些关于事情的开始和整个经过。
当来访者在申请表中没有填写家庭关系时,我们可以在询问问题经过时,顺便问一下家庭构成和关系。这种时候,我们甚至可以打断一下来访者的述说。比如说:“啊,对不起,能稍微打断一下吗?我想知道一下你家庭的构成。你先生多大年纪?有几个孩子?顺序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其他在一起生活的家人?”
当我们询问以上问题时,应该注意让来访者理解这些事情和主要咨询内容其实很有关系。例如,当来访者说夫妻之间的价值观相差比较大时,那么我们问她先生的年龄就显得很自然。或者,“你和你先生商量过这件事情没有?”如果对方回答:“和先生商量过呀。”那么我们就可以问:“你先生是如何看这个问题的呢?”如果觉得她先生的想法比较保守时,我们就可以这样说:“是吗?最近还不怎么有人这样想呢。你先生是不是比你大不少呀?你们是什么时候结婚的?”
或者当我们询问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如何时,可以首先问一下父亲的职业,“你先生是在公司工作吗?”“是不是回家很晚呢?”“那么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比较少?周末是如何度过的呢?”等等。
当对方说:“我和我先生离婚了。”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继续了解一些事情:“是吗?那是你孩子几岁的时候呀?那个时候孩子的反应,你还记得吗?”“是吗?你和你先生的关系从刚结婚的时候开始就不是很好。对不起,你们是相亲结婚的吗?”“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能不能告诉我,你先生有过婚外恋吗?或是他对你有过暴力行为吗?”像这样,我们可以很自然地知道来访者的一些具体情况。像“你孩子那时候的情况如何?”“你们离婚的理由是什么?”这样的提问就有些太直接了,我们应该注意用一些来访者能够详细回答的方式提问。
当问到最近的情况时,一定不要忘记询问是否现在正在接受医院的治疗。如果是,要注意确认病名。另外,还要了解一下现在服用的药物名称。即使不清楚病名,但是通过服用的药物,可以大概地推测出医生的诊断。还有,关于接受心理治疗,一定要征得医生的同意,这也是很重要的程序,虽然中国内地还没有这方面的明确的法律规定。
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了来访者的现在情况以后,下面就需要询问来访者的成长过程了。也就是从出生以后到现在问题发生为止。这个时候也要事先说明一下,比如说:“那么,也许和现在的问题有某些关联,能不能告诉我们一些孩子小时候的事情?”如果来访者同意了的话,“那么首先,出生很正常吗?”“小的时候有没有上幼儿园呢?”“小学的时候是不是有朋友?那个时候妈妈有没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有没有一些现在我们知道了比较好的事情?”“能不能告诉我们孩子上中学的时候,成绩怎么样?有没有一些喜欢的,或是拿手的科目?”“高中是不是上了自己想上的学校?”像这样,一直问到问题发生的年龄阶段。
注意要尽量详细地询问有关问题发生的事实,以及来访者和周围人的行为和反应。这对以后分析问题的发生条件会有很大帮助。
在受理面谈的阶段,我们尽量不要过多地询问来访者在问题发生时的情感。如果来访者自己说:“我当时真的很生气。”或是“我那时好伤心。”我们只需简单地回答:“是吗?”就足够了。特别是在治疗刚刚开始的时候,即使觉得能够理解来访者的情绪,也不要轻易地说“真是很不容易啊”“我能够理解你的心情”等等。因为有的来访者相反会觉得咨询师是不是在随便敷衍自己,或是觉得咨询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自己时,那么,这对心理治疗将会起非常负面的影响。
当然相对于一般人,咨询师还是比较能够理解来访者的。但是我们要记住理解人的心情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至少我们要知道来访者心里是这样想的。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我们才要请来访者告诉我们。这种谦虚的态度才是展开心理治疗最重要的条件。经验不够丰富的咨询师会容易担心来访者认为自己不理解他们的心情。比如说,未婚的年轻咨询师在给妈妈们做心理治疗时,常常会担心对方认为“你没有经验,如何能理解呢”而感到不安。确实,咨询师不可能完全理解来访者的人生经验,而且没有孩子的咨询师不知道的事情也不少。这没有关系,所以我们可以多请教来访者。决不轻易地说“我知道”。其实来访者是知道咨询师并没有理解的。所以这时候,还不如用问句说:“那时候很难吧?”“真不容易呢。”“有没有气得想揍他一顿呢?”即使觉得自己真的很能理解来访者的心情,也不要说:“知道,知道。”或者用类似“早上想起来时,就像自己被粘在床上了似的爬不起来”的说法,把自己的感情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有不同的地方,来访者也许会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形容得很恰当,来访者会说“你怎么知道的呢?”来访者会表现得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