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从业者常常面对各种挑战,如何恰当地应对这种挑战,回答各种典型问题是每个咨询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巧。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需要把握客观信息的提供和对提问意图的揣摩,不轻易回答问题;要能够运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对提问所表现的心理动力性进行分析,及时了解治疗关系中的心理动力特征;咨询师对不同病理水平的来访者和不同心理发展水平的来访者回答问题需要有所不同,要根据不同水平进行修正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咨询师应该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自己专业的优势和局限有清楚的认识,并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成为对来访者的成长起作用的人。本章还就心理咨询师的常见挑战的28个问题做了范例性的回答。
第一节心理咨询师面对挑战的基本策略
心理临床的初学者在进入工作单位开始工作的时候,要面对各种各样困难的事态并加以处理,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比较好,多数的初学者第一次在遇到提问的时候,内心都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回答为好,其实大家都是在实践中慢慢总结出合适的方法。一边被非指导性这样的原则所束缚,一边不自主地想仅仅给予模糊的回答和态度。相反,当心理治疗稍稍变得不顺利,就认为这个原则并不适合心理临床的具体情况。放弃到目前为止的训练的成果,自己索性脱口而出地回答问题而违背心理治疗的基本规则。这样的困惑和合理化,或多或少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必然会发生,能否突破这个壁垒,将影响真正开始步入心理临床的道路。
有时我们受到学习心理疗法和临床学的人一个又一个提问,一般来说,对来访者的提问回答好还是不回答好呢?对此“嗯,一般来说,很难回答”,一边自言自语。“你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呢?”“具体来说,如果有觉得困惑的例子,先让我听听可以吗?”这样对问题的回答反馈比较多。这就是先用所谓的用提问的方式回答问题,然后再随机应变地回答。
实际上,从各种心理治疗的入门书、课本、著作来看,回答也有各异。有的说“最好不要轻易地回答”,或者“从原则上来讲还是回答比较好”。但是,并不能说哪一个是正确的,自己应该用自己平常回答的形式,根据当时的场面,选择相对应的回答。一般来说,有权威主义思想的心理咨询师,或不能等待、焦虑性急的心理咨询师,就不要轻易地回答。心理咨询师必须清楚地观察和评估来访者是很重要的。当咨询师被非指导性的原则所束缚,结果不能完全满足来访者的要求,而心理咨询师在觉得需要回答的时候,及时地给予恰当的回答,都是很重要的。
总之,不是回答不回答的问题,而是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促进来访者内在的成长。因此,心理咨询师的建议,不是问题解决的终点,而必须成为彻底地有效地促进治疗的契机,并成为加深来访者对自身的洞察的线索。换而言之,如果合适的应答,多少能减缓来访者过度的不安和疑问,使来访者能够开始更深入地对自我思考,并开始步入自觉地探求和决断的道路。
如前所述,本章就回答来访者提问时的注意点和基本原则加以阐述,并提示具体问题和与之相应的应答法。
1.捕捉客观信息,揣摩提问意图
不用说来访者提问的频度、内容,伴随着治疗的进展,乃至治疗关系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一般来说,提问在咨询开始进行5~6回的治疗初期,治疗过程停滞,来访者一时迷失了成长方向的时候,比较集中,特别对心理治疗完全没有相关预备知识的来访者来说,在咨询初期,会感觉到不安和疑问,提问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大多是对于自身的状态病情,以及后面的克服方法,询问专家的诊断和建议。心理咨询师虽然不能介入来访者的生存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但是如果是来访者缺乏对心理治疗的客观理解,那么就应该提供一些能够成为来访者作出判断时需要的正确信息。这样做的话,因为能够让来访者更早地接近隐藏的本质的问题,而且能减轻其不必要的不安。事实上,来访者在心理疗法和心理疾病这方面,持有各式各样的误解和先入为主的观点,甚至抱有迷信的思考方式。因此,提供正确信息的回答,不仅仅是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责任,而且是为了让治疗步入正常轨道的必要条件。
实际上,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重要的是要把握来访者提问的意图。在谈话过程中,推断出提问意图,并按需要进行确认。比如,有个来访者在治疗刚开始没多久说“请问一下,心理疗法对我真的有用吗?”对于在治疗初期的提问,作为心理咨询师不应该立即做出回答,应该首先揣摩提问背后潜藏的来访者的心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好几种揣摩的方法,在这里我们给出一些回答的例子,“感到不安吗?”“对心理疗法有什么不安和疑惑点呢?”“如果您对心理疗法感到不安的话,能不能再详细地谈谈。”“您是不是期待别的治疗方法呢?”
如果心理咨询师能够从这些探索性提问中揣摩到来访者表现出来的内心的意图和不安,那么对此根据提问内容就可以提出一些合适的帮助性的建议。可以首先根据提问的内容,先想一些简单的启发和建议,然后问,“但是,就今天这件事,为什么这样放在心上呢?”出乎意料的这种反问回去的探索性提问,让来访者就会说出各种事情,而且使来访者在谈话中心情就能够得到整理甚至自己找到答案。当来访者提出一些看似很唐突的问题时,其实潜意识中是一种自我防卫,通过转换话题来避免讨论棘手的问题。也有的时候,来访者自己另外有想说的话,于是通过提问开始。这时不要直接回答“你为什么这样考虑?”来访者就好像期待着被反问似的而开始倾诉,于是心理咨询师只要专心听就足够了。有时与其说是对心理咨询师提问,不如说是来访者在倾述自身的烦恼。像这种时候,不用直接回答,只要和来访者共同感受他/她的迷茫和探索就行了,如果必要的话,帮助来访者整理问题点、明确问题就是合适的回答。
总之,要揣摩提问的意图,本着“不能轻易地回答”这样的原则,不要忽视来访者发问背后的思维和情感,以尽量探索明白这些思想感情作为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把握来访者的要求和意图,给予合适的回答。
2.把握提问所表现的心理动力性
一般来说,有屡次提问的人和几乎不提问的人。因此,从有无提问和提问的方式,或是在提问时的态度和内容中,表现出他/她的个人风格以及与人交往的方式等等。
比如,有人谈完自己的问题后,就不再继续具体地谈下去。而反过来对心理咨询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表现对心理咨询师的回答感到不满意,甚至提出批评。“我已经全部说完了,请告诉我怎样做才好”就沉默了。如果是由第三者半强制带来咨询的情况下,或者在母亲咨询中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表明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不信任乃至反抗,作为心理咨询师必须加以斟酌应对。
有的时候是因为来访者深信心理治疗和咨询是得到具体建议的地方,或是由于心理咨询师缺乏对来访者的共情而让来访者感到自己被拒绝。前者,有必要对什么是心理咨询加以说明,进行咨询的设定;后者的情况下,心理咨询师有必要自己斟酌一下——为什么对来访者不能进行共鸣式的倾听。
有些人有一种症状——强迫性确认或是有提问的嗜好,他们喜欢提问。比如,强迫性人格的来访者要求重复确认心理咨询师的意思而反复提问。当心理咨询师作出一个判断,他/她马上寻求别的可能性。这样的情况下,不能仅仅认为这个来访者是个纠缠不休的人。在理解这是强迫性症状的基础上,如果不探求其背后的意义,治疗是很难进展的。换句话说,要好好回顾治疗过程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并在怎样的治疗关系中,频发确认性的提问,并对此加以琢磨。于是,有可能是至今为止感情淡漠的来访者开始对心理咨询师表现出依赖时,也有可能是潜意识中依赖性人格的来访者在内心深处担心自己会被抛弃而感到不安寂寞和恐惧时,他/她提问的频度会发生增加,这时的确认提问其实是对咨询者的某种依赖。像这样反复进行提问的背后,有时是潜在的不信任感,有时是由于自律性自我在未成熟中儿童性的依赖、依存性。
相反也有不提问的来访者。当然,如果本人自主地配合治疗并加深自我洞察,是没有问题的。而总觉得是在形式性的咨询方式中,仅仅进行报告日常生活为中心,像这种情况下,虽然是积极的谈话,但是避开和心理咨询师进行情绪上的交流,抑制自己尽量不引起心理上的风波而保持内在的孤立。因而,完全不提问其实是对治疗的一种抵抗形式。像这样提问其实是来访者主动、积极地和心理咨询师交流的表现,通过斟酌提问可以更加深入理解治疗关系的心理动力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3.根据病理水平和发展水平对应答的修正
在心理治疗中与自我成熟度、精神病理性的程度以及发展水平相应,有的时候技法上需要进行修正,这个原理也同样适用于应答方法的修正。
比如在青年期、初老期等生命周期的转换期,由于丧失了对人生的展望而被淹没于强烈的不安和焦躁的人,对心理咨询师的话寻求明确的回答和态度的事就比较多。如果对这样的人,仅仅只采取模糊的共鸣态度,就会引起越来越强烈的不安感,而且可能唤起对心理咨询师的不信任和愤怒,甚至导致治疗的中断。
尤其是在青年期的治疗期中,潜伏着各种困难的问题,青年虽然寻求着自己的个性,但是不能了解自己真正的感觉,自我界限极其脆弱,他人的介入和侵入都可能造成很深的伤害,因此容易对他人抱有敌意。总之,可以这么说,青年人一方面觉得不能忍耐来自他人的指示干涉,另一方面又寻求一种绝对可以依赖的东西,希望得到明确的意见。这样,他们常常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过程中动摇。这里我们必须认识到,成人的社会常识,和正在发育过程中的青年的心理常识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异,憧憬明星、脱离现实可能对成人来说好似很愚蠢的事情,可是对于某些青年人来讲是心理的必然性。有些苦恼的青年叙述玄学的理论,成人看来不过是脱离现实的理由,这种情况多数对青年来说是努力整理和支配不安定的内心世界的行为。因此,在青年期的治疗中,由于应答是具有促进青年的心理成熟的作用,所以需要咨询师表明明确的意见。如果是在理解青年的迷茫的基础上,而给予促进本人自我实现的意见和指导的话,青年一般也不会产生愤怒和反抗。通过这样正面回答问题,甚至可以带来超过帮助内容的安心和信任,并培育了“安心信赖他人”的真实感。
根据病理程度的不同,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边缘心理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像这样重度的自我障碍的情况下,即便是给像和神经症患者一样只传达大致的方针,基本没有什么意义,在肯定来访者的自我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以具体而单纯的形式给予明确的应答和指示。如果运用暗示比喻,来访者或者按字面的意思去解释,或者按着自己主观的妄想性的思考的脉络去解读和解释,在伴有特殊的幻想幻觉体验的急性患病期中,心理咨询师抽象的模糊的应答对来访者来说会成为意图不明的发言,或作为破坏性的信息,成为他们构建自己妄想世界的素材乃至证据。
如前所述的强迫性神经症的患者喜欢频频发出提问,并根据心理咨询师的回答进行知识上的讨论。这种知识性讨论几乎对治疗没有作用,而且容易成为来访者的一种自我防卫。事实上,心理咨询师自身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她在咨询结束时会说“今天累了,而且并没有说什么重要的事情”“如果不提很多问题就觉得不舒服似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努力斟酌强迫性的防御机制以及对它背后的世界的应答,那么将很难引起治疗上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