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咨询师临床操作手册
19626300000009

第9章 临床心理学的理论发展(2)

〈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治疗过程〉

以上事例考虑为自闭症倾向伴随精神发育迟滞。但是,除此以外,同时存在母爱的丧失。亲子关系的丧失是指因为母亲的爱、肌肤接触几乎没有的状态,带来身体、精神的非正常发展状态。我们可以推测,母亲在很年轻的时候结婚,在自己自身的心理都没成熟的情况下怀孕生子。把孩子放在家里,离家出走,儿童被遗弃,这属于犯罪行为。但是母亲不仅没有这样的犯罪意识,而且冷淡、缺乏爱心。“即使自己不养育,也有父母养育。”这样的想法和问题行为来自于这个母亲不成熟的依赖性。

在咨询过程中,孩子逐渐产生了各种变化。变得一旦看不到母亲,就哭泣着寻找,即使母亲上厕所也要跟着去,这样的母子分离强烈不安的表现。但去掉了尿布,掌握了正常的生活节奏,逐渐地能去幼儿园了。因为分离的不安却增强了,母亲得陪伴着去幼儿园。为了引起母亲的注意,孩子故意做恶作剧。接着慢慢地变成能够与人视线接触。随着这种变化,语言的发展得到很大的进步。“妈妈,睡睡,不要”这样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咨询开始后,孩子的母亲也有曾经离家出走。出走期间,孩子的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具体地说,以前母亲离开的时候,即使见不到母亲的身影,孩子也能够心平气和。可是现在孩子身上出现了明显的“退行现象”。不仅仅是夜里啼哭、不安静,而且言语极度地减少。数周后,母亲返回时注意到自己的影响力,从那以后,母亲再也没有离家出走,逐渐积极地照顾孩子。

结果,孩子因为在普通的年级难以适应,被安排在心理障碍班级学习。在上学后母亲的来信中得知,孩子精神状态很好,语言的发展也很顺利,性格变得明朗起来。

这样的事例,印证了“养育孩子就是自我成长”的话,表现出了起变化的不仅仅是孩子,母亲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自身也获得了成长。母亲本来就有与生俱来的育儿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和母亲一起生活的孩子获得显著成长的原因。所以如怎么也拿不掉的尿布,母亲回来很快就给拿掉了。因此,鼓励母亲努力,让母亲认识自己的力量,拥有自信,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二、第二阶段自律性与羞耻,疑惑感(幼儿期:前期13岁)

孩子能站起来,渐渐地能够走路了,这个引起了孩子巨大的变化。能够自由走路的孩子,在拥有自信心和好奇心的同时,运用自己的脚,按照自己的意志在更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向自律性转化。其实,面向自律性转化的前兆,是从以前熟悉的人开始的。孩子在出生8个月时出现“认生”的现象,害怕母亲以外的人,感到紧张,其实是孩子脱离了母子一体感,在开始认为自己是和母亲不同的独立个体,注意到自己的分离性,为培养自律性的感觉做准备。再者,由于获得了语言,能够表达自己的主张,甚至可以影响他人,这个时期培养的自律性给孩子一个今后不被挫折打倒、充满自信的期待。

自由的行为、自己主张逐渐变得加强,因此被称做父母难以应对的“第一反抗期”,看似给人带来困扰、麻烦的行为,却不仅仅是孩子自我的萌芽,而且是发展的重要指标。反抗期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的烦恼,引起各种各样的“拉锯”状态。因为和父母考虑不一致,遭受劈头盖脸的训斥,或者体罚的事,让孩子觉得无论有多少自己的主张也没有意义,这样让孩子产生了无力感和自己统治的丧失感。而且对孩子过分的干涉,容易让孩子觉得被父母过度地支配,而产生羞耻和疑惑的感觉。羞耻是指意识到自己没有能力,从本质来讲,是对无能的自己感到愤怒,而疑惑是对自己被他人的意志所支配而产生的自我不信任感。疑惑和羞耻感阻碍了自信和自律性的发展,容易引起孩子的心理扭曲。

这个时期,容易出现口吃、抽搐、掉头发、拔头发等等心身疾病。这些事情的共同点,无一例外是对自己身体控制的无力,换而言之,自律性的丧失。而且没有了孩子的天真无邪,变得过度的一丝不苟、呆板,缺乏活力。因此,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使孩子学会如何拒绝父母琐碎的干扰,而适度地履行自己的意志。

1.有能力感的培养

作为最新的发展观,与其让孩子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不如鼓励孩子对环境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怀特(White,1958)把这样的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相互作用的能力叫做有能力感,培养孩子自己去做。

作为有能力感培养的重要因素,是家长的“应答性”。孩子请求援助的时候,不仅要给予切实的对应,而且对孩子的配合性行为要给予表扬。相互沟通是培养孩子有能力感的又一因素。这个时期,孩子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什么”“为什么”等等,这样的疑问很多,使大人无法回答。这个时候父母如果觉得麻烦,而训斥孩子“别吵了!”而让孩子错过了学习机会,不仅是知识没有获得,而且好奇心也没不得到满足,学习动机也会丧失。

2.案例分析

事例2拒绝上学

一个高中1年级(16岁)女孩,她的问题在上高中后不久,产生了。教师在上课时注意到,一个孩子的样子有点奇怪,脸红红的,出汗。老师考虑到是她身体不好,劝其去医务室,但这时孩子说没有关系,就继续讲课了,在下节课时,这个孩子还是脸红红的,出汗,接下来有呼吸困难的现象。因为考虑上节课的情况,老师刚开始还是考虑就顺其自然吧,后来考虑到不愿其中途退堂缺课,所以对孩子说:“不要勉强自己啊!”这次孩子听话去了医务室,保健护士与其慢慢谈话中,注意到是心理因素导致的紧张增强,于是建议将其转到公立心理咨询机构。这个孩子很快完全不上学了。

上学时这个孩子一次也没有来我们心理咨询所,仅仅是其母亲来过,拒绝上学前提下,本人也来咨询室,不过高高兴兴来咨询的情况极少。因为对任何事情都拒绝,不仅仅拒绝上学,也拒绝咨询。从她母亲那里得来的信息,我们觉得孩子的问题的发生有一定根源,一点也不奇怪。印象最深刻的是孩子在小学时,班主任老师说:“在做班主任的两年中,一次都没有忘过东西的就是你家的孩子,是不是总是很紧张啊。”常常听到班主任担心孩子忘记东西,却很少听说班主任担心孩子从来不忘记东西。确实,认真的性格对父母来讲是教养孩子成功的一面。孩子的成绩非常好,以第一名考入高中。她有一个朋友,有时一起玩。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不和家里人一起吃饭,而把饭菜拿到自己屋里吃。父母考虑到是反抗期,就让她顺其自然了。

最后孩子变化到不上学,更加严重的是开始把自己关在自己屋里了,即便是炎热的夏天也把窗户关上,家中无人的时候就把空调打开,看电视,但是,一旦家里有人时,一下子就逃到自己屋里,母亲哭着说:“真不能理解为何这样讨厌我。”

〈重建亲子关系〉

有一天,情况急剧变化。一直处在封闭状态的来访者,突然从自己的屋里出来了,说:“去医院。”到医院以后,医生斥责说:“为什么放任恶化到这种程度?发热症状很严重,可能连命都保不住了。”近来,虽然母亲察觉到了送到孩子房间里的饭菜总是基本没动,但是因为和孩子不照面,所以母亲也没注意到孩子生病了,当听到医生说命都保不住的时候,母亲心想“只要孩子活着就行”。在医院照顾孩子时,母亲突然想起在孩子出生时,自己也是“只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当母亲再一次对孩子有了同样的愿望时,她意识到,一直以来自己对孩子总是提出过分的要求。即使是第一名考入高中时,母亲还是对孩子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去考更好的学校呢。”

过分的一丝不苟、认真接受事物的孩子对母亲无意识的言语,很敏感也很容易受伤。当孩子能够回答父母期待的时候,还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是孩子会渐渐地感觉疲劳,而变得脆弱(咨询师这样想)。因为身边的大人没有注意到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孩子慢慢地把自己逼到了死胡同里。由于孩子缺乏自然表达能力,也就是说,缺乏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通过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虽然能够虎口夺命,然而完成这个病的治疗花了1年时间,孩子高中就休学了。幸运的是母亲对孩子寸步不离的看护,修补了儿童时代的亲子关系。

三、第三阶段自主性与罪恶感(幼儿后期:3~6岁)这个时期过家家是最受欢迎的游戏。

儿童拿积木当做食物和朋友一起玩“当妈妈”游戏。因为在这种过家家的游戏当中,孩子们融入各种各样人的社会角色,所以儿童的思考能力、想像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这种模仿的对象是身边的父母,一般以同性的父母为对象模仿,这被称做“同一化”。但是这个时期,因为对异性父母的爱,对同性父母抱有妒忌、敌意的两价性并行起来,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为此,弗洛伊德把这个时期当做恋母情结时期。这个父母同一性化的游戏可以认为是将来形成青年期同一性的原始形态,也是将来认识自我性别的基础。

这个时期和父母同一化是获得性别责任的基础,也就是说男孩在和父亲同一化的过程中,自己的男性意识获得了培养。这样的意识自然而然表现在游戏中。男孩子大多喜欢打枪战这种侵入性的攻击游戏,女孩子爱玩过家家的游戏,给布娃娃着装,等等。这种男孩子活动样式被称做“侵入的样式”,女孩子的被称做“包含的样式”,艾里克森把这样的心理社会样式命名为“积极性”,“积极性”因男女两性不同而表现各异。男孩用攻击性的说话方式,无畏精神和好奇心的发挥,来展示他们的“积极性”,相对而言,“女性的积极性”表现在顺从对方的同时,也不是百依百顺,她们发挥自然的想法和要求。像这样,逐渐出现的性别差异,在调整外在、内在力量的同时,通过表达自己的要求,获得更多“自主性”,一旦不成功,就会形成“对不起”,“失败了”这样的“罪恶感”。

另一方面,这个时期通过和父母的同一化和内在化使“道德感”被确立。担心自己做了坏事被发现,或者对不好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罪恶,这就是道德性的基础。艾里克森认为,道德感作为自主性的伟大统治者,指出了自主性的发挥和罪恶感是相反关系。因此,和道德感相符合的,自主性的发挥这件事情对于很好地跨越这个时期有很大的意义。

这个时期,不能忘记的精神病理是关于男性和女性的性障碍,并有可能发展成阳痿、女性恐怖症、同性恋等性颠倒的有关疾病,另一方面,女性会出现具有女性特征的性困惑表现。这些和拒食症、过食症问题的发生有关。

孩子为了适应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生活,有时需要强调自己的想法,有时也需要学会忍耐自己的主张和自我抑制两个机能相互作用,在获得平衡过程中自己的控制才能得到发展。

自己的主张、自我实现是在四岁以后,重复出现后退和停滞的现象;自我控制,对于男孩和女孩都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但明显女孩的得分要高一些,诚然,反映了社会对女孩子要求柔顺,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价值观。

四、第四阶段勤勉性(勤奋性)与劣等感(学童期:6~12岁)

学童期是指,孩子从小学入学开始到小学毕业的6年时间。与此之前令人眼花缭乱的发展速度相比,因为这个时期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弗洛伊德把这个时期称做“潜伏期”。因为一天中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度过,孩子们多数关心学校的生活、学习、朋友的关系。孩子们通过在学校的经验,学习更多的技能和知识。因此,艾里克森把自我发展的学童期表述为“勤奋”的获得阶段。规则的学校生活,让孩子们通过遵守纪律,不要遗忘东西,热情地积极地做事而获得“勤勉性”,这个“勤勉性”发展为将来的完成工作、创造价值而被他人认可。有时勤勉性具有不失败、不能蒙羞而精神紧张,不管什么事都全力以赴的一方面。为此,过分地寻求这种勤勉性,容易造成强迫性。而且导致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感到失望,对自己身体能力感到失望的结果,并会意识到自卑,进一步说,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感到自己不合格。但是如果克服这一点,就会自信地认为自己是社会合格的一员,所以说有时自卑反而会有利于人的成长。

另外,这个时期也培养了“与伙伴们一起”学习知识、技能的感觉。特别是,能否交上同性朋友对以后的青春期有重要的意义。在与同性共处的伙伴社会中,孩子们培养了协调性和社会性,使他们能从幼稚的自我中心性中解脱出来。因为这个时期里的孩子们共有不为父母所知的秘密场所和暗号,结成了凝聚力很强的伙伴集团,所以把这个时期叫做“帮派时代”。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忙于学习及个人电脑等室内游戏,渐渐看不到伙伴们一起玩耍的影子了,这些也影响了他们通过团体游玩来学习社会规则。

这个时期出现的问题行为有:所谓的学习跟不上,不去上学,欺负人现象等。学习跟不上:无法和伙伴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状态。不去上学:本来应该去上学,不知何故,不去上学而闷在家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