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作业越做越工整,考试成绩一次次往前移。初中毕业时,在这所农村中学两个毕业班的130多名学生中,我成为唯一考取县重点高中的学生。3年后,我又顺利地考入了一所大学。
“尽管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事很多,但我不再自暴自弃。没有高大魁梧的个头算什么,我有吃苦耐劳的韧劲儿,学足知识可以干顶天立地的大事;没有钱财怕什么,只要有一双勤劳的巧手;没有靠山、后门怕什么,我正可以心无旁骛,自己去开拓,并且永远问心无愧。”
人生在世,可以欣赏的东西太多了,但你永远都不能忘记欣赏自己。靠着重新审视自己并恢复起自信。
为此,你需要一次次走出情绪的低谷,去尽可能看到自己美好的一面,因为会欣赏自己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欣赏。
找准人生的定位
对自己的认识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不仅要建立在反馈基础上的自我动态调节,也要借助别人对自己的中肯意见。
有两件学林逸闻值得我们深思。一是着名的史学家方国瑜。他小时除刻苦攻读学堂课程外,还利用节假日跟从和德谦先生专攻诗词。他钦佩李白、羡慕苏轼,企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诗人。但一晃六七年,却始终未能写出一篇像样的诗词。1923年,他赴京求学,临行时和德谦先生诵玉阮亭“诗有别才非先学也,诗有别趣非先理也”之句以赠,指出他生性质朴,缺乏“才”、“趣”,不能成为诗人,但如能勉力,“学理”可就,将能成为一个学人。方国瑜铭记导师深知之言,到京后,师从名家,几载治史,就小有成就,后来着成《广韵声汇》和《困学斋杂着五种》两本书。从此他立定志向,终生于祖国史学研究。
着名史学家姜亮夫也有类似经历。20世纪20年代,他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当时他极想成为“诗人”,把自己在成都高等师范读书时所写的400多首诗词整理出来,去请教梁启超先生。不料,梁启超毫不客气地指出他囿于“理性”而无才华,不适宜于文艺创作。姜亮夫回到寝室用一根火柴将“小集子”化成灰烬。诗人之梦醒了,从此他埋头攻读中国历史、语言、楚辞学、民俗学等,取得一系列成果。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忘记自己的存在,忘记对自己的关爱,从不去问“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之类的问题,偶尔想起,也不过茫茫然一片空白。在人生这个舞台上,正可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就要探讨认识自己的问题。这里所说的认识并不是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讲的道理一样,对于那些身外之物我们还是应该去追求的。我们不反对去追求“身外之物”,更不鼓励人们这辈子禁欲,下辈子进天堂享福。
正好相反,我们要极力鼓励人们去追求现实的身外之物,因为毕竟只有这些身外之物才能反映出我们今生今世过得好不好,才能看出我们这辈子活得值不值。但同时我们也绝对不赞同将这些身外之物当作唯一。那些将身外之物当作唯一的人,当追求得到满足后,又会很迷茫,结果是找不到“自己”,不知该往哪里去,于是会堕落,寻求感官享受。
可见人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不但要建设极大丰富的物质家园,同时还需要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人固然要追求物质,但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一定要有精神。没有精神,任何物质都经不起人们的推敲,没有精神,任何物质都无法使人得到最大的满足。
人首先应该给自己一个定位,自己到这个世界上来究竟是干什么的,必须有个十分清晰的描述,离开了这个描述,人就会迷茫,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就会在一个个十字路口徘徊,这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研究自己的目的就是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找到与自己的素质相对应的目标,凭着自己素质上的信号找到这一目标后,才能攻其一点,攻出成果,由此及彼,不断扩大。
经营自己的长处
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在人生的坐标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是非常可怕的,他可能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因此,对一技之长,保持兴趣,相当重要,它是改变你一生命运的财富。
一个人受自己缺陷的限制是可大可小的,这取决于你自己如何看待和处理它。成功的关键是应该注意发挥你所具有的长处,而不是老记着自己的缺陷。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人,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某些缺陷,这些缺陷会妨碍自己的竞争和发展,使自己的梦想无法实现;我们每个人也都有长处和优势,如果我们把心思是放在这些长处的经营上,而不是老念叨着自己的缺陷,我们一定就能做出原先想不到的业绩。假如你是个优秀的人,善于发挥和经营自己的长处,那将会使你的才能施展得更为淋漓尽致。
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善于经营,是一种聪慧的生存方式,也是我们摆脱局限、超越自己、超越别人的最好捷径。
大家都知道翁倩玉,在歌坛已经开辟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她并不满足,她还精心经营着自己的另一个长处——版画。现在翁倩玉的版画已经是众多名人的收藏品,台湾地区有、日本也有。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在访问美国时,特意携带翁倩玉的作品,作为礼物赠送给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其实,翁倩玉在25岁的时候便跟随日本着名画家栋方志功的门生井上胜江学习版画,当时她并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有办展览的机会,也没有刻意规划学习时间。但20多年来,翁倩玉始终未放弃版画的学习,并且越学习越有心得,最后她连想放弃的理由都没有,因为她的版画已有固定的收藏者,尤其是这些年,版画的创作已是她生活的重心所在。
翁倩玉在谈到自己的版画创作经历时认为,首先,要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进行尝试,然后,在喜欢的里边挑一种最喜欢的,她的版画创作就是这样。她在中学阶段喜欢绘画——油画、水彩画、素描,25岁时参观井上胜江版画后,一种难以言喻的强烈震撼冲击着她。所以,决定拜井上胜江为师学习版画艺术,但第一次拜师被井上胜江拒绝了,原因是“影艺界的工作很忙,学习版画很难持久”。
虽然拜师受挫,但井上胜江的一席话,却激起了翁倩玉高昂的斗志。“我的个性是越遭到阻碍越会激起挑战意志,”翁倩玉说,“回家之后,我立刻找出了画版,先是以毛笔画出茶花的雏形,然后用心刻画了3天。当时也没有工具,雕刻刀是哥哥的,纸是练习书法时用的宣纸。”
她拿着花了3天时间所做的版画再度拜访井上胜江。井上胜江十分仔细地看了这幅作品,先是笑,然后告诉翁倩玉:“你真是固执的人啊!有这股劲儿,应该能持之以恒了。”遂收她为徒弟,到现在那幅“处女作”还摆在翁倩玉家中,随时提醒她不能忘记刚开始学习版画时的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其实,这幅处女作的水平并不高。但井上胜江从中看到了翁倩玉的执着和热忱,因此才会收她为徒。
善于经营自己长处的人能给自己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短处则会使自己的人生贬值。正如富兰克林所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
提起《罗兰小语》,很多读者都有印象。也许这些既温馨,又充满人情味的短文曾经陪你走过苦涩的年代。直到目前为止,在港台作家群中,拥有最多,且绵延两三代读者,并扬名海内外的,除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之外,其次,就是罗兰女士的《罗兰小语》了。
罗兰女士的秘诀是什么?就是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
罗兰认为,她当初写《罗兰小语》时,没考虑到出书,所以写来轻松自在,没有任何的压力,不用去考虑市场的问题。“我羡慕的是古代的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人,从不把写诗当成职业,因此没有任何精神上的压力,能够源源不断地有好诗出现。”
如今的罗兰女士,依然笔耕不辍。在台湾地区的《中国时报》,她有一个不定期的“罗兰小语”专栏;另外,她也为音乐杂志撰写一个名为“飘飞的爱”的有关音乐专栏。文学与音乐,就像两条平行的河流,流入了罗兰女士生命的大海中,成了她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从来没有什么工作计划,一切就是那么自然。如果要有什么预先计划,我肯定是干不成了,就像我写这套散文自传一样,当初也只是想对自己的家乡多点了解,于是就到图书馆挖掘资料,没料到越搜集越多,这才萌生写自传的念头。对我来说,也就等于完成了一项历史的使命。”
到目前为止,罗兰女士已出版了30多本着作。除了《罗兰小语》,还写小说和散文。
平均一年出两本新书的罗兰女士,正以她特有的方式,书写着自己的辉煌人生。
马友友,美籍华人,大提琴家,当今世界乐坛的超级巨星。马友友的成功,是与父母精心经营儿子的长处分不开的。
马友友3岁开始学钢琴,他的天分令父母惊叹不已。父亲决定,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音乐家。根据马友友的爱好,父亲开始教他拉大提琴。父亲用巴哈的练习曲给孩子上课。有人认为巴哈对这样的小孩子太难了,但马友友天赋过人,只要每天学习两小节,可以很容易就学完整首乐曲。马友友全神贯注,学习什么都没有困难。他5岁时就首次登台演出,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了马友友的成长,马家也从巴黎迁到了纽约。
对马友友的父母来说,抚育天才儿童,经营孩子的长处是开心的事,却责任重大。因为,过去有许多音乐神童都因为演出太多而断送了音乐前途。他们清楚意识到:命运之神已经为马友友指出了一条路,自己一定要审慎经营。
父亲身为马友友的“经理人”,继续采用自己的教学原则,那就是循序渐进,直至技巧成为学生的第二天性。因此,他开始限制友友的演出次数,让马友友多点时间磨练自己,以达到作曲意境和艺术演绎二者神合的理想境界。
在父母的精心经营下,马友友的长处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很快就成为世界上着名的音乐家。
如果你确实了解自己,对自己的优点长处又善于经营,就是遇到了挫折,也会成功。
美国影星海
伦·亨特,因在喜剧电影《为你疯狂》中表演出色,荣获三次金球奖及两次艾美喜剧音乐、电影最佳女主角奖。但是起初在银幕上,她的表现都很失败。一次,一些影视圈的行家对她的明星潜质提出了质疑。海伦·亨特没有在意这些,她的梦想是成为英格丽·褒曼。于是,她自信地接受了导演詹姆斯·布鲁克之邀,出演《佳偶天成》,并因此一举获得1998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最终她的演技被演艺界人士所认可。
因此,如果你已经知道自己一生该追求什么,现在就开始经营,只要有决心,你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墨子云:“甘瓜苦蒂,天下事物无全美。”无论怎样完美的人,他的才干和知识都远远赶不上人类整体所拥有的才干和知识的总量。使自己出类拔萃的途径就是用自己的长处为社会建树功绩,做一个最好的你!
做一个最好的你,是人生追求卓越的诀窍。其含义是人不能做世界之最,但却能做自己之最。
做一个最好的你和自己之最,就要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你的一切,用好生活交响乐中你自己的那件乐器。着名影星索菲亚·罗兰在《我谁也不模仿》一文中指出:“自我开始从影起,我就出于自然的本领,知道什么样的化妆、衣服和保健是最适合我的。我谁也不模仿,我不会奴隶似的跟着时尚走。我只要求看上去就像我自己,非我莫属。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不能依靠奇形怪状的或追求时尚的整容,而只需把自然赋予我的一系列不规则的组
合——高鼻、大嘴、瘦颏、高颧略加修饰就可以了。”
驾驭性格,驾驭生命
多年前,肯尼迪总统英姿勃发时死于非命;若干年后,小肯尼迪也在生命如日中天之时重蹈其父覆辙。
难道冥冥之中真的有无形之手操纵肯氏家族成员的命运吗?不是的!以色列遗传学家埃伯斯坦分析说,肯氏家族成员的鲁莽行事,是造成悲剧的一个因素。它缘自该族成员具有的一种冒险基因。
小肯尼迪继承家族的传统风格,喜欢冒险刺激,喜欢海上扬帆、水上漂筏,他还创办敏感政治刊物《乔治》。小肯尼迪于1998年4月拿到私人机师执照。在此次出事之前,小肯尼迪就因驾机不慎导而致小腿骨折——本次出机时他的小腿还缠着石膏。显然他的驾机技术还不够成熟,驾机经验也不足。那天起飞前大西洋上空的气候恶劣,能见度很低,即使最富经验的老手也不敢贸然起飞,但肯氏家族的性格促使小肯尼迪拿三个人的生命做赌注,结果他又一次谱写了家族的悲剧。
在此之前的50年间,肯尼迪家族共有6人分别死于坠机、服药过量、滑雪意外和遇刺。人们常说,性格就是命运,肯尼迪家族的悲剧非常典型地印证了这一点。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赚更多的钱,拥有不错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身体,整天快快乐乐地过着高品质的生活,为什么有些人忙忙碌碌地劳作却只能维持生计。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为什么有许多人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克服万难去建功立业,有些人却不行呢?
心理学专家发现,这个秘密就是人的性格。
一位哲人说:“你的性格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也曾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性格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曾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20世纪初,福建某贫穷的乡村里住着兄弟两人。他们忍受不了穷困的日子,便决定离开家乡,到海外去谋发展。大哥好像幸运些,被奴隶般卖到了富庶的旧金山,弟弟被卖到比中国更穷困的菲律宾。
40年后,兄弟俩又幸运地聚在一起。哥哥当了旧金山的侨领,拥有两间餐馆,两间洗衣店和一间杂货铺,而且子孙满堂。在他的子孙当中有些承继衣钵,有些成为杰出的专业人才。
弟弟呢?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东南亚相当多的山林、橡胶园和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显然都成功了。为什么在不同的环境中,兄弟两人在事业上都能取得成功呢?
兄弟聚首,不免谈谈分别以后的遭遇。哥哥说,我们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唯有用一双手煮饭给白人吃,为他们洗衣服。总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只要我们去做,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但事业却不敢奢望了。例如我的子孙,书虽然读得不少,也不敢妄想成为出色的人,唯有安安分分地去担当一些中层的技术性工作来谋生。要想进入上层的白人社会是很困难的。弟弟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自己初到菲律宾,只能做一些低贱的工作,如当地人不愿做或是懒得去做的事,逐渐,他开始融入这个社会,并且让自己获得了更多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