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我的中国梦
19817000000054

第54章 后记

我爱你,中国!

《我的中国梦》中文版(英文版书名为《我的中国梦——从红卫兵到CEO》)终于整理完了。

这本书断断续续写了好多年,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写的,都是有感而发,想到什么写什么。等我想将所有的文章整理成一本书的时候,发现很多内容都要重新写。我的书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写到今天,问题就在这个“今天”。中国的变化速度日新月异,我的很多文章是新旧对比,为了跟上今天的变化,文章的结尾总是要修改。我总想将我的书截止在一个重大的事件上,最开始将目标定在北京奥运会,后来定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再后来定在建国六十周年,再后来定在上海世博会闭幕……

而今天我坐在家里用苹果电脑iMac写这篇后记时,岁月的列车已经穿越时间隧道驶入2013年金秋十月的站台。

因为忙于公司的工作,很多文章是忙中偷闲写的,到了后来我几乎停不下来了,我必须要尽快完成这本书才能去做别的工作,否则我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不能解脱。

我不担心自己写作水平怎样,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是空前绝后的,只要平铺直叙真实地讲述就足矣了。

写五十年代和“文化大革命”的故事,基本上是一气呵成。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故事写得比较艰难,这段历史距离今天太近了,写浅了欠真实,写深了怕给自己或书中的人物带来麻烦。更重要的是,怕自己在写作中带有偏见而误导了读者。而恰恰改革开放这个阶段发生的故事,是我最想与读者分享的。

我看了一些改革开放早期到西方留学的同龄人写的书,他们出去后就留在了那里,没有亲身经历中国的改革开放。他们的故事截止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然他们在西方的生活可能是富裕的,那也是我向往的生活。由于各种原因我没有实现出国留学的梦想和定居的愿望,但我同时也庆幸自己没有离开祖国,亲身参与了改革开放,亲自体验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亲眼目睹了祖国的变化,并且成为受益者。

我这个年龄的中国人,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写一本书。然而,除了一些专业作家或名人,老百姓自己写自己故事的寥寥无几。很多人怀揣着写作的梦想,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坐下来去实现这个梦想。这更让我感到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给后代留下我们的故事。

最初这本书是写给西方人看的,是想让国外读者通过这些真实而平凡的故事了解中国和中国人。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经常感到苦恼,不断地问自己:我能代表大多数的中国人吗?因此,我会花很多时间上网查看网民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会采访我周围的同事或朋友来验证自己观点的公正性。后来想多了,也就释然了。干吗要代表别人写书?写自己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情感,只要我的故事是真实的,一定会有很多中国人在其中看到自己影子。我当过工人、老师、机关人员、私企领导,学过农、学过军,从偏远贫困山区走到首都北京,最后走向全世界。中国有千千万万与我经历相似的人,我即便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国人,也一定能代表很大一部分中国人。

中文版与英文版还是有区别的,我大段大段地删除了那些西方人可能不理解而对中国人则是一些常识性的内容或整篇的文章,其中一篇是《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很多西方读者通过这篇文章了解到除政治原因以外的人间悲喜和海峡两岸中国人的情感。写英文版时,我有一种强烈想纠正西方人对中国偏见的冲动,想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西方的读者说他们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我对祖国的热爱,尽管并没有一句话是直接抒发对祖国的感情的。

在这本书的结尾,我要认真地说:

我爱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