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站在巨人肩上——写给孩子的人生设计启蒙书
19875200000024

第24章 立志篇——重要的不是彼岸有多远(3)

从此,徐霞客在完全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先后游历了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他东到浙江的普陀山,西到云南的腾冲,南到广西南宁一带,北至河北蓟县的盘山,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更可贵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见的边疆地区。他不避风雨,不怕虎狼,与长风为伍,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他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

徐霞客二十八岁那年,来到温州攀登雁荡山。他想起古书上说的雁荡山顶有个大湖,就决定爬到山顶去看看。当他艰难地爬到山顶时,只见山脊笔直,简直无处下脚,怎么能有湖呢?可是,徐霞客仍不肯罢休,继续前行到一个大悬崖,路没有了。他仔细观察悬崖,发现下面有个小小的平台,就用一条长长的布带子系在悬崖顶上的一块岩石上,然后抓住布带子悬空而下,到了小平台上才发现下面斗深百丈,无法下去。他只好抓住布带,脚蹬悬崖,吃力地往上爬,准备爬回崖顶。爬着爬着,带子断了,幸好他机敏地抓住了一块突出的岩石,不然就会掉下深渊,粉身碎骨。徐霞客把断了的带子结起来,又费力地向上攀援,终于爬上了崖顶。还有一次,他去黄山考察,途中遇到大雪。当地人告诉他有些地方积雪有齐腰深,看不到登山的路,无法上去。徐霞客没有被吓住,他拄了一根铁杖探路,上到半山腰,山势越来越陡。山坡背阴的地方最难攀登,路上结成坚冰,又陡又滑,脚踩上去,就滑下来。徐霞客就用铁杖在冰上凿坑,脚踩着坑一步一步地缓慢攀登,终于爬了上去。山上的僧人看到他都十分惊奇,因为他们被大雪困在山上已经好几个月了。他还走过福建武夷山的三条险径:大王峰的百丈危梯,白云岩的千仞绝壁和接笋峰的“鸡胸”、“龙脊”。在他登上大王峰时,已是日头将落,下山寻路不得,他就用手抓住攀悬的荆棘,“乱坠而下”。他在中岳嵩山,从太室绝顶上也是顺着山峡往下悬溜下来的。徐霞客惊人的游迹,的确可以说明他是一位千古奇人。

徐霞客在跋涉一天之后,无论多么疲劳,无论在什么地方住宿,他都坚持把自己考察的收获记录下来。他写下的游记有二百四十多万字,可惜大多失散了。留下来的经过后人整理成书,就是著名的《徐霞客游记》。这部书四十多万字,是把科学和文学溶合在一起的一大“奇书”。

徐霞客的游历,并不是单纯为了寻奇访胜,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如他对福建建溪和宁洋溪水流的考察,就是一例。黎岭和马岭分别为建溪和宁洋溪的发源地,两座岭的高度大致相等,可是两条溪水入海的流程相差很大,建溪长,而宁洋溪短。徐霞客经过考察,找出宁洋溪的水流比建溪快的结论。“程愈迫则流愈急”,也就是说路程越短,水流越急。这个地理学上的著名结论,就是由徐霞客通过实地考察得出来的。他在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他对许多河流的水道源进行了探索,如广西的左右江,湘江支流萧、彬二水,云南南北二盘江以及长江等等,其中以长江最为深入。浩荡的长江流经大半个中国,它的发源地在哪儿,很长时间都是个谜。战国时期的一部地理书《禹贡》,书中有“岷江导江”的说法,后来的书都沿用这一说。徐霞客对此产生了怀疑。他带着这个疑问“北历三秦,南极五岭,西出石门金沙”,查出金沙江发源于昆仑山南麓,比岷江长一千多里,于是断定金沙江才是长江上源。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徐霞客没能找到长江的真正源头。但他为寻找长江源头,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在他以后很长时间内也没有人找到。直到1978年,国家派出考察队才确认长江的正源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的沱沱河。

徐霞客在游历考察过程中,曾经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如湘江遇盗,跳水脱险的事,便是发生在公元1636年他51岁时的第四次出游中。这次出游,他计划考察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出游不久,就在湘江遇到强盗,他的一个同伴受伤,他的行李、旅费被洗劫一空,他自己也险些丧命。当时,有人劝他不如回去,并要资助他回乡的路费,但他却坚定地说:“我带着一把铁锹来,什么地方不可以埋我的尸骨呀!”徐霞客继续顽强地向前走去。没有粮食了,他就用身上带的绸巾去换几竹筒米;没有旅费了,就用身上穿的夹衣、袜子、裤子去换几个钱……重重的困难被他踩在脚下,他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在世界上,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付出的代价愈多,收获也就愈大。徐霞客艰苦卓绝的地理考察活动,终于结出了丰硕的科学成果。

阅读点睛:在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上,到处留下了徐霞客探询的脚印。凡是他到过的地方,不论是山川形势还是江河源流,他都是认真观察。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经历,又有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因而才写了下了大量的游记。可见,不凡的经历,不凡的成就。喜欢探索的人总能最先发现奇迹,喜欢钻研的人总能最先获得成功。

陀思妥耶夫斯基:流风不冻暖心人

包利民

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莫斯科。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代表作《罪与罚》等。

182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医生家庭。父亲是一名酒鬼,工作于莫斯科的一家穷人医院。父亲工作的医院地处莫斯科的荒郊野岭,犯人公墓、精神病院和孤儿院便是仅有地标式建筑。这些景象给年纪尚小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穷困者的怜悯深深刺痛着他的心灵。虽然父母不允许,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喜欢去医院花园走走,看看那些晒太阳的病人,听他们讲故事。

1834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进入莫斯科契尔马克寄宿中学,毕业后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在该校工程部制图局工作。一年后,他自动离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842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受命成为中尉,并在一年后从军事工程学校毕业。1843年,他将巴尔扎克的小说《欧耶妮·葛郎台》译成俄文,可惜并没有人因此而关注他。于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1844年退伍后,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40年代结识了涅克拉索夫,在涅克拉索夫的鼓励下,1845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他的处女作--书信体短篇小说《穷人》。小说一出版,即轰动文坛,受到读者的普遍赞扬。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称之为“社会小说的第一次尝试”。但是,之后,他便陷入了创作的空白区,除了几部中篇小说外,长期没有作品问世,以至于文学界的一些同流对他进行刻薄的攻击,说他已是油枯灯尽。为此,陀思妥耶夫斯基不甘沉没,他竭力地寻找着创作的源泉。

有一年冬天,陀思妥耶夫斯基站在西伯利亚无边的寒冷之中,仰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心中沉重得像装了一座大山。每一年的冬天都是如此,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而在这艰难的十年之中,他的人生也分成两部份,开始的五年是服刑——1849年他因参加一个激进的革命小组而被当局判处死刑,临刑前被改判流放西伯利亚。这五年是他最黑暗的时刻,而后被释放的他又在那里作为列兵继续服役,虽然身份改变,可心境和处境却是如故。

他看不清自己的未来,就如看不透冬季厚重的天空。不久后,陀思妥耶夫斯基退伍离开那种单调的日子,回归了曾经的生活。可是他的心底依然是冰封雪冻,就连原来热爱过狂热过的东西,都失去了兴致。十几年前,他曾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并有作品轰动全国,可是如今,他竟丧失了拿起笔的欲望。就这样,他又在西伯利亚附近生活了近五年的时间,却终是融化不掉心里的坚冰。那五个漫长的严冬里,他苦苦地思索着,试图找回一颗灵动的心,可终是无功嗟叹。

最后一个冬天,陀思妥耶夫斯基独行于漫天冰雪里,压抑的心情使得他脚步沉重。万般无奈之下,他想起了自己在莫斯科寄读学校读书时的一位老师。当年他有着严重的癫痫病,时常发作,加之生活的许多不如意处,他怀有一种很深的绝望。是那位中年老师在他身边,给了他父亲一般的开导,使得他的心里有了浅浅的温暖。想起这个老师,他便给他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倾诉着心里的迷茫与困惑,他在信中说:“西伯利亚的冬天太长太冷了,大地上所有的东西都被冻住了,包括我曾经火热的心。而身边的世界也如寒冬一般,似乎漫长得没有尽头。”他充满希望地把信寄出,然后开始等待。

春天到来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终于收到了老师的回信。看过信,他心中的暖流开始翻涌,当即踏上返回圣彼得堡的马车。在途中,他一遍一遍地看着那封信,随着景物的变换,他觉得自己已经走出了冬季的边缘。他终于又拿起了笔,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在写作的过程中,尽管生活依然不如意,可他的头脑中时常想起老师的话:“我曾在西伯利亚待过一个冬天,那里的寒冷是难以想象的,正如你所说,大地上一切都被冻住了。可是有一天我却发现,那里唯一活动着不受寒冷影响的,就是浩荡的长风了。所以并不是一切都被冻住,至少还有风在流动。”

186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创作那部让他留名百世的长篇小说《罪与罚》,通过这部作品,他的名字被世人广为传颂。如今它已成为文学史中重要的一章。陀思妥耶夫斯基当年的挣扎与彷徨,已经越来越少有人知道。人们只看到他的才华,却看不到他生活中真实的苦难,除了疾病、服刑、服役,还有贫穷、以赌博还债等等,他虽然消沉过,却没有让自己长久地沉沦。

他的艺术才华,连对他批判最为尖锐的革命作家,也是无法否认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就说过他是“最伟大的天才”,“就艺术表现力而言,他的才华恐怕只有莎士比亚堪与媲美。”

阅读点睛:西伯利亚的寒风,终于还是没有冰封住他的激情。当他创作的意识苏醒过来,血液又开始像风一样流动。或许是一种反抗,或许是一种融入,或许是一种超然,总之让心不甘于静止,生命就永远不会被冬天所冻结。

在书桌上刻字铭志的鲁迅

刘东伟

鲁迅,原名周树人,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1881年9月,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

在绍兴,周家算得上一门旺族,做官经商且都不说,单是人丁的繁衍,就相当可观,所以到鲁迅出世的时候,周家已经分居三处,彼此照应,俨然是大户了。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成为标准的京官。绍兴城并不大,像周介孚这样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赢得一般市民的敬畏。周家门上那一钦点"翰林"的横匾,正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

这就使鲁迅获得了一系列穷家小户的孩子所无法享受的条件。家里四五十亩水田,就是周介孚不从北京汇一文钱回来,日常生计总是绰绰有余,足以将贫困从他身边赶得远远的。周家是讲究读书的,周介孚甚至有过让儿孙一起考取翰林,在门上悬挂着“祖孙父子兄弟叔侄翰林”的匾额的雄心,那种书香人家的气氛,自然相当浓厚,鲁迅家中有两只大书箱,从《十三经注疏》和《四史》,到《王阳明全集》和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从《古文析义》和《唐诗叩弹集》,到科举专用的《经策统纂》,甚至《三国演义》和《封神榜》那样的小说,都挤挤地堆在其中,不但自己家里有书,众多亲戚本家中,不少人也藏书甚丰,而且不单是那些枯燥难懂的正经书,更有许多使小孩子非常喜欢的好玩的书。

从六岁开始,鲁迅就开始读书,先是随本家亲戚学,后来又被送到绍兴城内最有名的一家三味书屋去读经书,《论语》、《孟子》……甚至连古旧难懂的训诂书《尔雅直音》,也在塾师的指导下读了一遍。

12岁时,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不久,他的父亲病了,由于给父亲看病,家里的境况越来越糟。

一天,父亲在半夜里突然痛苦地呻吟起来,鲁迅慌忙起床,砸开大夫的门,将大夫请了过来。大夫给父亲把了脉,对鲁迅说:“你父亲的病越来越重了,我再开几付药看看吧。”说着,大夫开了个药方,临走,又对鲁迅说:“如果有条件,就让你父亲吃点好的吧,他的营养太差痕了。”鲁迅点点头,送走了大夫,回来坐在床前。他看看消瘦的父亲,牙齿一咬,说:“我不去读书了。”父亲听后脸色一变,说:“不,孩子,无论如何,你要坚持读下去。”鲁迅说:“家里哪有这么多钱,何况,你也需要照顾。”父亲见鲁迅固执着要退学,急得咳嗽起来,鲁迅忙给父亲揉着胸脯。父亲摆摆握手说:“孩子,你答应我,无论我的病情怎样,你一定要坚持读下去。”鲁迅含泪点点头,父亲这才松了口气,说:“去读书吧。”

鲁迅犹豫了一下,说:“我先去给您包药。”父亲摇摇头:“不用了。”鲁迅将药方揣起来,想了一下,又搬了把椅子出去了。那把椅子是祖父传下来的,也有几十个年头了。鲁迅把它送进了当铺,然后去药铺包了药。等他再到学校时,已经迟到了。老师严肃地说:“这一阵你怎么老是迟到?”鲁迅张张嘴,没有将父亲病重的事说出来,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痛苦。老师说:“照这样下去,你如何能学好知识?”鲁迅想起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心说,无论如何以后也不能耽误学习了。于是,他一声不吭地坐下,暗中用刀子在桌子上刻了个“早”字,回到家,又在床边刻了个“早”字,让这两个“早”字,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迟到。就这样,鲁迅每天凌晨就爬起来,然后照顾父亲,晚上还要给父亲熬药,有时到半夜才睡。但是,无论多么辛苦,鲁迅坚持每天准时来到学校。不久,父亲去世了,鲁迅在悲痛之余,念念不忘父亲的话,勤奋学习,毫不懈怠。

几年后,鲁迅离开家乡去了南京水师学堂,不久又进入南京路矿学堂。期间,鲁迅仍然用一个“早”字严格要求自己,博览群书,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开拓了视野,明白了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为以后创作出一篇篇伟大不朽的爱国作品,奠定了基础。

阅读点睛:鲁迅的一个“早”字,既是为了提醒自己珍惜时间,又是为了尊重老师,遵守学校的纪律,更是为了树立远大的志向。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尝不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日积月累,积沙成丘,天长日久,汇渠成河。

郑渊洁:通往成功的“独木桥”

黄阳

郑渊洁,1955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作家、一个人写一本月刊24年世界纪录保持者、皮皮鲁讲堂教师、皮皮鲁作文大赛评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