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刘邦:从布衣到天下共主的博弈之道
19881500000001

第1章 刘邦博弈的个人基点(1)

毛主席曾说:刘邦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的确,这个从小没有吃过苦、游手好闲、花钱大方、几乎没有什么社会背景的人,只用了短短七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亡秦灭楚、开创大汉王朝的宏基伟业。这是一个奇迹,他是如何创造这一奇迹的?他博弈天下的基点是什么?这一切都是谜,有待我们去一一解开。

§§§第一节 强烈的成功欲望

刘邦的行为放浪不羁,但刘邦和陈胜一样,年轻时就胸怀大志。35岁时,刘邦当上了亭长。亭长的官虽然不大,但并非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在这个职位上,要经常因公出差。这对于从小就喜欢游手好闲的刘邦来说,无疑是一件美事。

每次到咸阳出差,刘邦都要趁机多逗留两天,因为咸阳的政治气氛对他太有吸引力了,他想开开自己的眼界。

有一次,他碰到了秦始皇从咸阳出发的巡幸队伍,那个场面非常雄伟壮观。看到秦始皇的神武之姿,刘邦感慨万分,不禁脱口而出:“大丈夫当如此也!”

从此,刘邦产生了窥伺天下的野心,有了一统天下的强烈欲望。

“欲望”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人生理想,更是一种人生进取的动力。一个人要是没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就很难有争取成功的动力,就很难成就大事。刘邦一见秦始皇出巡的壮观场面就感叹“大丈夫当如此也!”这显然是一种超出常人的欲望,也正是这种欲望给予了他逐鹿天下的原动力,使他能在秦末诸侯博弈中百折不挠,屡败屡战,并最终反败为胜,一举而拥有天下。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要想在各种各样的博弈中取胜,就需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人即使有足够的学识,有足够的能力,有良好的人脉资源,但是如果没有强烈的成功欲望,觉得眼前的生活已经足够好了,没有必要再去奋斗,那么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有较大的作为呢?又怎么可能成为社会博弈中(竞争)的胜利者呢?

文峰国际集团的总裁陈浩说:“一个人的梦想有多大,他的事业就会有多大。”而所谓梦想,不过是成功欲望的别名。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通过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就从一个只有20万元的创业者,成为了一个亿万富翁。

1995年,陈浩带着20万元钱来到了上海。开始,他经营的是一家小小的美容店。但是,在强烈的成功欲望驱使下,他努力拼搏,百折不挠,终于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现在的陈浩已经在上海拥有了30多家大型美容院、一家生物制药厂、一家化妆品厂和一所美容美发职业培训学校,并在全国建立了300多家连锁加盟店。

短短十余年,他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可见,强烈的成功欲望对他的创业生涯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欲望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在现代社会,许多人起初并不怎么杰出,但是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成功欲望,不甘于生活现状,积极投身创业,锲而不舍,历久弥坚,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实现了远大的理想。可以这样地说,大多数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有强烈的成功欲望。

丝宝集团的梁亮胜就是凭着强烈的成功欲望而创业成功的。

1982年,梁亮胜带着他的妻子和所在内地工厂的其他40多名青工一起被派往香港工作。当时,梁亮胜一家在香港只有四五平方米的住房。那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房子,住了三家人,除去公用厨房、洗手间、走道,房间之小难以想象。梁亮胜夫妻俩住客厅,另两家人各租了一个单间。

因为别人白天上班时要走厅,梁亮胜就在厅里拉起一块塑料布,留一个过道,他们夫妻俩只能挤在沙发上睡

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梁亮胜每天晚上都要坚持去上学。在香港的3年时间里,梁亮胜系统地学习了航运、英语、国际贸易和经济管理等课程,后来,梁亮胜涉足于国际贸易,通过向国内贩卖檀香木材淘到了第一桶金,再后来,他就办起了丝宝集团,出品舒蕾、风影等洗发水。

回想自己的创业历程,梁亮胜感慨地说:“回头来看,一起到乔港的40多人现在都还在工厂里做工,因为他们满足于现状,觉得现在做工比原来在国内做工好多了。”从他的话里不难听出,是成功的欲望促使他走向创业成功。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可以赚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生活,他要给自己当老板,做自己的主人。而原来一起随他到香港做工的40多个工友,却没有他这样的欲望,或者说虽然有过这方面的想法,却没有付诸行动,所以他们20多年前给别人做工,20多年后仍然只能给別人做工,为别人赚钱。

刘邦渴望自己能够像秦始皇那样高居万乘之尊,这在旁人看来,是一种野心,甚至是一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妄想。但是,生活在那个时代,天下动荡的风雨即将来临,所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他这种野心,实际上就是一种强烈的成功欲望,成了他与诸侯博弈的最大动力。与此相类似的是,项羽也曾经见过秦始皇出游的场面,而当时的项羽也曾发出过类似的感叹,只不过他的感叹太过于直率,他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在反秦的各路诸侯中,刘邦、项羽这两个人的野心是最大的,成功的欲望是最强烈的,因此两人也成了决定天下走向的关键性人物,成为了当时诸侯博弈中的最主要对手。刘邦含蓄而稳重的成功欲望与项羽急躁直率的成功欲望毕竟有所不同,相对而言,刘邦的成功欲望更为人性化一些,体现的是大丈夫之志;而项羽的成功欲望显然更为狼性化,体现的是大丈夫的野心,这就导致了他们在争取人心向背上的不同结局,并决定了他们在博弈中的最终结果。

§§§第二节 牢固的人脉准备

公元前247年的一天,刘邦降生到了这个世上。同一天,丰邑中阳里有户卢姓人家,也生了一个男娃娃,取名卢绾。由于刘、卢两家是世交,又同日添丁,自然是皆大欢喜,邻居们更认为是双喜临门,于是,两家都大摆排场,风风光光地热闹了一番。

刘邦与卢绾从小感情很好,经常在一起玩耍。刘邦颇有领袖气质,处处喜欢当老大,卢绾个性温和,比较安守本分,因此也乐于为刘邦摇旗呐喊。后来,刘邦起兵反秦,卢绾一直追随刘邦,参与诸侯博弈,虽然表现平平,未曾建立大功,但因为非常尊重刘邦,所以也颇受刘邦重视,刘邦建汉后,卢绾被封为长安侯,随后又被晋封为燕王。

刘邦的家境比较好,而且他在家中又是最小的儿子,干不干活都没有多大关系,更何况他又是家中惟一有点学问的人。在父母的放纵之下,他渐渐地成为了天不怕地不怕、对世事不太计较、什么半都不在乎的“浪荡儿”。

由于刘邦手头上比周围的伙伴宽裕得多,而且花钱比较大方,所以很受同伴欢迎,跟在他旁边起哄的喽啰越来越多。加上他个性豁达,为了“面子”,什么事都可以答应下来,许多人都喜欢与他打交道。

当时,秦朝的法律非常严酷,交通又不便利,一些地方官员觉得要管理好一个地方非常不容易。于是,他们也常常借助于地方上一些有声望的人协助管理。因此,沛县的一些官吏也特别喜欢和刘邦打交道,遇到麻烦事更喜欢找刘邦帮忙。这使刘邦的知名度越来越离,人脉关系愈来愈广。这也是刘邦能够当上亭长的原因之一。

在此期间,刘邦认识了萧何和曹参,而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刘邦博弈天下的得力助手。

萧何和曹参都是沛县人,萧何和刘邦又是老乡,都是丰邑乡人。萧何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文辞通顺流利,于是得以出任沛县的主吏掾,也就是管理人事和文书的官员。曹参是沛县的狱掾,专管县中的问题人物。他们的职位虽然不高,却也是沛县颇有影响力的人物。

萧何个件温和又富有宽容心,工作认真谨慎,脾气又好,擅长折冲谈判,而且颇有眼光,善于独立思考,虽然上司很欣赏他,有意推荐他到咸阳做官,但是他预感到秦帝国快大难临头了,天下将再次陷入纷乱,去中央不如待在地方,因而婉言谢绝了。由于他专门负责人事考核,所以对沛县中各式各样的人才都颇为关注,而刘邦人缘好,非常有豪气,自然引起了他的注意。萧何认为,像刘邦这样的人,很可能是乱世中的英雄人物。于是,他推荐刘邦当上了泗水亭亭长,以便更进一步了解他。而刘邦当时也很尊重萧何,有什么事都会主动和他商量。在当亭长期间,刘邦常对萧何说:“好吧!反正听你的就是了。”刘邦这股相倍人便信到底的豪气,使萧何对他非常倾心,这是他后来愿意追随刘邦博弈天下的重要原因。

曹参个性豪迈,但却粗中有细,他和刘邦可谓意气相投。他最倾心于刘邦慷慨好施、待朋友一视同仁、善恶兼收、没有偏见的个性。

此外,在刘邦的人脉中,最忠心、最讲义气的朋友还有那些“市并兄弟”。除了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伙伴卢绾外,樊哙、周勃、夏侯婴对他都忠心耿耿,虽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他们都是刘邦后来博弈天下的重要班底成员之一。

樊哙是杀狗的屠夫,力大无穷、虎背熊腰,善于搏击,性格粗中有细,为人忠诚,沉默寡言,从不为自己的利害着想;讲义气,重友情,与刘邦的感情非常好。樊哙卖狗肉时,借助刘邦的人脉,生意特别好,因此只要刘邦有事,樊哙即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通过樊哙的介绍,刘邦认识了从小练武的周勃。周勃个性深沉厚重、不苟言笑,所以朋友很少,大家对他都“敬而远之”。但刘邦对周勃的武勇又不求表现颇有好感,一向热情大方的个性,使他轻易地突破了周勃的“人际防线”。他常常刻意地对周勃表达亲热和信任,这使周勃深为感动,并最终成为刘邦手下非常忠诚的一员大将。

在刘邦的“市井朋友”中,最特殊、对他的人脉影响最大的是身为县府马夫的夏侯婴。夏侯婴与刘邦个性相似,热情而又喜欢开玩笑,只是更为机灵干练。两人惺惺相惜,讲话特别投机。夏侯婴鬼点子多,擅长交际,成了刘邦的首席“狗头军师”。刘邦对他言听计从,夏侯婴也自觉很受重用,大有“士为知己者死”的使命感。

同在县府办事的萧何很奇怪夏侯婴的行为,搞不明白县府的官吏怎么会喜欢去做一个平民的喽啰,便向夏侯婴问明个中原因。夏侯婴向萧何讲述了刘邦的人格魅力后,萧何就开始注意刘邦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夏侯婴向刘邦介绍的萧何。

有了一帮喽啰的吹捧,刘邦的名气越来越大,志向也越来越高远,他开始刻意模仿孟尝君的所作所为,有意识地结交各种朋友。如此一来,他的人脉资源就更加丰厚了。

在刘邦的早期人脉中,无论是“官场朋友”萧何和曹参,还是“市井朋友”卢绾、樊哙、周勃和夏侯婴,都是他后来博弈天下的得力助手。在刘邦博弈天下的过程中,他们无不给予无私的支持,帮助刘邦从布衣开始,趁秦末天下诸侯纷争之际,由弱变强,逐一击败各对手,建立了汉王朝。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在博弈中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广泛的人脉资源,有几个能在关键时刻鼎力相助的朋友。刘邦的天下从很大程度上讲,就是在这些朋友的协助下打下的。对于每一个想在社会博弈中取得成功的人来说,朋友的帮助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吴榳华是上海香港商会理事兼公共事务会副会长、香港体育会会长、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上海利苑金阁餐饮有限公司董事、上海威顺康乐体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说他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成功,是因为有“两三千个朋友”。

吴榳华以朋友多而出名。他每年的生日宴会,都会有几百人前来相贺。由于他的人脉资源比较广,有人称其为当代“孟尝君”。正因为他的人脉广泛,他的事业从中获益不少。

1993年,吴榳华来到上海,担任一家珠宝公司的总经理,负责在上海筹建业务,开设零售店。这份工作是香港的一位朋友推荐的。利用在同一个商厦办公的便利,吴榳华逐渐认识了他来上海后的第一批朋友。这些朋友中有很多是在上海的香港人。在这些香港朋友的介绍下,他加入了上海香港商会。后来香港商会的一位副会长因工作关系调离上海,他推荐吴榳华接替了副会长的职位。而利用香港商会这个平台,吴榳华又认识了一大批在上海工作的香港成功人士。

不久,吴榳华辞去珠宝公司的职务,成了一家美资烟草公司在上海的首席代表。当时吴榳华手下只有两个人,推广、调研、制定策略,他都得亲自参与,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把原先的一小块市场拓展到江苏、浙江等整个华东地区。为了扩展市场,公司允许吴榳华报销每个月和客户吃饭等交际费用。这样,吴榳华又认识了很多体面的朋友。

后来,吴榳华创办了一个体育会。大家凑在一起,渐渐地,在玩的同时都成为了好朋友,有些人自然也成为了吴榳华生意上的伙伴。朋友带朋友,这个圈子越来越大,作为会长的吴榳华,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经营这项事业,也从中结识了更多的朋友。

为了“寓商机于休闲”,吴榳华又成立了上海威顺(Vision)康乐体育咨询有限公司。吴榳华说:“其实通过我手上的人脉关系,做什么事情都会比较轻松。然而我认识这些朋友以来,我从来没有以什么商业或者生意上的目的去找过朋友,都是朋友主动帮助我的。朋友有什么生意,会马上想到我并且通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