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储蓄,再投资,后消费
调查显示,对于国内很多一般的白领们来说,他们现阶段都很缺乏理财概念。因为这些理财概念往往会影响他们以后的行为,如果他们能够实实在在地把这些概念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而且至少坚持10年以上,那么,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让自己的财富翻几番。
第一个理财概念:“投资”和“消费”是不同的
很多人在消费之前都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到底这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10年前张洪民和李卫兵都是同一所大学、一个专业毕业的同学,当他们步入社会工作了5年后,两人分别都积蓄了40万元人民币。于是,他们当时都计划花掉这40万元。
张洪民便在北京的郊区买了一套房。而李卫兵去买了一辆“奥迪”。又经过了几年的时间,双方的差距开始出现了:张洪民的房子市值已经上升至60万元。而李卫兵的二手车,现在市值只有20万元。
他们的收入状况、学历、社会经验这些方面几乎都是类似的,那么为什么双方的财富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
张洪民花钱买房是“投资”行为——事实上他的钱其实没有真正拿去消费,而转移在了房子里,以后还是都归他所有。
李卫兵花钱买车是“消费”行为——钱的的确确花出去了,给了别人,可是车用了几年 就会有损耗,所以价值必然会下降。可是房子就不一样,买房子可以说是一种投资行为,可以升值,从而让自己从中获益。
第二个理财概念:“哈佛”教条
在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里,在第一堂经济学课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每月要先储蓄30%的工资,然后用剩下来的钱去消费。
哈佛出来的很多人后来都很富有,其实这里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说他们是名校出身、收入丰厚,而是说他们的行为都跟普通的老百姓会有一点不一样:
对他们而言,哈佛教条中的储蓄30%的工资已经深入他们的内心,他们对这种说法完全赞成并且亲身实践,而且严格要求自己去按照学校所学的去执行。他们每月储蓄的钱就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标,强迫自己完成,所以存下的钱就越来越多。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的消费观念都是这样的:先花钱,能剩多少就储蓄多少,这样一来,他们每次真正用来储蓄的钱并不多。
第三个理财概念:“理财三句话”
(1)先储蓄,后消费;(2)投资年回报10%以上;(3)年年坚持,应该坚持10年以上。
其实,我们要进行理财就离不开这三句话,我们应该吃透每一句话,对每句话都完全执行,不能马马虎虎,打工族只要照这样的方法坚持下去,同样可以变为富有。
巴菲特曾经写了一本书,他在这本书中说自己6岁就开始储蓄,每月30块。到了13岁的时候,他攒够了3千块钱,然后就去买了一只股票。最后一只坚持储蓄,并且一直坚持投资,十年如一日,这些钱积少成多,让他的财富越来越多。所以,他的财富曾一度超过了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你赚钱致富?
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同样对待生活都非常努力,为什么有的人非常富有,而有的人却只能解决温饱,甚至过着拮据的生活呢?如果想过,那你所得出的结论又是否正确呢?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你的致富之路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穷人与富人对待金钱在想法、看法上有什么不同?
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说得很对,“选择不对努力白费”。确实如此,如果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的话,那世界上就没有辛苦的农民工了。因为农民工是比任何人都努力的,但他们确实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之一。
比如,有一天单位要发奖金了,对于这笔钱怎么处理,员工会产生四种分歧:
第一种,把钱存银行,舍不得花,因为挣钱不容易,家里琐事、父母孩子都需要有个储备金,存着以应变不时之需;
第二种,平时工作太辛苦了,正好有这笔钱可以好好犒劳自己和家人,吃些好吃的,逛逛商场或者出去旅游等,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第三种,利用这笔钱买支股票、基金或者债券、外汇什么的等等类似的小的投资;
第四种,现在社会竞争很激烈,去报个班,学习一下新的技术或者去听一堂世界级大师的讲座,结交更多的成功人士等以充实自己的大脑以及人际关系。
前两种,看似很为生活着想,实则只是痛苦的活着,而后两者则是在追求生活的本质,现今的社会就是经济的社会,什么是根本,钱,挣钱的本领,积累财富的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选择不对努力白费的原因,如果你的方向不对,那么你再努力也是跟财富无缘的!
另外,穷人的追求相对较低,只要超过了旱涝保收,达到吃饱喝足略有结余的目标,就开始产生富有的感觉。其结果一是没有了从前那种吃苦耐劳,不干活就要饿肚子的危机感;二是有了结余就开始琢磨着享受,而不懂得把结余投入再生产,让结余有更多的结余;三是飘然自得,不可一世。而真正的富人是从来不会停止追求财富的,这跟他们的眼界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的梦想是永远大不过我们的所见所闻的!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下,穷人与富人对待金钱上的做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同样是借债,穷人消费,自己开的车要好车,自己居住的房要大房,觉得那是身份的象征。而富人则投资项目,从来不把钱用在跟财富积累无关的事情上。另外,平时我们除了同样的上班8小时外,剩余的时间我们都怎么打发呢?穷人可能将时间消耗掉,而富人却充分利用时间来投资自己的大脑。穷人都不喜欢学习:觉得一旦大学毕业,就再也不需要学习了。这种想法也许能让你保住第一份工作,但是它永远不会让你变得富有。
如果你想变富有,自觉自愿地学习各种知识,提高工作质量,增加理财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没有积累和学习理财的知识,穷人平时总是忙追着钱跑,再打份零工,做个兼职,而富人的做法是将自己的时间成倍的增加,让钱追着他跑,在睡觉的时候都能挣到钱,这就是为什么他成功而你平凡了。
很多人都听过以下这个故事:“一个专家问学生,怎样才能用一把手指大小的锤子来让一人多高的巨钟摇晃起来。学生都不晓得怎么答。专家就用那把小锤子不断地敲打钟,轻微而有节奏的敲击,一直过了十多个小时,他真的用那把锤子把钟给敲的晃动起来。”如果有人把这个故事用在职场上,并告诉你重要的是坚持不懈。
坚持不懈的道理是对的,但并非对的道理可以套用在所有事情上,譬如那个专家的行为,放到商场上就是最愚蠢的。我们要看清楚故事的基础在哪里。这个故事是专家在给学生上课,而之所以他能够成为专家,就因为坚持不懈。但你们的目标是成为专家么?自然不是,你们做的不是研究工作,而是在商场打拼,那么一个做研究的专家的经验,又怎么可以用在你身上呢?
第一,我们要有充足的理论和经验,保证我们的方向是对的。重复做对的事情那是聪明,重复做错的事情那是偏执,商场是一个只争朝夕的地方,是拼杀的战场,你必须分辨出,什么对你最有利,什么是最有效率的,然后再去完成。而这就需要学习积累经验了。
第二,平常人还有一个误区,总是持续做一件收益很低的事情。他们觉得只要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有一点好处就可以了。这当然算不上错,但仔细想想,你却会发现你的做法让你失去了很多的机会。打个比方,你有没有发现过,在你的身边,有些人年龄比你小,资历比你浅,但升职却比你快。有些人看着很清闲,不太做事情,但收入却比你高。姚明在26岁的时候,已经能赚过亿人民币,而他在上海的队友,有的一年连百万都收不到。
这是个极端的例子,你和身边人的差距或许没这么大,但如果持续下去,这差距却会越来越大。为什么?原因就在效率。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你付出相应的努力,然后获得适当的回报。付出的努力越少而获得的回报越高,则效率就高,相反则效率低。
有的人做事情的效率很高,所以他们只要花很少的时间,付出很少的努力就能获得特别多的成果。那些能够在三十岁退休的人,那些年纪轻轻就爬上高位的人,无不是效率优先的高手。如果你把时间浪费在效率很低的事情上,表面来看你并没什么损失,反而还小有收获。而实际,你却浪费掉了很可能获得更大成果的机会,你的时间、精力都浪费在小回报事情上,就没有精力去做大回报事情,这就是你和成功者之间的差别。
成功者做事情前,都会先分析哪一件得到的回报更高,然后再去做。而绝大部分人都只是做了再说,从不考虑机会成本。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成功?这就是原因,舍得的智慧!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穷人与富人对待金钱在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很多人认为他们富不起来是因为自己挣的钱太少,如果他们能挣多一点钱,他们就能把这些钱节省下来,进行投资,从而实现钱生钱的良性循环。然而,这个理论存在的问题是,这些抱怨挣的太少的人在最近几次加薪前,可能一直在说相同的抱怨话。事实是,成为百万富翁与你能挣多少钱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你是否能够富起来,关键要看你平时对待金钱的态度!穷人躲避困难,而富人则克服困难。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家微型企业,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板,如果创造多少价值,就消费多少,没有盈余的话,财富永远都不会与你有缘。甚至在打拼中遇到一点挫折就认为自己不行而选择逃避。而富人从来都是越挫越勇,是真正的把失败看做成功之母。所以,吃苦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能够吃苦、肯吃苦、主动吃苦是老板的基本条件之一。要想做老板,先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做老板的,无论精神上和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在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市场的风险时刻在周围徘徊。事业做得越大,老板要承担会更多更重,经常出差,经常救火,经常应酬!请别只看到老板们“衣着光鲜、驾驶名车和出入高级场所”等表象了,老板们背后的艰辛付出,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呢?你的时间、精力都浪费在小回报事情上,就没有精力去做大回报事情,这就是你和成功者之间的差别。
成功者做事情前,都会先分析哪一件得到的回报更高,然后再去做。而绝大部分人都只是做了再说,从不考虑机会成本。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成功?这就是原因。所以要想成为富人,一定要有的老板心态就是吃苦的精神!
随势变动投资对象,妙用负债投资
韩美云和自己的丈夫在北京工作,他们今年的8月份节领了结婚证,打算年底回老家操办婚事。他们打算买房买车。可是对于具体如何进行理财并不在行,那么韩美云和自己的丈夫该如何理财呢?我们先看看他们夫妻俩的具体财务状况:
每月收支状况 (单位:元)
收入
金额
支出
金额
本人月收入
4000
房租
2500
配偶月收入
8000
基本生活开销
2500
其他收入
0
娱乐开销
2000
家庭每月总收入
12000
家庭每月总支出
7000
每月结余
5000
年度收支状况 (单位:万元)
收入
金额
支出
金额
年终奖金
10
保险费支出
0
其他收入
0
购物、消费及其它
2
家庭年度总收入
10
家庭年度总支出
2
年度结余
8
家庭资产负债状况 (单位:万元)
家庭资产
金额
家庭负债
金额
活期及现金
5
房屋贷款
0
定期存款
45
其它贷款
0
家庭总资产
50
家庭总贷款
0
家庭金资产总值
50
韩美云的实际情况和大多数“80后”的家庭一样,正处在家庭和事业的形成期。这个阶段,他们的收入与支出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适宜采用较为积极的资产配置策略。总在保持收入稳定增长和做好保险规划的前提下,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提高资产负债比率,比如可以增加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的持有份额,适当的降低银行存款或债券的份额。
具体而言,韩美云的家庭理财规划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去做:
第一,可以贷款买房买车
从韩美云家庭的实际情况来看,买房是短期目标,应该优先考虑。依据韩美云家庭财务状况和现金流分析,倘若有机会购买单位的集资房,最好应该选择按揭的方式。假如买一套100万元的房子,首付30万元,还款年限30年,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这样的话每月的还款额在4200元左右,和每月租金支付额相比,的确比较高,但仍然在可承受得范围内。况且单位集资房的价格优势比较明显,未来有比较大的升值潜力,所以不要错失良机。
第二,关于买车方面,韩美云家对用车的需求度较高,这样就可用年终奖全款购买,当然也可选择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支付。只是近来政策上采用摇号的方式进行车牌发放,究竟什么时候能摇中,这就要看运气了。
当买车买房后,家庭的支出就会增加,所以应该在收支上做到开源节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费购物,提高家庭的结余比率,留出一定的资金空间可以用来做投资。
第三,定投打理结余资金
将来,有了孩子以后,家庭的收支还会继续增加。所以父母不但要考虑生育的准备费用,而且要考虑到孩子未来所产生的生活、医疗和教育等中长期费用。
我们假设韩美云的家庭在购房买车后,每月可以结余2000元,这样就可以考虑选择两只基金,对于每只基金采用月定投1000元的方式投入。基金定投是分散时间、分散金额来摊薄市场风险、分享市场增长收益的一种投资方式,对韩美云这样的家庭而言,是投资中的不错的选择,倘若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停止。
当贷款还清后,还可以加大定投额度,这样不但能起到强制储蓄的作用,还可以将其作为孩子未来的教育准备金。
规避好风险,举债经营有艺术
对于企业而言,适度的举债,可以减少公司的代理人成本。其中的原因是这样的:当企业处在举债经营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层随时都面临还款的压力,这对管理层而言有时候也是一种好事。这样可以让减少管理层对剩余现金的滥用,可以抑制盲目的投资行为,对企业的发展更为有利。
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其实财务杠杆的效应也与此相似。不同的是财务杠杆的支点是负债。如果企业的利润率足够大,而且企业的负债越多,所能运用的自有资金就必然越少,这样的话,财务杠杆所能发挥作用的空间也就越大。可是,我们都知道,支点的位置与杠杆最终的结果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直接关系到是被地球撬起还是撬起地球。同样的道理,负债的多少也关系到企业最终是赚还是赔。
财务杠杆的放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