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海 顿
创作背景
海顿的《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是他的协奏曲中最优秀的一首,但是它一直被认为是安东·克拉夫特的作品。
安东·克拉夫特是巴洛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海顿在担任尼古劳斯·埃斯特哈亲王的宫廷乐长的时候,说服克拉夫特到乐队来担任首席大提琴演奏,从1778年任职到1790年乐队解散。海顿的这部大提琴协奏曲就是题献给他的。
这部协奏曲1810年才出版,但不久手稿就遗失了。于是,这部大提琴协奏曲的作者究竟是谁就成了一个谜。许多人都认为它是安东·克拉夫特的作品。
幸好海顿的手稿并没有被毁,而是被人珍藏起来。1954年,为了让海顿的手稿得到更妥善的保管,就把它送到维也纳的奥地利国立图书馆了。手稿上写着“大提琴协奏曲……由我本人,约瑟夫·海顿,亲笔书写,1783年”。至此,争论了一百多年的悬案才得到解决。
海顿创作这部大提琴协奏曲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无从考证。有人认为是为尼古劳斯亲王女儿的婚礼所作。
作者风采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是欧洲维也纳乐派的奠基人,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
海顿出身在奥地利和匈牙利交界的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一个马车制造匠,母亲是厨娘。但他们都很热爱音乐,这种爱好也遗传给了海顿。他六岁就离开父母去了维也纳,八岁的时候,他的音乐天赋尤其是优美的嗓音被发现,成为维也纳施台芳教会合唱团的成员。他刻苦地学习唱歌、钢琴和小提琴,并开始学习作曲。但他长大以后嗓音变了,就被合唱团赶了出来,流落街头,幸好被一位歌唱家救助,才勉强活了下来。
此后的十年,是海顿一生中最艰苦的岁月,他当过仆人,送过信,擦过皮鞋,当过家庭教师,生活的打击并没有动摇他对音乐的热爱。他写过歌剧,也担任过大提琴手。1759年,他成为波希米亚伯爵莫辛的小教堂唱诗班的音乐指导。
1761年,海顿成为匈牙利保罗·安东·埃斯堤哈齐王子的宫廷乐长,并在那儿待了三十余年。海顿的职责主要是作曲、领导合唱团、为宫廷成员演奏室内乐、组织歌剧创作。尽管工作很多,但海顿却感觉到很愉快,很充实,因为他有大量的时间从事他所喜爱的音乐创作和实践。
1781年,海顿和莫扎特成为好朋友。他比莫扎特大二十四岁,他和莫扎特半师半友的关系,对莫扎特的音乐有很深的影响。莫扎特曾非常亲切地称呼他为“我们的海顿爸爸”。
埃斯堤哈齐王子和他的继承人尼古劳斯大公都是音乐爱好者,他们给了海顿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1790年,尼古劳斯大公去世,他的继承人不喜欢音乐,因此解散了宫廷乐队,并让海顿退休。海顿接受了约翰·彼得·所罗门的邀请前往伦敦,加入所罗门新组建的交响乐团和合唱团。
海顿在伦敦取得巨大的成功,受到伦敦市民的热烈欢迎,在此期间,他完成了许多重要作品的创作。
海顿没有能取得英国国籍,最后又回到维也纳,开始写作气势宏大的合唱和交响曲。完成了神剧《创世纪》和《四季》的创作,还创作了大量的其他作品。
晚年的海顿身体状况很差,在拿破仑攻破维也纳后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七岁。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圣麦斯公墓。
海顿是继巴赫和亨德尔之后最伟大的作曲家,他和巴赫都被尊为“交响乐之父”,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零四首交响曲、八十三首弦乐四重奏曲、五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和许多其他类型的作品。
作品欣赏
乐曲严格按照古典协奏曲的形式创作的。
第一乐章,中板,D大调,4/4拍,奏鸣曲式。前奏部分非常优雅,在乐队的全奏中引出第一主题。
这个主题欢快明亮、活泼清新,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此后,双簧管和小提琴将更为优雅的第二主题呈示出来。大提琴进入后,在第一主题上略为加花,将这个主题修饰得更加优雅。然后有一段大提琴的炫技性表演,而没有采用通常的主题发展的手法。当第一主题再次出现以后,接着是大提琴的一个华彩乐段。
第二乐章,慢板,2/4拍,三段体式。情感的表达与第一乐章基本一致,但更加抒情,更加浪漫。大提琴奏出的一个重要主题成为这一乐章的中心。
这个主题和乐队互相呼应,然后有一些插部进入。之后,音乐变得急促而忧郁,与前面的明快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仍然是一个大提琴的华彩乐段。
第三乐章,快板,6/8拍,回旋曲式。这部协奏曲的三个乐章都很美,而第三乐章是最动人的。大提琴奏出的主题富有弹性。
大提琴和乐队开始以一种和谐默契的姿态行进,但不久就形成一定反差。此后出现了三个风格华丽的插部,乐曲在大调和小调之间不停变化,形成非常鲜明的特色。然后在简洁有力的终曲中结束。
版本推荐
罗斯特罗波维奇/大提琴并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版,EMI公司罗斯特罗波维奇无疑是如今最为出色的大提琴演奏家,海顿的这两首协奏曲无疑是古典主义时期最受欢迎的协奏曲之一,而罗斯特罗波维奇在这里的演奏则显得无懈可击,大提琴的音色刚强、温暖而富有力度,技巧是出类拔萃的,更可贵的是罗氏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也极其精准而贴切。担任协奏的圣马丁室内乐团更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作品的最佳演绎组合,乐团的音色柔美,很好地衬托起独奏大提琴的辉煌。唱片的录音十分优秀,大提琴的音色尤为厚重、空气感非常强,经过EMI独家的art技术处理后,音质更上一层楼。著名的《企鹅唱片指南》予以三颗星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