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19949600000059

第59章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美)格什温

创作背景

美国作曲家格什温1926年访问巴黎,这个世界的艺术之都和繁华富饶的城市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就开始酝酿《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的写作。1928年,他受纽约交响协会的委托,准备写一部描写美国人到巴黎旅行,感受艺术之都生活的作品。当年3月,他便带着这个计划,与他的弟弟一起来到巴黎采风。登埃菲尔铁塔,游塞纳河,参观罗浮宫和巴黎圣母院,逛香榭丽舍大街,品波尔多红酒,让他感到非常兴奋,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在巴黎大饭店完成了全曲,同年11月18日完成配器。

格什温对这部作品曾有这样一段叙述:“这个新作品,实际上是一部狂想曲性质的芭蕾,写得非常自由,是我迄今为止尝试过的最新的音乐。开始部分是以典型的法国风格——德彪西和‘六人团’的风格来加以发展的,虽然主题都是新创的。在这里,我的意图是要描绘一位美国游客在巴黎城里溜达、听到各种街道嘈杂声并感受到法国气氛所获得的印象。”“正像我在我的其他管弦乐作品中一样,在这个乐曲中我并不曾试图表现任何具体的场景。这部狂想曲的标题性仅仅是以一般的印象主义方式来表现的,因此,听者可以像自己的想象力所描绘的那样去听这音乐。”

作者风采

乔治·格什温(GeorgeGershwin,1898-1937),美国作曲家、钢琴家。出身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俄国犹太移民家庭。十四岁时曾师从汉比策弹奏钢琴,表现出极高的天分。1914年高中辍学,进入纽约出版商雷米克的公司,担任钢琴手。两年后辞职,开始创作。1916年-1920年间主要从事歌曲创作,这些早期的歌曲以通俗易唱和富于旋律性而流传甚广,其中《斯瓦尼》使他一举成名。此后又创作了不少舞台音乐剧。1924年3月发表交响曲《蓝色狂想曲》,获得巨大成功,使他成为世界级作曲家。1925年,纽约爱乐乐团开始委托他作曲,由于未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此时他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学习作曲理论,并得到了杜克、列万特和勋伯格等作曲家的帮助。1928年赴巴黎休养又推出交响诗《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奠定了他在美国乐坛的作曲家地位。

1937年,格什温不幸因脑瘤去世,年仅三十九岁。

作品欣赏

格什温解释这个作品时说:“开始处有一段轻快的音乐,后来便是一首有着强烈节奏潜流的富丽的布鲁斯。我们的美国朋友大概走进了一家咖啡馆,喝了两杯之后,狐朋狗友感到自己思乡病发作。这里的和声同前几页相比更为强烈,也更简单。这首布鲁斯上升到一个高潮,随后便是尾声,其中音乐的精神回复到表现巴黎印象的开始部分的那种轻松愉快和沸腾般的繁华。很明显,这位思乡的美国人离开咖啡馆来到户外时,已经摆脱了布鲁斯的魅力,又一次成为巴黎生活的一个机灵的观察者了。在结束处,街道的嘈杂声和法国气氛占了上风。”这一段话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这首名曲。

乐曲一开始,是双簧管和弦乐器奏出的第一散步主题,F大调,2/4拍,小快板。

这个主题描写的是一个美国人散步在香榭丽舍大街时那种怡然自得,又感到新鲜新奇的感觉。我们可以在这里听到汽车的喇叭声(演出时专门使用了真的老式汽车喇叭)。

长号奏出流行音乐的曲调,路旁似乎有咖啡馆,美国人没有进去,而是继续漫步在巴黎街头。这时“第二散步主题”在单簧管上奏出。

美国人继续走着,音乐步步高涨,巴黎的景象五光十色,美国人也不觉手舞足蹈。铜管乐器奏出“第三散步主题”。

小提琴响起,好像来了一位美丽的法国女郎。小提琴与钢片琴的交流,就像那女郎用不太熟练的英语结结巴巴地与美国人交谈着。加弱音器的小号奏出布鲁斯调式的旋律,表现了美国人淡淡的思乡之情。

两支小号奏出查尔斯顿舞曲。查尔斯顿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最流行的四拍子狐步舞曲,热烈欢快,美国人似乎遇到了故乡人,十分高兴。

这时,散步主题又出现了,美国人又漫步在喧嚣的巴黎街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