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19959900000058

第58章 随机应变的智囊(3)

州官早晨聚会,管城门的吏人报告说:“河清兵溃散而归,将要入城。”众官相对而视,因为害怕程昉,不想接纳他们入城。程颢说:“要是不接纳这些兵,就必定会造成变乱,我们应该开门接纳。事后程昉要是挑三拣四,后果由我自己来承担。”说后亲自前往开城门,安抚和接纳他们入城,还告诉他们回去后休息三天再服役。众人欢呼着入城。程颢把情况全都向皇帝禀报了,终于决定不再派遣河清兵去服役。

后来程昉有事进京启奏经过州郡,见到程颢时,只敢说些好话奉承程颐。然而,私底下程昉却又不甘心,曾当着多人之前扬言:“黄河水兵的溃逃,是受了程颐的鼓动,我一定要上书奏明皇上!”很多人都替程颐担心,程颐笑着说:“他心里怕我,不会对我怎样的。”程昉果真不敢向皇帝提起此事。

这类事情,程颢的弟弟程颐必定不能做到。即便安抚了溃散的士兵,他也一定要同程颢在朝廷上打官司,怎么能只让程昉心里怕,而不敢成为公开的仇敌呢?

智囊

“敢作敢当”历来是真正的中国知识精英一种凛然正气的体现。这种凛然正气不仅体现在他们敢于公开地宣布自已的政治主张,而且还总是体现在自已的言行一致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身体力行,更体现在敢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对自已的所作所为承担相应的社会和历史的责任。

可惜,那些曾经在中国改革进程中如此活跃的一批“改革精英”分子,恰恰就是尽管能说会道,但总也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总是提出一些不能自圆其说甚至自相矛盾的歪理邪说来迷惑百姓,竭力排斥人民大众对改革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甚至公然主张“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要“骗出一个新体制”,自已则想方设法地利用职权“身体力行”地“率先”谋取私利。一旦因此而出现了负面后果,先是拒绝承认或加以隐瞒,实在瞒不下去后又不敢面对,更不敢承担自已的责任。反而提出种种理由将这种后果归咎于二十多年前的“旧体制”,或者归咎于别人的“保守”和“干扰”,要不干脆归咎于百姓的“愚昧无知”。这种“敢作不敢当”的所谓“改革精英”现象在不少声名显赫的人士身上都已历历可现,厉以宁、张维迎和贺卫方尤为如此。

坚壁清野

己已年,明英宗在与瓦刺军队作战时被俘,也先将进犯京城,扬言要占据通州粮仓。满朝官员惊慌失措。在商量对策时,有人说要派人放火烧了通州粮仓,以免让敌人得到粮食。

当时,周忱正巧在京师,他建议:下令京师各守卫部队预支半年的粮饷,让他们自己前去通州粮仓领取。于是,通州粮仓前一个个肩上背着粮的军人接踵而至,不过几天的时间,京城的粮食立即充足起来,而通州粮仓因此全部空了。

另一种说法是:当时商量对策的人请求烧掉通州粮仓,以打掉敌人抢粮的念头。于谦说:“粮食是国家的命脉,是老百姓的膏脂,怎么能不珍惜?”他传令京城里只要是有力气扛粮食的人,都可以随意去扛,几天后粮食都进了京城。

智囊

郦食其认为,楚王项羽打下了荥阳,却不坚守藏粮最多的敖仓,是失策,劝刘邦赶快去攻占敖仓。另外,李密占领了黎阳粮仓,打开粮仓让老百姓随便吃,十天中招得军队三十余万。徐洪客向李密献计说,这么多人长久地聚在一块吃,就怕粮食吃完,人也就散了,这样难以成就功业,应该乘着锐气进军夺取地盘。李密没有听从,于是失败了。刘子羽守仙入关,预先调运了梁洋地区公家和私人的存粮,金人深入进犯时,刘子羽的粮食储备充足,而金人的粮饷供应跟不上,金人就只好退兵。从古以来在攻守的对策上,没有不以粮食作为根本的。关键是在敌人还没有到之前就预先作好准备。如果实在搬运来不及,那么烧掉也是一个对策。古代名将常常这样做,决不能把粮食送给敌人。

烧毁粮草以坚壁清野,是古今中外通常的做法,但是周文襄偏偏要打破常规,却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前人的经验要尊重,一般的规矩也要遵守。但如果过分依赖经验,过分遵守常规,就会束缚人的思维,缺少创新的精神。

张佳胤智擒大盗

张佳胤在滑县任县令时,有一天,有两个名叫任敬和高章的大盗,假称是锦衣卫派来的使者,前来见张佳胤。两个“使者”径直走上公堂的台阶,面向北面站立,张佳胤心里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但仍然照常判案。任敬厉声说:“这是什么时候,你这个县官就这么傲慢地对待朝廷派来的使臣吗?”

张佳胤的脸色这才略有改变,离开了座位来迎接他们。任敬说:“我们身奉皇帝御旨,恕我们不能施礼了。”

张佳胤说:“圣旨涉及到我吗?”于是派人备下香案准备听“使臣”宣旨。

这时任敬附耳对他说,“这圣旨不涉及到你,是关于没收耿主事家产的事。”当时滑县是有个耿随朝,在任职的地方因草场失火案件而受牵连入了狱。

张佳胤心里十分怀疑,便把他俩请入后堂。这时任敬牵持张的左手,高章推着张的后背,一同进入内室,坐到炕上。任敬掀开胡子笑道:“您不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吧?我们从霸上来,听说您的府库里有一万两银子,希望您借给我们一些。”说罢,同高章一起拔出了匕首,放在张佳胤的脖子上。

张佳胤毫无惧色,从容地对他们说:“你们图的是钱,而不是找我报仇,我即使愚蠢,也怎么会因为吝惜钱财而看轻生命呢?即便你们不拔出匕首,我这个贪生怕死的懦夫又能把你们怎么办呢?再说,你们既然自称是朝廷派来的使者,为什么又自己轻易地暴露了自己本来的面目呢?如果让别人偷看到了,可不是对你们有利的事啊!”两个大盗认为他讲得有理,便把匕首收进了衣袖中。

张佳胤又说:“滑县没有多少油水,哪能有这么多银子?”任敬拿出了他们的记事本,如数地说了一遍,由于知道他们掌握了内情,张佳胤就不再辨白,只是请求他们不要拿得太多,以免连累了自己的职位。张佳胤反复给这两人讲明利害关系,讲了好半天,这两人说:“我们有同伙,一共五人,您应该给我们五千两银子。”张向他们致谢,说:“这太好了,可你们两人的钱袋中能装得下这么多银子吗?你们又有什么办法能走出我这衙门?”两个大盗说:“你考虑得确实有理。应当给我们准备一辆大车,把银子装在车上,我们按照奉圣旨逮捕犯人的老规矩,给您戴上刑具,不准许有一个人跟从你,如果有人跟上来,我们就先刺死你,等我们平安地带着银子骑上马逃走时,便把您释放了。”张佳胤说,“你们要是白天押着我在大街上走,县城里的人必定要阻拦你们,即便杀死我,对你们又有什么好处?不如夜间行走方便。”

两个大盗互相商量后,认为这个办法好。张佳胤又说:“府库里公家的银子上有印记,容易辨认,一旦有人辨认出你们手里拿的是府库里的银子,这对你们也没好处。这样吧,县城里有许多富户,我想如数从他们那里借出这五千两银子,交给你们,这样,由于不是从府库里取来的,既不会连累我这个县官丢了官职,你们也可以高枕无忧,岂不两全其美?”两个大盗更是觉得他的主意高明。于是他写了一道公文,并传下话去,召县吏刘相来见。

刘相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刘相到了后,张佳胤就对刘相编瞎话说:“我不幸遭到了意想不到的灾祸,如果被他们抓走,用不了几大就得死。如今锦衣卫来的官员很有能耐,能解脱我,我心里十分感激他们,我准备拿出五千两银子作为谢礼。”刘相吓得一吐舌头,说:“哪儿去筹集到这么多银子?”张佳胤暗中踩了一下刘相的脚,说:“我常见本城中的有钱人富而好义,我派你去替我借贷。”于是,拿过纸笔,写上某大户应当出银子多少两,某大户又应当出多少等等,一共开列了九个人,正好凑足五千两的数目,而实际上这九个人都是捕盗能手。张佳胤嘱咐刘相说:“朝廷派来的使者在这里,这九位应当衣冠整齐地前来拜见,不要因为我向他们借了银两,就故意装出一副穷相。”刘相领会了他的意思,出了衙门。

张佳胤取来酒食,招待这两名大盗,而且自己还先动手吃喝,以消除这两人的怀疑,并且告诫这两名大盗不要贪杯,以免喝醉了坏事,这两个大盗对他更加相信了。酒喝到一半,刚才张佳胤招呼的九个人打扮成富人的样子,用纸裹着铁的兵器,亲手捧着,陆续来到了门外。这九个人谎称:“您所借的银两已经送来了,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么多钱,实在拿不出您要求的那么多银子。”一边说,一边还作出苦苦哀求的样子。两名大盗听说银子送到了,而且看到来人都象富豪的样子,不再怀疑。这时张佳胤呼唤拿秤来,他又嫌桌子小,要来了府库中的长桌子,横放在后堂。在抬进桌子时,又随之进来了两个县吏。张佳胤与任敬隔着长桌,一个处于主位,一个处于宾位,高章则始终不离张佳胤的身边。这时,张佳胤就拿起砝码对高章说:“你不肯代我来看看够不够分量吗?”

高章稍稍靠近长桌,那九个人捧着手中裹着的兵器,竟相来到长桌前,张佳胤乘机脱身,大声高喊:“捉贼!”任敬起身去扑他,没扑到,便在厨房中自刎。人们活捉了高章,经严刑拷问,又获知王保等其它三名强盗,于是就立即通缉追捕,但这些强盗已逃亡到了京师。张佳胤给主管京师治安的陆炳呈上公文,陈述此事,陆炳把这些强盗全部捉拿归案,并处以极刑。

祁尔光说:“处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却能表现出安定的神态;在殷切恳谈、温文多礼的同时,通过眼眉又布置下了捕盗的计划。他消灭这些大盗,轻松得犹如制服几个小孩子。这位先生的经国济世的谋略,真是在一代人中罕见的。”

智囊

人际交往中,有时会因突发事件陷入被动尴尬的困境,此时若能随机应变,拿出对策,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巧妙解围。如何随机应变是好呢?

逆向释因。有时面对攻击,借用对方说理的漏洞,利用严密的推理法,向对方攻击的相反方向说理,便能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收到克敌制胜之效果。有一次,英国著名作家肖伯纳脊椎骨出了毛病,需要从脚跟上截一块骨头来补脊柱上的缺陷。手术后,医生想多要一点手术费,对肖伯纳说:“肖伯纳先生,这是我们从来没做过的手术啊!”“好极了,”肖伯纳说,“情问你打算付我多少试用费呢?”医生的意思是要肖伯纳多付一点手术费,肖伯纳们从对方方话中指出破绽,告诉医生新手术意味着什么,使医生捉鸡不成,反赔上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