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己解脱自己
1998600000025

第25章 调整自己错位的生活(2)

上述疾病的发生,主要是一些人从几十年有规律和有节奏感、责任感的在职生活,变成无约束的自由支配时间的退休生活,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空虚、焦虑或忧愁等心理的或生理的症候群。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从根本上认识退休以及退休后应干点什么好。

退休是人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因为这时人的生理机能开始衰退,体力和智力都明显不及过去,许多疾病已经或正在产生,故到了法定年龄,理当高高兴兴地退休。退休后也绝不是无事可做,应根据自己的体力、精力情况,确立一个目标,订出一个计划,或继续关心过去所从事的事业,出主意,当参谋;或系统总结自己的经验,著书立说,写回忆录;或参加各种协会,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咨询工作。但不管干什么,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加强自我保健,积极学习养生之道,避免、减少疾病的发生;若已患有疾病,则应在医生指导下,努力康复。

此外,中医养生学认为,离退休综合症的发生主要是情志病,应组织和鼓励离退休的老年人学些中医精神养生的知识,使他们认识到不正常的精神状态会加速他们的衰老。

离退休综合症的表现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无力感

许多老人不愿离开工作岗位,认为自己还有工作能力,但是社会要新陈代谢,必须让位给年轻一代,离退休对于老年人实际上一种牺牲。面对岁月不饶人的现实,老年人常感无奈和无力。

2)无用感

在离退休前,一些人事业有成,受人尊敬,掌声、喝彩、赞扬不断,一旦退休,一切化为乌有,退休成了失败,由有用转为无用,如此反差,老年人心理上便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

3)无助感

离退休后,老年人离开了原有的社会圈子,社交范围狭窄了,朋友变少了,孤独感油然而生,要适应新的生活模式往往使老年人感到不安、无助和无所适从。

4)无望感

无力感、无用感和无助感都容易导致离退休后的老人产生无望感,对于未来感到失望甚至绝望。加上身体的逐渐老化,疾病的不断增多,有的老年人简直觉得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油干灯尽了。

当然,并非每一个离退休的老人都会出现以上情形,离退休综合症形成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它与每个人的个性特点、生活形态和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影响离退休综合症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有:

1)个性特点

平素工作繁忙、事业心强、好胜而善于争辩、严谨和固执的人易患离退休综合症,因为他们过去每天都紧张忙碌,突然变得无所事事,这种心理适应比较困难,颜老和赵老都属于这种情况。相反,那些平时工作比较清闲、个性比较散漫的人反而不容易出现心理异常反应,因为他们离退休前后的生活节奏变化不大。

2)个人爱好

退休前除工作之外无特殊爱好的人容易发生心理障碍,这些人退休后失去了精神寄托,生活变得枯燥乏味、缺乏情趣、阴暗抑郁。而那些退休前就有广泛爱好的老年人则不同,工作重担卸下后,他们反而可以充分享受闲暇爱好所带来的生活乐趣,有滋有味,不亦乐乎,自然不易出现心理异常。

3)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不良,不善交际,朋友少或者没有朋友的人也容易引发离退休障碍,这些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苦闷,烦恼无处倾诉,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相反,老年人如果人际交往广,又善于结交新朋友,心境就会变得比较开阔,心情开朗,消极情绪就不易出现。

4)职业性质

离退休前如果是拥有实权的领导干部易患离退休综合症,因为这些人要经历从前呼后拥到形只单影、从门庭若市到门可雀罗的巨大的心理落差,的确难以适应。其次,离退休前没有一技之长的人也易患此症,他们如果想再就业往往不如那些有技术的人容易,个案2中的赵老就是因此而苦恼的。

5)性别因素

通常男性比女性更难适应离退休的各种变化。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男性退休后,活动范围由外转向内,这种转换比女性明显,心理平衡因而也较难维持。我们上面列举的两个案例都是男性。

【心理处方】

离退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是老年期开始的一个标志。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离退休障碍是一种心理方面的适应障碍,它表现为老年人生活习惯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不适应、认知和情感的不适应等等,这些适应障碍究其实质,就在于离退休导致了老年人社会角色的转变,他们从职业角色过渡为闲暇角色,从主体角色退化为配角,从交往范围广、活动频率高的动态型角色转变为交往圈子狭窄、活动趋于减少的相对静态型角色,对于部分曾是领导干部的老年人来说,还从权威型的社会角色变成了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如果老年人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角色的转变,也就是说新旧角色间出现了矛盾和冲突,那么,老年人的离退休综合症就由此产生。

因此,要预防和治疗离退休综合症,老年人就应该努力适应离退休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即实现离退休社会角色的转换。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调整心态,顺应规律

衰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离退休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既是老年人应有的权利,是国家赋予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是老年人应尽的义务,是促进职工队伍新陈代谢的必要手段,老年人必须在心理上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而且,离退休后,要消除树老根枯、人老珠黄的悲观思想和消极情绪,坚定美好的信念,将离退休生活视为另一种绚丽人生的开始,重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发挥余热,重归社会

离退休老人如果体格壮健、精力旺盛又有一技之长的,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使自己精神上有所寄托,使生活充实起来,增进身体健康。当然,工作必须量力而为,不可勉强,要讲求实效,不图虚名。

3)善于学习,渴求新知

活到老,学到老,正如西汉经学家刘向所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一方面,学习促进大脑的使用,使大脑越用越灵活,延缓智力的衰退;另一方面,老年人要通过学习来更新知识,社会变迁风起云涌,老年人要避免变成孤家寡人,就要加强学习,树立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

4)培养爱好,寄托精神

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前已有业余爱好,只是工作繁忙无暇顾及,退休后正可利用闲暇时间充分享受这一乐趣。即便先前没有特殊爱好的,退休后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活。写字作画,既陶冶情操,也可锻炼身体;种花养鸟也是一种有益活动,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情趣;另外,跳舞、气功、打球、下棋、垂钓等活动都能使参加者益智怡情,增进身心健康。

5)扩大社交,排解寂寞

退休后,老年人的生活圈子缩小,但老年人不应自我封闭,不仅应该努力保持与旧友的关系,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建立新的人际网络。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开拓生活领域,排解孤独寂寞,增添生活情趣。在家庭中,与家庭成员间也要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

6)生活自律,保健身体

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要有规律,离退休后也可以给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息时间表,早睡早起,按时休息,适时活动,建立、适应一种新的生活节奏。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戒除有害于健康的不良嗜好,采取适合自己的休息、运动和娱乐的形式,建立起以保健为目的的生活方式。

7)必要的药物和心理治疗

老年人出现身体不适、心情不佳、情绪低落时,应该主动寻求帮助,切忌讳疾忌医。对于患有严重的焦躁不安和失眠的离退休综合症的老人,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以及接受心理治疗。

6、更年期综合症——跨越生命的低谷

女性在40余岁、男性在50余岁以后,就逐步进入了更年期。一部分男女由于身体机能的衰老,开始出现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更年期综合症。男性由于类固醇激素减少不如女性明显,更年期症状较轻微,而女性表现出的症状较重,时间也较长。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因更年期综合症引发重大疾病的妇女高达800万人,对身心健康、夫妻感情及家庭幸福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调适更年期综合症对于每一个中年人都有重要的意义。

【专家诊断】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是指妇女在绝经期或其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更年期综合症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一般在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时,这些症状已经开始出现,可持续至绝经后2—3年,仅少数人到绝经5—10年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更年期是每个妇女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但每人所表现的症状轻重不等,时间长短不一,轻的可以安然无恙,重的可以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发展成为更年期疾病。短的几个月,长的可延续几年。更年期综合症虽然表现为许多症状,但它的本质却是妇女在一生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内分泌变化的过程。

女性出现更年期综合症的原因是:一方面,生理上的变化有卵巢功能的衰退,分泌雌激素和排卵逐渐减少并失去周期性,直至停止排卵。随着生理的改变,妇女可能出现一些心理上不适反应,如情绪不稳定、记忆力下降、多疑、多虑和抑郁等。

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妇女面临一些社会问题,如职业困难、离婚、父母疾病或死亡、孩子长大离开身旁等,这一切都给她们带来精神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她们的生活、工作及其与他人的关系。她们常觉得自己变老了,不喜欢参加公共活动,对家人容易发脾气。出现这些情况,如果得不到社会和家人的理解,很容易导致家庭矛盾,甚至危及妇女的健康。

女性在进人更年期之后,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最多见的症状是多疑。一些妇女在年轻时的个性特点并非如此,但到了更年期却会逐渐出现。妇女的多疑心态会严重地影响人际关系。为此,这些妇女也很苦恼,周围的人也难以理解和接受。多疑心态的表现多种多样,在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表现也不完全一样,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无端联想

对别人的某些行为和动作作盲目联想。有时几个同事在一起轻轻地议论某件事,正巧某位更年期妇女走过,他们停止了议论或突然发笑。尽管这些人议论的事与她毫无关系,但这位妇女马上会敏感地联想到他们在背后议论她,心中的不平衡马上膨胀,情绪立即会激昂起来。

(2)盲目怀疑

尤其对一些涉及其自身利益的事无端地盲目怀疑,如晋级、加薪、分房中的一些决策没有满足其本人的愿望时,她们就会盲目怀疑,既可以怀疑领导班子、人事部门中有什么人在背后作怪,甚至扳着手指将这些领导干部逐个排队,也可能怀疑同一部门的人员是否在背后打过小报告,搅掉了我的好事,一旦认定,愤恨之心就会急剧上升。

(3)感知觉过敏

过分的敏感把发生在周围的一些不愉快事件强行与自己联系,听了风就是雨。听说同龄妇女生癌死亡,马上会联想到自己可能也会有同样的下场;在家里,孩子放学后晚归,会联想起路上是否发生车祸;有女同志往家里挂电话或爱人晚归,联想是否有第三者。

(4)特别关注流言蜚语

在一些单位里,总有一些人喜欢传播小道消息,或是流言蜚语,某些更年期妇女就是这些传播的积极参与者和受害者。当流言蜚语被夸大、失实时,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对更年期妇女来说,又是一种恶性刺激。

男性更年期综合症是指男子从中年向老年过渡阶段中,部分人出现烦躁不安、神经过敏、头痛失眠、性欲减退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男性也有更年期,通常在48—60岁之间发生。男性更年期综合症是由性腺发生退行性改变,使雄性激素如睾酮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这种改变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毫无感觉,有的则因为机体的调节不平衡或适应能力较差及雄性激素少,表现出以植物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的一系列症状。

女性更年期已为人们所熟知,而男性更年期则常被忽略。男性更年期综合症比女性出现晚,一般在48—60岁之间,其发生的程度也比女性轻,常被误诊为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猜疑、心悸、心律失常;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胀;失眠多梦、健忘、易激动;性欲减退、阳痿、早泄、遗精;体胖、发白稀疏、齿松易脱。

已有大量证据表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男性,有抽烟、酗酒、夜生活丰富等不良生活方式的男性以及缺乏体育锻炼、工作压力大的男性,都较其他男性更容易提前进入男性更年期。

据医学研究表明,更年期综合症发作症状较为明显的人群中,男女人数比例为1,5:8,其中女性人数又占同龄期女性的10%~30%。因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要注意自身保健,均可安然度过更年期。

【心理处方】

1)在心理上,要认识到这只是一个人生的必然阶段,因此要调整好心态、稳定情绪、树立信心、建立和睦的家庭和人际关系,同时要积极投身于自己喜爱的事业并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2)在饮食上,要提倡合理营养,饮食以低盐、低糖及低脂肪食物为主,但又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足量的纤维素及矿物质的摄入。

3)要坚持锻炼,以保持骨骼韧带的弹性和力量。提高心肺功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同时,还要保持适度的性生活,有利于生理与心理的健康,防止早衰。

4)生活要有规律,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7、失业综合症——失业不能矢志

失业(下岗)所引起的焦虑,自卑,消极心理会使患者陷于巨大的心理落差之中不能自拔、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形成失业综合症、冶疗该症关键是自我调节,要积极调正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是缓解失业综合症的关键。

【专家诊断】

失业在我国是市场经济改革以来产生的新现象。对于部分中年人来说,他们已经适应了没有竞争压力的环境,一旦失业后不容易很快适应这一现实。同时由于中年人家庭负担比较重,有赡养老人、抚育孩子的任务,失业会使得中年人的经济状况恶化,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容易处于沮丧、焦虑、紧张、抑郁的心理状态。这时,如果没有得到社会和家庭的积极引导,很容易产生失业综合征。

失业综合征的具体表现:

(1)把失业(下岗)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和企业,对其产生了不满情绪,同时在心理上出现了对家庭的内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