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大全集(超值金版)
20026000000016

第16章 掌握孩子的成长进程(4)(2)

儿童身体发育是有规律的,人体自有“生物节律”。可是有爱睡懒觉、挑食等不良习惯的孩子却根本不顾身体发育的需要,随心所欲。身体素质差、精神萎靡不振、烦恼和失望时时相伴、贪婪症、焦虑症等便随之而来。

3,生活能力脆弱,经不起风雨。

人生道路是不平坦的,生活中并非都是歌声与微笑。对于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孩子来说,他们不怕困难,能够开拓前进。而那些存有无病呻吟、小病大养、离群索居、任性固执、花钱如流水等毛病的孩子,小时候得不到克服各种困难的锻炼,将来脱离父母的监护后就会感到事事不如意,到处是麻烦,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娇生惯养是孩子形成不良生活习惯的直接原因,因此家长必须注意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

1.帮助孩子深刻认识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

一般来说,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孩子都没有正确的生活价值观,他们觉得生活就是享乐,怎么样舒服、快活就怎么样做,有的甚至自以为了不起,别人都是傻瓜,对于成年人的批评毫不在意。这种错误认识不改变,就不可能改正不良习惯。为此家长要注意用生动、具体的事例说明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真正打动孩子的心灵。民间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懒惰的危害。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对兄弟非常懒,整天什么事也不做。他俩长大后,父母要他们到外地投奔一个亲戚,行前大人烙了许多圆饼套在他们脖子上,叮嘱他俩路途饿了就吃饼子,可这两个懒汉半路吃完了嘴下边的竟不知挪动一下圆饼,结果被活活饿死。许多孩子听了这个故事,都深受教育。当然家长如果采用现身说法,教育孩子效果就会更好。

2.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

不良生活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反复地出现。为此,家长应当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来帮他们克服。如花钱无度的孩子要钱时,必须问清楚用途和数目,再决定给不给和给多少,过后还要追问孩子是怎样花钱的,收回孩子剩余的钱。让有严重不良生活习惯的孩子到较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更换其居住、生活的条件,也能促使他改掉坏习惯。现在北京等大城市的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条件艰苦的县城求学,不能不说是一种明智之举。对有些孩子还可以用“激将法”。巴西球王贝利童年时曾染上吸烟的恶习。有一次他正在抽烟,爸爸过来看见了,吓得他把烟头捂灭。然而,父亲却像老朋友似的对他说:“你踢球有点天分,要是吸烟损坏了身子,球就踢不好了,这事你自己决定吧!要是你还要抽,最好抽自己的,老讨别人的烟很丢人!”说着把仅有的几张钞票递给了他。小贝利感动极了,从此他在绿茵场上驰骋了几十年,再也没有吸过一根烟。

3.通过制定家规来约束孩子的行为。

儿童时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有的已经改正的坏习惯还可能再犯。为了巩固孩子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所取得的成绩,促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进步,可以制定一些家庭生活规范,使孩子的行为有所约束。比如有一家的孩子有边吃饭边看书的不良习惯。边吃饭边看书往往既耽误了时间又影响了消化。怎么劝说也不能彻底改变;一时改了,过时又犯。这说明在这方面他已形成一种很坏的习惯。于是有的家长就全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家长给孩子指出这种坏习惯既影响消化又损害眼睛,读书效果也很差,必须彻底改变。然后一起制定了整改时间和方案,限1个月必须改变,否则以后再也不购买新书了。这个孩子爱书如命,每个月都要多次逛书店购买新书,玩具不买可以,零食不吃可以,书不买他是怎么也受不了的。为此他下决心改正边吃饭边看书的坏习惯,家长也按约定1个月未购买新书。孩子通过1个月的锻炼,终于改变了这一坏习惯。还有的孩子喜欢吃饭剩碗底,不管饭多少,都是那样。经过家长的正确引导,指出粮食来之不易,并用一些具体事例开导,使其认识到粮食的宝贵,浪费粮食就是犯罪。在这个基础上再制定严厉的规定,如果剩饭,再吃饭时必须先把剩饭吃掉,否则不能吃新做的饭菜。这种坏习惯经过一段整治一般也能改变了。还有诸如每天不能按时刷牙、走路爱踢石子、不按时洗澡、随便弄坏文具、乱撕作业本等坏习惯,也通过制定家庭规范给予限制,并坚决让其更改,做好了就及时表扬。家规的制定要发扬民主,由全家人讨论制定,对孩子既要有约束作用,又要符合实际情况,使孩子经过努力可以做到。家规制定出来后,一定要严格执行,定期总结;还要在执行家规的同时,改善家庭的软环境,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

4.择友辅导法。

男孩俊俊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爷爷什么都顺着他。上学以后也没有回到父母身边,只有双休日才到父母那儿过两天。等到考试成绩很不理想,父母这才发现孩子学习不专心,一边做功课,一边玩,这是在爷爷那儿养成的习惯。父母把孩子接回身边读书,但纠正这些坏习惯已非一日之功,而且,孩子在父母身边总是情绪急躁,没有心思学习,怎么办?

妈妈想到俊俊非常喜欢和同伴交往,和朋友在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能不能用朋友来影响孩子,改正他的坏习惯呢?在周围邻居中,妈妈物色了一位和俊俊有共同兴趣、爱好、学习认真、踏实的男孩彬彬,有意识创造条件让他们在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两个小朋友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友谊,同时,妈妈要求彬彬帮助俊俊改正作业拖拉,坐不住的坏习惯,鼓励自己的孩子向彬彬学习,也开展友谊赛,比一比谁的进步大,谁的成绩好,慢慢地俊俊改掉了那些坏习惯,学习成绩提高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生理和心理都得到了健康发展。

延伸阅读:勤劳是成功之母。

李大钊幼年父母早逝,孤苦伶仃,靠祖父李如珍抚养。李如珍青年时闯过关东,很有见识。他具有爱国心,不满清朝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深受乡民尊敬。这一点,对幼年的李大钊颇有影响。成人以后,李大钊对祖父的教育也一直铭刻在心。

李大钊出生时,李如珍已经60多岁了。祖孙俩人相依为命。祖父李如珍也是一个读书人,他对孙子十分喜爱,但管教也非常严格。

李大钊七八岁时虽然已入私塾读书,但仍然非常顽皮。那时,他家对面有一座庙,经常有一群不务正业之徒聚集在那里赌博。祖父李如珍担心孙子染上坏习气,一再警告孙子不许去那里玩。有一天中午,到了吃饭时间李大钊却迟迟未回家。祖父在家里等得十分焦急,便忐忑不安地朝那座人声鼎沸的寺庙走去。果然不出所料,淘气的孙子夹在一群小孩中,正在那里看热闹。祖父气坏了,扭头就回家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李大钊偷偷摸摸地回到家中,蹑手蹑脚地坐到餐桌旁去吃饭。可是,他看到一向和蔼的祖父板着脸,很严肃,沉默不语。吃完饭,祖父把李大钊叫到身边,问道:“你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家呀?”“我刚才看‘扔玩儿’去了。”李大钊老老实实地回答。“看‘扔玩儿’很热闹吧?”祖父问道。“嗯,是很热闹。”李大钊小声回答。祖父点了点头,说:“是呀,看‘扔玩儿’比在家里坐着读书写字要热闹多啦!可我平常嘱咐你的话,你都忘了吗?那些人空长着一双手而不劳动,满身铜臭味。我不让你去那里,你偏去,你说该罚吗?”于是,祖父便让李大钊到屋顶上去翻麻。

那时正值七月伏天,屋顶上的麻又厚又密,李大钊吃力地翻着,很快就汗流浃背。李如珍虽然疼爱孙子,却决不姑息他的点滴过错。

从此,李大钊不忘祖父的教诲,认为劳动可以锻炼意志,消除恶习,以后他也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和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