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你得注意一个事实,在长跑中,跟住一个对手并不一定就可以超越他,可能你刚跟上了他,他发现后几大步就把你甩在后头了!做事也是如此,好不容易接近对手,他又把你抛在后面了。当你处于这种情形时一定不要灰心,因为这种事难免会碰到,碰到这种情形,如果能跟上去,当然是要跟上去,如果跟不上去,那实在是个人的条件问题,勉强跟上去,只会提早耗尽体力。那么这样不是白跟了吗?不!因为你“跟住对手”的决心和努力,已经让你在这“跟”的过程中激发出了潜能和热力,比无对手可跟的时候进步得更多、更快。而经过这一段“跟”的过程,你的意志受到了磨炼,也验证了自己的成绩和实力,这将是你一辈子受用的本钱!
当然你也得有这种准备:有可能你找到了对手,但就是一直跟不上去,甚至还被后面的人一个个超越过去,这实在令人难堪。碰到这种情形,我们还是要发挥比赛的精神,跑完比赛比名次更重要,人生也是如此,你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要自己真正尽力就行了。就怕半途退出,失去奋勇向前的意志,这才是最悲哀的一件事!
不要轻易相信对方
做事会算计的人不仅懂得寻找靠山和合作伙伴,同时还懂得不能产生依赖的思想。最好的朋友,甚至是至亲也不能完全相信。做事会算计的人总是给自己留一手,因为人心防不胜防,有防人之心就可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慈祥、和蔼的爷爷正和小孙子在屋里玩耍,爷爷满脸爱意地和小孙子在沙发、窗台间转来转去,小孙子玩得开心极了。
小孙子见爷爷今天兴致这么好,也异常顽皮。爷爷把他放在壁炉上,鼓励他使劲儿往下跳,跳了一次,爷爷接住了他,又把他抱上壁炉,鼓励他再跳。小孙子看见爷爷伸着手,毫不犹豫地跳了下来,但这一次,爷爷突然缩回双手,小孙子扑通一声掉到地上,痛得大哭大闹,爷爷却在一旁微笑着。
面对旁人不解的神色,爷爷回答道:“我是个成功的商人,我知道怎样去相信别人。而小孙子并不知道,他以为爷爷是可靠的。但这样的事情重复上两至三遍,他就会渐渐明白:爷爷也不可靠,不要盲目相信任何人,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对于瞬息万变、风云莫测的商场来说,相信人是应该慎之又慎的。虚假的需求信息,深藏欺诈的报价,吹得天花乱坠的广告,都是防不胜防的陷阱,你若没有防备之心,随时可能血本无归。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尤其是与人合作,更不可忘记这一深刻的古训,永远对你的对手保持警惕和戒备。随时随地密切注视对手的情况,如果不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就仓促地与对方签合同做生意,将是十分危险的。据资深的厨师讲,每条鱼的纹路都不一样,从鱼的外观可以分辨出鱼的味道,而我们多数人在同对手打交道很长时间后,仍然对对手的情况知之甚少,而且我们还缺少对他们了解的好奇心,这样粗枝大叶地做生意,又怎么能指望获得全面的胜利呢?
还有的人对信誉的依赖过分突出。不错,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建设良好的信誉意味着做事会更加顺利。信誉作为自己的事情,当然越牢固越好,但具体到每一件事时,信誉是不能依靠的。
《孙子兵法》说过:“兵不厌诈”。那些会算计的人和高明的骗子都知道这个道理,很可能刚开始在你面前显示的几次信用,这不过是诱你步向深渊的一个诈术。
在做事的时候,即使成功地与对方合作了一次,并不意味着下一次就有保证,人家不一定会因此信任你,你不必指望他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好处;同样,你也不能因此信任对方。
独木难成林的“靠山”之道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要借助他人力量的道理,但是,不会算计者,往往是在一棵树上吊死,殊不知,他日“靠山”一旦倒了则墙倒众人推,自己必然会遭到众人攻击,致使身陷险境。这是欲“靠”者最需用心之处,也是做事会算计的一个前提。
吴起是战国时的一位军事家、改革家,为了追求功名,他几乎是六亲不认。他本来在鲁国为官,齐鲁交战时,鲁国国君想任命他为统兵御敌的主帅,偏偏他的妻子是齐国人,便有点信不过他,他为了取信于鲁,竟残忍地杀掉了自己无辜的妻子。他曾发誓,不为将相,誓不还乡,后来他的母亲病逝,他果然不回家赴丧。
然而,他的仕宦生涯并不顺利,他虽然杀掉了妻子,鲁君依然不信任他;后来到了魏国,为魏国立了大功,又为魏国的贵族所不容。最后,他来到了楚国,深得国君楚悼王的倚重,任命他为相国,主持楚国的变法。他变法的一个主要的内容便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把矛头指向在楚国根深蒂固、势力雄厚的贵族,剥夺他们的田产,废除他们的特权,并将他们迁移到偏远的地区去开荒种地。
楚国强大了,吴起却被孤立了,他遭到了旧贵族势力的强烈反对和憎恨,只是由于楚悼王的支持,这些人一时还奈何他不得。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了,吴起的后台没有了,那些仇恨积压已久的旧贵族们再也按捺不住复仇之心,立即对吴起群起而攻之。吴起无处可逃,情急无奈,一下子扑到了楚悼王的尸体上,他估计那些旧贵族们投鼠忌器,一定不敢再对他施行攻击,如果伤害了国君的尸体,那可是灭族的大罪。可那些疯狂的贵族早已失去了理智,什么也顾不上了,乱箭齐发,国君的尸体并没有帮助吴起。
吴起的遭遇应当引起做事会算计者的高度重视。吴起以为傍上了楚悼王这个大“靠山”,他便可以有恃无恐,而对其他政治势力不闻不问。殊不知,没有永远不倒的“靠山”,吴起只找了楚悼王这么一个“靠山”,将一切成功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有朝一日,他两眼一闭,呜呼哀哉了,你自然就跟着倒霉了。
因此,找“靠山”也需要一点儿算计功夫,既要左顾右盼,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又要瞻前顾后,考虑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能只在一棵树上上吊,也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无独有偶,秦国时商鞅又重演了吴起的悲剧。
商鞅虽然长于谋国,但却拙于“靠”道,他没有算计到,宠信他的秦孝公不可能让他“靠”一辈子,未来的天下毕竟还是太子的,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得罪呢?而商鞅却只靠在一棵树上“为所欲为”,而没有给自己留下抽身退步之地。在改革大业上他是一个英雄,在官场上,他却是个失败者。
做事会算计者,就像是一个精于棋道的棋手,他在走出第一步棋之后,总是会考虑接下来的第二步、第三步的走法,走一看二眼观三,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曲则全,枉则直
曲则全,枉则直,做事会算计的人懂得拐个弯把事做好,绝不会直来直去,以硬碰硬。
汉武帝有个奶妈,他自小是由她带大的。历史上皇帝的奶妈经常“犯事”,问题大得很,因为皇帝是她的干儿子,这奶妈的无形权势当然很高,因此,“尝于外犯事”(曾在外面做些犯法的事情)。汉武帝知道了,准备把她依法严办。可皇帝真发脾气了,就是奶妈也无可奈何,只好求救于东方朔,东方朔在汉武帝面前,是有名的可以调皮耍赖的人。汉武帝与秦始皇不同,至少有两个人他很喜欢,一个是东方朔,他幽默、滑稽、爱说笑话,把汉武帝弄得啼笑皆非。而且他说的做的都很有道理;另一个是汲黯,爱讲真话,经常顶撞汉武帝,使汉武帝下不了台,但他人品道德好。由此看来,这位皇帝独对这两个人能够容纳重用,虽然官做得并不很大,但非常亲近,对他自己经常有中和的作用。东方朔在汉武帝面前,说话很有分量。奶妈想了半天,不能不求人家。皇帝要依法办理,实在不能通融,只好来求他想办法。他听了奶妈的话后,说道:此非唇舌所争——奶妈,注意啊!这件事情,只凭嘴巴来讲,是没有用的。因此,他教导奶妈说:
“而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如果你真要我救你,而我又想帮得上忙的话,你必须等皇帝下命令要办你,叫人把你拉下去的时候,你什么都不要说。皇帝要你滚你只好滚了,但你走两步,便回头看看皇帝;走两步,再回头看看皇帝,千万不可说:“皇帝!我是你的奶妈,请原谅我吧!”否则,你的头将会落地。你什么都不要讲,喂皇帝吃奶的事更不要提。“或可万一冀耳!”——或者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可以保全你。
不久,汉武帝叫来奶妈说:“你在外面做了这许多坏事,太可恶了!”叫左右拉下去法办。奶妈听了,就照着东方朔的吩咐,走一两步,就回头看看皇帝,鼻涕眼泪直流。东方朔站在旁边说,你这个老太婆神经嘛!皇帝已经长大了,还要靠你喂奶吃吗?你就快滚吧!东方朔这么一讲,汉武帝听了很难过,心想自己自小在她的手中长大,现在要把她绑去砍头或者坐牢,心里也着实难过,又听到东方朔这样一骂,便想算了,免了你这一次的罪吧!以后可不要再犯错了。“帝凄然,即赦免罪”。
像这一类的事,看起来,是历史上的一件小事,但由小可以见大。此时东方朔的滑稽,不是乱来的。他是以滑稽的方式,运用了“曲则全”的方法,既救了汉武帝的奶妈的命,也免了汉武帝后来心生愧疚。
假如东方朔跑去跟汉武帝说:“皇帝!她好或不好,总是你的奶妈,免了她的罪吧!”那皇帝就会更火大了。也许说:奶妈又怎么样,奶妈就有三个头吗?而且关你什么事,你为什么替她说情?可能她的犯罪,都是你的坏主意吧!同时把你讲话的家伙也一齐砍下来,那就吃不消了。他这样一来,一方面替皇帝发了脾气,你老太婆神经病,如此一骂,皇帝难过了,也不需要再替她求情,皇帝自己后悔了,也不能怪东方朔,因为东方朔并没有请皇帝放她,是皇帝自己放了她,恩惠还是出在皇帝身上,这就是“曲则全”。
曲则全,枉则直。做事会算计的人懂得拐个弯把事做好,绝不会直来直去,以硬碰硬,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提防小人,免受其害
君子就是那些为人坦荡、不屑于钩心斗角、不紧盯蝇头小利的人。而小人恰恰相反。
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无非两种:君子和小人。小人的眼睛牢牢地盯着周围的大小利益,随时准备占点便宜,为此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准备用各种手段来算计别人,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因此对付小人没有一套办法是不行的。
唐朝时,有个李林甫,他是唐玄宗手下常伴随其身边的一个奸臣,心胸极端狭窄,容不得别人得到唐玄宗的宠爱。唐玄宗有个喜好,他比较喜欢外表漂亮、一表人才、器宇轩昂的武将。有一天,唐玄宗在李林甫的陪同下正在花园里散步,远远看见一个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的武将走过去,便感叹了一句:“这位将军真漂亮!”并随口问身边的李林甫那位将军是谁,李林甫支吾着说不知道。此时他心里很慌张,生怕唐玄宗喜欢上那位将军。事后,李林甫暗地里指使人,把那位受到唐玄宗赞扬了一句的将军,调到了一个非常偏远的地方,使他再也没有机会接触到唐玄宗,当然也就永远丧失了升迁的机会。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小人的行为真是让人莫名其妙,其心眼极小,为一点小荣辱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干出损人利己的事来。所以防小人是我们必须学会的本领,即使我们不屑与小人为伍,我们也不得不防,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唐朝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率兵平定天下,立了大功,但他并不居功自傲,为防小人嫉妒,他格外小心。一次,朝中有一个地位比自己低的官吏要来拜访郭子仪,郭子仪事先做了周密安排,因家中侍女成群,他让所有的侍女到时候都避开,不要露面。郭子仪的夫人对此举感到不理解,问丈夫为什么这么做?郭子仪告诉夫人说:“这个官吏是个十足的小人,身高不足五尺,相貌奇丑,很忌讳别人说他丑。”郭子仪担心家人见了这个人会发笑,因而让所有家人都躲起来。郭子仪对这个官僚太了解了,在与他打交道时做到小心谨慎。后来,这个小人当了宰相,极尽报复之能事,把所有以前得罪过他的人统统陷害掉,唯独对郭子仪比较尊重,没有动他一根毫毛。这件事充分反映了郭子仪对待小人的办法既周密又老练。
小人之刁钻,几乎无孔不入。有些小人竟也勇敢得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与你周旋到底,正所谓“舍命陪君子”。这时候,就算你有理,也最好避一避这种不要命的小人。小人固然厉害,但我们并不怕他,避开小人是因为我们不值得把太多的精力浪费在一些毫无价值的争斗上。一旦把握不好自己的行为界限,得罪小人,他就会想方设法来折磨你,破坏你的正事,分散你的精力,使你不能安心于工作、学习和生活。
小人不遗余力地陷害别人,就是避免别人胜过自己,谋求心理上的平衡。掌握了小人的这种心理需求,我们不妨投其所好,让小人的心里舒服一些,他们就会把眼光从我们身上收回,转向别处了。
老祖宗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宁可得罪君子,也别得罪小人,小人的一个手段,足以打乱我们一生的生活。因此,万不可小看小人。君子之流,不肯与小人为伍,但“防”、“躲”却是不得不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