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我想要块大奶酪
2005200000031

第31章 相互挠背行为溯源(1)

一、人性是善还是恶

在这本书的前面几章,讲到了每个人的欲望力是需要扩张、伸展的,都是会向着目标不息攀援的。即使有某一个人什么欲望也没有来得及实现而死去,那么他的实现欲望的志向也会传递给他的儿子与女儿,生生息息,奋斗不已。

到了前面的第十一章,又举例谈到了黑帮组织与邪教组织。这些组织都是以危害社会、敛取钱财为宗旨的,这是每个人自私目的的集合与放大。这些人与组织不可能不危及别人的生命与安全。这就不禁使我们想起了中国古代关于人性善恶的一场辩论,墨子说人性善,苟子则说人性恶,还有第三派说人性本无善恶,只是像一匹布一样,染黑则墨,染白则洁。

苟子的《性恶论》非常出名,让我们引录几段译文,再续说我们的话题。

人的本性是恶的,那表现善良的,是出于人为的(矫揉造作)。

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具有贪图私利的本性,顺着这种本性,因而争夺的行为就产生,而辞让的表现就丧失;一生下来就具有忌妒、憎恶的本能,顺着这种本能,因而残害的本能就发生,而忠信的表现就丧失;一生下来就具有耳目的私欲,具有爱好声色的本能,顺着这种本能,因而淫乱的行动就发生,而礼义、秩序的表现就丧失。既然如此。那么,放纵人的本性,顺着人的情欲,必然造成争夺出现,同违反名分,破坏社会秩序的事,而导致暴乱;所以,必须要有君师和法制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才能做辞让的行动,符合于秩序,而归于社会安定。由此看来,人们的本性是恶的,道理是明显的,那表现善良的,是出于人为。

读了这段话,我们会被苟子目光的睿智与犀利所震惊。公元前的这位古人,竟然把人的本性看得如此地透彻,真可谓是“前不见占‘人’后不见来者”了。

试看当今,儿子杀父亲的,母亲杀儿子的;校园里有机枪在扫射,轿车前有炸弹在爆炸;这里有灭绝种族的屠杀,那里有大国欺侮弱小的威胁。世界大战刚结束,冷战和局部战争就连续不断,每天每时都在死人,死许许多多的人。除了赤裸裸的你杀我我杀你的罪行,“拔一毛而利于天下,不为也”的行为,背后的损人利己行为,坑了公家肥了自己的行为,更是司空见惯、层出不穷。只要我们翻开每天的报纸,什么某个拐卖团伙拐卖妇女、儿童的消息,什么某个女硕士生被文盲女孩拐骗的消息,什么村长之女冒名顶替别人录取高校的消息,什么一位副市长总经理贪污数千万元的消息,数不胜数。

人性应当是恶的。因为每一个基因都想实现自己的目标,都想不顾一切地攀向最高的景观,都想挤垮对手,自己得到胜利的果实,这样势必危害到别的基因的欲望与利益。

尤其在今天看来,地球不过是一个“很小的村镇”,住下60亿的人已经人满为患,再要挤下更多的人,生存的空间必然缩小。人多,地少,每个人就不可能无限地伸胳膊伸腿,伸得太多了,必然要碰到其他的人,因此便加剧了人际关系的紧张。

再者,我们前面讲到,当人们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的,开始组织起团体,这些团体如果是黑道组织,那么纯粹是损人利己;即便是像美国的共和党与民主党这样的党派团体,也是为着自己的党派利益在不停竞争。鉴于此,人与人相斗,团体与团体搏杀,党派与党派争权,国家与国家为利益发动战争,处处可见,于是,暴力、搏杀、战争充斥了人间。试看当今世界,每天每时都没有停止过局部战争。因此,说这世界永无宁日是一点也不错。

不过,我们也看到了另一面,那就是友谊、互爱、合作、凉解的一面,有些人一辈子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有些人专做慈善事业,把募得的钱财资助穷困的民众。中国的雷锋、孔繁森,还有那个毛泽东曾经称赞过的白求恩,就是那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

最近,我们又看到一则报道,说那个微软公司的老板盖茨,捐出1000亿的美元来,资助地球上消除艾滋病、痢疾等疾病,这是他毕生经营的大部分财富,此项善举使他成为全球最大的慈善家。

那么,如果我们非要一句话说透人类的本质,人类到底是善还是恶呢?

人性是恶的,也是善的,全恶的人性不多,全善的人性也不多,绝大多数的人是有善也有恶。

既然人的基因都有着要力求自己发展,而不顾及的基因的死活那一面,人性为什么还有善的一面呢?

二、马蝇效应与天堂地狱之别为了说明我们的观点,先来讲两则小故事。第一个故事:马蝇效应。

1860年大选结束后几个星期,有位叫做巴恩的大银行家看见参议员萨蒙·蔡斯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就对林肯说:“你不要将此人选入你的内阁。”林肯问:“你为什么这样说?”巴恩答:“因为他认为他比你伟大得多。哦,”林肯说:“你还知道有谁认为自己比我要伟大的?‘不知道了。”巴恩说:“不过,你为什么这样问?”林肯回答:“因为我要把他们奎部收入我的内阁。”

后来事实证明,这位银行家的话是有根据的,蔡斯的确是个狂态十足的家伙。不过,蔡斯也的确是个大能人,林肯十分器重他,任命他为财政部长,并尽力与他减少摩擦。蔡斯狂热地追求最高领导权,而且嫉妒心极重。他本想入主白宫,却被林肯“挤”了,他不得不求其次,想当国务卿。林肯却任命了西华德,他只好坐第三把交椅,因而怀恨在心,激愤难已。

一天,《纽约时报》的主编亨利·雷蒙特来见林肯。当他谈到蔡斯正在狂热追求总统职位的时候。林肯给他讲了一个小故事--林肯以他那特有的幽默神情讲道:“雷蒙特,你不是在农村长大的吗?那么你一定知道什么是马蝇了。有一次我和我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个农场犁玉米地,我吆马,他犁地。这匹马很懒,但有一段时间却跑得飞快,连我这双长腿都差点跟不上。到了地头,我发现有一只很大的马蝇叮在它身上,于是我就把马蝇打落了。我的兄弟问我为什么打掉它。我回答说,我不忍心让这匹马这样被咬。我的兄弟说:‘哎呀,正是这家伙才使得马跑起来的嘛!

然后,林肯意味深长地说:“如果现在有一只叫‘总统欲’的马蝇正在叮着蔡斯先生,那么只要它能使蔡斯不停地跑,我就不想去打落它。”

读了这一则小故事,我们有什么感想呢?

1.人确实都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一员,认为自己的基因是最优秀的。在蔡斯的心中,他肯定认为自己比林肯要高明得多,选上林肯而没有选上他当总统简直是“上帝不长眼睛”、“天妒英才”,因此他常常愤愤不平。

2.蔡斯是欲望力较高的那一种人,他随时随地都想要再往上爬,爬到总统(最高位置)的地位上去。也就是说,对于欲望高的那一种人,“总统欲”这只马蝇是确实存在的,正是有了这样一只马蝇,才使得他们有了前进的动力。

3.林肯既然当上了总统,他也是具有极高的欲望力的那种人,于是,他与蔡斯就肯定会发生冲撞,所以他要“尽量与他减少摩擦”。而林肯明知这家伙会时时窥测总统的宝座而坚持用他,是因为他能干。因为他有了“总统欲”的叮咬而拼命在跑。而林肯正是需要加劲工作的人,而不需要懒汉。

第二个故事:天堂地狱之别。

有一天,上帝对教士说:“来,我带你去看看地狱。”

他们进入一个房间,许多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食的大锅坐着,他们又饿又失望。每个人都有一只汤匙,但是汤匙的柄太长,所以食物都没法送到自己的口里。

“来,现在我带你去看一看天堂。”上帝又带教士进入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跟上一个房问的情景一模一样,也有一大群人围着一只煮食的大锅坐着。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看起来又快乐又饱足,而他们的汤匙跟刚才那群人的一样长。

教士奇怪地问上帝:“为什么同样的情景这个房间的人快乐,而那个房间的人却愁眉不展呢?”

上帝微笑着说:“难道你没有看到,这个房间的人都学会了喂对方吗?”

这个故事(或叫寓言)也很好,很能说明问题。

1.吃食的欲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举一反三,其他的欲望也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但是,在许多的情况下,我们想要实现自己的欲望并不是那样如愿。这是因为有许多的制约存在,在这里是“汤匙太长”。即使盛到汤也弯不过手来,将汤送进自己的嘴里。

2.于是,某种合作产生了,如果大家都能将汤往别人的嘴里送,那么自己也就会得到别人的喂,从而大家都受益;若是拒绝这样做,那么大家都什么也得不到。这锅汤象征着“利益”,有时候,只有利益均享的情况下自己才能得益,如果你拒绝利益均享,只想个人得益,那么很可能在冲撞巾两败俱伤,最后谁也得不到好处。

把这两个故事合在一起,我们要洗明的主旨就全部都有了。

其一,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具有强烈的自私性,因为不排斥他人就实现不了自己的欲望。最明显的是像第一个故事中的林肯和蔡斯。总统的职位只有一个,竞争的结果不是你赢就是我赢,不会有第三个结果。从这一点而言,人具有排他性,人性是恶的。

其二,从另外一面说,人需要付出才能得到,什么都不愿付出的人其实也就什么都得不到。虽然从某个角度言之也是为了自己,但的确存在着合作和共享利益这样一个侧面,而正是有了这个侧面,人类才需要合作、友爱与互让。

而正是有了第二点,在几十万年人类的基因进化过程中,基因里才蕴含了善的一面。

三、相互挠背的行为理论

我们可以抓挠身上许多地方的痒痒,可是我们抓不到自己的背部。要是某个人瘦一些还好,若是一个胖子,而且手臂肥胖且短,那就根本不可能抓到自己的背部了。于是人类便学会了“天堂”中人的办法,你给我抓痒,我又给你抓痒,最后大家都解决了背上搔痒的难题。

在澡堂里我们会千百次地看到这样的现象,“来,我给你搓搓背吧!”于是甲便主动给乙搓起背来。等甲搓好之后,乙也有点不好意思了,不论这是两个好朋友,还是只有一面之识,反正乙“受了甲的恩惠”,欠下了一份人情,因此乙自然而然地反过来为甲搓背。在这种交换中,谁也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而得到的是两个人都享受到了洗净背部的好处,且增添了相互合作的愉悦,何乐而不为?

西方国家的行为专家把人类的互助合作行为就称之为“相互挠背行为”(或者叫“换手挠背”、“借手挠背”)。

这种行为包括着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共同进取,相互合作以达到互利的欲望。

我们知道,这种行为在动物中也大量存在,要猎取一个大型的凶猛动物,光靠一头狮子或一头老虎是不行的,说不定反而被那头牛或象消灭,因此这个艰巨的任务得由两三头狮虎相互合作进行。等将对手咬死以后,它们就能共享食物(反正那么一头庞然大物,一头狮子或老虎是吃不完的)。

第二个部分是分途进取,这一次我帮你办成这件事,你欠下我的一份人情,下一次我需要时,你就帮助我完成我需要的任务。

这也十分容易理解,在农村中,我们也常常看到这种现象:某一家人家要盖房子,他自己势单力薄是盖不起来的,于是邻人们都跑来帮助他盖起了房了。但是,请记住,如果下一次另一家人家要盖房子,如果这个人曾经来帮助过你,那么,这时即使你手头也有很忙的活计,也得停下来,去帮别人这个忙。如若你坚持不去帮忙,你将会受到全村人的指责。

英国着名科学记者麦特·瑞德里在《道德的起源》一书中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运用生物生态学、人类学和野生动物学理论的许多寓言来说明大自然选择的缜密逻辑:

也许有人要问,难道人类的利他主义行为不就是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吗?答案不是不言自明的吗?我们以狩猎为生的祖先相互合作的群体难道不是比单枪匹马的个人主义者活得更好吗?这些观点无疑有对的一面,但是面临着一个强有力的挑战。一些恶劣的突变体总会乘机进行剥削。一旦本性自私的人出现于某个狩猎群体中,他便会不劳而获。这样,自私者将生育更多的后代,而原先合作的群体很快不再合作。如果说我们现在还不都那么坏的话,一定有某种东酉发挥了阻碍作用。最通俗的解释是相互的利他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你挠我的背,我挠你的”。假定我们祖先中的一部分人产生了一种愿意与他人分享食物的本能,或者,就以上的例子而言,愿意互挠痒痒,他们便可得到合作的好处并免受剥削,因为他们会停止帮助那些自私自利之徒。

然而,这似乎不大可能全面解释人类的善良。许多人的慈善之举并无报答之可能。既如此,人类为何常存报复之心呢?如果冤冤相报的结果不过是接二连三的烦恼,那么其意义何在呢?报复并非是什么好主意,但让人知道你的复仇或许大有裨益,那样人们便会谨慎地避免冒犯你,而复仇之举正是获取声誉的最佳方式。因此,复仇欲的根源不在于复仇本身带来的好处,而在其威胁效应。慷慨同样如此。公开的慷慨之举耗资颇多,但是却是赢得慷慨之声誉的最佳方式。慷慨之士所得的回报便是此举给自己带来的广告效应。它使慷慨之士在与他人的交易中备受信赖。

这段话的整个意思是:人类的利他主义正是因为“你挠我的背,我挠你的背”这样一种行为原则的贯彻;报复并不是好主意,你杀我,我再杀你,冤冤相报何时了?但是它有另外一个效果,让对方和其他人都知道你不是好欺负的,下次应当更和善地对待你;而所谓的善举虽然只有捐出,但也有回报,这种回报是慈善之人赢得了好名声(人们称选他为“大善人”是也),这是千金难买的广告效应。

还有一位叫弗朗斯·德·瓦尔的,是艾莫里大学心理学教授和亚特兰大耶克斯地区动物研究中心研究教授,也是着名的灵长目动物学家。他曾着了一本书,书名是《倭黑猩猩:被遗忘的猿》。

德·瓦尔先生在书中认为,黑猩猩的历史大约有数百万年,在150万年前,有一种倭黑猩猩从其他猩猩群中分离了出来,自成了一族。分离出来的倭黑猩猩与其他黑猩猩的行为原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