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20072000000072

第72章 冷战时期(公元1946—公元1991年)(10)

首先,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举行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标志着英国在香港长达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7 月1 日零点整,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徐徐升起,全场肃立。当两面旗帜升至旗杆的顶端,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着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在全中国人民的期待下终于来临了。

升旗仪式完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作了庄严宣告。出席交接仪式的除了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还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以及国际知名政界人士,地区与国际组织驻港办事处的代表等。香港各界人士,澳门、台湾同胞以及华侨、华人代表也出席了交接仪式。

凌晨0 时12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

香港回归两年后,即1999年,长期被葡萄牙占据的澳门也顺利回归祖国。

早在明朝时期,葡萄牙人就在澳门进行贸易和居住。于1583年,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在未经明朝政府同意下,自行成立澳门议事会进行自治管理,每年付500两白银给予明政府与清政府作为地租。1845年,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宣布澳门为自由港,除容许外国商船停泊进行贸易活动外,拒绝继续向清朝政府缴纳地租银。澳督亚马留上任后,推行一系列殖民统治政策,引起了驻澳清朝官员的严重抗议。随后亚马留将清朝官员赶出澳门和捣毁清朝海关,停止向清政府缴纳地租银。1887年,清政府与葡萄牙先后签订了《中葡里斯本草约》、《和好通商条约》,葡萄牙获得“澳门永驻管理权”。

1986年,中国与葡萄牙政府于6月30日在北京举行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经过四轮会谈,中葡两国就澳门问题达成协议。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正式签署《中葡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19日下午,第127任澳督韦奇立于澳门总督府举行降旗仪式。午夜时分,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场馆内正式举行。

葡萄牙总统桑帕约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分别代表双方政府主持了政权交接仪式。在中外来宾的见证下,葡萄牙国旗及澳门市政厅旗缓缓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0时徐徐升起,澳门政权交接顺利完成。

交接仪式完毕之后,又举行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仪式,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主持。

亚洲金融危机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前,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已经实现连续十年高速增长。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些国家的银行信贷额以更快的速度增加,短期外债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中相当部分投向了房地产。投资的增加导致资产价格膨胀(主要是泰国和马来西亚)。此外,汇率制度缺乏弹性也使得大量外债没有考虑汇率风险。这些都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危机首先从泰国爆发。1997年3月至6月期间,泰国66家财务公司秘密从泰国银行获得大量流动性资金支持。此外,大量资本流出泰国。泰国中央银行将所有的外汇储备用于维护汇率制度,但仍以失败告终。

7月2日,泰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宣布,泰币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价值由市场来决定,放弃了自1984年以来实行了14年的泰币与美元挂钩的一揽子汇率制。这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正式爆发。很快,危机开始从泰国向其他东南亚国家蔓延,从外汇市场向股票市场蔓延。

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改变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动荡。

发生在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继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事件。它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此次危机迫使除港币之外的所有东南亚主要货币在短期内急剧贬值,东南亚各国货币体系和股市崩溃,由此引发的大批外资撤离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给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克隆技术

所谓“克隆技术”,其实是英语clone的音译,原意是动植物无性繁殖。

1997年2月25日,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动物胚胎学家威尔马特博士领导他的科研小组,经过七个月的培养,成功地采用无性繁殖技术培育出一只威尔士高山“克隆”羊。这只羊与其基因母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内外特征,是一只纯粹的“复制品”,一只没有经过性繁殖而来到世间的羔羊,威尔马特给它取名为“多利”。

复制“多利”的过程完全依照基因的分子克隆技术。分子克隆技术通常称为基因工程技术。利用它,人们就可以根据需要,像工厂流水线制造产品一样大量繁殖复制优质动物。此外,根据这项技术,科学家还要研究转基因动物乳房生物反应器,利用转基因动物,可以大量生产珍贵蛋白质以及含抗体和药用价值的动物乳供人饮用,让人类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但是也有很多人对克隆技术的发展以及将来可能用于人类表示了担忧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一位美国科学家警告说,威尔马特的工作应该永远都不公布,因为一旦该技术被滥用,社会将会陷入无穷的罪恶中。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专门委托一个18人的国家生物专家委员会审查美国的相关法律。德国还明确规定,禁止将基因工程应用于人类。

纳米技术

所谓纳米技术,是指在0.1~100纳米(符号nm,长度单位,原称毫微米,就是十亿分之一米)的尺度里,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内的运动规律和特性的一项崭新技术。科学家们在研究物质构成的过程中,发现在纳米尺度下隔离出来的几个、几十个可数原子或分子,显著地表现出了许多新的特性,而利用这些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设备的技术,就称为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是一项交叉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研究的内容涉及现代科技的广阔领域。纳米科学与技术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和纳米力学。这七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学科主要应用于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这三个研究领域。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是整个纳米科技的基础。其中,纳米物理学和纳米化学是纳米技术的理论基础,而纳米电子学则是纳米技术最重要的内容。

纳米技术在陶瓷领域,医学、化工等领域蕴涵着无限的前景。一个崭新的世界提供给人类的将是不同于以往任何经验的东西,它不仅会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场革命,还会使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而科索沃危机则根源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解体。由黑山和塞尔维亚组成的南联盟共和国反对科索沃独立,致使双方矛盾加深。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施了军事打击,结果以南联盟战败而告终。

米洛舍维奇

东欧剧变后,南斯拉夫联邦迅速解体,在解体过程中由于领土、财产和利益分割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冲突,各共和国间和各国内的不同民族间先后发生规模不等的战争。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进一步高涨,于1992年5月自行组成议会和行政机构,选举民主联盟领导人鲁戈瓦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形成了与塞族政权并行的另一个政权。

1996年,阿族激进分子成立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开始了暴力手段的分离运动。面对阿族人的反抗,以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当局采取强硬镇压措施,派遣大批塞族军队和警察部队进驻科索沃,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自此战火越烧越旺。

从1998年底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北约与南联盟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就是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方案。

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以保障协议实施。

这个方案双方都难以接受,阿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80%的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对南联盟而言便是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在谈判陷入僵局后,双方曾一度休会,3月15日复会,阿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拒绝签字。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科索沃战争主要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难民)的伤亡。

在北约空袭的巨大压力下,经过俄罗斯、芬兰等国的斡旋调停,南联盟最终改变了立场。1999年6月2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接受了由俄罗斯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共同制定的和平协议。该协议在坚持原朗布依埃方案基本内容的同时,强调了通过联合国机制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对此作了具体规定。根据这个协议,进驻科索沃的多国部队将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建立,科索沃未来自治地位的确切性质将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难民返回家园的安排也将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的监督下实施。

1999年6月3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通过了接受上述协议的决议。6月9日,北约代表和塞尔维亚代表在马其顿签署了关于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的具体安排协议,南联盟军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6月10日,北约正式宣布暂停对南联盟的空袭。同一天,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中国)弃权通过了关于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历时两个半月的科索沃战争至此落下帷幕。

科索沃于2008年2月17日正式宣布独立。

疑点重重的“九一一”事件

美国以本·拉登策划了“九一一”事件为由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可是,战争已经过去将近九年了,“九一一”事件还有许多谜底至今尚未解开。

在2001年9月11日,美国东部时间约早上8时50分,纽约市曼哈顿区遭到恐怖袭击。世贸中心被两架遭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相继冲击,两座大厦随即起火并冒出大量浓烟,稍后相继倒塌,伤亡人数难以估计。此外,世贸中心倒塌后大约一小时,位于华盛顿的五角大楼被第三架飞机撞击,两度爆炸后,其中的西翼大楼随即倒塌,造成大量伤亡。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九一一”事件。

事后,美国认为本·拉登是这一恐怖事件的罪魁祸首,既而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可是,就人们所掌握的情况来看,“九一一”事件疑点重重,有许多谜底至今尚未揭晓。

美国总统布什是何时获悉“九一一”事件,他对整个事件都了解哪些内情呢?有消息称,布什在2001年8月6日度假期间就收到了一份来自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的“分析报告”。报告警告布什,美国近期可能会受到恐怖分子的攻击。那么,这份报告的性质到底是什么样的?有关的恐怖警告细节是什么?当时布什是否应该立即终止休假,直接返回华盛顿研究相关问题呢?在这些问题上,布什政府一直采取低调的回避态度。这种态度令公众生疑。

“九一一”事件瞬间

难道真如人们所猜测的,早在“九一一”事件发生之前,美国政府就收到了相关的警告,却因为疏忽大意或自以为是而未能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吗?但这一切仅仅是猜测,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真相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