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读《本草纲目》学生活
2008000000032

第32章 日常小病不慌乱,贴心本草来帮忙(2)

功效:主治年幼体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等,可防治贫血。

4.薏枣糯米粥

材料:糯米300克,薏仁米50克,大枣20克,莲子20克,山药30克,白扁豆30克。

制法:上述材料洗净,共同煮粥食用。

功效:辅助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

5.当归羊肉汤

材料:当归30克,生姜50克,羊肉150克,盐适量。

制法:羊肉、生姜分别洗净,切片,与当归同入锅,加清水,煎煮约30分钟,加盐调味,趁热喝汤。每2天1剂,连服2个月。

功效:有温热散寒、温中和胃、补气生血之功,主治小儿贫血伴食欲不振、怕冷。

用食物本草来缓解女性经期诸症

女性在每个月经期中,需要格外爱护自身,因为这个时段里,女性的抵抗力会降低,稍不注意就容易生病。很多女性还存在着各种经期毛病,比如月经不调、痛经等。这些毛病可大可小,女性朋友们一定要防微杜渐。

月经不调主要是指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属妇科常见病。中医一般将月经不调归纳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多或月经过少。月经不调一般有这样一些症状:

1.不规则子宫出血。包括: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月经过少,经量及经期均少;月经频发即月经间隔少于25天;月经周期延长即月经间隔长于35天;不规则出血,出血无规律性。以上几种情况可由局部原因、内分泌原因或全身性疾病引起。

2.功能性子宫出血。指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是月经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

3.绝经后阴道出血。指月经停止6个月后的出血,常由恶性肿瘤、炎症等引起。

4.闭经。指从未来过月经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停止3个周期以上。

女性在行经期间及经后,应多摄取一些铁、镁、钙,同时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C,以助于钙的吸收,锌、铜的补充量应避免高于正常水平。《本草纲目》认为山楂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是血淤型痛经、月经不调患者的最佳品。另外,要多食用一些有缓解精神压力作用的食物,如香蕉、卷心菜、土豆、虾、巧克力、火腿、玉米、西红柿等,还可以食用瘦肉、全谷类、深绿叶蔬菜、牛奶、奶酪等。而不适宜的食物则有生冷、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烈性酒、烟等。以下是几款食补方:

1.韭菜炒羊肝

材料:韭菜250克,羊肝200克,姜片10克,盐、水淀粉各适量。

制法:韭菜择洗干净,切段。羊肝切片,加水淀粉挂浆。锅中放油烧热,加姜片炒香,加羊肝片爆炒,放韭菜段炒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肾固精,补肝明目。适用于月经不调、经漏带下等。

2.当归补血粥

材料:黄芪30克,当归1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黄芪切片,与当归共煎,去渣取汁,再与洗净的粳米或糯米同入沙锅,加清水共煮为粥,加红糖调味,温热食。

功效:益气补血。适用于气血不足、月经失调、量多色淡、质地清稀等。

3.黑米粥

材料:红枣、枸杞各25克,黑米5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红枣、枸杞、黑米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用旺火煮沸后改文火煨煮,粥成时加入红糖调匀即可。

功效:此粥养肝益血,补肾固精,丰泽肌肤。适用于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者。

4.乌骨鸡汤

材料: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乌骨鸡1只,红枣、枸杞、板栗各适量,盐少许。

制法:将当归、黄芪、茯苓放入洗净的乌骨鸡腹内。将鸡置于沙锅内加水煮开,然后改小火慢慢炖煮,出锅前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健脾养心、益气养血。

大家要根据各种不同的症状来安排自己的饮食,当然如果发现饮食调养没有效果,症状持续的话就一定要赶快看医生。

脚臭也是病,本草自有除臭方

小陈喜欢运动,节假日总要约上朋友去健身,或者打一场篮球赛。折腾下来大汗淋漓地回到家里,顿时埋怨声四起。老婆和女儿都不愿意处理他臭气熏天的鞋袜,女儿老是捏着鼻子对他说:“最不喜欢臭爸爸。”更糟糕的是,如果这个时候家里来了客人,也都会面露难色,让小陈格外尴尬。

很多人像小陈一样有脚臭的烦恼,甚至有些人并没有剧烈运动,下班回到家,一脱鞋,脚就很臭。人们通常认为脚臭并不算什么缺点,更不是病,而是天生的汗脚。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汗脚和臭脚多是由脾湿造成的,只要将脾调养好,脚臭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比如人们在运动的时候,运动生阳,阳气蒸腾阴液,就形成了汗,跟烧水时产生水蒸气是一个道理。适度出汗是正常现象,对人体有好处。但“汗为心之液”,如果出汗过多,就容易损伤心阳,成为许多疾病的征兆。如果胸部大汗、面色苍白、气短心慌,这是“亡心阳”的预兆,“亡心阳”就是西医上的水电解质紊乱症,以脱水为主;如果额头出汗,汗珠大如豆,如同油滴,这是虚脱或者要昏倒的先兆,体质虚弱或者有低血糖病史的人尤其要当心;如果偶尔手心、脚掌出汗,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这多半是精神紧张造成的,调整一下心态就可以了;如果手、脚常年多汗,说明脾胃功能有些失调;如果脚特别臭的话,就说明体内湿气很重。

李时珍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汗脚就属于“湿”的范畴,脚特别臭的人是因为脾肿大,而脾肿大则是由于脾脏积湿,脾湿热的时候,人会出又黄又臭的汗,就形成了“汗臭脚”。想告别“汗臭脚”,就应该吃一些清热祛湿的药,然后每晚都用热水或者明矾水泡脚。明矾具有收敛作用,可以燥湿止痒。《本草纲目》记载扁豆可以健脾祛湿,所以,多吃一些扁豆也可以帮助除湿。

这里还告诉大家一个民间土方子,治疗脚臭的效果也不错。把土霉素药片压碎成末,抹在脚趾缝里,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汗和脚臭,因为土霉素有收敛、祛湿的作用。

痔疮、脱肛的缓解方

俗语里有“十人九痔”的说法,因为痔疮的发病率相当高,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患上,并可随年龄加重病情。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一点防治痔疮的知识。

痔疮最主要的症状是便血和脱出,大便时反复多次出血,会使体内流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可用脚尖走路以减轻痔疮的困扰:走路时,双脚后跟抬起,只用双脚尖走路。在家中早晚2次,每次走100米左右。长期坚持有利于提肛收气,又能让肛门静脉淤血难以形成痔疮。

还可以冷敷,每天大便后,用毛巾或手指蘸冷水敷或清洗肛门。因为冷水洗不但能清洁肛门,还能使肛门收缩,防止由于大便引起的肛门发胀和下垂。

痔疮这种疾病正趋向于低龄化,这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当代青年活动量较少,出门就坐车,走路少,再加上饮食不合理,不吃粗粮也不喜欢吃蔬菜,爱吃米、面、肉和海鲜等精细的食物。殊不知,正是这些粗粮和蔬菜对肠道有清理作用,使肠道内的有毒物质较快排出,食物越细,产生的废物就越少,即大便越少。肠道中有毒物质是随着大便排出的,大便少,排出的毒物就少。再加上喜欢吃辛辣食物,因此,痔疮就会反复出现。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负担重,生理功能在逐渐下降,还得拼命工作,因而痔疮加重。老年人虽不工作,但体力差,活动少,肠蠕动也慢了,吃得也少了,可能几天也不排一次大便。吃得少,废物就少,有限的一点废物又不往下走动,使大便在肠道里长久停留,水分被过度吸收,大便越发干燥,这样排便就更困难了。

《本草纲目》中就有治疗痔疮的妙招,对于血热肠燥型,可用槐花散或凉血地黄汤加减。槐花散的处方:槐花20克、地榆20克、黄连12克、诃子肉15克、木香12克、乌梅15克、黄檗10克、赤芍12克、生地炭20克、茜草炭20克、丹皮15克、甘草6克,水煎服。可配合槐角丸、消炎合剂、麝香痔疮膏一起使用。

如肛门坠胀难受、痔出难收、便血色淡质稀、面色少华者,治宜补气升陷,以补中益气汤加减。也可用苦参汤外洗,或使用玉红膏、黄连膏外用,效果都不错。

肛门是人体的魄门,而气虚下陷,长时间腹泻不愈、久病卧床伤气、大便干结,就会出现脱肛。中医认为,脱肛是人体阳气衰弱导致的。现代人由于工作、生活压力过大,造成了下焦阳气衰弱,不能收摄住,或者中气下陷,而这两种状况的外在表现就是脱肛。

每天收缩肛门10~20次,能够提升阳气,气归丹田,温煦五脏而益寿延年,并能防治肛肠疾病。如果采用针灸疗法,可针灸百会穴,病久加足三里穴。此外,下列药膳也可治疗脱肛:

1.田螺炖猪肉

材料:田螺肉120克,猪肉120克。

制法:将洗干净的田螺肉、猪肉入锅共炖。每日l剂,分4次服食。

2.黄花木耳汤

材料:黄花菜(又名金针菜)100克,木耳25克,白糖5克。

制法:将黄花菜、木耳洗净去杂质,加水煮1小时,加白糖调匀服食。

3.鲫鱼黄芪汤

材料:鲫鱼150~200克,黄芪15~20克,枳壳9克。

制法:将鲫鱼去鳃、鳞、内脏,先煎黄芪、枳壳,30分钟后下鲫鱼,鱼熟后取汤饮之,可加适量生姜、盐调味。

4.石榴皮五倍子水

材料:石榴皮90克,五倍子30克,明矾15克。

制法: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30分钟,滤去药渣,趁热先熏后洗,同时将肛门脱出的部分轻轻托上。每日早晚各一次,一般5~10天可治愈。

5.何首乌煲鸡

材料:何首乌30克,母鸡1只(约500克)。

制法:将鸡宰杀,去毛及内脏,以白纱布包何首乌末,纳鸡腹内。加清水适量,放入锅内,煲至鸡肉离骨。取出何首乌末,加盐、油、姜、酒调味,饮汤食鸡肉。日内分2次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