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提醒1:不要赞美得过度
赞美过度害处多。
夸张是为了增强修辞效果而采用的方法,夸奖或赞美一个人,有时占过其实适当地夸张一点更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别人也乐意接受。
比如小刘新婚,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大家都夸他妻子漂亮,小刘心里也美滋滋的。他夸张地对妻子说:“你真漂亮,自从我娶了你之后,连电视都不想看了。”电视中美女如云,不可能个个都比不过他妻子。可小刘夸张的赞美却博得了妻子的欢心。
但夸张归夸张,如果夸张过度,赞美就变味了。也就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达不到本来的目的。
过分的赞美会变成阿谀。过分的夸张使赞美脱离实际情况,让人感觉不可信,感觉你太虚伪,这样必然影响到你们之间的关系,本来很好的关系反而因此而有了隔阂。
过分的赞美对于心智是有害的。过分夸奖一个人,结果就会把人给毁了。过分夸张地赞美一个人,往往会掩饰对方的缺陷和不足,使人陷于沾沾自喜的满足状态,不思进步,放松努力。过分的赞美无疑地是糖衣炮弹,可以毁掉一个人。记住:赞美对方,是为了激发对方的下劲和动力,是为了搞好与他人的关系,而不足让赞美成为麻醉剂。
曾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执教的老师非常善于赞美,“真棒”、“棒极了”等赞美之词不绝于耳,一节课下来,光“家”就封了几十个,什么“小作家”、“小演讲家”、“小科学家”,等等。如此频繁地、廉价地赞美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
起初,他认为牧师讲得很好,深受感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演讲还没讲完,他变得不耐烦了,只想捐一点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仍没讲完,于是他决定分文不捐。等到牧师结束他拖沓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气愤已极,非但不捐,还从盘子里拿走两元。我们把这种因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今天,赏识理念也不断深入人心,但凡事都得有个度。俗话说:“好菜连吃三天惹人厌,好戏连演三天惹人烦。”世界万事万物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尺度,超出这个尺度,事物就要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了。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
赞美时间长了,再美妙的赞扬声也会腻味。赞美不但不会激起他上进的欲望,反而会让他找不到度量自己的标尺;迷失在赞扬的鲜花铺成的道路中,看不到前进道路上的泥泞,更学不会走泥泞道路的正确步履。
“超限效应”告诉我们“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道理,看来,要想达到教育效果,就应该避免“超限效应”,避免赞美过度。也就是说,赞美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讲究一个度。
如何把握赞美的度呢?
首先,要把握赞美的时机。正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他人身上有了“闪光点”时,我们要善于捕捉,及时抓住赞美的时机,鼓励他人的进步。赞美只有在最需要的时候才发挥最大的作用,才能为他人打开一扇“别有洞天”的窗口。
其次,要把握赞美的度。第一、不言过其实地赞美,赞美要符合实际,注意分寸,不无限夸大。第二、不吝啬赞美,但也不轻易赞美。频繁的赞美,就有可能导致“超限效应”。事实上,过多的廉价赞美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反而会让他们养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习惯。不付出努力、唾手可得的赞赏又有谁会珍惜呢?
再次,赞美要讲究方式、方法。走进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如老师们的赞美之词大都千篇一律:“你真棒”、“你真聪明”。这样的赞美已经成了老师的口头语了。学生听惯了,听腻了,也就谈不上激励作用了。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句激励的话语,都能在学生心中激起上进的涟漪。赞美讲究了方式、方法才不至于让学生感到腻味,赞美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让我们谨记:过犹不及,不仅批评,赞美也需要防止过度。
赞美提醒2:不要表现得有求于人
全世界的文化都是告诉我们怎样去增加物质财富的文化,所以,我们活着的目的就是不断地将外面的财物弄进来,而不是无偿地摔出去。这已积淀了一种很深的心理习惯了。所以。全世界都没有一个人真正喜欢你去占他的便宜。
我曾经在交往中遇到这样一个人,她叫小玲,我们住在一个大院,她是个有名的势利眼,谁看她笑笑谁就吓得躲得远远的。因为她笑,就证明她要开始奉承你,一奉承你准没好事。有一次,她看见了我,就跟着我走进我的房里。对我说:“小陈,你真是很能干,这儿的人都夸你。”我看她笑着脸,两只手握在一起,身体还前倾着,我说:“什么事,你说吧!看我能不能帮你。”
“我买了一个西瓜,现在闹肚子吃不了,我想送给你”。我以为有什么大忙要帮呢?原来她是要送我东西,真是不可思议。后来我告诉她你给别人说话的时候要自然一些,两只手不要握在一起。她倒还挺听话,后来,她再搬到另外一个地方,住了一段时后告诉我,那儿的人都挺喜欢她。
如果我们去赞美一个人,表现得像求他帮什么忙似的,别人倒觉得你很不真诚。如果真有什么目的,还不如不赞美。
赞美提醒3:不要给一个以上的人同样的赞美
说到这儿,又有可笑的故事,我给一个业务员小李作督导工作,小李人很机灵的,可是他就是不会赞美。在一个公汽站,他绘一个中年妇女推销书,赞美她道:“你挺有气质。”
一会又过来一个比中年妇女还要老一些的阿姨,这位阿姨在喊这位中年妇女,小李一看阿姨要当第三者,她怕生意弄砸,就想控制,他立即侧过头对阿姨也赞美道:“阿姨,你挺有气质。”中年妇女听了以后就说:“算了,算了,不买了,不买了。”随后就跟着阿姨走了。
小李直跺脚,“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夸你们还不行!”出来他就对我讲,我听了之后就笑,他说你笑什么,我说那位大姐和阿姨你都夸她们有气质,大姐一看阿姨像个黄脸婆似的,你这不是往她脸上抹黑吗?你不能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在同一个地方给人相同的赞美。再说,你见人就夸,别人以为你对任何人都一样,你没有让对方感觉她在你这儿的位置挺特殊,夸多了,反而显得你一点也不真诚,便对你失去了信任。
所以,不要给一个以上的人同样的赞美。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得好:“赞美一切和责备一切的人都是蠢货。”对人的个性或者说独特性最大的否定,莫过于你将对待某一个人的方法用于所有的人。如果这样赞美而且被人识破,就大大削弱了你赞美的价值,这样就造成:你像个不分青红皂白的马屁精。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众不同,自己比别人特殊一些。没有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是生活的特例。世界以自己脚底的位置为中心,自己是规律之外的那个特例。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对待不同的人,你一定要谨记选择不同的赞美词。
赞美提醒4:不要让人感觉你在同情别人
有少数的弱者,像大街上的乞丐,希望你去同情他们。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又有谁真正愿意象他们一样去做一个可怜虫呢。对于别人的不幸和遭遇,我们不要给对方有同情的感觉,而是要让对方感觉你只是想给他支持和鼓励。
有一个小卖部的老板,义务地供养着三个孩子读书。孩子的爸爸得癌症已经去世了,这个母亲特别艰难。我对她说:“您活得真不容易,这书钱我不要了,就算募捐给特困生的。”她听了以后说什么也不要,她还说:“我看你这样卖书,想着我大女儿是不是在大学里也这样受苦受累,怪可怜的”。
我听了之后非常生气,好像我是乞丐似的在一家一家讨饭,不过我想起我刚才对她所说的也不合理,难怪免费送她书,她都不要。想到原来是这原因,我便换了一种语言,迎着笑脸说:“阿姨,你是一个慈爱善良的母亲,为了支持你的孩子读书请收下这本书吧!”她还是执意把钱给了我。
通过这件事之后,我便在我以后做销售的时候,尤其是对那些陷入困境而又十分要强的人,我都会对他们的能力、人才进行赞美,而不是进入一个同情与可怜的提醒来同情、可怜对方,施舍对方。施舍那是你瞧不起她,你在贬低他。
只有弱者。才会将同情视为恩典和福音。而强者,却会将同情视为可怜和耻辱。
赞美提醒5:不要形褒实贬,不能鲁莽赞美
形褒实贬赞美法。
大仲马在俄围旅行,来到一座城市,决定去参观这个城市最大的书店。老板听到这个消息,想方设法做点让这位法国著名作家高兴的事情。于是,他在所有的书架上全摆满丁大仲马的著作。
大仲马走进书店,见书架上全是自己的书,很吃惊。
“其他作家的书呢?”他迷惑不解地问。
“其他作家的书?”书店老板一时不知所措,信口说道:“全,全都卖完了!”
书店的老板本来是想赞美和讨好大仲马,之所以得到了相反的效果,闹出了笑话,就是因为“赞美不得体”。
只有名符其实、发自内心的赞美,才能显示出它的光辉,它的魅力。其一赞美的内容应该是对方拥有的、真实的,而不是无中生有,更不能将别人的缺陷、不足作为赞美的对象,比如,对一个嘴巴大的人,你夸他:“瞧,你的小嘴多可爱!”或对一个胖子说:“呀,你多苗条!”还有比这更糟糕的赞美吗?这种赞美不但不会换来好感,反而会使人反感,甚而造成彼此间的隔阂、误解,甚至反目。其二,赞美要真正发自肺腑,情真意切。言不由衷的赞美无意是一种谄媚,最终会被他人识破,只能招来他人的厌恶和唾弃。
如果你的朋友遭到一次痛苦的失恋,你回来安慰她:“哎牙?象你这么漂亮,男朋友一找一大群,一个小小的失败,算得了什么。”这不是在存心挖苦人吗?
很多人拿赞美当工具去讽刺一些人,这是一种提醒。
有一次,我在一个公司做销售,我正在一个秘书办公室与秘书交谈,突然进来一个很高雅的小姐,好像是她的情敌,她赶快站起来,笑脸迎接道:“哎呀!今天太阳从哪边出来的,有贵人登门,这么特殊的人物,我可不敢接待呀!”
没想到那位小姐也不示弱道:“怎敢劳你大驾去搬椅子,你给别人说你一天要刷6次牙,搬个椅子不得擦个十来遍手才成。”
没对几下,两个女人就要打起来了。直到经理出来才被制止。
这种形褒实贬的舌斗比张嘴骂人还厉害,不仅伤了自尊,而且只能激发矛盾,加深愁恨。赞美的目的本来是给人带来快乐,带来信心,带来友爱的;而不是让人们作为一种骂架的工具随便地去利用的。
赞美要切境得体。
切合语境和得体妥帖是人们衡量理想的语言表达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赞美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切境得体,就是要求赞美与表达时的语境要适合,并且能够选择最佳的表达手段或方式,以取得最佳的赞美效果。
可见,赞美也不是随便拿过来一句好话就能说的,而是要考虑到被赞美对象的各种因素,包括其职业身份、文化程度、性格爱好、处境心情以及与赞美者的特定关系等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赞美的效果,所以必须因人而异地恰当赞美,否则,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比如,一个旅游团的一位小姐身体比较胖,导游赞美道:“小姐,你的身体真健壮!”这位小姐听后十分不高兴,反唇相讥说:“谢谢!你的身材真苗条。”导游的赞美引起了消极的反应,主要是用词没有看对象。“健壮”一词的适用对象一般为男性或男性化的事物,“苗条”一词的适用对象多为女性或女性化的事物。小姐对导游员使用“健壮”一词不满意,所以使用“苗条”加以回击。一位导游员对一位老人说:“老人家,您身体不大好,上下车时请您慢一点。”老人也很不高兴,说:“谁说我身体不好了,我年轻的时候……”其实导游员的表述没有问题,甚至还可能符合老人的实际情况,但是这样的表达仍然不太得体。因为老人最忌讳别人说他身体不好,即使老人的身体真的不好,导游员也不能这样说,应该回避这一点,采用其他的表述方式或者完全不提这类话题。另外,老年人最爱提起当年的勇武,所以导游员应该顺着这个思路赞美他们年轻时所具有的才华业绩,以求得他们的好感。
这种形褒实贬的舌斗比张嘴骂人还厉害,还阴险。它不仅伤了自尊,而且只会激发双方的矛盾。加深双方的愁恨。骂人也有君子之骂和小人之骂。君子骂人直接针对该骂之点,大声骂出,不辱其人格,不转变抹角;而小人骂人。则多用隐喻,阴险狡诈。不干不净。
鲁莽的赞美。
这种赞美属于那种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赞美。我曾经使用过过很多次。如在青岛,我在商场卖书被保安给抓到保工科,可是保安逮了很多类似搞推销的人,于是,怎么解释都不行,一般的招数都不起效了;保安很简单、严肃地说:“交钱走人,要不扣货。”
看来我不得不动用绝技了。于是,我连假哭带大嚷:“饧以为我想干这行,哪像你,上过大学,当保安部部长,家里有权有势,安排了这么轻松的好工作,我一个流浪的女孩子,混口饭吃,一天挣几块钱,怎么能和你比,俺又不象你有关系每月轻轻松松拿上千元,真是人比人,气死人。”部长听后心里乐滋滋的,显然被假哭假赞美击昏了头,十秒钟内侧隐之心便被我激活,于是他换上缓和、安抚的语言对我说:“走吧,走吧,没今天的饭钱,再让你进去卖一天,千万可别让领导看见了。”
这种赞美虽有点粗鲁、莽撞,但很奏效,有利于在吵嘴。
真正影响一个。不一定是在郑重其事的特殊场合,而是在平时不带着任何功利目的生活娱乐之中。所以,你要在关键时候有人缘。你就在平时多种些赞美的种子吧。
赞美提醒6:不要把话说绝
在赞美一个人时经常用一些极限词:“你是最伟大的”“你是最聪明的”、“你是最善良的”、“你是最……”。如果除去最字,别人可能还会相信,如果带上这个字,谁也不敢相信世界上你就是第一。
记得去一个公司推销书,我找到老板,他没有要,于是将我推荐给经理。我发现这个经理有购买之意,于是就问:“经理是送朋友,还是自己享受?”
“送给员工看的”。经理说。
此时,门外又进来一位领导模样的人。
“经理是最好的领导,与民同心,且关心员工的成长,简直是最了不起的好经理。”忽然他把书一放,“你走吧!”
我的心凉了半截,“原来刚才进来的是他们的董事长,我守着经理把话说绝了。”可是已经这个样子了,就破罐子破摔吧!
我又对刚进来的董事长一番游说。
他看看我说:“不要把话说绝,经理是个好领导,看你挺热情的,算了买你一套得了。”
如果不是把话说绝恐怕两套都搞定了,以后我再也不夸大其词地把话说那么绝了。聪明的人、无论是说话、办事、与人相处等,都不会走向绝对。都一定给自己留下一条退路。一旦没有退路则会加深我们的恐惧,给我们带来不利。
赞美提醒7:不要不符合实际,胡夸,令人莫名其妙
商场门店的女人对女人的赞美却经常脱口而出,“好漂亮哦”……问题是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吗?
赞扬要具体,泛泛的赞扬会让人觉得你漫不经心,不够真诚。“很好”“不错”“你真棒”如果配上可赞扬的事实说明、生动的细节描绘,更能使赞扬变得有力、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