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十六计》品读
20101500000026

第26章 曹刿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以逸待劳可以是疲敌劳敌。在敌人力量比较强大、气势比较凶猛之时,为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应采取疲敌劳敌的战术,使敌人体力疲惫、士气低落,再后发制人,一举破敌。

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了一次内乱,国君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杀害。齐襄公有两个弟弟——公子纠(在鲁国避难)和公子小白(在莒国避难),他们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鲁国国君鲁庄公决定亲自护送公子纠回齐国,结果公子小白先到国都临淄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立即发兵打败鲁国,逼鲁庄公杀掉了公子纠。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鲁庄公决定发兵御敌。颇具胆识谋略的鲁国人曹刿进见鲁庄公,在对时局进行分析后,他认为鲁国能够上下一心抗击齐国的侵略,并请求随同鲁庄公出战。

齐鲁两军相遇于鲁国东北部的长勺。双方列阵后,齐军击鼓出击。鲁庄公也想按传统战法下令击鼓对进,被曹刿谏止了。鲁庄公采纳曹刿敌疲我打的建议,暂时按兵不动,直至齐军三次擂鼓迫近鲁军阵前时,才下令击鼓进攻。齐军经连续前进,已经疲惫,鲁军以逸待劳,士气高昂。交战不久,齐军败走。鲁庄公急欲下令追击,曹刿恐齐军有诈,便下车察看敌车辙痕迹,继而登车眺望齐军战旗。他发现齐军车辙乱了,战旗也倒下了,队形十分混乱,这才建议鲁庄公下令追击。结果鲁军大获全胜。

长勺之战,鲁军运用的以逸待劳、以静制动、敌疲我打、击其惰归的战术,对后世后发制人战略战术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