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受欢迎的说话方式
20110700000010

第10章 准确得体的语言艺术(1)

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大,一项工作常常需要众多员工综合多个信息才能完成。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能良好的沟通,没有沟通一个群体的活动就无法进行。要使沟通成功,信息不仅需要被传递,还要被理解。口才好的人,说出话来准确得体,让人听得明白,能明确、清晰地传递、表达信息,而他们往往可以很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语言要得体,行为要大方

人际交往中,说话有时需要言辞犀利、锋芒毕露,有时需要言辞委婉、收敛锋芒。现代社会虽然竞争激烈,很需要张扬你的才干、凸显你的个性,但面对一些特定的谈话对象,却需要你藏锋掖芒,表现得谦和得体,这样你才容易被对方接纳,融洽人际关系,有利于你的事业发展。

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出席《中日友好条约》批准和互换仪式,双方约定不谈诸如钓鱼岛归属这样有争议的问题。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日本记者还是向邓小平提出了钓鱼岛问题。邓小平幽默且机智地答道:“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这个问题谈不拢,我们下一代总比我们聪明些,总会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段幽默与机智兼备的答记者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谦和得体的语言艺术。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提问,邓小平的回答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其中包含的内涵,都似乎是一种退让、一种自谦,它不仅显示了一位东方伟人的气度和修养,也使对方通过柔和的语言形式、愉悦的语言风格,接受到耐人寻味的强者之音。

有一次一个叫白兰德的人拜访林肯,当时正好有一队士兵站在门外,等待林肯训话。

林肯请朋友随他外出,并继续和他密谈。但是,当他们行至廊时,军队齐声欢呼起来。那位朋友这时应该识趣的离开,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于是,一位副官走到那人面前,嘱咐他退后几步。听这时才发现自己的失态,窘得满脸通红。但是,林肯却立即微笑说:“白兰德先生,你得知道他们也许分辨不出谁是总统呢!”在那难堪的一瞬间,林肯用他的幽默化解了这一窘迫的局面。

其实,每个人都可变得幽默,它不是天才、高智商、喜剧演员的专利。只要你常看一些笑话故事、歇后语,学习嘴角上翘,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一些麻烦就会迎刃而解了。

法学家王宠惠在伦敦时,有一次参加驻外使节举行的宴席。

席间,有位英国贵妇人问王宠惠:“听说贵国的男女都是凭媒妁之言,双方没经过恋爱就结成夫妻,那样多不好啊!像我们,都是经过长期的恋爱,对此有了深刻的了解后才结婚,这样多美满啊!”

王宠惠笑着回答:“这好比两壶水,我们的一壶是冷水,放在炉子上逐渐热起来,到后来沸腾了,所以中国夫妻间的感情,起初很冷淡,而后慢慢就好起来,因此很少有离婚的事件。而你们就像一壶沸腾的水,结婚后就逐渐冷却下来。听说英国的离婚案件比较多,莫非就是这个原因吗?”

人际交往中,当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不妨学学林肯和王宠惠的语言艺术,这样不仅可以使话语妙趣横生,化解尴尬,还能活跃气氛,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生活在19世纪的德国政治家俾斯麦,一次在圣彼得堡参加舞会,他频频赞美身边的舞伴,说她美若貂蝉、貌似天仙。那位女士不相信他的话,说:“外交官的话从来不可信。”俾斯麦问她为什么,她说:“很简单,当外交官说‘是’的时候,意思是‘可能’;说‘可能’时意思是‘不行’;嘴上若真的说‘不行’,那他就不会是外交官了。”

“夫人,您说得完全正确。”俾斯麦说,“这可能是我们职业的特点,我们不能不这样做,但你们女人却正好相反。”

女士问他为什么,他说:“很简单,当女人说‘不行’时,意思其实是‘可能’;女人说‘可能’时,意思是‘是’;嘴上若真的说出‘是’,她就不是女人了。”女士笑而不语,表示认同。

面对该女士毫无根据的分析和猜测,俾斯麦并没有从正面进行否定或辩解,而是以女士的逻辑思维道出了与她观点完全相反的判断。而这种判断同样也是毫无根据的,这样一来,就风趣幽默地凸显了该女士观点的荒谬性,也巧妙地化解了尴尬,活跃了气氛。

不要践踏别人的尊严

从人格的角度出发,任何人都无权伤害别人的面子。但是,有些人,当他们站在弱者面前时,却认为自己拥有这种权力,毫无顾虑地对他人指责批评,甚至呵斥羞辱。这种人能得到什么呢?除了一时之快和人际关系的恶化、自取其辱外,什么也得不到。

在一所高等职业学校里,一位学生因非法停车而堵住了学院的一个入口。这时他的导师冲进教室,当着众多同学的面,以非常凶悍的口吻问道:“是谁的车堵住了车道?”

当车主回答后,那位导师吼道:“你马上给我开走,否则我就把它绑上铁链拖走。”

这位学生是错了,车子不应该停在那儿。但从那天起,不只这位学生对那位导师看不惯,全班的学生都与他过不去,在他讲课的时候,他们故意大声聊天、说笑,根本无视他的存在。他的工作变得越来越不愉快,过不久只好申请调走了。

这位导师原本可以用友善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建议说:“如果把它开走,那别的车就可以进出了。”这位学生一定会很乐意听从他的建议。但是,他也许在潜意识中认为他有权无视别人的感受,结果他采用最愚蠢的方式:讽刺和威胁。这样,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我们在生活中都是顾及自己脸面的人。那么,我们也要顾及他人的脸面,要尽可能地减少对他人的伤害,保住他的面子。羞辱别人只能自找没趣。蒲松龄身着布衣应邀去一个有钱人家赴宴。席上,一个穿绸挂缎的矮胖子阴阳怪气地说:“久闻蒲先生文才出众,怎么老不见先生金榜题名呢?”蒲松龄微微一笑说:“对功名我已心灰意冷,最近我弃笔从商了。”另一个绫缎裹身的瘦高个故意装出吃惊的样子说:“经商可是挺赚钱的。可蒲先生为何衣着平平,是不是亏了本?”

蒲松龄叹口气说:“大人说得不错,我最近跑了趟登州,碰上从南洋进来一批象牙,大都是用绫缎包裹,也有用粗布包的,我原认为,绫缎包的总会名贵些吧,就多要了些,只要了少许粗布包的。谁知带回来一看,咳!绫缎包的竟是狗骨头,粗布包的倒是象牙。”

权贵们听后满脸窘相,个个默默无言。

有的人把自己的面子看得贵如金,却把别人的面子看得贱如纸。他们为了自显高明,不惜将别人的尊严践踏在脚下。其结果,也不过自取其辱罢了。

在人际交往中,只要维持住双方的面子,则一切争端都有回旋余地,一旦撕破面皮,就极可能转入火星四溅、双方都无力控制的局面。所以设法保住别人的面子,是智者说话的方式。

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为了准确地传递信息,让别人容易理解和把握,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技巧,以便把你的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下面几点建议值得参考:

1.讲话的快慢要适度,声音要适中

首先,在交谈过程中要留意自己,说话是不是太快了?如果说话快而导致字音不清,就等于没讲。即使快而清楚,也不足效仿。说话的目的在于使人全部明白,别人听不清,听不懂,就是浪费时间。因此,我们要训练自己,讲话的语音要清楚,快慢要适度。说一句,人家就可听懂一句,不必再问。要明白,陌生人或地位比你低的人是不敢一再请你重说的。

其次,说话的声音不要太响。在火车里,在飞机上,或者是在有严重噪声干扰的地方,提高声音说话是不得已的。但是,平时就不必要也不能太大声。在公共场所或在会客室里,过高的声音会使对方感到不舒服。

说话不能太快也不能太响,但在谈话中,每句话声调也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说话有节奏,快慢合适,这可使你的谈话充满情感。你可留心那些使人听而忘倦的人的说话方法,留心舞台上的名角念词的方法。

2.要揣摩如何用词,说话越简练越好

有些人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拼命说许多话,还是无法把他的意见表达出来,结果对方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却抓不到他话中的意思。所以,话未说出时,应先在脑里打好一个草稿,拟几个要点。

3.把握进行良好沟通的要点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特有的联系方式,沟通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它有特定的规律和技巧。学习和掌握这些技巧,不仅会使人工作心情舒畅,而且会使人人缘极好,生活美满。

良好的沟通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比知识水平、分析能力和智力程度更为重要,良好的沟通,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你必须机灵一些,创意要能提起人的兴趣。如果你总是向老板唠叨一些婆婆妈妈的琐事,你的前途就无望了。

(2)与人沟通必须充满自信,不说废话才是懂得沟通的干练之才。

(3)轻松潇洒的态度对于沟通的成功至关重要。你如果过于紧张,别人看着也会难受。

(4)说话人的诚实会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因为世上说谎行骗的人太多了,诚实一定会有助于你的成功。

(5)对方的兴趣所在是你关心的焦点,对对方的好恶要敏感。

(6)保持适当的幽默感。

(7)不要让情绪左右信息的传递。不要心里不同意对方的话,或是另有看法,就打断别人的话。倾听并不等于完全同意对方,它只是一个“听”的动作。

(8)不要急于下结论。未经仔细考虑而下的结论,即使当时双方都很满意,日后也有可能造成麻烦。例如,太快决定雇用某人,很可能造成日后各方时间、金钱及精力的浪费。

(9)决定你反应的方式。除非确定对方的话已经快要讲完了,否则不要太早下结论。

第一个反应一定要对对方做正面肯定的回答,就算你完全不同意对方的观点,至少感谢他愿意花时间和你一谈。

委婉回绝的语言艺术

1972年5月的一个凌晨,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四个协定刚刚签署,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基辛格就在莫斯科的一家旅馆里,向随行的美国记者团介绍这方面会谈的情况了。

“苏联每年生产导弹的速度大约是250枚。”基辛格微笑着透露这一信息。敏捷的记者们立刻接过了话头,探问美国的国防机密。“我们的情况呢?我们有多少潜艇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有多少‘民兵’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一个记者迫不及待地问。

基辛格耸了耸肩,说道:“我不确切知道正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和‘民兵’导弹有多少。至于潜艇嘛,我的苦处是,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保密的。”

记者说:“不是保密的。”基辛格微微一笑,反问道:“不是保密的吗?那你说是多少呢?”在场的记者哄堂大笑,关于这个问题的提问也就不了了之。基辛格拒绝透露导弹数目的回答非常巧妙,他没有采用那种惯见的外交辞令——无可奉告,而是假装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涉嫌泄露国家机密,因此不能贸然回答,这样的拒绝就显得有理有节。而在记者紧追不舍的情形下,他又利用对方自相矛盾的说法,把问题推给了对方,从而回避了这一敏感问题。

人际交往中,被人拒绝总是令人遗憾的,但却又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在拒绝他人时,尽量要像基辛格那样,以得体的方式进行,尽量把对方的不满和不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如果不该拒绝的拒绝了,有时会反受其害;如果该拒绝的不予拒绝,轻易承诺了自己不能履行的职责,最终会自食其恶果。拒绝别人是一门语言艺术,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讲究拒绝的策略。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方式的拒绝,都必须以减少对方的不悦和失望,寻求其谅解和认同为基本原则。

一次,一家报社邀请林肯总统参加他们的编辑大会,并要他在大会上发言。林肯不愿意过于频繁地参加这种会议,更不想在大会上讲话,不过他担心如果明言拒绝,既扫了对方的兴,又会给一些小报捕风捉影的题材,于是林肯在会上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我在森林里遇到一位穿戴很时髦的小姐,由于道路很狭窄,我便侧身一旁让她先行,但与此同时,这位小姐也停了下来,并且目不转睛地看着我。

她说:“我此时才知道,世界上没有比你更丑陋的男人了。”

我回答说:“您说的是事实,但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那位小姐说:“当然,父母所造成的缺陷的确是无法弥补的,但你可以躲在家里不出来啊!”

所有的人都被总统的幽默故事逗笑了,大会主席也不再坚持让他上台讲话了。

人际交往中,任何人只要提出要求,总是不希望遭到拒绝,一旦遭到拒绝,必然会表现出不悦和失望。有时候,这种不悦和失望会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妨碍彼此的沟通和理解,妨碍建立正常的交往关系。因此,拒绝别人时,要像林肯一样尽可能婉言拒绝,不去伤害他人的自尊。

如果处理不当,拒绝容易伤害感情,这就必须在拒绝的同时寻求对方的理解和认同。要获得对方的理解和认同,一是要尽可能摆出合理的拒绝理由,如果对方认为你所陈述的理由合情合理,即使遭到了拒绝,也会表示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二是讲究方式方法,拒绝的方式方法得当,就会达到婉言拒绝的最佳效果。

拒绝但不使人难堪

在你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可能也会遇到下列的情形:一个素质行为不良的熟人来缠住你,非要向你借钱不可,但你知道,如果借给他便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你的顶头上司在增减人员上向你提出一些建议,但是这些建议又不符合公司现实情况。诸如此类的事你必定要加以拒绝,可是拒绝之后,就要伤和气,引人恶感,被人误会,甚至积怨。

要避免这种情形发生,唯一方法便是要运用些聪颖的智慧。请看下面的例子:在德国某电子公司的一次会议上,公司经理拿出一个他设计的商标征求大家意见。经理说:“这个商标的主题是旭日。这个旭日很像日本的国徽,日本人民见了一定乐于购买我们的产品。”营业部主任和广告部主任都极力恭维经理的构想,但年轻的销售部主任说:“我不同意这个商标。”经理听了感到很吃惊,全室的人都瞪大眼睛盯住他。年轻的销售部主任没有同经理争论那个带红圈圈的设计是否雅观,而是说:

“我恐怕它太好了。”经理感到纳闷,脸上却带着笑说:“你的话叫我难理解,解释来听听。”“这个设计与日本国徽很相似,日本人喜欢,然而,我们另一个重要市场中国的人民,也会想到这是日本国徽,他们就不会引起好感,就不会买我们的产品,这不同本公司要扩展对华贸易营业计划相抵触吗?这显然是顾此失彼了。”“天哪!你的话高明极了!”经理叫了起来。

向有权威的人士表示反对或拒绝,你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还要注意技巧。年轻主任用一句“我恐怕它太好了”先抚平了经理的不快,使他不失体面。后来他用更充分的理由,提出反对经理的意见,经理也就不会感到下不了台。

让对方理解你的信息

人人都会犯错误,尤其是当你工作过重,精神不佳,压力太沉重时,不小心犯错是非常普通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在犯错之后正确地面对,便不算什么大事情,甚至还会提升你的形象,对你日后的交往起到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