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受欢迎的说话方式
20110700000016

第16章 好口才是一生的财富(1)

语言是人际沟通的通行证,是展现个人形象的一张精美名片。良好的语言是现代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是提高素质、开发潜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人际交往中,良好的语言修养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能够掌握语言的精髓并加以运用,就一定能做到说话有水平,生活有色彩,人生有魅力。好口才是一生的财富。

魅力四射的语言艺术

一天,一个衣着寒酸的年轻人来到当地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他是来应聘的。人事部经理出于同情,勉强让他坐下,内心谋划着找一个理由让他体面而退。正所谓人不可貌相,出人意料的是,年轻人三言两语就打动了人事部经理,原本计划的几分钟变成了一个多小时。谈话结束后,人事部经理将这位年轻人郑重地介绍给了公司的总经理。总经理一番面试,同样为年轻人的睿智所折服,不仅盛情款待了他,还为他安排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岗位。

这位外表看上去困顿潦倒的年轻人,靠什么魔力在短短的时间内影响了两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呢?是他高雅的谈吐打动了他们的内心,使对方完全忘掉了他外在的形象。

前任哈佛大学校长伊勒特曾说:“在造成一个上流人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优美而文雅的谈吐。”人际交往中,语言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有一位著名的画家,以擅长画牡丹闻名海内外。他旅居海外期间,一位国会议员慕名买了他一幅牡丹画,回去后很高兴地挂在客厅里。一位朋友来访,看到后大呼不吉利,因为这幅牡丹没有画完整,缺了一部分。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用中国话说岂不是“富贵不全”吗?

议员一看,也大吃一惊,认为牡丹缺了一边是对他的不尊敬,要求画家向他道歉并重画一幅。画家听了他的理由,灵机一动,告诉这位议员,既然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边,不正是代表“富贵无边”吗?听了画家的解释,议员又高高兴兴地把画捧回去了。

中国人讲究“看客下菜,量体裁衣”,指的是办事时要看具体情况,灵活机动,不能拘泥于现成的条文,生搬硬套。说话也是这样,要看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因人而异。鬼谷子在《权篇》中,将其中的说话技巧演绎得淋漓尽致:“与智者谈话,要以渊博为原则;与拙者谈话,要以强辩为原则;与善辩的人谈话,要以简要为原则;与高贵的人谈话,要以吹鼓气势为原则;与富人谈话,要以高雅潇洒为原则;与穷人谈话,要以利害为原则;与卑贱者谈话,要以谦恭为原则;与勇敢者谈话,要以果敢为原则;与上进者谈话,要以锐意进取为原则。”

会说话是一种艺术,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了,表达的效果会大相径庭。有的人虽然喋喋不休,口若悬河,但由于是老生常谈,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有的人,却能游刃有余地运用语言的魔棒,或一语中的,或长篇大论,或机智幽默,或生动形象。后者调动了语言最积极的因素,发挥了语言最突出的表达功能,一开口便让人难忘。

因为少说了一句话

有一位服务于某大型电脑公司,担任系统工程师的职员。他在公司已服务六年,技术优秀并很关照晚辈,上级对他也另眼相待。但他却在一次与客户的交涉中,犯了意想不到的大错误。

某客户买这家公司的电脑,因而召集员工听该电脑公司的人讲解。这位系统工程师极认真而详细地解说电脑的操作和内容。在说明会的休息时间里,他前往洗手间,要洗手时才发现没有洗手用的香皂。他看见隔壁放着一块,但正好有一位老人在用,这位工程师由于赶时间,并未向老人打声招呼就径自伸手将香皂取过来用,然后在隔壁随便抓把卫生纸擦手,就匆匆走出去。

那位老人对这位工程师的所作所为,觉得很生气,认为不招呼一声就随便用别人位子上的东西,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而这位老人正是这家客户的董事长。

“这么不懂礼貌的人,是哪家公司的人呢?”

这位董事长一询问,知道就是电脑公司派来说明的工程师,结果使得原来要成交的电脑被退了回去。这么一来,电脑公司也开始调查原因。电脑公司总经理特地到这家公司谢罪,但还是无法挽回工程师所造成的恶果,工程师也因此而引咎辞职。

这位本来很有前途的优秀工程师,若能在洗手时多说一句:“对不起,让我先用一下。”整个情形都将为之改观。由此可见,短短的一句话,也是不容轻忽的。

倘若经常觉得“这种小事不说也无妨,对方一定会知道的”或认为“芝麻小事,不说也罢”,这就错了。

自己这样想,对方是不是也这么想呢?所以,虽然是芝麻小事,仍是要经由嘴里讲出对方才能明白、谅解。

虽然电脑公司的人前去对生气的董事长道歉,但并没有缓和彼此间的气氛,反而加深其间的裂痕,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前去道歉的人,心里总是难过,头也是垂下的。道歉之前,总想先解释事情,结果往往忘了说几句对不起的话,反而更引起对方的不满。

所以去道歉的人,看到对方马上要先说:“真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再说明事情也不迟。在说明时,也不要忘记强调歉意,并说:“真的很抱歉”“你所说的很有道理。”或说:“我了解你的意思。”听对方说话时,在必要时候,还要点头附和,这样对方的火气才会降下来,并通过这次会谈使彼此意见更加沟通。在这种与人交涉方面很能干的人,在公司容易受上级看重,并受客户欢迎。

在适当时候说适当的话,会使不利的状况转为有利。在交涉中若有意见,一定要诚恳说出来,如此一来,相互的依赖感才会加深一层。

有理且得体的劝说

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时,你要劝说别人从他的立场上改变到你的立场上,如果说话不当,就会使别人下不了台阶而没有面子,甚至有可能使别人恼羞成怒,与你发生争执。

例如,在某商店,一位40岁左右的妇女,手里拿着一瓶果酱,满脸怒容地朝服务员小姐走过去,大声说:“我儿子到你们这买的果酱,怎么分量差这么多?”服务员小姐礼貌地从这位妇女手中接过果酱,看了一会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微笑着对那位妇女说:“实在是对不起,不过您儿子可能又长胖了,不信您回去称称他的体重看看。”这位妇女一下子明白过来,知道是自己的儿子偷吃了果酱,于是连忙和服务员聊了一下别的商品,服务员也微笑着向她解释,气氛变得很融洽。假如那位服务员直接说:“是你家儿子偷吃了果酱。”那位妇女面子上一定下不了台,说不定会与服务员争吵起来。

一般来说,除非有的人已经做出了许诺和决定,而不愿改变自己的立场外,大多数人还是会很高兴地改变其观点转而同意你的观点的,只要你的劝说有理而且得体。精明的劝说者往往知道怎样使门开着,以便对方能从他以前的立场上改变过来,而又不失面子。

有两种方法可以借鉴运用。

第一种方法是假定别人在一开始没有掌握事实的全部。这时,你可以这样说:“当然,我完全能够理解你为什么这样想,因为当时你还不完全知道其中的细节。”如果对方错了,你最好帮他从错误中找借口。比如,你可以这样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不管是谁,都会这样想的。”或者你这样说:“开始,我也是像你这么想。不过后来,我偶然知道了这些资料,因此,我的想法才得以改变。”

第二种方法是你建议以某种方式,让对方的不同意见转移到别人头上。

一位老太太在某商场为其丈夫购买了一套西服,拿回家给丈夫穿后,丈夫有点不大喜欢这种颜色。于是,这位老太太急忙包好,干洗后拿到商店去退货。她对服务员保证道:“这件衣服绝没穿过。”

服务员接过衣服看了看,发现了衣服有干洗的痕迹。机敏的服务员并没有当场指出证据,来说明那位老太太说的是假话,如果那样的话,顾客会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死不承认的。这位服务员而是为顾客找了一个台阶。

服务员微笑着说:“夫人,我想是不是您家的哪一位搞错了,把衣服错送到洗衣店去了?我自己前不久也发生过这件事,我把买的新衣服和其他衣服放在一起,结果我丈夫把新衣服送去洗了。我想,您大概是否也碰到了这种事情,因为这衣服确实有洗过的痕迹。”

这位顾客知道自己错了,而售货员却把错误转嫁给这位顾客的丈夫身上,反正,这位可怜的丈夫又不在身边,背一背黑锅也无妨。这位太太笑着骂道:“遭天打的,一定是他搞错了。”于是体面地拿起衣服,离开了商场。

衡之以利,引发共鸣

感人的话容易引发人的共鸣心理。在很多时候,感人的话并不需要锦上添花的溢美之辞,而只需要雪中送炭的理解、鼓励和尊重,让对方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你对他的真诚、友善与赏识。用感人的话来说出内心的感受,可能在某个时刻收获一个美好的结果。

迈克是美国全国安全公司的推销员。一天,他在向顾客做了精彩的产品性能解说后,向对方提出了定货要求。想不到顾客听完他的介绍后,不仅没有订货的意思,反而喋喋不休地向迈克诉说了自己的一系列不幸遭遇:

“几个月前,我驾车和我的妻子在公路上正常行驶,一位花花公子把我们的车撞得粉碎,我在医院里躺了两个星期,我的妻子在医院里住了六个多星期,公司为此把她除了名。如今,我们俩的医疗账单加在一起在两万美元以上,虽然我知道保险公司最终会支付这笔钱,但当时确使我们紧张不安。

“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我的儿子从海军服役回家,途中因车速过快,刹车不及,撞进一家加油站。我们的另一辆车也毁了,还撞坏了石油公司价值6000美元的招牌。现在我已知道保险公司将赔偿汽车损失,但还不知道招牌的赔偿问题将会如何解决。如果要我们来赔偿那该死的招牌,真会使我们陷入困境中!”

面对顾客的一系列不幸遭遇,如果换了一个推销员,可能会对顾客的不幸表示同情,并说些安慰的话。但对推销员而言,同情能帮助你卖出产品吗?迈克静静地听完了顾客的述说后,看着顾客的眼睛,静静地说:“先生,请告诉我,除了这些事以外,你还有什么其他原因,使你不准备在你家中安装这种火警器来保护你全家的生命安全呢?”

说完,迈克毫不犹豫地拿出样品,举放在墙上,然后说道:“先生,我想您现在已经欠了差不多3万美元了,那么,再欠个300美元也无大碍。”说到这里,迈克停顿了一下,放低声音说:“先生,在任何情况下,水火都是无情的,就你目前的情况来说,再也禁不起任何折腾了!”

我们看到,当顾客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的种种不幸时,迈克没有匆忙打断顾客谈话,当顾客述说完自己的不幸遭遇后,迈克并没有给予廉价的同情,而是向顾客提供了一个可使他避免发生新的不幸的方法,从而诱导顾客成交。他告诉顾客,在遭受到一连串的不幸之后,他再也不能承受任何打击了——更何况是无情的火灾?这句话拨动了顾客的心弦,引发了共鸣心理。

当然,光有共鸣还是不够的。美国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说服别人,不能仅晓之以理,更应晓之以利!”迈克正是抓住了当时顾客害怕再次出事的矛盾心理,以“现在你已经欠了差不多3万美元了,那么,再欠个300美元也无大碍”为理由,让顾客进退难舍,再无话可说了,最后买下了迈克推销的商品。

人际交往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衡之以利,是最常采用的说服方法之一。

所谓晓之以理,就是讲道理。简单的事情,小道理,一两个典型事例,再加上简明、扼要的分析,道理就可以讲清楚。复杂的事情,大道理,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触动一点就牵动全局,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一系列的说服工作,从多方面展开心理攻势,并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如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这个结论不宜由自己单方面推断出来交给对方,最好以征询意见的口气引导对方同你一起来推理,共同探讨得出结论。让他把你的意见、主张,当做自己寻求的答案,自愿接受,自动就范。这样的说服会更高明。

说好“对不起”

有两户人家紧邻而居,东家的人和乐相融,生活幸福美满;西家的人经常争吵,天天鸡犬不宁。这种情形引起了一位社会学专家的兴趣。

社会学专家问东家的人说:“你们一家人为什么从不像西家人那样经常争吵,而能够和睦相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