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读《金匮要略》学生活
2018600000012

第12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1)

原文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月去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释讲

如果趺阳部出现微弦的脉象,应当兼有腹部胀满,如果腹部不胀满的,必定会出现大便困难,两侧腋下至腰部疼痛,这是由于下焦阳虚,寒气从下上逆的缘故,应当用温药治疗。

临症意义

1.腹满有虚寒、有实热、有食滞,便难多为燥热,两脚疼痛每由寒湿、瘀血引起。然本条所述其与“趺阳脉微弦”并见,故必其为虚寒之证。是其临床见症,腹满而按之必软,大便难而其便可能稀溏,两脚疼痛与大便难并见且其疼痛当不太剧烈。

2.此条文中的“两肱疼痛”,历来医家都理解为“两胁疼痛”,将“肱”字解释为侧胸部位的所谓“肱胁”,这是不对的。

考历代医学书籍,本条文的“肤”字,不能读为“肱胁”的“肱”字,而应当读为“脚”字。“肱”是“脚”的省文,就如同“却”字省“卩”作“去”一样。文字多有省文,这在古书中是屡见不鲜的。正因为“肱”字是“脚”字的省文,所以本条“必便难,而两肱疼痛”之句,在其他医书中则作“必大便难而脚痛”。本条文所说的微弦之象见于趺阳之脉,则表明了虚寒之邪是病于脾。由于脾居于中焦而主腹部,所以“法当腹满”,如腹不胀满,则表明虚寒之邪不留于腹中而反下趋,其邪若结于下焦,使阳气不通,则为“便难”、为“脚痛”,也就是所谓的“此虚寒从上向下也”。(注意:“此虚寒从下上也”一句,是“此虚寒从上向下也”一句的错误)在祖国医学里,脾病而有“脚痛”一证,是不乏其例的。

原文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释讲

如果有腹部胀满的症状,按之不痛的表示为虚证;按之疼痛的表示为实证,治疗实证应当用泻下法。

临症意义

本条是以触诊辨虚实,以舌诊决治法,是腹诊、舌诊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临床上对于疾病的辨证和施治都是以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为前提,将四诊所得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后,得出结果和决定治疗的。另外,舌苔色黄,有虚有实,如果色黄而滑润的,是为虚证;如果色黄而干燥的,是为实证。实证可以用攻下之法,而虚证则不可以攻下,临床上注意辨别。

原文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释讲

如果腹满而舌苔黄,没有用泻下法的,用泻下药后则黄苔可以消退。如果腹部胀满有时减轻,之后又依然如故,这属于寒证,应当用温药治疗。

临症意义

临床上中焦虚寒证,除腹满时减,复如故外,还可能有畏寒喜暖,四肢不温,神疲乏力,食少纳呆,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象缓弱等。治疗温中补虚,用理中汤、建中汤之类。

原文

病者萎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释讲

病人面色萎黄,烦躁而口不渴,阴寒壅结于胸中,而又腹泻下利不止的,属于死证。

临症意义

本条“不渴”,是辨证的关键,如果不口渴而有躁动不安证,则是寒邪为患,阴盛阳微,属于阴躁;如果口渴而躁动不安的,则是热邪所致,为阳盛阴衰,病属阳躁。

原文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释讲

如果寸口部出现弦脉,通常会出现两胁肋拘急而疼痛,兼有畏寒怕冷的症状。

临症意义

本条以“寸口脉弦”论述肝邪横侮肺金而为“胁下急证”、“啬啬恶寒”之证,可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之文相参研究。

原文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释讲

遭受寒邪侵袭的人,喜欢打呵欠,容易鼻流清涕。如果病人出现发热,但面色正常,则喜欢打喷嚏。

原文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释讲

如果寒邪直中于里,容易引起腹泻,这是由于脾胃虚寒所致;如果想打喷嚏又打不出,这是由于腹中受寒的缘故。

临症意义

上条论中寒家阳气未衰而善嚏,此条论中寒家阳气已衰而欲嚏不能,是较上条之证为重。

原文

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也。

释讲

如果身体瘦弱的人,肚脐周围出现疼痛,必定是因感受风寒,导致大便不通,如果误用泻下法通大便,则会损伤下焦元气,导致下焦阴寒之气逆上:如果气不逆上的,心窝处必定会出现痞证。

临症意义

“绕脐痛”和“谷气不行”,在临床上有寒热虚实之分,如本条所述的证候,看起来似寒实之证,但实际上是为虚寒之证,它是由于误下以后,损伤中焦之阳,阳虚不运,虚寒内停,所以出现脐痛,大便不通,除此以外,还当有腹痛、喜温按、舌淡苔白、脉象虚弱等症。治疗以温化补虚的方法,方如理中汤、四逆汤之类。在临床上“绕脐痛”、“谷气不行”多数见于实热证,由有形之积,如宿食、燥屎等积滞于肠胃中,致使腑气不能宣通而成。症状除上两症外,当伴有一系列的实热证:腹痛拒按,喜冷,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沉实有力等。治疗以通腑泻热法,如承气汤之类。

原文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厚朴七物汤

厚朴半斤,甘草大黄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释讲

患腹部胀满,兼有发热10天,脉象浮数,饮食正常的,应当服用厚朴七物汤治疗。

将以上7味药,用水1斗,煮取4升,每次温服8合,1日3次。兼有呕吐的加半夏五合;兼有腹泻的去大黄,寒象较盛时则加生姜至半斤。

临症意义

表证里证同时治疗的方法,是用于表里同病。因为有些证候,单纯解表,则里证不去;单纯治里,则外证不解,所以必须表里同治,比如本条的厚朴七物汤证。然而这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具体运用时,还须分析表里证孰多孰少,孰轻孰重,孰急孰缓,而决定不同的治疗方法。表里同病,若病情是以表证为主,则治疗应偏重于表,如表实证而兼有内热烦燥的大青龙汤证;若病情是以里证为主,则治疗应偏重于里,如腹满证而兼有发热、脉浮数的厚朴七物汤证;若表里证同等的,则应表里并重,如外寒内饮的小青龙汤证。

原文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附子粳米汤方

附子一枚,炮半夏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粳米半升炒熟。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释讲

腹部受寒邪侵袭,出现肠鸣腹痛,胸胁逆满,呕吐,应当服用附子粳米汤治疗。

将以上5味药,用水8升,煮米熟汤成,去药渣,每次温服1升,1日3次。

临症意义

本方与理中汤虽同治中焦虚寒证,但理中汤主要针对腹满下利而治;附子粳米汤主要针对腹痛呕吐而治,它们在证候治疗上各有侧重点,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临床上当以此为辨。

原文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厚朴三物汤方

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释讲

患腹部疼痛,出现大便秘结不通的,应当服用厚朴三物汤治疗。

将以上3味药,用水1斗2升,先煮厚朴、枳实,取汁5升,加大黄煮取3升,每次温服1升,直到大便通利。

临症意义

本方与小承气汤:厚朴、枳实、大黄、其药味组成是相同的,并且都同治实证、热证;同具有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证,同以攻下为用。但是,厚朴三物汤是以厚朴为君药,意在行气,用于内实气滞证,以气滞证为主;而小承气汤是以大黄为君药,意在荡积,用于实热积滞证,以积滞证为主。

原文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枳实四枚,炙大黄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五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释讲

如果用手按压心窝部位,感觉胀满疼痛的,属于实证,应当用攻下法,应当服用大柴胡汤治疗。

将以上8味药,用水1斗2升,煮取6升,去药渣,再煎煮后,每次温服1升,1日3次。

临症意义

以方测证,本条除心下满痛外,常连及胁下膈间少阳经所主部位,当还有口苦呕吐,郁郁微烦等症。

原文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见前痉病中。

释讲

如果腹部胀满没有缓解,即使有时症状减轻却不明显的,应当用泻下法,应当服用大承气汤治疗。

临症意义

本条是实证腹满的辨证和治法,还须结合前第二、三条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