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弱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
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
释讲
有些观点认为:之所以称为百合病,是因为人体的百脉皆出于同一个根源,任何经脉发生病变都会引起百合病。
百合病的症状表现为:想要进食,却又吃不下,经常沉默不语,想睡觉又睡不着,想行走又走不动:有时食欲很好,有时又不愿闻到饮食的气味,似乎怕冷,但又没有寒证,似乎发热,但又没有热证;口苦,小便赤红,即使服用许多药物也不能改善病情,服药后甚至出现呕吐或是腹泻得十分厉害,神情恍惚不定,像是被神灵附身一般,但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是脉搏稍快,如果病人在小便时出现头痛的,患病约60天可以好转;如果病人在小便时头不痛,但怕风的,患病约40天可以好转;如果病人在小便时很畅快,只出现头晕的,患病约20天可以好转。
以上这些症状,有的在患病之前就会出现,有的在患病四五天后出现,有的在患病20天或1个月后才稍微出现,治疗时,应该根据不同的病证来施治。
原文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百合知母汤方
百合七枚,擘知母三两,切。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释讲
患百合病,误用发汗法后,导致沣液严重亏损,应该服用百合知母汤来治疗。
先用水洗百合,浸泡一夜,出现白沫后,去水,再用泉水2升,煎取1升,去药渣;另用泉水2升煎知母,取1升,去药渣;混合两种药液,取1升5合,分2次温服。
临症意义
1.百合病是由于肺经阴虚燥热,影响到百脉平和,精神魂魄不定而引起的。由于阴虚有热,百脉不利,魄气变幻,所以人体出现一系列的异常现象。
2.百合病除了表现的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欲食不食,欲卧不卧,常默默等证候各异以外,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症是它的主要辨证要点,这对我们认识百合病是一很好的依据。
原文
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
滑石代赭汤方
百合七枚,擘滑石三两,碎,绵裹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碎,绵裹。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滓;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服。
释讲
患百合病,误用攻下法而发病的,应该服用滑石代赭汤来治疗。
先用水洗百合,浸泡一夜,出现白沫后,去水,再用泉水2升,煎煮1升,去药渣;再用泉水2升,煎煮滑石、代赭石,取药液1升,去药渣,混合两种药液后再煎煮,取1升5合,分2次温服。
原文
百合病,吐之后者,用后方主之。
百合鸡子汤方
百合七枚鸡子黄一枚。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
释讲
患百合病,误用吐法而发病的,应该服用百合鸡子汤治疗。
先用水洗百合,浸泡一夜,出现白沫后,去水,再用泉水2升,煎煮取汁1升,去药渣,加入鸡子黄,搅匀,煎煮取五分,温服。
临症意义
上三条所论,皆为热病后或汗、或下、或吐,伤津耗液,余热熏肺所致百合病,故以百合为主治。然其因有汗、下、吐之异,则所伤有别,故分别配以知母益水源而滋口燥,配以代赭石降逆气而止呕哕,配以鸡子黄养中气而除虚烦。
原文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百合地黄汤方
百合七枚,擘生地黄汁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
释讲
百合病没有经过使用催吐、泻下、发汗等方法来治疗,症状表现与第一条所述相同的,应该服用百合地黄汤治疗。
用水洗百合,浸泡一夜,出现白沫后,去水,再用泉水2升,煎煮取汁1升,去药渣,加入地黄药液煎煮,取1升5合,分2次温服,如病情痊愈就不必再服用,服药后应当排出黑色的大便。
临症意义
1.百合病是一种慢性虚热性疾病,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治愈,往往一服中病,停服后又发,所以在服用百合地黄汤时,应以守方为宜,长期服用,不可中间停服。
2.近年来有人治疗百合本病,用百合地黄汤合以甘麦大枣汤,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因甘麦大枣汤也属于一首平调之剂,有润燥缓急,调理经脉的作用,故而合之以治。
原文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百合洗方
上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
释讲
如果患百合病1个月仍不痊愈,反而出现口渴的,应该服用百合洗方治疗。
用水1斗,浸泡百合一夜,然后煎煮浸泡的百合水,乘热洗浴全身,洗后,进食淡熟面条,不能加盐和豆豉。
原文
百合病,渴不差者,栝蒌牡蛎散主之。
栝萎牡蛎散方
栝蒌根牡蛎,熬,等份。
上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释讲
患百合病,用百合洗方治疗后仍旧口渴的,应该服用栝蒌牡蛎散治疗。
将以上2药研为细末,每次饮服方寸匕,1日3次。
临症意义
上两条均为百合病变渴的方治。一为外洗,一为内服,临床上可同用,并可配以百合地黄汤使用。
原文
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百合滑石散方
百合一两,炙滑石三两。
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
释讲
患百合病原本不应当发热,如果出现发热的,应当服用百合滑石散治疗。
将药物研为散剂,每次服方寸匕,1目3次,如果小便通利的,表示琊热已经随着小便出而病愈,此时应当停止服用。
临症意义
以上第六、第七、第八三条是为百合病变证的治疗方法。百合病证本为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等,治疗用百合地黄汤润理气血,清其邪热;如果又见口渴或发热,是为百合病经久不愈,阴虚内热更甚而产生的变证,治疗可以选用百合洗方、栝蒌牡蛎散或百合滑石散,以滋阴清热。然既是治疗百合病,则均当以百合地黄汤为其主方。
原文
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
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释讲
患百合病,如果出现阴寒证,应该用温阳散寒法;如果出现阳热证,则应该用滋阴清热法。
如果出现阳热证,反用温阳散寒法治疗,又再发其汗,属于逆治法(误治);如果出现阴寒证,却用滋阴清热法治疗,又服用泻下药,这也属于逆治(误治)。
临症意义
本条是指出百合病的治疗原则,即条文所谓的“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见阴攻阳”。而前几条所述的证治正是符合这一原则的。如第六条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证的治疗,口渴,即是在里的证候,用百合洗方渍水而外洗其身,是为从表而治,这就是“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之义。再如第八条的百合病病变发热的治法,发热,是为在表的证候,服用百合滑石散从里而治,是为治里的方法,这就是“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之义。如果违反了这一治疗原则,而误用发汗,或者攻下的方法,津液就会从外、从下而泄,津泄阴伤,虚热更甚,则百合病证加重不愈。
原文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
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释讲
患狐惑病,症状表现与伤寒病很类似,病人沉默想睡,却不能闭目安眠,睡卧时又想起身,神情不安。虫毒侵蚀于上部咽喉的称为惑,侵蚀于下部前后二阴的称为狐。病人不想吃东西,很怕闻到饮食的气味;同时面色及眼睛的颜色也变化无常,有时红,有时黑,有时白。如果腐蚀于咽喉,就会出现声音嘶哑。应当服用甘草泻心汤治疗。
将以上7味药,用水1斗,煮取6升,去药渣,再煎煮,每次温服一升,1日3次。
临症意义
本方甘草泻心汤苦辛合化、补泻兼用,为治狐惑病蚀烂于喉的方剂。今人用治口腔糜烂经年不愈的病人,颇有效验。
原文
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
苦参汤方
苦参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日三服。
释讲
腐蚀于前阴部,就会出现咽喉干燥,用苦参汤外洗。
将药物用水1斗,煎取7升,去药渣,熏洗前阴部,1日3次。
腐蚀于肛门的,用雄黄外熏。
原文
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雄黄熏方
上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
《脉经》云:病人或从呼吸上蚀其咽,或从下焦蚀其肛阴,蚀上为惑,蚀下为狐,狐惑病者,猪苓散主之。
释讲
将药研为细末,用筒瓦2枚扣合成为圆形,朝着肛门部位熏烤。
《脉经》说:病人或者从上呼吸道腐蚀咽喉,或者从下腐蚀肛阴。侵蚀上部的称为惑,侵蚀下部的称为狐,患狐惑病的,可以服用猪苓散治疗。
临症意义
以上三条是论述狐惑病的证候,以及蚀于喉、前阴、后阴等部位的不同治法。由于病变的部位不同,所以治疗也不相同,但是除湿化热、解毒杀虫的目的是一致的。
原文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赤小豆当归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归。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释讲
病人出现数脉,没有发热,感觉稍微烦躁,沉默无语,只想睡觉,身体出汗。初得病的三四天,双眼红得像斑鸠的眼睛一般,等到七八天时,两眼的内、外眦变黑;如果此时能吃东西,表示热毒蕴结于血分而形成为痈脓。应当服用赤小豆当归散治疗。
以上2味药,捣碎为散剂,每次用浆水服方寸匕,1日3次。
临症意义
本条赤小豆当归散方,亦见于后第十六篇“近血”条,可参看。
原文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释讲
患阳毒病,症状表现为:脸部出现红色斑点,像锦纹一般,咽喉疼痛,吐脓血。如果病情只有5天以内则容易治疗,如果超过7天以上,就很难治愈。用升麻鳖甲汤治疗。
原文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因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升麻鳖甲汤方
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炒去汗,一两甘草二两鳖甲手指大一片,炙雄黄半两,研。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释讲
患阴毒病,症状表现为:脸部及双眼发青,全身疼痛像是被棍子打一般,咽喉疼痛。如果病情只有5天以内则容易治疗,如果超过7天以上,就很难治愈。应当服用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治疗。
将以上6味药,用水4升,煎煮取1升,顿服,老人、小儿可分2次服。使身体出汗。
临症意义
1.以上二条为阴阳毒的证治和预后。阴毒和阳毒同为疫毒所引起的病变,二者虽然病变所在的部位、感邪的轻重、表现的证候都不尽相同,但同属疫疠热毒引起的血分病证,总以升麻鳖甲汤一方进行治疗。方中雄黄、蜀椒理阳气之药,故阴毒去之。
2.“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说明早期治疗疾病的重要意义。正所谓谨守病机,勿失其宜。
3.近代有人用升麻鳖甲汤加减治疗紫癜病、红斑狼疮之属于热毒血瘀者,临床上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