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无为胜有为
2023900000079

第79章 让自己的内心就象拉开的一张弓

【导语】

天的道路是有一定的法则的,这个天的法则就是所谓强大者其实是处于下位,而柔弱者处在上位。因此老子接着补充说,天的道路,就象拉开的一张弓一样,高了就压抑它,往下了就往上抬它。这就是天(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法则。

这个法则还包括,有多余的就减去它,有不够的就补足它。天的道路,就是损掉有多余的而补充不足的。老子在四十二章里说过,“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也就是这个意思,但这里就更明确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损下方能益上,损小而能益大,上益而后能自损而益下,上下相互益之,天道才能昌盛。因此人们也应该保持人道的生态平衡。而人的道路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减损不足的来奉侍有多余的。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

【直解】

天的道不正象拉弓射箭吗?

高了就压低些,低了就抬高些,

有多余的就减少些,不足的就补充些。

这正是大自然的规律——

减少有余,弥补不足。

人间的法则却不是这样,

总要剥夺不足,而用来供奉有余。

谁能够以多余的供奉天下之不足者?

这只有奉持天道的人。

有道的人培育万物而不自恃,

大功告成而不自居,永不想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心解】

*让自己的内心就象拉开的一张弓一样

人的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动态的,一旦失去平衡便会出现心理上的苦恼或障碍。因此必须接受老子的建议,让自己的内心就象拉开的一张弓一样,高了就压抑它,往下了就往上抬它。这就是保持心理平衡的法则。

在生活中,人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时常常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低落,这时候就要想方法把情绪抬高。要将不快以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减轻心理压力。比如把自己不愉快的事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说一说,或者当极其忧伤时哭泣、读诗词、写日记、看电影、听音乐都可以使情绪“高涨”起来。

还有,假如你很自卑,就要想办法使自己自信起来。自信是一种感觉。一个人的成长,然后成功,往往靠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引导了你的判断。一个正确的判断,不仅决定你在一件事情上的成败,更重要的,它就是你走向哪个方向的分界线。比如有两个人,有着同样的环境,其中一个突然就上去了,另一个人可能永远都上不了这个台阶。最重要的区别是他做出了什么样的判断。这个东西无法用考试分数来衡量,但却具有决定意义。我从小到大,周围总是有很多人,只因一念之差,后来就一切都不同了。

自信是一个人战胜恐惧的渴望。自信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成长能力抱有信心。我们应当像自己期望的那样成长起来,但是我们又总是怕这怕那。其实最恐惧的事情不是别的,而是恐惧本身,所以自信是在战胜恐惧中获得的。你只要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自信需要培养。可是,人们总是梦想不付出代价就获得自信,就如同他们总是梦想不用劳动就获得财富一样。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常去羡慕那些比自己过的好的人,羡慕他们有比自己好的工作,有比自己好的学业,有比自己好的家庭。觉得可以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一面,去激励自己,给自己动力,让自己进步。这当然也是必要,但有时,看了太多比自己好的人,就会产生一种,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就会失去些信心,就会有种挫败感。但是当你看到比自己情况糟的人,你就会一下子觉得自己还是有希望的,并不是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是最不幸的,最糟糕的!就会有一种不如自己的人都在不泄的努力,那自己就更不应该放弃了的想法!

需要强调一遍就是,这不是幸灾乐祸,取笑别人。这是,给自己的心理找平衡的一种方式。或许有些不科学,但是是很有用的。

但如果要是把取笑别人当做是目的的话,那就变质了!那样会使自己的心理偏向另一边,以后很有可能就会,以取笑别人为乐趣了。不但不会另自己进步,反而会让别人讨厌自己的。

所谓的心理平衡,老子说的很明白也很简单,高了就想办法把它压低,低了就想办法把它抬高。

*怎样做到心理平衡

在所有健康长寿处方中,心理平衡是第一重要的。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一切保健措施和一切保健品的总和。有了心理平衡,才能有生理平衡;有了生理平衡,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各器官代偿功能才能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一切疾病都能减少。因此,谁掌握了心理平衡,谁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谁就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心理平衡并非心如古井,更不是麻木不仁。心理平衡是一种理性的平衡,是人格升华和心灵净化后的崇高境界,是宽宏、远见和睿智的结晶。

怎样做到心理平衡呢?简而言之就是三个“三”。

第一是三个正确:

一是正确对待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比智更难;

二是正确对待他人,心中常有爱心;

三是正确对待社会,常怀感激之情。

这样在社会交往和事业追求中才能给自己准确定好位:不要自卑不到位,也不要自傲常越位。只要自我定位客观准确,基本上处事就能够比较得心应手,心理压力就小。

第二是三个“既要”:

一是既要全心全意奉献社会,又要尽情享受健康人生;

二是既要怀殷殷报国志,在事业上力争一流,又要有颗淡淡平常心,在生活上甘于平淡;

三是既要精益求精于专业知识,又要有多姿多彩的休闲爱好。

这样人的心境和情绪,认知和感觉才能有深度和广度,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常“坦荡荡”而不“常戚戚”。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忙里有余暇,登高临水觞咏;身外无长物,蔬食布衣琴书。

第三是三个快乐:

一是顺境时要助人为乐。助人是人生快乐之本。“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助人的过程中,自己的人格也得到了升华,心灵也得到了净化;

二是要知足长乐。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己有工作、有房子住、儿女也很好,没必要和别人攀比,比是无止境的。因为幸福本无固定的标准,幸福是一种见仁见智的感受。一位哲学家说过:“生活像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三是逆境中要自得其乐,不能气馁,有点阿Q精神。

因为世上万物,福祸相依,风水轮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都是正常的轮回规律。逆境时意味着光明就在前面,正如巴尔扎克所说:“苦难是生活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自觉保持永远快乐的心境即是一门健康的科学,又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就看你是用“春风桃李花开日”的积极、乐观利导思维看世界,还是用“秋雨梧桐叶落时”的消极、悲观的弊端思维看世界了,同样的事物结果可以完全不同,既可以“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也可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既可以“春风得意马蹄疾”,也可以“无可奈何花落去”。心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主体的。

李政道博士在他70寿辰庆祝会上的一句话,对他自己一生做人做事的总结,是引自杜甫的两句诗,颇耐人寻味:“细推物理须行乐,何为浮名绊此身。”有这样超脱、高尚的人生境界和心灵,可以说是已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