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出生到能够爬动;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走进幼儿园,融入陌生小朋友中间……这整个的过程无论孩子还是家长,都充盈着甜蜜与温暖:发自内心的亲吻、充满爱意的拥抱、取得进步时真心的赞美、遇到小困难时倔强的小脾气。父母一天天地看着孩子成长,孩子一年年地向着父母渴望的方向走去。爱与希望,在一个小家伙身上奇妙展开。
德国发展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研究认为:人心智成长的最初五个阶段会在21岁之前形成,而这一阶段的心理需求是否满足,将对人成年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
1.0~1岁——信任与不信任:依赖父母的关注
1岁的佑佑是个聪明可爱的男宝宝,爸爸在一家业绩还算不错的广告公司做部门主管,每天起早贪黑,辛苦劳碌;妈妈是个漂亮的小学音乐老师,性格温和,说话声音柔柔的。佑佑妈不是工作狂,可任职的学校也不能因为她要照顾儿子就让她长期呆在家里,于是在产假过去后不久,佑佑妈便回到单位上班,小小的佑佑只好交给佑佑的外公外婆照料。佑佑妈崇尚母乳喂养,好在学校离外公外婆家步行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佑佑妈一天便要在学校和外公外婆家来回奔波好几趟。
每次妈妈回来,佑佑就变得格外兴奋。一听到妈妈的声音,佑佑的脸上便发出光彩,张开两只小手,吱吱呀呀的要妈妈抱,然后就在妈妈的甘甜的乳汁里,沉沉睡去。妈妈不在的时候呢,除了睡觉,佑佑总是哭,挥舞着胳膊击打着接近他的所有事物,倔强地蹬着两条小腿,小脸儿涨的通红,外公外婆没法,只好总是把孩子抱在怀里摇来荡去,这时佑佑才能安静下来。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金字塔式的五个阶段,位于最底层的就是生理的需要,其次是安全的需要,再次是社交的需要,第四是尊重的需要,最高的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求的迫切程度不同。处于0~1岁阶段的孩子,有一些需要是生理方面的,比如饥饿——哭泣——提供足够食物——需要便得到满足;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也有安全方面的需要,受到了惊吓,就需要通过怀抱来满足安全方面的需要;自我意识的追寻,就要通过父母包括身边人的关注来满足归属方面的需要。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像佑佑这样的孩子就是闹人的孩子,而根据马斯洛和埃里克森的理论,孩子这样的行为属于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一岁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匮乏,而且也不能准确地把握空间关系,所以他们看似无缘无故的暴躁、啼哭、打人、撕扯大人的头发,多数是对外界环境和自身状况的表达,比如饿了、累了、困了、尿布湿了、旁边的那个枕头对他造成压迫感了,有时还有可能是在探索周围事物失败时而产生的挫败感。
据悉,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处于信任感的培养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孩子会觉得自己是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长大后,会是一个开朗并信任别人的人。如果家长未能在这个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长大后可能出现很多个性特征,比如异乎寻常地害怕被遗弃、拼命寻找一个依赖地对象、需要别人的照顾、对身边人产生信任危机等等。
佑佑的烦躁和啼哭,就是因为他某些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外公外婆虽然疼爱外孙,可毕竟精力有限,无法深刻察觉孩子的每一个情绪波动,因而孩子的一些需求是处于匮乏状态的,就需要通过拥抱来缓解孩子某些方面的缺失感和不信任感。专家建议父母们不要单纯抱怨孩子的这种行为,应随时关注孩子生理和情绪上的变化,多给孩子们一些拥抱、亲吻和关注,让孩子们从心底里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体会到家长是多么地需要他。
1951年进行过了一项研究,研究对象是379个5岁的孩子,36年后对其中的94个人进行了追踪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小时候被“宠”着的孩子(这里的“宠”是指那些长期被父母或至少是父母亲中的一个抚摸、亲吻和拥抱的孩子),他们更有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逐渐转化成自信,这种自信使孩子在成人之后心理更加健康、婚姻和友情关系更加紧密、合作和分享意识更强、他们所选择的职业会更成功。现实生活中,父母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应该尽量多拥抱、亲吻、爱抚和关注他们,不管他们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岁半之前,孩子的很多顽劣行为都应该被新世纪的爸爸妈妈们容忍和谅解,在这个阶段,父母怎么宠爱孩子都不过分,千万不要因为他们的“淘”而烦恼。
2.2~3岁——自主与羞愧:个人意识的萌发
张女士发现2岁的女儿苏苏最近常常有一些奇怪的小动作,比如她总是把手指放到自己的嘴里,用那几颗刚长上来的小牙齿咬啊咬的,并常常会因为咬痛了而放声大哭;她独自在婴儿床上玩耍时,她会喜滋滋地把床上的各种玩具一件件抓起来扔到床外,一边扔,一边咿咿呀呀地笑个不停;当苏苏爸看电视时,苏苏总是哭闹着要到沙发上去,把她抱过去了,她就会乖乖地倚靠着爸爸“看”电视;更为奇妙的是,一天张女士下班回家,因为工作上的苦闷,一到家就一脸郁闷地倒在沙发上,而没有像平时那样先去逗逗在地毯上摆弄玩具的女儿。不知什么时候,苏苏悄悄爬上了沙发,对着张女士那张满是疲惫的脸嫣然一笑。看着女儿那张如花般绽放的脸庞,张女士又是欣喜又是惊讶,那个曾经让她事事都操心的小人儿,什么时候长大到能够读懂妈妈的心,学会用笑脸安慰大人的失落?
有句俗话说:两三岁的孩子,人不嫌狗嫌。宝宝从懂得运用自己的力量,到翻身、爬动、站起来、行走,总之是从宝宝能够自由活动的那一刻开始,那个总是躺在小枕头上眨巴小眼儿的“小天使”就开始向着“小魔鬼”的方向转变了,他们开始变得不听大人使唤、将那个咬字不清的“不”作为口头禅、用锲而不舍的哭闹达到自己的目的、和邻居家的小哥哥抢玩具、在别人侵犯自己的小权益时将自己的拳头狠狠挥过去……当折腾了一天的宝宝终于困倦地倒在沙发上睡着时,父母总会长出一口气:“终于安静了。”
当孩子进入2岁时,这种探索活动就更为深入和有策略了,他开始学着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主体与客观世界区分开来,这个学习的过程,就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完成。比如咬自己的手指头,咬疼了,哭了。虽然哭了,可还是通过这一“咬”意识到咬自己手指和咬爸爸手指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孩子萌发了最初的自我意识。孩子一旦有了最初自我意识的体验,便会沉迷其中,一发而不可收拾。乱丢玩具,他会发现自己的小手竟有那样的力量,能让原本不动的东西“飞”起来;动用“暴力”,他会发现自己小小的拳头,能让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离自己远远的;哭闹,他会发现自己轻易从眼睛里挤出的小水滴,竟能改变顽固父母的心意……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孩子在2~3岁时正是自主与羞愧意识的萌发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及注意到自己身体的能力和限制。孩子常常会有意识地进行某些行为以从中发掘自己身体的奇妙,他们在这个阶段的需要如果得到满足、受到家长支持及尊重,他们会深刻感受到自己的自主能力,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奇异的影响力。如果家长未能察觉孩子在感情和需要上的微妙变化,在这个成长阶段没有给予他所期望的鼓励,而是因为他的某些行为去恶意地批评、嘲笑和责骂他,特别是在他尝试如何学习控制大小便的过程中,这很容易使孩子产生羞愧及害羞的感觉。长大后可能会出现很多个性特征,比如经常觉得自卑、无用及不可爱;不相信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依赖性强;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别人的重要性等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小孩不小歌》:
人人都说小孩小;
谁知小孩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还要小。
这首小诗传递的理念就是在他们的世界里寻找和儿童共同的感受。2岁宝宝的思维进入了快速爆发时期,家长朋友们也要紧跟孩子思维的发展,善于激发并迎合孩子了解周围世界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给家长提出很多问题,认真负责地应对孩子提出的那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能够使宝宝得到好的反馈,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感情的逐渐丰富和个人意识的增强,使得孩子对父母关注和认同的需求更加强烈和迫切。父母对于孩子们的探索行为给予赞扬和褒奖是必要的,但是也要适时地进行科学的引导。给孩子一定的自由,但要谨记是给“一定”的,而不是全部。某天,你会欣喜地看见自家宝宝在餐桌上主动抓起勺子往嘴里塞东西吃,桌子和地板上却是一片狼藉,聪明的家长会这么做:第一步:“天啊,我家宝宝真棒,会自己吃饭了哦!”第二步:“粮食可是农民伯伯很辛苦才种出来的,千万不能浪费呀。来,爸爸跟你比赛,看谁洒在桌上的米粒少!”
孩子是需要尊重的,因为孩子从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人,要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积极探索周围世界的活动。要对孩子的情绪反应保持适度敏感和积极态度,在满足孩子信心、自主性和独立性塑造方面的要求时,行之有效的规范也是必须的。
3.4~5岁——主动性与内疚:我行我素的实践派
5岁的男宝宝东东和小剑在是同桌,他俩不是最要好的朋友,可他们的父母却算是同病相怜,因为他们每隔几天就要被老师叫到学校里来,两对家长从最初同时被老师训导时的尴尬,到后来的习以为常,逐渐变成了朋友,经常或见面或通过电话交流一下教子经验。
东东妈每次被老师请去学校,原因无非也就那么几个,比如东东把游戏课上发的机器人拆坏啦;上课的时候老与同学讲话啦;和班里的调皮孩子一起掀女生裙子、往同学身上扔毛毛虫啦;把嚼过的泡泡糖放到同学座位上啦……东东的毛病倒是不大,这个年纪的孩子身上一般都有,男孩子总是皮了那么一点。可东东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则是他屡教不改,屡改屡犯,老师一再督促东东家长好好教育东东,东东爸骂过他也打过他,可东东每次都是很委屈地说:“我就是想看看。”有的时候在家里说得好好的,可一到幼儿园,东东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
小剑是个安静胆小的孩子,性格正好和东东相反。小剑妈被请到学校,不是因为小剑上课想嘘嘘,却不敢和老师讲,嘘嘘到裤子里了;不是因为午饭吃他不爱吃的胡萝卜,就坐到一旁不说话拒绝进食了;就是因为没有发到他喜欢的玩具就哭个不停了……小剑妈妈对于这个有啥不说啥的孩子,简直就是没招儿。和东东妈分享经验时,得出的结论是:东东是明着坏,小剑是“蔫”儿着坏。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对世界的探索不断深入,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也更加强烈了,他们开始“颇有理性”地 思考某些他们看来是严肃的问题,比如我和同桌的那个女孩有什么区别、电动汽车为什么能自己走、为什么上课的时候不能讲话等等,为了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他们常常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行事。他们对于幻觉生活仍然非常主动,但是已经学会区分幻觉与真实,他可能常常处于幻觉与真实之间,但不会像以前那样将自己想象的世界和真实世界混淆。
根据埃里克森的研究,4~5岁是孩子主动性与内疚感的形成时期,这个阶段的儿童执着于幻想、创造以及按着自己的想法行事,对于很多自己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常常会很主动试着去解决,虽然大部分时候他们的解决方法很幼稚,可他们却坚持着这样的努力。孩子在这个阶段的需要如果得到满足,并受到家长的支持,他会向他信任的人说出他的想法、表达他的情绪,并且会表现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反之他便会觉得内疚,有罪恶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行为,或者将他正在尝试的活动转移到大人看不见的地方去。长大后可能出现以下性格特征:害怕犯错、感到无助及内疚、只懂得安慰别人、回避风险或隐瞒错误。
4~5岁的孩子,开始知道性别,在意识当中朦胧地体会到自己和异性在生理上确有不同,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认为男孩子就是因为妈妈说自己不能穿漂亮裙子、不能扎小辫儿才成为了男孩子;女孩子就是因为爸爸说不要玩儿手枪、应该玩儿布娃娃才成为了女孩子,因而他们很渴望对这一新鲜事物进行探索,所以他们就会向父母询问孩子是哪来的,并且询问与生殖和分娩有关的器官,有时还会出现像东东那样掀女孩子裙子的画面。
交往也成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急需满足的一个需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认识到朋友除了是游戏时的伙伴,还会影响到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他们会非常渴望与小伙伴相处,并在行动上与他们保持一致。同时他们还会提出一些要求或做出某些事情来考察自己的能力和控制范围。像小剑拒绝吃饭、动辄哭泣等等。
其实,孩子在这个阶段的行为都很容易理解,父母也用不着为自己的“问题孩子”大伤脑筋。家长们可以利用孩子强烈的好奇心来引导孩子进一步学习和思考,比如喜欢拆玩具的孩子,爸爸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把玩具拆开,在告诉孩子一些简单原理的同时还不会把玩具弄坏;对异性强烈好奇着的孩子,父母就应该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读物,适量适度地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对于社交,父母就应该常常提醒孩子和小伙伴儿该怎样交往,交往过程中哪些行为是适当的,而哪些行为又是不当的告诉他们。这个阶段的教育,切忌粗暴干涉,这样很容易滋生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将赞扬、引导和疏导结合起来。时常去观察孩子对什么好奇,找准孩子的兴趣点,然后找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陪着孩子一起去探索、去发现,让孩子成长中的需要在爱的沐浴下得到满足,让淘气的孩子在您的关爱中逐渐驯服。
4.6~11岁——勤勉与自卑:在竞争与自信的夹缝中
1920年9月19日,在印度加尔各答西面约一千公里的丛林中,发现了两个被狼哺育的女孩。年长的大概8岁,年幼的估计一岁半,估计在出生半年后就被狼衔去了,他们不会说话,不能发出人的声音;不会用手,不能直立行走,只能依靠两手、两膝爬行;白天一动不动,到了夜间就到处乱窜;惧怕人类,对猫狗等动物有独特的亲近感,人的行为几乎没有,但又不具备狼的全部习性。
年长的取名为卡玛拉,年幼的取名为阿玛拉,牧师辛格精心照料她们,用尽各种方法想使两个狼孩转变成正常人。阿玛拉长到第2个月,就可以诉说饥饿和口渴,但是回到人类世界的第11个月,就去世了;卡玛拉经过牧师夫妇的精心训练长达8年,但收效甚微,4年才学会6个单词,直到17岁病死时,智力仅达到二三岁正常儿童的水平。在中国也有类似狼孩、猪孩的报道,结果和印度狼孩大致相似。
这个故事表明:人类对于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也很容易通过努力取得应有的成效,如果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去弥补,有的时候甚至永远都无法弥补。
6岁到11岁,是孩子身心快速成长,并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有关研究表明,从3~7岁,是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的关键期;6~11岁,是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培养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关键期;6~9岁,孩子对文化特别敏感。杰出的儿童教育家玛莉亚·蒙台梭利对这一时期孩子的心智做出如下形象的形容: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
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逐步脱离父母的怀抱,步履蹒跚地融入社会。在与父母之外的其他人进行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对比和竞争开始在他们的心中安营扎寨。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什么新花样,比如玩具、文具、衣服等等,回到家里会想尽办法和父母索要;自己有了什么新花样,也要拿到小伙伴中间炫耀一番。自我意识更加强烈,会在父母的视线之下做那些不曾被父母允许的事情;喜欢像电视里所描述的黑社会那样拉帮结伙,在或真或假中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和伙伴打架,因为小小的不满对着父母发火更是家常便饭;特别容易沉迷于游戏、网络、撒谎的乐趣中,自信心也在这样看似荒诞乖张的行为中或高调张扬,或低调压制。这个时期的孩子,怎么让他们好好学习,恐怕不是父母们的首要问题,看着那个淘的灰头土脸、斜跨着沉重的大书包站在门口噘着嘴跟自己索要东西的讨债鬼时,想必每个家长首先想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如何才能让他安生点儿。
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是孩子勤勉与自卑感的形成期,这一阶段的孩子,对比和竞争的心理变得格外强烈。孩子的需要主要来源于在竞争过程中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对他和其他孩子具有同样能力的认同,以及家长和老师对他身份追寻过程中的一些行为的支持。如果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孩子将受到激励从而变得有活力。如果家长和老师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经常严厉地批评或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就会和父母产生强烈的距离感,不再相信父母,或者不会自觉完成他的份内事,久而久之,他也会产生一种不配做某事或者不及别人的感觉。而这样的情绪如果进一步发展,孩子长大后可能就会出现避免参与任何的竞赛或者是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不管自己是否喜欢或需要这个争夺的东西;没有安全感;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强烈的自卑感等等。
儿童在这个时期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孩子的行为让家庭教育犹如给饥饿的人一块烫手山芋,不得不吃,拿起来却发现无从下嘴。其实6~11岁儿童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这个年龄段涵盖了孩子发展的多个关键期,作为家长应学习与此相关的知识,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让孩子了解关键期的一些理论,将教育与孩子成长的各个关键点结合起来,帮助孩子走好关键期的每一步,不能做糊里糊涂的家长,更不能糊里糊涂地耽误孩子。引导与赞扬在这个时期同样很重要,家长不要压制孩子的竞争意识,但要对孩子的竞争加以引导,让孩子明白攀比并不是竞争,攀比只是两只开着屏的孔雀露着光秃秃的屁股比着谁的羽毛好看,而竞争才是面对着一头羚羊在两只雄狮之间展开的实力的比拼,这样的比较,才是孩子成长中需要的,是需要父母们去鼓励的。
5.12~21岁——身份角色的困惑: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小表弟大成刚上初二,某天深夜,他妈妈着急地打电话来,说读寄宿中学的儿子还没有回宿舍,到处都找不到人,我是最能和他谈得来的人,便问我有没有来我家。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于是全家人心急火燎地找了一夜,未果。第二天一早,大成没事儿人似的出现在校园里,经过询问,大成昨天原来是和同学去网吧玩儿了一夜。大成爸在严厉地批评过孩子后,也质疑了学校的管理,让大成写了以后绝不再犯的保证书,接着就给大成换了学校。
本以为从此风平浪静,相安无事,可不几天就又出了麻烦。大成偷偷从姥姥抽屉里拿了两百块钱,一向疼爱大成的姥姥本来不想声张,可考虑到这涉及孩子的品行问题,于是就告诉了大成妈和在外地出差的大成爸。大成妈很是生气,当着众人的面就甩了儿子一巴掌,大成捂着脸,倔强地看着从没有对自己动过手的妈妈,吼了声:“你凭什么打我!”然后就夺门而去。我随后紧追,陪他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了很久。待他情绪缓和,便拉他在小广场的长椅上坐下,在他身边娓娓的询问他为什么偷钱。在我进行了包括恋爱在内的种种猜测之后,他终于张嘴说话了。原来他偷钱是为了上网,而他上网也并不是我所猜想的网恋,而是去玩儿一种叫做“梦幻西游”的网络游戏,原来大成是迷上了网游。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大成妈抹着眼泪说这孩子迷在网络里了,表情绝望得让人看了既无奈又心疼。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身体和心理经历变化的特殊时期,一切的一切都犹如进入盛夏季的繁花,生长繁茂,郁郁葱葱。他们本着“造反有理,叛逆无罪”的精神,高唱着自己的“青葱岁月”,这,就是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是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方面都开始脱离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年人。社会活动的丰富、社会交往的延伸、异性兴趣、学业压力等等这些急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同时,也会使他们产生困扰、不安、自卑等心理问题。在很早之前,著名的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夏洛特·彪勒就曾把青春期称为“消极反抗期”。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和父母、老师的教育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对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品质,也怀着一些否定态度。
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身份角色的困惑时期,他们需要接受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界定自己对异性的身份、界定在同性和同辈里的身份、找出他自己适应世界的方法、在潜意识里规划怎样度过人生,而他们的一些行为,也正朝着这些方向进行探求。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的需要得到满足,身边人允许他去探索自己的梦想、改变想法和尝试新的方向,他就会逐渐接受自己;而如果家长未能在这个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不支持他的尝试,不引导他的探索,而只是强迫孩子过早进入父母为孩子事先设定好的“光辉角色”和“美好人生”中去,孩子可能出现不能正确地表现出青春期行为、对自己人生角色感到矛盾、不能确立人生目标等等错误。
我们都知道,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心理发展又必须以生理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就要面对着这样一个矛盾,他们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可心理发展却还处于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孩子们既要应对青春期生理方面的突变,又要用他们那颗还比较幼稚的心去面对周遭环境的变化,比如升入高年级后沉重的学习负担、和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家庭的变化等等。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毫无征兆地突然降临到他们头上,于是应接不暇,无所适从,他们的倔强也常常显得有些慌乱。这个时候的父母,要在对孩子生理和心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孩子成长中的矛盾冲突给予切实的帮助和指导。与孩子建立朋友般的关系,对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变化予以深切关注并经常进行疏导,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让孩子在得到尊重的同时,也能够很信任地向你讲出他成长中的困惑。
孩子天生就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无论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是学习做人,因而家长就要给予孩子绝对的信任,对他们的教育应该是在信任基础上的引导,而不是暴力之上的强制,建立弹性的亲子关系,细致了解孩子的能力发展,对孩子能力以内的事情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多对孩子说几句我相信你,也许比单纯的说爱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