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同样有意思的故事——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家里照顾他的妹妹莎莉,他无意中发现了几瓶彩色墨水。母亲不在家,那些瓶子对他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小男孩忍不住打开瓶子,开始在地板上画起了妹妹的肖像。不可避免地,他把室内各处都洒上了墨水污溃,家里变得脏乱不堪。
当他母亲回来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但她同时也看到了地板上那张画像——准确地说是一堆乱七八糟的墨迹。她对色彩凌乱的墨水污渍视而不见,却惊喜地说道:“啊,那是莎莉!”然后她弯下腰来亲吻了她的儿子。这个男孩就是本杰明·威斯特,后来成为一个著名的画家,他常常骄傲地对人说:“是母亲的亲吻使我成了画家。”
对于一个未成年却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我们永远都不可能预测他将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去实现未来的人生价值,获取属于他的成功。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鼓励,再鼓励!只要是积极的、向上的、生动的就去鼓励,剩下的一切都交还给他自己——让孩子做孩子的事,他往往能在“不可能”或“不太可能”中找到可以献身的东西,并能在造福于人类的事业中达到一个光辉的顶点!
人们常说“督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句话道出了教育学上的一个哲理:教育孩子必须以鼓励为主。我们可以看看正反两个例子:孩子表现好→得到鼓励多→孩子情绪高→表现就更好;反之,孩子表现差→得到鼓励少→孩子情绪低→表现会更差。很明显,产生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鼓励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孩子有无数的梦,那么鼓励便是帮助他实现梦想的兴奋剂和催化剂。鼓励产生的神奇微妙的作用,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难怪有人说鼓励是一门高超的艺术。
童眼看佛
从前有座寺庙,老方丈为了使香火更旺盛,特地从京城请来一位著名的王艺人,在正殿上塑起一座八米高的佛祖金像。
佛像塑好那天,举寺欢庆。方丈问王艺人要多少工钱,王艺人傲慢地说:“不如以三日为限,如果有人在大佛身上挑出一处毛病,我分文不取,没有的话,请赏赐黄金百两,作为工钱吧。”
百两黄金可不是个小数目,方丈无奈,召集全寺僧。人,宣布了王艺人的话,让众弟子去给佛像挑毛病。可众僧侣看着看着,都不知不觉地夸奖起佛像雕塑得好来,一天下来,竟无一人能挑出毛病。方丈心里一沉,于是又去请附近的村民一同来挑毛病。可是大家看了佛像都交口称赞,别说毛病,连半点批评的话都没有。
很快,第三天到了,老方丈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转眼夕阳西下,大厅里只剩下一位抱着儿子的村妇。就在母亲抱起儿子也准备离去时,儿子突然说:“这佛像有个毛病。”
本在大厅一侧坐禅的方丈猛地睁开眼睛,看了看那小孩,只不过四五岁模样,牙都没长齐,方丈遂半信半疑地问道:“孩子,这个佛像哪里有毛病?”
小孩子看了看方丈,又看了看他母亲,说:“那个大佛像的手指有毛病。”方丈给逗乐了,问道:“你倒说说看。手指有什么毛病?”小孩说:“佛像的手指太粗啦。”他母亲在一旁摇头说:“手指粗也算毛病?你这孩子真不懂事!”方丈也失望地叹了口气,准备离去。小孩子见两个大人都不信他,生气地大声说道:“佛像的手指就是太粗了嘛!它怎么把手指伸进鼻孔挖鼻屎呢?挖耳屎也不行呀。”
方丈和小孩的母亲都愣住了。老方丈扭头,仔细看了看那尊佛像,发现手指确实比鼻孔大出好多!他喜出望外,说:“啊,这确实是个毛病,还是个大毛病!”他一边谢过母子二人,一边对着佛像感叹道:“这么多大人都挑不出的毛病,竟被一个小孩子给发现了。”
说完这句话。老方丈突然沉默了。良久,自言自语道:“阿弥陀佛,原来人的眼睛看到的东西都是不同的,面对信仰崇拜的事物,大人又怎么会想到挖鼻孔的爱好呢?”
童心是最珍贵的,通过一颗童心看世界,这世界就一定不同于我们眼中的世界。
习惯了用寻常的眼光看世界,习惯了世俗,我们的目光和心灵便蒙上了变色镜,看不出世界的画意和人生的诗意了。
有一颗未泯的童心,用童心去看世界,世界永远是真实而精彩的。
亲亲那个姐姐
这件事情发生在澳大利亚一个岛上的度假村,那时我在那里担任翻译。
有一天,我在大厅里,突然看见一个满脸歉意的工作人员,正在安慰一个大约4岁的小孩,饱受惊吓的小孩已经哭得筋疲力尽。问明原因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那天小孩特别多,这个工作人员一时疏忽,在儿童的网球课结束后,少算了一个,将这个小孩留在了网球场。
等她发现人数不对时,才赶快跑到网球场,将那个小孩带回来。小孩因为一个人在偏远的网球场,受到惊吓,哭得十分伤心。
不久,孩子的妈妈来了,看见了自己哭得惨兮兮的小孩。
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做?是痛骂那个工作人员一顿,还是直接向主管提出抗议,或是很生气地将小孩带离,再也不参加“儿童俱乐部”了都不是。
我亲眼看见那个妈妈,蹲下来安慰自己4岁的小孩,并且很理性地告诉他:“已经没事了,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她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个姐姐的脸颊,安慰她一下。”
当时,我看见那个4岁的小孩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宽容、体贴的孩子。
哺育子女,母亲是十分劳心费神的。
教育我们,母亲更是费尽了心机。
记得梁晓声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两个国家的竞争,是两个母亲的竞争。”可见母亲对我们心灵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了。
感谢这位母亲,是她给自己的孩子,同时也给予我们这个世界一个关于宽容和人文关怀的教育。
上帝的车站
一百多年前,威灵顿是南非一个偏僻而荒凉的地方,因为没有路,外面的货物运送不到这里来,而这里出产的农作物要想运出去也很困难。
为了改变这种糟糕的状况,政府决定在这里筑一条铁路线。但让铁路局感到万分头疼的是,一位农场主,他差不多拥有铁路线横穿过威灵顿时的全部土地的所有权,任凭政府和铁路局出多高的价格,他都固执地坚持绝对不出让自己的每一寸土地。他振振有词地说:“上帝既然让我的祖先把这块地传给我,我就丝毫没有出售这里每一寸土地的理由!”政府和铁路局十分无奈,因为,如果铁路绕过威灵顿,那么这条铁路的修建就会变得没有多少意义,如果穿过威灵顿,或许高昂的地价和毫不退让的农场主会让整条铁路的修建全部半途而废。
就在政府和铁路局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农场主十来岁的小儿子来了,他说:“我也许可以说服我父亲。”他带着一帮人找到他父亲,问自己的父亲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出让少许的土地呢?”父亲说:“这片土地是咱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我想可能是上帝让咱们拥有这片土地的。上帝赋予我们的,我们怎么敢让它减少哪怕一丝一毫呢?”
男孩想了想说:“难道我们家的人一生下来就拥有了这些土地吗?”男孩的父亲说:“不,这是上帝的土地,只不过是暂时交给我们管理罢了。”
男孩说:“现在上帝要收回少许的土地,我们为什么却拒绝出售呢?”父亲立刻反驳说:“可他们不是上帝,他们是政府和铁路局。”
“可是,”男孩说,“《圣经》的公祷文上说上帝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就如同奉行在天上。”
男孩的父亲和所有的人一听全愣了。
最后,男孩的父亲果断地答应无偿出让给铁路局一部分土地,“因为我的孩子使我明白,这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
威灵顿车站建起来后,被人们誉为“上帝的车站”,为了对那个男孩表不敬意,每列火车到这里都要稍作停靠。
爱和宽厚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上帝,胸藏仁爱宽厚之心的人,心中就有自己的上帝,而上帝,是永远会被人们记住并深深怀念的。
其实,上帝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你拥有一颗仁爱宽厚的心。只要你愿意慷慨地馈赠他人幸福,你就可以成为人们敬仰的上帝。
艾伦的信条
艾伦9岁的时候,在南达科他州他祖父的农场里,开始他的第一份工作——赤手去捡牧场上的牛粪饼。一般的孩子都不愿意做,艾伦做得好极了,即使这看上去实在不算好工作,但他很认真地在做。
一段时间后,艾伦的祖母开着福特车来学校接他,并告诉他说:“艾伦啊,祖父就要把你想要的新工作给你了。你将拥有自己的马匹去放牧,因为去年夏天你捡牛粪时表现得极为出色。”这样,他在工作岗位上得到第一次提升,他很开心,一个小小的信念也在他脑袋中生根发芽。
后来,艾伦成为南达科他州一名每星期挣1美元的肉铺帮工,这份工作仍然恶心,但是他的原则很简单,先做好,肯定会得到提升的,就能够摆脱掉这个工作了。果然,他成为了每星期50美元的美联社记者,那信条他一以贯之。很多年过去了,最后,他成为年薪150多万美元的首席执行官。
艾伦·纽哈斯现在是全美国受人模仿最多、阅读面最广的报纸《今日美国》的头儿。回想起童年的生涯,他只感叹了一句:如果你干的是一件恶心的活儿,如果你认真干下去,而且尽量干好,你八成会得到提升,再也不用干那样的活儿了,这比当个无用的人胡混下去强多了。
无需抱怨,也无需苦恼,如果你手头正做着自己讨厌的事情,那么,最好的选择是坦然地面对它,并努力地把它做好。因为你的认真和努力,最终会改变你目前的处境,让你做到你希望做到的事情,而你的牢骚和埋怨,只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
首脑与小孩
英国前首相威尔逊与一个小孩有过一件趣事。
有一天,威尔逊为了推行其政策,在一个广场上举行公开演说。当时,广场上聚集了数千人。突然从听众中扔来一个鸡蛋,正好打中他的脸。安全人员马上下去搜寻闹事者,结果发现扔鸡蛋的是一个小孩。威尔逊得知之后,先是指示属下放走那个小孩,后来马上又叫住了小孩,并当众叫助手记录下小孩的名字、家里的电话与地址。
台下听众猜想.威尔逊是不是要处罚小孩子,于是开始骚乱起来。这时威尔逊要求会场安静,并对大家说:“我的人生哲学是要在对方的错误中,去发现我的责任。方才那位小朋友用鸡蛋打我,这种行为是很不礼貌的。虽然他的行为不对,但是身为大英帝国的首相,我有责任为国家储备人才。那位小朋友从下面那么远的地方,能够将鸡蛋扔得这么准,证明他可能是一个很好的人才,所以我要将他的名字记下来,以便让体育大臣注意栽培他,使其将来能成为我国的棒球选手,为国效力。”威尔逊的一席话.把听众都说乐了,演说的场面也更加融洽了。美国前总统里根与一个小孩也有过一件趣事。
1983年11月1日,里根总统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小客人。他叫比利,只有5岁。比利患了一种绝症,医生说他不会活过10岁的生日。但当时小比利心中却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当美国总统。里根总统得知此事后,决定让小比利当一天临时的美国总统,而自己则做这位“小总统”的助手。
里根向“小总统”详细介绍了日常工作和职务范围,随后就忠实地侍候在小比利的身边。部下呈上的文件,“小总统”都请里根参加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请里根代签并盖章。
在办公之余,里根与“小总统”进行了友好的交谈。里根告诉比利,他自己7岁时,只梦想成为一名消防队长,还未曾想到过当总统。小比利听到这些很高兴,当然更让他高兴的是他终于“实现”了他的总统梦。克林顿与一个小孩也有过一件趣事。
有一天,克林顿到医院探视病人,有一个小孩突然钻到他的身边。这个小孩不断地看着克林顿先生,什么话都不说。
就这样沉默了几秒钟之后,克林顿首先开口:“你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吗?”
“我想要你的签名!”小孩用洪亮的声音说。克林顿情不自禁地露出微笑,拿起名片,很快地写上名字,正要交给小孩时,小孩又要求说:“我可以拿4张吗?”
克林顿一脸笑意:“为什么要这么多张,一张不够用吗?”小孩回答他:“我要用3张你的签名去换迈克尔·乔丹的一张签名照,至于剩下的一张我会妥善地收藏起来。”
克林顿总统并没有因此而不高兴,他接连拿出3张名片,都签上了名字,同时开朗地说:“我所疼爱的一个侄子,最喜欢迈克尔·乔丹,改天有空我也要帮他去换一张迈克尔·乔丹的签名照。”高山离人们越近,就越显得高不可攀。真正明智的大人物,大概并没有这种高山的近距离效应。
能够蹲下来心态平和地跟孩子说话,能够满足孩子的心愿,威尔逊、里根、克林顿这些声名显赫的大人物,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在上帝面前,我们都是平等的,会尊重他人的人。自然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