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本草纲目家用说明书
20451000000004

第4章 《本草》家用排毒:“泻”出毒素浑身都畅快

“补”有助于健康,“泻”也有助于健康。与“补”相比,“泻”能排解体能毒素。因此,要想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就要“泻”好,要“泻”得轻松,泻”得畅快。

要关注“补”,更要关注“泻”

食物不全是补药,有的能补,有的能泻。补也好泻也好,本质的作用都是一个“调”字——调整阴阳。所以中医经常说“调理”、“调补”。只有补泻平衡了,人的阴阳才能平衡。

健康就像一架跷跷板,很少有绝对静止、绝对平衡的状态,更多的时候是处于左右摇摆之中。这时,我们就需要进行积极的调整。如果跷跷板向左倾斜,我们可能需要补一点,而向右倾斜时就要泄一点,以促进人体趋向绝对的健康。从这个意义上说,补可养生,“泄”亦养生。只是,两者皆不可过,补多了,泄多了,超过健康的范围,就会生病。

通常情况下,出于人体自发的调节,人们会困了睡觉、饿了吃饭,会有大小便,会出汗、打喷嚏、莫名其妙地生气、悲伤,这些其实都是补充体力、排除毒素的途径,而也只有这样维持“补”、“泄”的平衡,才能更好地维护健康。

中医和西医都讲到了“补”,但是这个“补”的含义并不相同,西医说补,是真的往体内输送身体缺少的营养物质:补铁,补钙,补锌,补维生素,补胃液(胃蛋白酶合剂),还有输血、输液、输氧等等,都是直接补充人体物质的不足。而中医用补药治疗的虚证病人,有许多并不是缺乏营养。像脾虚肾虚,主要是脾肾功能发生了障碍,阴阳失去平衡,补药的作用主要是调整阴阳,使它恢复平衡状态。

可见,“补”是针对“虚”而设的,如果阴阳平和,没有虚象,则不需进行药物补益。不善于进补的人,往往一见虚证,就忧心忡忡,想方设法大补特补,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能把身体补好,殊不知运用养生抗衰药物也要恰到好处,如盲目进补,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养生抗衰药有不同种类,每类药物只适用某些相应虚弱之症。因此,应用时需辨明虚实,有针对性的进补,切不要急于求成。

中老年人多有脏腑功能减退,阴阳气血虚衰。补益药物作用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之不同,药性亦有寒热温凉之异。中老年人养生抗衰,应有针对性而适度,审因论补,循序渐进,既不可偏颇,亦不可补太过。这样才能起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否则反而对身体不利,如补气药多壅滞,过量则腹胀纳呆,口干胸闷;补血药多粘腻,过服常有损脾胃;补阴多甘寒滋腻,服之太过则易损伤元气;补阳药性多温燥,有助火劫阴之虞。

为避免补之过偏,中老年养生抗衰用药组方应法度严谨,君臣佐使分明,药物配伍得当,补泻升降,温清和理,互相协调,有机配合,补中老年人身体之虚衰,防药物偏颇之弊。

“泻”不等同于拉肚子,拉肚子其实是一个不好的信号,一旦出现,就证明已经泄过头了,反而伤害肠胃。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泄”都能养生,这取决于两点,一是泄的方法,二是针对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

人们常会出现某一顿吃太多的情况,有的人隔天的排泄物会相应增加,即通过机体的自然反应,排出吸收不了的物质;有的人却会出现了胃口不好或腹胀等不良反应。这些情况都应该去泻。

当今之人,生活水准提高了,往往重补而轻泻。然而,平素膏粱厚味不厌其多者,往往脂醇充溢,形体肥胖,气血痰食壅滞已成其隐患。因之,泻实之法也是抗衰延年的一个重要原则。但在养生调摄中,亦要注意攻泻之法的恰当运用。不可因其体盛而过分攻泻,攻泻太过则易导致人体正气虚乏,不但起不到益寿延年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故药物养生中的泻实之法,以不伤其正为原则。

要想让身体泻好,平时应多饮水,常食粗粮与纤维食物,定时排便,小便通畅,不让废物滞留体内。亦应适时沐浴理发,勤换衣服被褥,不让污垢长附肌肤。病时流涕、咳痰、呕吐、腹泻、发烧发汗,当因势利导,切勿盲目用药强行扼止。夏日不可久用空调,使汗液封闭在体内;螽不可久居暖室,使浊气难以排出。

另一方面,体内废物要泻,淤积在心中的烦躁心情也要泻。你可向至爱亲朋敞开心扉,在倾诉中泄出低沉之郁;受委曲怒气升腾时,可到郊外田野高声喊叫,在长啸中发泄不平之气;遇难题心慌意乱时,可找良师益友述原探因,在交谈中寻觅化解之方;逢烦忧自觉压抑时,可选歌择诗自唱自吟,在咏诵中舒缓闷绪。

“泻”的意义在于排除体内湿气

数千年前中医就提到气候环境变化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其中“湿”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传统医学认为,湿邪过盛可致病。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湿气呢?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湿气有黏腻的特点。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了。如果你实在不愿意观察大便,吐出舌头观察一下黄中带腻,那是体内有湿的表现。黄得越厉害,或者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厉害。

有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懒得动弹,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湿邪在夏季里尤盛,不但让我们体重增加,很多苦夏的症状如口粘口渴、精力不济等等也都与湿邪过旺有关。想要轻身消夏,关键是祛湿排水。

1.少盐,帮助肾排水

吃太多盐必导致更多的水摄入,很多口重的人都不苗条。许多科普文章常常提醒大家夏季要多补充淡盐开水或含盐饮料,这种提示是没错的。但这主要是针对夏日从事剧烈运动、体力劳动的人,对很少出汗的白领们来说则未必合适。因为摄入体内的盐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当摄入的食盐太多或肾脏有病变的时候,就不能及时将摄入体内过多的钠排出。血液中钠离子浓度升高时较多的水进入血管,极易造成水钠潴留,水肿也就不请自来。如果不是出汗太多,夏季仍然要坚持低盐饮食(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的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特别是对于肾脏有疾患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2.排水减重,从健脾开始。

脾虚的人往往更容易湿气大,体重也会比其它人更重。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胃受损后,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体内湿邪大量积聚后身体沉重、腹胀甚至腹泻,晨起眼睑浮肿等不适就全都找上门来。夏季到来,如果冰激凌、冷饮吃太多,会加重脾虚的问题,让体重的困扰更深。因此,这些人要从健脾开始做起。

3.经期食红豆,补血排水一起来

专家说,经期吃点红小豆,排水又补血。红小豆富含铁质,有补血的作用,是女性生理期的滋补佳品。现代研究发现红小豆中也含有一种皂甙类物质能促进通便及排尿。中医认为红小豆性平,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利水除湿,清热解毒,和补血的功能,比较适合脾虚湿热内盛者食用。经期或经期前后喝点红小豆粥或吃点含有红小豆的糕点,不仅可消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还能起到预防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除了排水去湿外,还有其它去湿的方法,它们分别是:

1.在夏秋之交,应特别注意居室和工作场所的通风;涉水及淋雨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更衣;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

2.以中医而言,会运用芳香、发汗及苦温药材,做为祛湿法宝。运用植物香气来对抗感染病,是老祖宗的智能。譬如南方人随身佩带艾草蒲杀菌,防止感染疾病。或在气候回暖、细菌病毒号发的五月端午,家家户户门口挂把佩蓝、石菖及艾叶,取下后用来沐浴,便是取其具消毒空气饮水之意。现代药学也发现,这些芳香植物确有抗病毒功效,如被制成流感疫苗的八角就是一例。

3.热辣辣的姜汁发汗,最适合在淋雨之后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苦温的中药甘姜如同慢墩火,缓缓将体内水气逼散出来。

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不要吃太凉的事物,应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并适当温补,让湿气随大小便排出。另外,还应多进食健脾的食物。健脾的食物有: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小米、莲子、苋实、猪肚、鸭、鹌鹑等;去湿的食物有:鲤鱼、赤小豆、金针菜、莴苣、薏米、扁豆、冬瓜等。下面介绍几种健脾去湿食疗方:

1.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

功效:补脾、利水、消肿,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配料:生鱼一条、宰净,冬瓜(连皮)500克,赤小豆60克,葱头5个,煲汤,不放盐。

2.苋实煲老鸭

功效:滋阴养胃,健脾利水。

配料:苋实100~120克,老鸭一只,宰净,苋实放鸭腹内加水文火煮2小时,加少许盐服食。

3.炒扁豆淮山粥

功效:健脾养胃。

配料: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儿减半。

4.萝卜莲子猪舌汤。

功效:清润滋补,宽中下气,可除春寒去湿困。

配料:萝卜750克、莲子50克、苋实25克、蜜枣3个、猪舌500克、猪骨750克。

5.鹌鹑汤

功效:健脾开胃。

配料:鹌鹑一只、党参15克、淮山30克煲汤。

另外,还有土茯苓赤小豆鲫鱼汤、绵茵陈煲鲫鱼、赤小豆煲鲤鱼、猪肚粥、冬瓜煲老鸭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湿功效。

早盐晚蜜,排毒哪有那么难

关于盐的医学价值,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做了详细的记载:食盐,亦名鹾。气味甘、咸、寒、无毒。《本草纲目》还认为:“蜂蜜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老延年”。

“朝盐晚蜜“是一种从古到今广为流传的养生方法,在古代就已在我国民间广泛流行了。《本草纲目》说盐能“去烦热,明目镇心,清胃中食饮热结”。蜂蜜能治“心腹邪会,益气补中,润脏腑,调脾胃养脾气,除心烦”。在秋季,人易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症状,俗称“秋燥症”。古代医家给人们提供了一条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水分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操作十分简便:在早晨起床后,用开水冲一杯淡盐水,先漱漱口,然后慢慢饮下;在晚上临睡前,喝上一杯蜜糖水。早盐晚蜜,就是可用这两样东西祛除胃肠中积聚的热结,热结一除,便不会有消化不良,便秘等现象,同时又因蜂蜜有养脾气,除心烦的功用,所以可使人心神安定,早入好梦。早盐晚蜜对治疗咽炎也有神奇的疗效。

为什么吃盐好呢?盐除了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外,还具有不小的保健功能。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淡盐水,清洗肠胃通大便,保护口腔、防细菌、防感冒。中医认为盐有解毒、清热、润燥的功效,最有力的说明就是用盐擦洗伤口可以消炎。在健康方面,盐给人们带来的帮助还有许多。当你在吃下不卫生的食物,或者吃得太多、太杂,感觉腹部胀痛时,可以每隔15分钟喝一小口淡盐水(最好先把盐烘成微黄色)。如果因为吃煎炸食物引起便秘,不妨早上空腹喝一杯淡盐水。盐除了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外,还具有不小的保健功能。关于盐的医学价值,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做了详细的记载:

食盐,亦名鹾。气味甘、咸、寒、无毒。

主治:

1.下部蚀疮。将盐炒热,用布包好,令病人坐布袋上。

2.胸中痰饮,欲吐不出。饮盐开水可促使吐出。

3.病后两胁胀痛。炒盐熨之。

4.下痢肛痛。炒盐布包熨患处。

5.风热牙痛。用槐枝煎成浓汤两碗,加盐一斤煮干,炒后研细。每天来擦牙,同时用水冲一点来洗眼。

6.虫牙。用盐半两、皂荚两个,同烧红,研细。每夜临睡前,用来揩牙,一月后可治愈。

7.齿痛出血。每夜用盐末厚封齿根肉上。等液汁流尽后才睡觉。流汁时,不断敲叩牙齿。如此十夜,齿痛止,血亦停。忌食劳腥。

8.小舌下垂。用筷子沾盐(或用煅过的盐)点在小舌上,几次即愈。

9.耳鸣。用盐五升,蒸热,装在袋中,以耳枕之。袋冷则换。

10.眼常流泪。用盐少许点眼中,冷水洗数次即愈。

11.翳子蔽眼。用生盐研细,以少许点眼。小儿生翳,亦可用此法治疗。

12.身上如有虫行。用盐斗和水一石煎热洗澡,连洗三、四次,有效。

13.蜈蚣咬人,蜂虿叮螫。嚼盐涂伤处或用热盐水浸伤处。

14.溃痈作痒。用盐抹患处周围,痒即止。

而在众多盐中,竹盐的养生效果最好。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加了1小勺竹盐的纯净水能促进肠蠕动,解除便秘,减少脂肪在肠道中的堆积和过量吸收,减少肥胖。它将产自韩国西海岸的天然盐灌进三年生竹筒内,放入黄土做成的窑中,用松木做燃料煅烧,融合了竹子、黄土、松脂等多种天然材质的药性,所以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为什么吃蜜好呢?蜂蜜主要由果糖和葡萄糖构成。这两种糖都是单糖,毋需经消化分解即可利用。因此,蜂蜜可被迅速地吸收进入血流,快速地提高身体的能量,以适应各种心理与生理活动的需求。

蜂蜜在医学上的应用已多年,但近来的研究证明它的优良的自然特性,可作为主要的抗菌素治疗烧伤和溃疡。其原因是它的渗透压特性,即其吸水性。蜂蜜中的糖与水分子发生强烈的反应将水吸尽,使微生物无水可用,即因蜂蜜使它们脱水而死亡。

蜂蜜还含有丰富的镁。研究表明,镁对大脑中枢神经具有镇静作用,能调节心理,消除紧张心理,减轻压力。因此晚上睡觉前喝蜂蜜,有舒缓安眠的作用。《本草纲目》也认为:“蜂蜜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老延年”,“蜂蜜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润泽,故能润燥;缓可去疾,故能止痛;和能致中,故和百药,与甘草同功。”

而且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蜂蜜中所含的葡萄糖、维生素以及磷、钙等物质,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起到增加食欲、促进睡眠的作用。因此,每天睡觉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温开水调服,不仅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还有镇静、安神、除烦的作用。总的来说,食用蜂蜜的好处如下:

1.护肤美容

新鲜蜂蜜涂抹于皮肤上,能起到滋润和营养作用,使皮肤细腻、光滑、富有弹性。蜂蜜面膜:用蜂蜜加2~3倍水稀释后,每天涂敷面部。也可用麦片、蛋白加蜂蜜制成面膜敷面,使用时按摩面部10分钟,使蜂蜜的营养成分渗透到皮肤细胞中。

2.抗菌消炎、促进组织再生

优质蜂蜜在室温下放置数年不会腐败,表明其防腐作用极强。实验证实,蜂蜜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健康生活

用法:在处理伤口时,将蜂蜜涂于患处,可减少渗出、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

3.促进消化

研究证明,蜂蜜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使胃酸分泌正常。动物实验证实,蜂蜜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显著缩短排便时间。

4.提高免疫力

蜂蜜中含有的多种酶和矿物质,发生协同作用后,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实验研究证明,用蜂蜜饲喂小鼠,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用法:国外常用蜂蜜治疗感冒,咽喉炎,方法是用一杯水加2匙蜂蜜和1/4匙鲜柠檬汁,每天服用3~4杯。

5.促进长寿

前苏联学者曾调查了200多名百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143人为养蜂人,证实他们长寿与常吃蜂蜜有关。蜂蜜促进长寿的机制较复杂,是对人体的综合调理,而非简单地作用于某个器官。

6.改善睡眠

蜂蜜可缓解神经紧张,促进睡眠,并有一定的止痛作用。蜂蜜中的葡萄糖、维生素、镁、磷、钙等能够调节神经系统,促进睡眠。

用法:神经衰弱者,每晚睡前一匙蜂蜜,可以改善睡眠。采自苹果花的苹果蜜的镇静功能较为突出。

7.保肝作用

蜂蜜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能为肝脏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准备,能刺激肝组织再生,起到修复损伤的作用。

用法:慢性肝炎和肝功能不良者,可常吃蜂蜜,以改善肝功能。健康生活

8.抗疲劳

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可以很快被吸收利用,改善血液的营状况。人体疲劳时服用蜂蜜,15分钟就可明显消除疲劳症状。

用法:脑力劳动者和熬夜的人,冲服蜂蜜水可使精力充沛。运动员在赛前15分钟服用蜂蜜,可帮助提高体能。

9.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东京大学研究人员的大规模临床实验表明,加吃蜂蜜的幼儿与加吃吵糖的幼儿相比,前者体重,身高,胸围,皮下脂肪增加较快,皮肤较光泽,且少患痢疾,支气管炎,结膜炎,口腔炎等疾病。

用法:体弱多病,体质较差的儿童可多食蜂蜜。患佝偻病的学龄前儿童,每天可两三次服30~50克蜂蜜,可改善佝偻病症状。患感冒儿童,每天两次,每次饮一杯蜂蜜水,可促进感冒痊愈。睡眠不好的儿童,在睡前30分钟喝一杯温蜂蜜水,上床不久便可安然入睡。周岁以内的婴儿不适宜服用蜂蜜。

10.保护心血管

蜂蜜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营养心肌的作用,改善心肌功能,对血压有调节作用。

用法:患心脏病者,每天服用50~140克蜂蜜,1~2个月内病情可以改善。高血压者,每天早晚各饮一杯蜂蜜水,也有益健康。动脉硬化症者常吃蜂蜜,有保护血管和降血压的作用。

11.润肺止咳

蜂蜜可润肺,具有一定的止咳作用,常用来辅助治疗肺结核和气管炎。

用法:虚弱多咳的人可常吃蜂蜜。蜂蜜可用于辅助治疗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咽炎和气喘。其中,枇杷蜜的止咳作用突出。

12.促进钙吸收

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中心专家发现,蜂蜜能防止中老年妇女因钙流失而引起的骨质疏松。这是因为蜂蜜中的硼能增加雌激素活性,防止钙的流失。

用法:一匙蜂蜜加上适量的钙补充剂,可增加钙的吸收率。

你走进排毒养生的误区了吗?

“排毒”是现在很时尚的词,这个“毒”包括“内生之毒”和“外来之毒”。“外来之毒”就是指环境中的毒素,包括大气污染、农药残留。“内身之毒”主要是自己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都对人体有不利的影响。有毒就要排毒,但小心你的排毒会进入误区!

什么叫“毒”呢?毒就是不宜于身体正常健康的以及超出身体负荷的物质。它来自三方面:错食不宜于身体健康的东西、身体代谢物沉积于体内、摄入食物过多或种类偏少。根据人体慢性中毒学说和各国专家大量的人体清理实践,国外的保健专家和学者断言:任何人如果在吃喝上放纵自己,又不能经常的清除体内毒素垃圾,就会在体内存放大量的毒素垃圾。一般成年人体内有3——25公斤毒素垃圾。

德国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解剖了280名死者的内脏,结果发现在其中240名死者的肠道内壁上都淤积有硬石状粪便污垢。

伦敦一名医生解剖一名死者的大肠,从中取出10公斤陈旧的,已经变成象石头一样硬的粪便,并将其作为陈列展品,至今仍存放在盛有酒精的玻璃罐中。看来体内有毒是多么的可怕!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体内本身就有一个“排毒”、“解毒”体系,如果排出通道有障碍,就会闹病。中医有一个观点,“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什么不通?就是生物管道不通,所以医生也就是一个“管道工”,把管道打通,毒素可以排得出去,身体里没“毒”了,病也就好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医生治病就是要设计一个排毒、解毒的管道,维持人排泄体系的通畅性,如果这个人出汗不畅,大小便不通畅,健康肯定就受到威胁。什么时候才能确定自己身上有毒素呢,当你有下面情况就要注意了:

1.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精神不能集中。

2.疲劳乏力,昏昏欲睡。气短,面色无光泽。

3.食欲不振、口臭、腹胀、腹痛、便秘、排便费力或不爽快。

4.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干燥,脱发,臭汗,过早衰老。

只要有上述几组症状中的1~2个,就说明体内已经有毒蓄积,需要及早治疗调理。毒素影响人的健康,所以我们应远离毒素,下面是远离毒素的几点原则:

1.加大膳食纤维的摄入

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及时清除宿便和肠道垃圾,有效预防便秘和肠胃不适,每人每天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应在20~30克左右。

2.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是参与体内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参与排毒解毒,维生素B1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调节神经系统。

3.多吃有利于身体排毒的食物

如芹菜、白萝卜、胡萝卜、韭菜、冬瓜、大蒜、洋葱、海带、菌类、豆制品、猪血、茶、菠萝、苹果、木瓜、樱桃、柠檬、西瓜、草莓、香蕉等。

4.合理摄入蛋白质。优质蛋白质与植物蛋白的比例是3:2,可使胆固醇降低,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5.适量喝水。保证每日饮水量,不要等口渴了再喝。

但很多人排毒的时候,容易进入误区,如果不能进入这些误区,不仅达不到排毒的效果,对身体也不利。排毒容易犯的误区如下:

误区之一:排毒就不能进补。

身体是一个整体,不论正常的新陈代谢,还是把毒素从身体中驱赶出去,只有气血运行通畅才能保证这些活动的顺利进行。中医理论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形形色色的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其实就是人体气血阴阳运行不调达,缺乏足够的清除能力,是毒邪害人的内在因素。服用一些补药、补品,调节补益气血阴阳,调整脏腑经络的功能,这样可以促进排毒、解毒的进程。

误区之二:服用泻药可以有效排毒。

泻药的使用是有针对性的,有适应证和适宜人群,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病情而定,不能自作主张,随意使用。致泻力量强的药物不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及孕妇,女性在选择泻药的时候也应尽量避开生理周期。

误区之三:没有表症也排毒。

排毒是一个代谢的过程、平衡的过程,是把过剩的东西排掉。饮酒过剩、滥用药物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产生“毒素”,人体积聚了“毒素”以后,就会产生一些表症如长期咳嗽、便秘、皮肤病等。如果没有出现体内有毒素的表症,就不能随意盲目的“排毒”。

误区之四:排毒的功效只是美容养颜。

人们往往只是通过发现皮肤表面的变化,才察觉到毒素的存在,至于身体内脏的改变则往往想不到与毒素积存体内有关,因此也忽略了排毒调补对全身各个系统脏器重要的治疗和保养作用。排毒调补是针对身体整体的调解,而不仅仅是作为美容手段。另外,皮肤没有改变,并不表示身体中没有毒素积存,还要根据自己的种种表现来判定受毒素毒害的程度,适时进行排毒。

误区之五:“通便”就是“排毒”。

毒素是造成人体疾病及衰老的重要因素。人体的“毒素”主要通过大小便、皮肤、呼吸等排出体外,这些通道受到阻塞时就会产生毒素积聚,因此需要“排毒”。不少人把“排毒”简单地理解为“通便”。这种观念很危险,有人甚至通过吃泻药来排毒。

排毒并非只有通过排便来实现,每个人的各种代谢产物,除通过大便排泄外,还可经出汗、呼吸、咳嗽、打喷嚏、呕吐、分泌唾液、排尿、放屁等途径排出体外。因此单纯排便是远远不能达到排毒要求的,它只是排毒的一个有效途径而已。仅仅大便通畅怎能完全排净体内的毒素?

最后,要想远离“毒”、减少“毒”,归根到底要靠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生活方式不合理时,为了亡羊补牢,人们才会格外重视“排毒”。如蛋白质摄入过多,代谢中会产生尿素,它可以通过尿和汗液排出体外,因此,对于经常大鱼大肉的人来说,多喝水,多运动排汗,都会促进“排毒”。

生气伤身体,从《本草纲目》中寻找“顺气丸”

当遇到令人非常生气的事情时,就会没有食欲,不想吃饭。肝脏还与精神活动有关,肝气不舒则急躁易怒,情绪激动有时就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如何通过药物减少生气呢?本节为你推荐“顺气丸”

人生活于社会之中,常常会遇到惹人生气之事。生气之后,还会感到身体不舒适,胸闷腹胀,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多噩梦。生气还会引起多种疾病。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气郁化火,气郁生痰,还会引起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大出血等疾病。生气给人们身体带来的危害还表现在:

1.长色斑

生气时,血液大量涌向头部,因此血液中的氧气会减少,毒素增多。而毒素会刺激毛囊,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从而出现色斑问题。

2.脑细胞衰老加速

大量血液涌向大脑,会使脑血管的压力增加。这时血液中含有的毒素最多,氧气最少,对脑细胞不亚于一剂“毒药”。(上次我生气的时候,头疼了一个星期,就像有个小锤子在我头上敲我,还让我感冒了,害得我十一都没有过好)

3.胃溃疡

生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并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上,使胃肠中的血流量减少,蠕动减慢,食欲变差,严重时还会引起胃溃疡。

4.心肌缺氧

大量的血液冲向大脑和面部,会使供应心脏的血液减少而造成心肌缺氧。心脏为了满足身体需要,只好加倍工作,于是心跳更加不规律,也就更致命。

5.伤肝

生气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

6.引发甲亢

生气令内分泌系统紊乱,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久而久之会引发甲亢。

7.伤肺

情绪冲动时,呼吸就会急促,甚至出现过度换气的现象。肺泡不停扩张,没时间收缩,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放松和休息,从而危害肺的健康。

8.损伤免疫系统

生气时,大脑会命令身体制造一种由胆固醇转化而来的皮质固醇。这里物质如果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阻碍免疫细胞的运作,让身体的抵抗力下降。

9.月经不调

有的妇女平素性格内向、抑郁,有了不愉快的事情或有一些想法的时候,不能通过向他人倾诉、与他人沟通来排解,就一个人生闷气。长期的压抑导致肝气郁结、经脉气机不利,经前出现周期性的乳房胀痛、头痛、失眠、情绪波动易激惹等,甚至出现闭经、崩漏或更年期提早到来。更有甚者可因肝气郁结,发生良、恶性肿瘤等严重后果。

10.乳腺疾患

由于肝经循行布两胁,故肝气不舒、气滞血淤,经脉运行不畅与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甚至乳腺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可见,中年女性乳房肿块,经前胀痛,经后缓解,伴有心烦急躁、胸胁胀痛、口苦、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减少、血色暗红等症状。

生气伤害身体,我们因此就要避免生气。中医的健身防病之道强调笑口常开,保持乐观情绪,以利养生保健,而据本草纲目记载,生气了可用“顺气丸”来导之。其实,在我们常吃的食物中有很多能顺气的“顺气丸”,其中下面这些食物就含有:

1.莲藕

莲藕全身都是宝,是菜中上品,鲜藕及莲子含有大量的碳水化物和丰富的钙、磷、铁及淀粉,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生藕消瘀凉血、清热止渴、开胃的作用。熟藕则具有通气、健脾和胃、养心安神的作用,亦属顺气佳品。以水煮服或稀饭煮藕吃疗效最好。

2.萝卜?

萝卜,味辛甘,性寒,入肺、胃经。有消积滞、清热化痰、理气、宽中、解毒之功效,长于顺气健胃。对气郁上火生痰者有清热消痰作用。以青萝卜疗效最佳,红皮白心者次之,胡萝卜无效。最好生吃,如胃有病可做萝卜汤吃。

3.啤酒?

有人生气后爱喝白酒,这更容易引起疾病。因酒食裹气,还能助热,容易引起血压骤升。但啤酒无此副作用,还能顺气开胃,在生气时,适量喝点啤酒有益处,但不宜过量。

4.山楂

山楂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瘀的良药。目前,已有50多种中药配方以山楂为原料,如常用的开胃健脾药“山楂丸”、“焦三仙”等。山楂能顺气止痛、化食消积,适宜于气裹食造成的胸腹胀满疼痛,对于生气导致的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也有一定疗效。生吃、熟吃、泡水等食用方法皆有疗效。

5.玫瑰花

玫瑰花味辛、甘、微苦、性微温。有理气解郁、化湿和中,活血散瘀之功。沏茶时放几瓣玫瑰花有顺气功效,没有喝茶习惯者可以单独泡玫瑰花待茶饮,或者将香气扑鼻的玫瑰花插在居室的花瓶里,呼吸花香也能顺气宁神。

6.茴香

茴香果实做药用,名小茴香,嫩叶可食用。子和叶都有顺气作用,用叶做菜馅或炒菜都可顺气健胃止痛,对生气造成的胸腹胀满、疼痛有较好疗效。

7.金橘

金橘能理气、解郁、化痰、除胀、醒酒。《本草纲目》称它“下气快膈。”无论气滞型腹胀或是食滞型腹胀,均宜用金橘煎汤喝可泡茶饮。民间习惯做成金橘饼,腹胀时嚼食一、二枚。

8.佛手柑

佛手柑能理气、化痰,也能消食解酲。《本草便读》亦载:“伸缩手,功专理气快膈。”凡是腹胀之人,无论是气滞或食滞引起,均宜用鲜佛后12~15克,或干品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9.槟榔

槟榔能下气除胀,又能消食解酒。《用药心法》中说:“槟榔,苦以破滞,辛以散邪,专破滞气下行。”凡气滞或食滞腹胀者均宜。然槟榔毕竟是破破气耗气之物,适宜气体壮实之人短暂食用。

多喝清茶,宜补宜泻

茶是中国人最的喜爱,喝茶可以利尿,利于体内致癌物质及放射性物质的排泄,可见,它人们补泻的最佳饮品。

茶之为用,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以发现茶之神秘传说,而后再经一段极为漫长又悠久的历史演变,在公元六世纪,隋、唐时期才逐渐转为一般日常生活饮品。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也喜欢饮茶,说自己“每饮新茗,必至数碗”。本草纲目中也提到茶,书中论茶甚详。言茶部分,分释名、集解、茶、茶子四部,对茶树生态,各地茶产,栽培方法等均有记述。

茶为药用,在我国已有2700年的历史。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500多种生化成分,其中具有营养作用有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维生素与无机盐,而茶叶中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茶多酚。因此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在《本草纲目》中,关于各种茶“排泄”作用的记载如下:

1.玫瑰花茶

玫瑰花性质温和,降火气,可调理血气,促进血液循环,养颜美容。且有消除疲劳,愈合伤口,保护肝脏胃肠功能,长期饮用亦有助于排泄。

2.薰衣草茶

薰衣草又名宁静的香水植物,可以净化心绪,解除紧张焦虑,舒解压力,松弛神经,帮助入眠,是精神排泄的饮品。此外也可治疗初期感冒咳嗽,安定消化系统,是治疗偏头痛的理想花茶。但应避免服用高剂量薰衣草,特别是孕妇。

3.金盏花茶

金盏花治疗消化系统溃疡及淋巴结炎有极佳的疗效,保护消化系统,身体的排泄,并可以治疗痔疮。此外有助解缓经痛,建议女性不妨多加饮用。

4.菩提花茶

菩提花可以减轻感冒、慢性失眠,更有助于治疗神经衰弱,降血压及防止动脉硬化。如运动后饮用,可让身体觉得更舒适。还有助于消化,促进新陈代谢,让身体排泄通畅。

5.桂花茶

桂花茶又名九里香,香味清新迷人,经常饮用可净化身心,平衡神经系统,特别是驱除体内湿气,舒畅精神安心宁神

6.金莲花茶

金莲花茶具有消炎止咳,调理肠胃,帮助消化的功效。

7.竹叶青茶

竹叶青茶具有解渴消暑,解毒利尿的功效,特别适合夏日饮用。

8.金盏菊茶

金盏花茶具有养肝明目,养颜美容,解毒消炎的功效,可适用于头晕,胃寒痛者。

9.金黄菊茶

金黄菊茶具有清热解暑,消肿明目的功效,可有效排出毒素,消除体内垃圾。

10.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具有疏肝和胃,理气解郁的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痢疾,肿毒者。。

茶在治病排泄的同时,也能补。它能让人提神,还能增强体质,是其它饮料无可替代的。正如宋代诗人欧阳修《茶歌》赞颂的那样:“论功可以疗百疾,轻身久服胜胡麻。”

茶虽是很好的饮品,但也不是想怎么喝就怎么喝的,如果喝的不恰当就身体就会不利,所以,喝茶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上班族要喝绿茶

整天都处在空调环境里的上班族,皮肤较其它人更容易出现问题,干涩、容易长小细纹。补充水分自然是最佳的选择,因为人体如果缺少水分,尿液会减少,也就不容易排除身体内的毒素,随之而来的是容易疲倦、思维混乱。但补充水分也有学问,在空调环境中的人,最好改喝绿茶,绿茶除了可以补充水分外,还可以预防计算机辐射线。

2.冬天适宜喝红茶

中医认为,春夏秋冬四季饮用的茶都应该不相同。就是应该根据各种茶的性味,在不同的季节喝相适应的茶。红茶能暖胃、醒神,还能帮助消化,在寒冷的冬季饮用甘温的红茶是最适宜的。

3.不饮用过浓的茶。浓茶使人体“兴奋性”过高,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饮用浓茶后可能出现心跳过速,甚至心律不齐,造成病情反复。

4.进餐前或进餐中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它奶类制品时不要同时饮茶。茶叶中的茶碱和丹宁酸会和奶类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

5.孕妇和刚动手术的病人都不宜喝绿茶。患有糖尿病的病患可以多喝绿茶来预防产生失明的后遗症,但是对孕妇而言,因其身体正在进行新血管的增生以便抚育婴儿;而刚动过手术的病人喝绿茶会使伤势的痊愈得较缓慢。还有绿茶因为属性较凉,所以胃不好的人,也不能多喝,否则反倒有害处。

《本草纲目》中的排毒食物情报榜

生活不够规律,便秘或排便困难是常出现的问题。清肠排毒已经成为都市人的热门话题。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常吃一些具有排毒功能的食品,帮助清理体内垃圾,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而《本草纲目》就向你推荐了一系列排毒的食单。

排毒就是排便、排尿、降血糖、血脂及血液粘稠度。有毒就要排毒,而选用食疗排毒最健康。《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大量具排毒功效的食物,比如黄瓜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木耳有排毒解毒、清胃涤肠等功效;苦瓜有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排毒养颜的功效;绿豆有清热、解毒、去火的功效,而且绿豆也是我国中医常用来解多种食物或药物中毒的一味中药。按照《本草纲目》记载,排毒效果较好的有这几类食物:

1.地瓜

地瓜所含的纤维质松软易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最棒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连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2.绿豆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绿豆汤有利于排毒、消肿,不过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机酸等受到破坏而降低作用。

3.燕麦

燕麦能滑肠通便,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发挥通便排毒的作用。将蒸熟的燕麦打成汁当作饮料来喝是不错的选择,搅打时也可加入其它食材,如苹果、葡萄干,营养又能促进排便!

4.薏仁

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按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

5.小米。

小米不含麸质,不会刺激肠道壁,是属于比较温和的纤维质,容易被消化,因此适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适合排毒,有清热利尿的功效,营养丰富,也有助于美白。????

6.糙米

《本草纲目》中也称糙米具有“和五脏、好颜色”的妙用,意思是说常食糙米,不仅可以安和五脏,祛病延年,而且还能润泽容颜,使青春常驻。可见糙米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而且还有神奇的医疗保健、养生延年的效用。

7.红豆

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可在睡前将红豆用电饭煲炖煮浸泡一段时间,隔天将无糖的红豆汤水当开水喝,能有效促进排毒。

8.胡萝卜

胡萝卜对改善便秘很有帮助,也富含胡萝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鲜的胡萝卜排毒效果比较好,因为它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柠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9.山药

山药可整顿消化系统,减少皮下脂肪堆积,避免肥胖,而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将去皮白山药和菠萝切小块,一起打成汁饮用,有健胃整肠的功能。

上面介绍了那么多的排毒食物,那么有哪些菜肴具有排毒功效呢?根据《本草纲目》所列的排毒食物,现推荐几种夏秋季排毒菜单:

1.海带魔芋南瓜炖排骨。

海带味咸、性寒,具有化痰、软化、清热降血压的作用。海带营养丰富,是一种富含碘、钙、铜、锡等多种微量元素的海藻类食物,可保护上皮细胞免受氧化。海带中的胶质成分能促进体内有毒物质排出;绿豆性寒,可清热解毒。饮用海带绿豆汤,毒素可随大小便轻松排出。

魔芋能有效降低血脂和血糖,也具有和海带类似的排毒功能。南瓜能降血糖和预防便秘。这三种食品和排骨一同烹调(海带、魔芋和南瓜的数量要明显多于排骨),可吸收肉类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还可保持皮肤清爽,肠道通畅。

2.木耳莴笋拌鸡丝。

木耳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有润肺作用。莴笋能预防便秘。两种蔬菜与高蛋白低脂肪的鸡丝相配,用凉拌的方法制作,既美味又健康。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优质无污染的木耳,同时注意凉拌时不要放过多油脂。

3.松仁大麦糯米粥。

松仁富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维生素E,起到润肺和滑肠的功效。大麦富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与重金属类物质结合,还富含β-葡聚糖等可溶性膳食纤维,能降低血糖、预防高血脂,也能促进食物当中的污染物质排出。糯米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而且其黏糯感可以部分弥补大麦带来的粗糙口感。

4.水果+蔬菜+地瓜+糙米饭。

一种水果(选果原则:以当地、当季、盛产的水果为主)。

两种蔬菜(选菜原则:以红萝卜、白萝卜、山药、牛蒡、西洋芹、西兰花、包心菜、黄瓜、苦瓜、青椒、番茄等蔬菜为主,芽菜类与叶菜类暂不用)。

地瓜(黄比红合适)。

糙米饭一份(可在糙米中添加少量薏仁、小红豆、红枣、莲子、枸杞子等未经精制加工的五谷杂粮,居住在北方地区的人,可在米中加入燕麦、荞麦。

5.海带绿豆汤。

将绿豆洗净、海带切丝。将海带、绿豆、甜杏仁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并加入布包玫瑰花。将海带、绿豆煮熟后,将玫瑰花取出,加入红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