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诗玛
《阿诗玛》是广泛流传玉云南省彝族支系撒尼人之中的叙事长诗,被撒尼人称为“我们民族的歌”。它主要采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者演唱彝族撒尼姑娘阿诗玛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阐述了黑暗终将被光明掩盖,丑恶终将敌不过真善美的人类理想。
《阿诗玛》的主要内容是说:美丽善良的阿诗玛和勇敢聪明的撒尼小伙子阿黑从小一起长大,彼此之间产生了浓浓的爱意。首领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看阿诗玛十分美丽,就想要强娶阿诗玛为妻,于是阿支就趁着阿黑去远方牧羊的机会,派人将阿诗玛给抢走了。阿黑得知这一消息以后,急忙从远方赶回来想要营救阿诗玛。原本两个人已经从阿支那里逃了出来,可是没想到热布巴拉父子埋伏在二人回家的必经之路附近,打算赶在阿黑和阿诗玛过河之前,趁着山洪爆发把小河上游的岩石给扒开,然后放水淹死两人。结果,正当阿诗玛和阿黑过河的时候,洪水冲了过来,阿诗玛不幸被卷入洪水当中无影无踪。据说,后来阿诗玛化做了一座高高的山峰,伫立在石林之中深情地凝望着自己深爱着的爱人和家人、朋友。
《阿诗玛》最初是采用撒尼彝语创作而成,是撒尼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阿诗玛》主要是以五言句传唱的方式,其中使用了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和比喻等技巧,将内容和形式完美地融合。《阿诗玛》作为一部叙事诗既可以讲述也可以传唱,唱调具有“喜调”、“老人调”、“悲调”、“哭调”、“骂调”等方面;而传唱却没有固定的场合,可以在婚嫁、祭祀、劳动和生活等多种不同的场合中进行传唱。
《阿诗玛》自20世纪50年代初在有关刊物上发表了汉文整理本以后,就被翻译成英、法、德、西班牙、俄、日、韩等多种语言在海外广泛流传,在日本甚至还被改编成广播剧、歌舞剧和儿童剧等艺术形式。在我国,《阿诗玛》被改编成影视剧、歌舞剧、京剧、撒尼剧等多种艺术在全国各地上演。其中,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就于1982年的时候荣获了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届国际音乐最佳舞蹈片奖。从此之后,《阿诗玛》在海内外就享有盛誉。现如今,阿诗玛的传说已经成为了撒尼人日常生活、婚丧礼节和其他风俗习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阿诗玛这个名字也已经成为了为彝族女子的代称。
虽然,有关阿诗玛传说的版本内容繁多,可是不管是哪一种版本都表现了阿诗玛和阿黑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塑造了美丽善良、勤劳勇敢的撒尼姑娘阿诗玛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了彝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坚强意志,歌颂了彝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反抗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除此之外,阿诗玛的传说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撒尼人的社会生活状况,这对研究彝族撒尼人的政治、经济、艺术、宗教、风俗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我国也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6年5月20日,阿诗玛传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毕华玉和王玉芳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玛纳斯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史诗之一。《玛纳斯》的主要内容是以玛纳斯等八位英雄的故事为主要线索,详细叙述了古代柯尔克孜族的政治、历史、经济、哲学、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研究考证古代柯尔克孜族的百科全书。
我国现存的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的材料共有8部,20多万行。从广义上来说,《玛纳斯》指的是整部史诗内容,可是如果从狭义上来分析的话,指的仅仅就是第一部。《玛纳斯》和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有明显差异的地方就是,《玛纳斯》的主角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子孙八代人。只是《玛纳斯》是以第一部中的主人公的名字命名而已。
其中,《玛纳斯》第一部的内容就长达73000多行,故事情节也最为跌宕起伏,流传也最为广泛。它从柯尔克孜族的族名传说和玛纳斯家族的先祖唱起,一直唱到玛纳斯领导人民反抗卡勒玛克和契丹人黑暗统治的战斗的一生,是一部具有深刻人民性和思想性的代表性英雄史诗巨作。整部内容从始至终都宣扬着这样一个思想主题:团结一切被奴役压迫的人民群众,反抗残暴统治者的掠夺和奴役,为争取自由幸福而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同时还颂扬了古代柯尔克孜族人民对侵略者的反抗精神和强烈的斗争意识。
不仅如此,《玛纳斯》的各部在人物性格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在语言艺术方面,具备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内容中所包含的丰富联想和生动比喻,都和柯尔克孜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玛纳斯》中经常会采用高山、湖泊、急流、狂风、雄鹰、猛虎来象征或者描绘英雄人物,并且还对英雄们所使用的战马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有专家明确指出,《玛纳斯》不仅是一部极为宝贵的文学遗产,同时也是后人研究考证柯尔克孜族语言、历史、宗教和民俗等各个方面的百科全书。《玛纳斯》中所出现的众多古老词汇、族名传说、古代中亚新疆各个民族的分布和相互关系,许多关于古代柯尔克孜族的游牧生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生产时所使用的工具以及人民的服饰和饮食起居等方面的叙述,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料。
现如今,《玛纳斯》主要流传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除此之外,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也是《玛纳斯》重要的流传区域,阿富汗的北部地区也有流传这一史诗巨作。根据有关文献记载,《玛纳斯》早在16世纪的时候就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以口耳的方式进行传承。其中,民间歌手在《玛纳斯》的保护和传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玛纳斯》的传承也面临着种种危机,一些重要史诗歌手的相继去世,在世的著名歌手也已年老,《玛纳斯》的传承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当下对《玛纳斯》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十分紧急。
值得庆幸的是,2006年,新疆柯尔克孜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英雄史诗《玛纳斯》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世界各国研究《玛纳斯》的学者为之欢欣鼓舞。伴随着对《玛纳斯》研究的深入和拓展,越来越丰富的研究成果表明,《玛纳斯》不仅仅只是柯尔克孜族人民的综合性知识宝库,同时还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伟大代表作和璀璨的瑰宝。
拉仁布与吉门索
《拉仁布与吉门索》是土族民间的叙事长诗。它是土族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优秀民间叙事诗,可以说是土族人民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叙事诗长达300多行,详细描写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拉仁布与吉门索》用土族口语创作并演唱,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直到今天仍然是活态的口头文学形式。这部叙事诗用深沉悲壮的曲调,优美感人的诗句,说出了拉仁布与吉门索纯真的爱情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并表达了对万恶的封建社会的强烈控诉之情。
《拉仁布与吉门索》这部民间文学作品用生动的形象、深沉悲壮的语言和说唱的形式描述了穷人拉仁布和牧主的妹妹吉门索的爱情悲剧。相传美丽善良的土族姑娘吉门索,爱上了给她哥哥放羊的长工拉仁布。他们两个在一同放牧的日常生活中对彼此产生了浓浓的爱意,于是私定终身,在山上拜天地结为了夫妻。可是吉门索的哥哥和嫂子是一对财迷心窍的凶恶之人,所以当他们得知这一事情之后,百般阻挠,对吉门索进行了毒打和谩骂,并把她锁在了家中,不准她再和拉仁布见面,为了断绝吉门索的想念,拉仁布的哥哥穿上了吉门索的衣服,藏了一把尖刀悄悄地跑到了吉门索的帐房里面,等晚上拉仁布放牧回来的时候,刚走进帐房就被吉门索的哥哥用尖刀给刺死了。
当庄子里面的人按照土族的风俗习惯准备火化拉仁布的时候,却发现烧了三天三夜也没有将拉仁布的尸体烧着。吉门索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忍着悲痛冲破了哥哥嫂子的阻拦来到了火葬场,吉门索把自己的耳环、手镯等物一一扔到了火中,可是拉仁布的尸体仍然烧不着。看着这样的情景,吉门索忽然之间醒悟了,于是她十分悲愤地唱道:“你不着来我知道,盼我和你一快烧;五尺身子舍给你,一块烧到天荒和地老。”吉门索一唱完就立马跳进了火中,火立刻就烧了起来,尸体很快就化成了灰烬。
然而,吉门索的哥哥却把他们两个的骨灰分别埋在沙河的两岸,可是三年以后在沙河的两岸分别长出了一颗合欢树。狠心的吉门索的哥哥又把两棵树给劈成了柴烧,可是令人惊奇的是,火点燃以后居然化成了一道彩虹,并且从烟囱里面飞出了一对美丽的鸳鸯,鸳鸯扑向了歹毒的哥哥,啄瞎了他的双眼,然后一起飞走了,一直飞到了当年吉门索和拉仁布放牧的山林里面。
《拉仁布与吉门索》这部叙事长诗深刻地表达了土族人民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控诉,以及对自由、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早在1983年的时候,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工团就将这部爱情悲剧给改编成为歌剧,并进行了演出,受到了土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的喜爱。
整部《拉仁布与吉门索》共分为8个章节,并以讲场的方式为主,是土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土族人民群众最为喜爱演唱的一首叙事情歌,并且在不同的地区流传有不同的风格。在整个演唱方式上,拉仁布与吉门索是以男女对唱的形式为主,可是又同其他一般的问答式对唱有所区别。除此之外,拉仁布与吉门索演唱出来的曲调非常独特,结构也格外清晰,层次分明。
《拉仁布与吉门索》完全是采用土语来演唱,由于这部叙事诗是来源于土族地区,并且生长和发展于土族地区,根植于土族的传统文化当中,是当地的土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群众最为喜爱的一种表演。故事中的拉仁布、吉门索、吉门索的哥哥、吉门索的嫂子等主要人物性格鲜明,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性和独特的民族特色,为我国的民族学、语言学和土族社会学的研究考证提供了生动丰富的素材。另外,《拉仁布与吉门索》中所描述的故事也反映出了土族从游牧的生产方式逐步转向农业生产方式的一个侧面,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拉仁布与吉门索》这一优秀的民间叙事长诗的传承人大部分都已相继去世,5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基本都不会传唱,因此,这一叙事长诗的传承就成了极为严峻的问题,急需采取有关措施进行抢救和保护。
河间歌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经典之句。而河间歌诗就是《诗经》最古老的一种吟诵形式,是诗经文化传承中的一个支脉,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史价值。时至今日,人们还在用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来进行吟唱活动,人们通常会以笙、二胡、古筝等乐器来伴奏,进行自娱自乐。
河间歌诗起源于汉代,主要是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来进行传播,其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2年的战国末期的大儒荀子的弟子毛亨。当时,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毛亨不得不带着全家逃亡,来到了河间国的武垣县,也就是今天的河间市郭村乡三十里铺一带,隐姓埋名定居下来。秦朝灭亡以后,汉朝兴起,汉惠帝撤销了之前的“挟书律”以后,毛亨已经很老了。即便如此,毛亨也没有因为年老的关系而放弃整理《诗经》这一工作。
毛亨在整理《诗经》的基础上,开始创作出了《毛诗诂训传》,并传授给了自己的侄子毛苌。河间国的献王刘德是一位喜爱古文学的文人,因此封毛苌为博士,并且还修建了“君子馆”(今河间市君子馆村)让他讲经授学。由于毛苌讲经的时候最能说出关键所在,所以后来由他的弟子贯长卿,以及东汉学者马融、郑玄等人继续进行讲经授学,并且在社会上广为推行,也就是所谓的“毛诗”。其余鲁国、齐国、韩国三家的“诗经”传者逐渐消失,只有“毛诗”还有留存,从而成为了古《诗经》的唯一传本。
河间歌诗的名称是由于《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是流行于当时的歌曲,尤其是“风”部分全都是民歌,大部分的内容都可以进行完整地吟唱。根据《嘉靖河间府志》中的记载:“汉古歌”、“唐古歌”、“宋古歌”、“元古歌”等传系目录可以粗略反映出“河间歌诗”的渊源情况,这就可以说明“河间歌诗”是《诗经》文化歌咏形式的一种载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今天,当你走进河间一些文化古村镇时,就可以经常听到一些老人吟唱《诗经》的声音。吟唱《诗经》已经成为河间城乡展示诗风底蕴的一道特殊风景线。
然而,河间歌诗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主要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弘扬国学的气愤逐渐浓郁,“国学热”也就在河间开始广泛兴起了。今天,在河间的许多农村里,不仅仅村民传唱《诗经》中的《关雎》、《蓼莪》等歌诗,在诗经村乡、行别营乡、米各庄镇、束城镇、河间市内还办有民间诗社15家,成员达到了2000多人,并且还已连续刊印出25期的《毛公诗苑》,并出版了《河间当代诗词选》。
河间歌诗故乡的人们正在广泛传承着诗经文化。河间市原文化局局长田国福20多年来搜集、整理、收藏明清至今的古籍诗经版本已经达到了4300多册,还编辑出版了《诗经斋典藏集粹》、《河间遗韵》等书籍,并且建立了诗经斋,为我国的诗经文化的弘扬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河间不仅仅是《毛诗》的发源地,同时还是《诗经》文化的传授研究之处。历朝历代的《诗经》学者为《诗经》文化的不断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是,如今河间歌诗的传承人已经年迈,无法继续传承河间歌诗,所以急需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对河间歌诗进行抢救和保护。
梅葛
“远古的时候,抬头不见天,提脚不踩地,格滋天神要造天,格滋天神要造地……”这样的一首歌很容易让人们沉浸到远古神秘时代的生活情景当中,如此神秘优美的歌词就是来源了梅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