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间文学卷)
20451600000016

第16章 说唱与歌谣(1)

河西宝卷

每逢农闲的时节,在夏日的树荫之下,在冬天的热炕之上,凉州山区的人民群众就会相聚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听别人演讲宝卷的故事。随着说宝卷者的情绪变化和故事情节的起伏发展,绍念到一些关键的地方,下面的听众们就会不约而同地加入到集体的朗诵和合唱当中去。那样的场景,那样的神情,既庄严肃穆,又活泼生动,从而让宝卷不仅成为一种简朴实用的娱乐,也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和教育。

河西宝卷是根据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的俗文学。变文、俗讲和说经主要是采纳和传承了敦煌佛经的结构,而凉州宝卷则是在继承的同时将其进一步的民族化、地方化和民间化,从而使其成为了我国民间讲唱文学的一种形式。

河西宝卷在明清时期大量产生,并在全国多个地方广为流传。在今甘肃河西地区的广大农村,宝卷仍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津津乐道。每年的春节前后和农闲时节,很多村子都会举行隆重的讲宝卷的活动,正因为如此,才让大量的手抄本宝卷得以保存。近十多年以来,一些民间的文艺爱好者深入到河西农村对宝卷进行挖掘研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初步整理出了河西宝卷的分布、保存和宣卷的情况,从而也整理出版了一些宝卷。

宝卷在河西一地分布面十分的广泛,涉及二十多个县市。其中,文化相对落后,交通比较闭塞的村子,就是宝卷广为流行的主要场所。宝卷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文字传播。宝卷的故事相对都比较长,最短的篇幅也有五六千字的内容,最长的甚至达到了八九万字的内容。当地的人们认为抄宝卷是一种积功德的行为,有文化的人们平时都愿意去抄写宝卷。抄完以后都会进行保存,也有的人也会将之转赠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一些不识字的人们就会请人抄写宝卷,希望靠宝卷来镇妖避邪。当然,也有一部分的宝卷是木刻本或者石印本。

宝卷所流传最基本的方式是“宣卷”。宣卷人在开始之前都要先洗手漱口,然后点上三炷香,朝西方或者佛像虔诚的跪拜,等到心静下来以后,才可以读宝卷。听读宝卷的人一定要宁静专心,不可以大声喧哗和随意四处走动。只有在中途念卷的人休息的时候,才可以进行活动。另外,在听众当中还要有几位“接佛人”。所谓的接佛人,就是等念卷人念完一段韵文或者吟完一首诗以后,重复地吟诵最后一句或者后半句,最后再接着念一句“阿弥陀佛”。这也正是敦煌遗书《俗讲仪式》中所记载的“念佛一声”、“念佛一两声”;变文中韵散相交处有“观世音菩萨”、“菩萨佛子”的标记,大约也是这种接佛声。

时至今日,可以搜集到的河西宝卷高达700多种,除去内容重复的,也有110多篇以上。其中大部分的宝卷都是从中原传承过来的。当然宝卷在河西流传的过程当中,也增加了很多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和方言俗语等等。但是也有一部分宝卷是根据河西民间艺人自己创作而来的,例如反映张掖人民斗争和日常生活的《仙姑宝卷》、反映武威大地震的《遭劫宝卷》和反映古浪大靖人民在武威大地震后又遭兵旱瘟疫等天灾人祸的《救劫宝卷》等等。

除此之外,河西宝卷从内容上来看,还可以分为三大类,每一类的内容可以从变文中找到来源:

第一类是佛教内容。例如《目连三世宝卷》、《唐王游地狱宝卷》。这一类的内容都是从敦煌佛教变文发展而来的。《敦煌变文集》中收有用九个写卷校录的《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里面写到目连历尽千辛万苦,从阿鼻地狱里救出了自己的母亲。河西《目连三世宝卷》完全沿用了变文的情节,还增添了新的故事内容。它将目连救母的艰险划分成三世:第一世,目连用锡杖打开了地狱,从而让800万的孤魂野鬼得以逃生;第二世,转生成为了黄巢,杀了800万人,以此符合第一世中逃出的孤魂野鬼数目;第三世,目连转生为屠夫,屠宰了无数只的猪羊。当目连的功行圆满的时候,就改行一心向善,最终将自己的母亲救出了地狱,一起来到了天堂。《唐王游地狱宝卷》一文就是来源于敦煌遗书《唐太宗入冥记》,其直接的源头应该是《西游记》里面的内容,只是对地狱的惨象作了更多的铺陈和渲染,因果报应和转世轮回的说教也更加的突出。

第二类是我国历史故事和现实故事的宝卷。例如《孟姜女哭长城宝卷》就是来源于《孟姜女变文》,《天仙配宝卷》就是来源于《董永变文》。写现实故事的还有《还金得子宝卷》和《黄忠宝卷》等等。

第三类是寓言类宝卷。例如《老鼠宝卷》和《鹦哥宝卷》。敦煌遗书中有两篇《燕子赋》,内容与此极为相似。《燕子赋》中的黄雀打伤了燕子夫妇,强行占据了他们的鸟巢,于是燕子就去告状,终于让黄雀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老鼠宝卷》中的内容和构思和它也是大体相同。老鼠喜欢偷吃东西,猫要吃了老鼠,老鼠就先跑去阎王那里告状。阎王判案,先听了老鼠的哭诉,就训斥了猫不该以大欺小,最后在听了猫的一番陈述以后,就裁判老鼠应该被猫所食用。《鹦哥宝卷》主要是宣传孝道的。鹦哥为了给自己的母亲采摘新鲜的梨子,就不辞劳苦飞了五千里路程,找到了一处果园,不料却遭到了捕捉。鹦哥不愿自己成为别人的玩物,绝食力争,最终得以带着梨子回归家中。孝道思想是敦煌文学所推崇的主题之一,在这一点上《鹦哥宝卷》和敦煌文学是保持有内在联系的。另外用飞禽为主角的寓言故事,也是从西汉的《神乌赋》、三国曹植的《鹞雀赋》和唐代的《燕子赋》等这一线索中演变发展来的。当然,我们说宝卷是来自敦煌民间文学,主要是指它们的主要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的紧密相连,并不是说所有宝卷的题材和故事框架都是来源于变文的内容。

不仅如此,河西宝卷的基本形式也是采用韵散结合的方式,散说部分一般都是先交代故事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历和结果的一系列的发展过程。韵文部分主要是重复散说部分的故事,句式也都是以十字句为主,七言句为辅,其中还包括了五言句和四言句,句子也有一定的平仄韵律。就散说和韵文部分的比重来说,韵文要多于散说。

除此之外,河西宝卷还大量反映了人民群众切身的社会生活,有的寓言故事谴责忤逆,规劝孝道,惩恶扬善,劝人为善。宝卷的内容虽然通俗易懂,却也寄托了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喜怒哀乐。也正是因为宝卷内容的通俗易懂,寓教于乐,才得以深深地根植在人民群众的心里,进行世世代代的相传,经久不衰。

另外,研究考证河西宝卷对敦煌学研究也有所帮助。河西宝卷中所提倡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对父母恪守孝道,和兄弟和睦相处,同他人友好的品行和勤劳生产、爱惜食物的美德等等,对培养人们的良好品德、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有一定的促进意义。河西宝卷是一种十分古老并且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通俗文艺,它的存在、发展和人民的文化水平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常年遭受戈壁沙漠封闭着的河西地区,历史上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河西宝卷就是生长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当中,作为河西人民群众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娱乐,宝卷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仍旧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生活的逐步提高,河西宝卷的听众正在不断地减少,河西宝卷正面临着被电视文化所取代的危险。趁宝卷还没有被人民群众所遗忘的时候,应该对此进行挖掘研究。研究河西宝卷,就有助于敦煌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河西哺育了敦煌,敦煌也影响了河西。河西宝卷不仅是敦煌变文的嫡传子孙,同时还是活着的敦煌变文。追根究底,研究河西宝卷就可以进一步认识敦煌变文的特质。因此,河西宝卷,是我国俗文学史的宝贵资料,是我国民俗文化史的一朵奇葩,对我国俗文学史、民俗文化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遮帕麻和遮咪麻

《遮帕麻和遮咪麻》作为一部详细叙述创世的长诗,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社会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状况。故事中所描述的盐婆神话是我国古代西南民族游牧文化的一块“活化石”。《遮帕麻和遮咪麻》也被视为是阿昌族文化发展的一座丰碑,同时,阿昌族还将其称为是“我们民族的歌”。

遮帕麻和遮咪麻的传说故事,无论是唱诗还是白话故事,内容几乎都是相同的。故事详细讲述了阿昌族的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造天织地、制伏洪荒、创造人类、智斗邪魔腊訇而使宇宙恢复和平景象的全过程。因此,遮帕麻和遮咪麻不仅仅是阿昌族最受崇拜的神仙,同时还是所有寻常百姓人家的护佑之神和阿昌族祭祀活动时的主掌之神。

根据创世史中的传说,开天辟地的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咪麻”是阿昌族人民的祖先,是创世的始祖,遮帕麻编好了上天,遮咪麻织好了大地,然后两人又共同创造出了人类。遮帕麻教人们上山狩猎、下河捕鱼。遮咪麻则教人们生火做饭。除此之外,他们两个还教人民驯养鸟兽、结绳记事等等。之后人类就在美丽富饶的大地上快乐地生活着。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直到有一天,暴风雨忽然席卷了整个大地,到处都是一片汪洋,人类也陷入了无穷无尽苦难的深渊。遮帕麻急忙用原先从大地上抽下来的三根地线缝好了东、西、北三边的天地,只剩下南边的天地没有地线可以进行缝补,狂风还在猛烈地刮着,暴雨也还在不停地下着,南边的人们还在受苦受难,遮帕麻和遮咪麻在经过一番商量以后,决定在拉涅旦建造一座南天门,用来阻挡风雨。于是,遮帕麻就带着神兵神将前往拉涅旦建造南天门去了。

这边,遮咪麻带领着东、西、北三面的人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可是,刚刚摆脱洪水深渊的人们,又面临着更大的一场灾难:火神和旱神腊訇降临到了大地的中央。这个魔王腊訇极为憎恨遮帕麻和遮咪麻创造了人类并给他们自由和幸福的生活,他平时就是以制造灾难和毁灭幸福为快乐。他制造了九个假太阳烤干了水塘,晒枯了所有的花草树木。

就在大地上的万物生灵面临毁灭的时候,遮咪麻派水嫩猫去找涅旦,请来了遮帕麻。遮帕麻用法术战胜了腊訇,最后将他毒死并碎尸万段。然后又制作出了一张巨大的弓箭,射落了天上的九个假太阳,让人类又获得了新生。为了让人类永远快乐幸福地生活下去,遮帕麻教男人们耕种田地,遮咪麻教女人们纺纱织布。

为了防止天地之间再一次出现妖魔鬼怪破坏世界和平,影响人类幸福生活,遮帕麻和遮咪麻向人们祝福以后一起飞上了天空,遮帕麻骑上了月亮,遮咪麻骑上了太阳。白天的时候,遮咪麻俯瞰着大地万物;夜晚的时候,遮帕麻巡视着天空,他们共同守护着人类的安宁生活。让人们再次过上了幸福安康、风调雨顺、富足快乐的好日子。阿昌人也因此不断地繁衍生息,人口越来越多,一代代都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快乐生活。

可是,在人类传到了第九百九十代的时候,恶魔腊訇的阴魂又还阳了,他恨透了遮帕麻和遮咪麻把他碎尸万段,将他皮在东、肉在西、骨在南、筋在北,吃尽了几万年的苦头。如今他托生为三嘴怪人,一张嘴用来吃天,一张嘴用来吃地,还有一张嘴用来吃人,他每天都要吃上九个童男童女,人们对他痛恨不已,就一起把他赶到了九座山的外边。三嘴怪人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使出了妖法,把大地上的水全部弄干了,让树叶变得干枯,让田地变得干裂,让农作物着火。然后他又再次跑回来想要吃童男童女,人们再一次拿起棍棒和刀叉和他进行了殊死搏斗,可是却依然没有办法将他打败。其中有一个名叫腊亮的小伙子爬上了大树,用硬弓连射了两箭,射中了三嘴怪人的两只眼睛,他只得逃跑了。三嘴怪人逃跑的时候卷起了一阵怪风,带走了九个童男童女。

为了寻找被三嘴怪人卷走的九个童男童女,战胜恶魔腊訇,勇敢的腊亮身背着硬弓,翻越了九十九座大山,路途中历尽了千辛万苦,战胜了无数的猛虎毒蛇。当腊亮拼得精疲力尽的时候,遮咪麻从天上派来了一位使者,赐给了他一葫芦的圣水和一枝开满白花的“桑建”树枝,并说道:“这水是圣水,花是神花,‘桑建’树是降魔棍,不管什么时候有恶魔灾难,只要你用‘桑建’树蘸着圣水洒去就可以免除灾难”。腊亮用“桑建”树蘸葫芦里的圣水四处洒去,于是全部的花草树木都复活了,整个人类也因此复生,大地再一次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并且还救回了童男童女,打死了三嘴怪人。从此以后,人们过上了幸福安宁的快乐生活。

人们为了感谢遮帕麻和遮咪麻的创世之恩,补天缝地、降妖伏魔多次挽救人类生命的大恩大德,每年的初春时节和“桑建”花开的时候,阿昌人都要耍舞狮、舞象、舞双龙,蹬着“窝罗”举行祭祀活动。

不仅如此,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一种祭祀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咪麻”的古老宗教议事,早在1993年5月的时候,德宏州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就决定将阿昌族节日名称统一为阿露窝罗节,并且于每年的公历三月二十日举行,节日时间两天。阿露窝罗节期间,在宽阔的舞场上就会竖立起节日的标志,并且会在顶部架设着一张弓箭,箭直指苍天,象征着遮帕麻用它来射落魔王腊訇制造的九个假太阳,青龙和白象则代表着吉祥如意。过节的时候,阿昌族的男女老少都会穿上鲜艳夺目的民族盛装,翻山越岭,汇集到舞场。一开始的时候会用“活袍”在标志前焚香念诵古老的祭词,然后杀一只红公鸡用以祭祀遮帕麻和遮咪麻。最后大家再入场一起欢跳阿露窝罗舞蹈。

阿昌族的长篇诗体创世神话《遮帕麻和遮咪麻》主要流传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阿昌族人民群众当中,以唱诗和口头白话两种形式流传到今天。

另外,阿昌族的人口总共有三万多人,大部分都是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九保、曩宋和陇川县户撒三个阿昌族乡。在阿昌族宗教和民俗活动当中,都要念诵全部的《遮帕麻和遮咪麻》。普通百姓在修建房屋、迎候亲戚、娶亲迎候媒人的时候,都要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最开始的唱词是盘家谱,首先唱颂阿昌族的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创造了人类,从而让族人之间可以联姻并不断地繁衍传承。

最初的时候,遮帕麻和遮咪麻的传说故事在阿昌族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可是,时至今日,由于懂得阿昌古语的人越来越少,可以说唱史诗的“活祀”(祭司)也由一开始的8个人减少为2个人,古老的创世神话也因此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苗族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