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间文学卷)
20451600000018

第18章 说唱与歌谣(3)

后来,到了每年的三月出气、初八和初九这三天,许多来自田阳及周边的百色、田林、田东、平果、凌云、靖西、德保、巴马等县市的十多万壮族民众,都会自发地来到敢壮山举行一场隆重的朝拜布洛陀的祭祀大典——歌圩盛会。祭祀大典由当地德高望重的壮族麽公来主持,各村寨的民众都会以糖、烟、果、饼、酒、猪、鸡、鸭、鹅、牛、羊等供品,按先来后到的顺序上香祭供,然后再由麽公带领众人高声念诵祭词,感谢祖公布洛陀赐给他们丰收、保佑百姓平安幸福。祭祀完毕以后,众人就会沿着通往山上的小路上山,一路燃香至祖公庙前去还恩许愿。所以,从山脚到山顶,会形成一道烟雾缭绕的香火长龙。最后,众人就会分散到四周的山坡草地,互相对唱起山歌,这种男女老少尽情欢歌的场面会持续很久,有的时候甚至会唱到第二天上午还不肯离去。

《布洛陀》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布洛陀创造天地、创造人类、创造世间万物、创造土皇帝、创造文字历书和创造伦理道德六个方面,从中反映出了人类从最开始的蒙昧时代走向了农耕时代的历史,以及壮族先民各个部落的社会生活情况,这对历史学、文学、宗教学、古文字学、音韵学和音乐学研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除此之外,《布洛陀》的创世神话在内容上还具有原生性特点,在漫长的口头传承过程中,经过了一代代人民的不断加工和丰富,艺术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布洛陀不仅仅可以帮助人们很好地认识历史、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

因此,《布洛陀》创世史诗和歌颂布洛陀创世业绩歌谣,可以说是壮族先民的一部原生形态的百科全书,其中里面保存着壮族先民对客观世界、对自然环境的幼稚认识,保存着壮族先民和自然界作斗争的历史,凝聚着壮族先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所积累下来的智慧和经验。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化经济的强烈冲击,如今的《布洛陀》已经面临着传承断层的危机,需要有关部门对布洛陀进行抢救和保护,从而使其在现代化社会得以继续传承。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布洛陀》口头文学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三姐歌谣

每年的“三月三”对于壮族地区的人民来说就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因为这一天,是他们的歌圩日,又称“仙歌节”,他们会举办一场盛大的节日来纪念歌后刘三姐。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歌节期间,除了传统的歌圩活动以外,还会举办抢花炮、抛绣球、碰彩蛋以及演壮戏、舞彩龙、擂台诗赛、放电影、武术表演和杂技表演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除此之外,各种商业贸易、投资洽谈等活动也会加入其中,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风尚。每每这个时候,岭南壮乡的人们都会齐聚此地,欢歌热舞。源源不断的歌笑声,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和向往之情。

相传刘三姐出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自幼聪慧过人,能歌善舞,被人们视为“神女”。刘三姐和同村的卖柴歌手李小牛青梅竹马,彼此之间都爱慕已久。可是当地的大财主莫怀仁却以他们触犯礼教为名,把他们捆绑起来扔到了河里,李小牛被淹死,刘三姐却侥幸逃过一劫,顺着河流一路漂到了柳州境内,然后被一位老渔人给救了起来,并收为义女。后来,刘三姐在柳州城内唱歌又唱出名来,莫怀仁得知以后,就请来了三个歌手和刘三姐赛歌,结果落败而归。莫怀仁恼羞成怒,就命令自己的手下把刘三姐给捆绑起来装进猪笼,沉入河底。刘三姐死后,人们就在她的坟前供祭了两条大鲤鱼,正在祭奠的时候坟墓忽然之间裂了开来,刘三姐从里面跳了出来,然后骑着一条鲤鱼飞上了天,而另外一条鲤鱼则变成了“鱼峰山”。直到今天,鱼峰山上还有刘三姐的白玉雕像,洞内也塑有男女对歌的雕像。

刘三姐歌谣起源于宜州,可是在广西、全国甚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展示出了壮族歌谣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刘三姐歌谣的主要内容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秘语歌、故事歌和创世古歌7个种类,分别都具有以歌代言的特色。另外,刘三姐歌谣的传承相对完整、歌谣种类也十分丰富多彩,民族特色十分鲜明生动。

不仅如此,刘三姐歌谣还包含了千百年来极为丰富的情感和杰出的诗性智慧,由于刘三姐歌谣轻便灵活,形式简单,所以比较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借此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吐露心中的喜怒哀乐。因为这些歌都是发自于人们内心的情感,所以听起来感人至深。

除此以外,刘三姐歌谣还覆盖到壮族人民的婚丧嫁娶以及各种节庆礼仪当中,从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歌谣中娴熟运用的对比手法以及口传心授的歌咏习俗,曲调优美,形式多样,展示了壮族歌谣鲜明的艺术特色。同时,刘三姐歌谣的传统脉络清晰,代代相传,形成了一种群体性的思维方式,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形成来的集体意识,沉淀着很多古老的观念,内涵丰富。刘三姐歌谣的精神主旨就是壮族文化,只是借助了汉族文化来进行展现,从而使其成为了多元化相互融合的象征所在。

因此,刘三姐歌谣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活态文化的魅力。刘三姐歌谣不仅具有见证民族历史和情感表达方式的文化史研究价值,同时还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多个方面的研究价值。

但是,伴随着壮族传统“靠对情歌选择伴侣”社会基础的逐渐消失,以及其他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刘三姐歌谣面临这传承断层的危险,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保护。

畲族小说歌

畲族小说歌起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沉淀最为丰富的地区,堪称是闽东第一村。畲族小说歌盛行于清代,最初的时候畲族小说歌的歌手中一些能识字的人,都会将汉族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成为本民族山歌口头唱本和手抄唱本,然后逐渐在本民族流传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民族的生活、心理、语言等特点创作出一些作品,例如《高皇歌》、《历期歌》、《钟良弼》、《白蛇传》、《十贤歌》、《钟景祺》、《蓝佃玉》等,都是以此形成而来的小说歌。小说歌作为一种长篇故事歌,是畲族人民群众所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文学样式和文化载体。

从内容方面来看,畲族小说歌很大一部分都是取材于我国民间戏曲和曲艺中的故事,而且还和畲族的日常杂歌有所区别。畲族小说歌的基本诗学特点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叙事性强,有鲜明的故事情节;

第二个方面,有严谨的结构章法,每一篇小说歌都是由许多的单首歌曲组成,单首的结构一般是四行,每行是七个字,相当于汉语中的“七绝”;

第三个方面,运用多种手法对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

第四个方面,作者的名字会被巧妙地隐藏在每首歌的歌尾部分。

由于畲族小说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语言轻松明快、音韵和谐,可以不采用典故,不进行夸张和修饰,融入叙事、咏物和抒情为一体,情感真切,因而得到了畲族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畲族小说歌不仅仅是畲族歌谣中的精髓所在,同时也是畲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和闽东地区最有特色的艺术类别。畲族小说歌在畲族文化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畲族文化发展中一个进步性的代表。

畲族小说歌的出现,结束了畲族没有戏剧的历史,其影响面远及闽浙两省和全国,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又一朵文化奇葩。对畲族小说歌的进一步发掘和保护,是维系整个畲族文化最为有效的桥梁和途径。畲族小说歌已经远远超越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范畴,从而成为了整个畲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畲族小说歌作为一个民族文化进步的标志性产物,具有不可替代性。

截至目前,整理到的畲族小说歌的手抄本和口头小说歌有130多本。健在的歌王传人钟昌尧不仅一边唱歌、传歌,还四处搜集民歌,目前他已搜集到一百六十多段,共计一百多万字的畲族小说歌,并且整理出了包括小说歌在内的五百多首。但是钟昌尧已经是有着73岁的高龄,需要有传承人来继续他的畲族小说歌事业。

吴歌

吴歌,是我国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一种总称,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口头文学创作,起源于江苏省东南部,而苏州地区就是吴歌产生并发展壮大的中心区域。吴歌经过人们口耳相传,一代代的传承,因而具备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主要以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为主。

顾颉刚先生就曾在他编写的《吴歌小史》中描述道:“所谓的吴歌,就是广泛流传于这一带小儿女们口中的民间歌曲。”民间歌曲一般包括“歌”和“谣”两个部分,“歌”一般指的就是“唱山歌”,当然也包括一些俗曲之类;“谣”一般指的就是“顺口溜”。“这一带”,大致说的就是长江三角洲的吴语地区。由于历史上历代对区域划分不同,早期的“吴”是吴国领域的泛指,甚至还包括如今的南京和扬州等地。

如今所说的“吴”,指的就是吴语地区,包括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也就是江、浙、沪等地的同一个语言文化圈,是共同属于传统吴文化的范畴之中。其中苏州就刚好在它的中心位置,它是一座以“天堂”美名享誉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采集的吴歌,都是以它为中心,因此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帝位。吴歌和历代文人所编著的诗、词、歌、赋又有所不同,是下层人民群众所创造出来的俗文化,是民间的口头文学创作,主要是依靠民间的口口相传和一代代传承,是极具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间韵文形式。

另外,吴歌里面还包括了“命啸”、“吴声”、“游曲”、“半折”、“六变”、“八解”六类音乐,其中后面三类是汉代以来就有的。除此之外,还有“神弦曲”,这是当地的民间祭祀乐歌。“吴声”中还有一种依据旧曲而创新的编曲手法,人们称之为“变”。

吴歌的历史悠久。相传在殷商末年,周太王之子泰伯从黄土高原来到了江南水乡,建立了勾吴国,并采用“以歌为教”的方式,从那个时候算起,吴歌已经拥有了3200多年的历史。早在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的时候就已经把吴歌编入到《清商曲辞》的《吴声曲》中。明代冯梦龙采录宋元到明中叶广泛流传在民间的大量吴歌,编辑成为《山歌》和《挂枝儿》。清代时期就是长篇叙事吴歌的成熟繁荣时期,经过一些书商的刊印,文人的传抄和民间艺人的传承,大量的长篇叙事吴歌得以保存。

到了“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发起了歌谣活动,其中《晨报副镌》于1920年起连载吴歌,之后又陆续编辑出版了《吴歌甲集》(顾颉刚)、《吴歌乙集》(王翼之)、《吴歌丙集》(王君纲)、《吴歌小史》(顾颉刚)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继续编辑成了《吴歌丁集》(顾颉刚辑、王煦华整理)、《吴歌戊集》(王煦华辑)、《吴歌己集》(林宗礼、钱佐元辑)等等。这一系列的编辑整理,让大量的吴歌得到搜集、整理和研究。尤其是长篇叙事吴歌的发现、挖掘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歌谣卷的编纂出版,让大量的吴歌得到了抢救和保护。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部门又再一次编辑出版了《白茆山歌集》、《芦墟山歌集》、《吴歌遗产集粹》和《吴歌论坛》等几百万字的吴歌口述和研究资料。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吴歌如今也逐渐受到了西方学者们的重视。其中,安·比雷尔的《汉代民歌》和《玉台新咏》就将南朝的吴声歌曲翻译成了英语;科奈莉亚·托普曼翻译出版的冯梦龙的《山歌》就将明代的吴歌翻译成了德语;荷兰学者施聂姐出版的《中国民歌和民歌手——江苏南部的山歌》则研究和翻译了部分现代吴歌。除此之外,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传统民歌保存情况考察团”还曾在1994年的时候来到了苏州和常熟地区详细考察了吴歌的保存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

然而,在长期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生活条件之下,农村交通不便、农民生活困苦,文化生活匮乏,那个时候唱山歌就是唯一的娱乐方式,除了劳动场所以外,到了农闲时节,人们都会进行唱山歌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自由地抒发情歌,还可以展示人们的创作才能,表现人们的聪明才智,丰富人们的生活。因此,山歌成为了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和娱乐工具。有的地方还将山歌一代代进行传承,从而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歌手。有的歌手则常在赛歌会上通过对歌、赛歌,施展才能,被人们所赞颂。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文化的强烈冲击,吴歌正面临着创作停止和传承人断层的局面,需要尽快进行抢救和保护工作。

因此,吴歌作为一种优秀的民间文化,作为我国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们的重视。2006年5月20日,吴歌经过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城市为江苏省苏州市。2007年6月5日,经过国家文化部确定,江苏省苏州市的陆瑞英和杨文英被选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珠郎娘美

早在20世纪50年代,侗族著名的民间故事《珠郎娘美》就通过电影《秦娘美》的播放而享誉海内外,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乾隆年间榕江三宝桐乡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直到今天,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不仅仅在我国侗族地区被侗族人民所深深传颂,同时故事主人公娘美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广大侗族人民在人生道路上克服种种困难,向阻碍社会进步的思想、封建习俗和恶势力作斗争。

“珠郎娘美”故事主要讲述的是:清朝道光年间,口寨有一位勤劳善良、美丽聪明的侗族姑娘,名叫娘美。和口寨紧紧相连的朵帕寨上,有一个勇敢俊秀的孤儿,名叫珠郎,小名秀朗。娘美和珠郎两家的田地连在一起,两人在共同的劳动中,对彼此产生了浓浓的爱意,于是结为了一对甜蜜的恋人。可是,娘美的母亲却将娘美许配给了定达寨的舅家人。后来,母亲为了阻止娘美和珠郎见面,就将娘美锁在了家中不准出去,并打算强迫娘美结婚。珠郎得知娘美被关以后,十分生气。但又无可奈何,只好趁每天晚上的时候徘徊在娘美家的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