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间艺术卷)
20452000000009

第9章 民间舞蹈(4)

弦子舞历史悠久,据考证,弦子舞起源于我国大唐盛世。那时的弦子舞表演形式较为单一,是以说唱为主的家庭形式的小型歌舞。当时“茶马古道”开通,加强了中原同藏族地区的交流,为弦子舞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聪明的藏族人民在和其他民族交往时,注重发展和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使弦子舞不断获得发展和创新。后来又和现代社会的歌舞相结合,创造以生活为主题的弦子舞蹈,经过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弦子舞成为独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成为藏族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因此弦子舞又被称为茶马古道上的“古道神韵”。

在表演弦子舞时,由男子拉乐器的弦,女子随弦的节奏起舞,舞姿变化多样。弦子的曲调繁多,歌词的内容也很丰富,反映着迎宾、相会、赞美、情意、辞别等内容。起舞时舞队围成半圈,时而聚成圆形,时而分散开来,且歌且舞。男子舞姿重在舞靴、跺脚,显示出男性的粗犷之美;女子长带飘飘,尽显轻柔舒展之美。

弦子舞以聚居区域来分,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芒康弦子舞,另一种则是巴塘弦子舞。

芒康县位于西藏、四川、云南三省的交界处,是该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也是当地唯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每逢节日,当地人相聚在一起,女子跟在一位或者几位拉琴伴奏的男子身后,扬动长袖,蹁跹起舞,舞姿圆活,狂放而又流畅,有拖步、点步转身、晃袖等动作,以长袖飘飞最有特点。现存的康弦子根据各地的地域特色可分为多种流派,如端庄稳重的盐井弦子舞动作难度较大、轻柔舒展的索多系弦子舞、自由开放的曲邓弦子舞等。无论从队形的聚拢分散、列队绕行,还是扬袖飘转,都独具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特点。弦子舞的排列也是有次序的,按照舞头、舞尾的顺序,舞头也就是所谓的“谐本”,一般是由在弦子舞中有影响的人,他们能歌善舞,又能编词作曲,是一种唱不完、跳不完的舞蹈,在芒康地区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有结束的不是弦子舞。”

如今的藏族地区最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在芒康地区16个乡、镇,都会展开以弦子舞为主的文艺活动,这些活动活跃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四川巴塘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同样也是川、滇、藏三省的结合区域,这里属于中国古代白狼国故地,白狼国流传的“白狼歌”是一种集诗、乐、舞一体的礼仪歌舞,巴塘弦子根据此发展成的一种民间文化,历经了千余年的发展,成为当地藏民们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

白狼歌有些小故事,传说这种歌舞是为了纪念“白狼王”的,因为白狼王是突厥民族所信仰的图腾,拥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在商周时代。

当时的犬戎族人是华夏王朝的最大敌人。周朝初期,朝廷为了翦灭犬戎民族的威胁,周天子亲征犬戎,“获其四白狼,四白鹿以归”。四白狼、四白鹿是犬戎民族的圣物,周朝掳走“四白”,彻底激怒了犬戎,从此犬戎不断入侵周王朝,周天子只得东迁到洛阳,以避犬戎。犬戎一直尾随周朝,每到一处,它的势力就增强一分,之后演变为“突厥”部落。

关于突厥的来历,中国历史上一直流传着很多种说法。相传因为西汉的进攻,匈奴被迫西迁,单于的两个女儿被丢弃在荒野之中,她们被狼叼去抚养,后来和狼繁衍后代生下了孩子,那就是突厥的始祖。因为他们是狼人,身上带有狼的性格,喜欢积极性的攻击。这就是有关突厥来历的传说。在《魏书》和《金史》中,曾经将突厥称为“同罗”。

东汉永平帝时,西羌的白狼族,是一个强大的部族,人口多达六百余万人,在当时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民族,对汉王朝的安全形成重大的威胁。于是,汉平帝采取了和历史上很多封建王朝相同的做法,以和亲和封赏两种方式利诱和笼络白狼族上层,让他们归化汉王朝,造成了一种“蛮夷率服”的假象。为了表示他们已经“慕华归义”,他们用自己的语言编写出一些“颂扬中原皇帝恩德”的诗歌。

而这些诗歌配上乐器演奏,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最后演变为现在的弦子舞。

巴塘弦子是一种优美抒情的藏族舞蹈,具有“长袖善舞”的特点,在表演时,由几名男子持拉弦子乐器,在舞队前演奏领舞,其余的人则和他们一起边歌边舞。“三步一撩、一步一靠”是巴塘弦子舞的基本动作特点,它的含胸、颤膝,以及长袖的绕、托、撩、盖等动作形成了不同一般的舞蹈特色。每值喜庆佳节、盛大的集会活动和劳动之余,人们便聚集在林子的空地中,跳起弦子舞,舞队对男女、人数没有限制。

巴塘弦子是巴塘人民艺术的象征,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巴塘弦子舞中,积淀着厚重的藏族民族文化,处处折射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在2000年5月,中央文化部正式任命巴塘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几千首曲目的巴塘弦子成为藏族民间最大的艺术宝藏。

如今,这种少数民族的特色舞蹈,只能在大型的文艺表演中看到了,在中国一些大城市内,这种弦子舞蹈团队几乎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欣赏理念越来越“潮流”,弦子舞成为了旧时代的产物,所以弦子舞濒临灭绝,保护弦子舞成为了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木鼓舞

木鼓舞是指流传在我国西南地区苗族、彝族和佤族人民当中祭祀用的民间舞蹈,这种木鼓多以截取树木的躯干,将内部凿穿而制作成的。一般的木鼓舞会出现在大型的祭祀活动中,具有鲜明的民族舞蹈文化特征。

木鼓舞广为流传,它的种类主要有两种,即木鼓舞—反排苗族木鼓舞和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这两种木鼓舞,各有不同的区域和民族文化特征。

反排苗族木鼓舞主要在贵州省的台江县境内流传,集中分布于县城东南方26公里处的反排村,村中居民大多为苗人。相传反排木鼓舞的起源与一对跟从鸟虫学习跳舞的兄妹有关。

当地相传,远古的时候,反排苗族的始祖“放耶古”,原来生活在东方,他的族人经常遭受其他势力强大的部落侵略。为了躲避战乱,族长的儿子勇郁古和女儿仰妮耶古双双逃散,来到反排这块地方,过上了原始野人般的生活。

由于他们兄妹长年生活在深山里,所以常在闲暇时以学习虫鸣鸟叫为乐。他们听了蝉叫,就跟着学习蝉歌,见到蜜蜂在飞舞,便跟着蜜蜂学习舞蹈。有一次,他们听到啄木鸟啄木时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声音,兄妹两人觉得十分奇怪,便将啄木鸟啄过的木杆伐倒,却发现树干已经是空心的了,敲打一下还发出清脆的声音,于是便将这段树干做成了木鼓,作为舞蹈的伴乐乐器。后来兄妹两人同族人重逢,便将他们在山中学到的舞蹈,教给了大家,反排木鼓舞由此诞生。

从此之后,每当十二年一次的祭鼓节到来时,便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反排木鼓舞会。

反排苗族木鼓舞启、承、转、合等结构完整,动作简单,风格热烈豪迈,表现出当地居民的生活场面。舞蹈的发展采用递进方式,逐步地将表达的故事情节推向高潮,每个情节之间讲究层次分明。演员们歌舞并进,舞姿处处体现着粗豪狂放,洒脱优美,动作上头、手、脚等并用,摆动幅度较大。反排木鼓舞有5个鼓点,分别为“牛高抖”、“牛扎厦”、“厦地福”、“高抖大”、“扎厦耨”,并采用单击、合击、交错等表演方式,鼓点错落有致,节奏明快,同舞蹈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反排木鼓舞是苗族祭祀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项环节,是连接苗族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纽带。

沧源佤族木鼓舞分布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岩帅、单甲、糯良、勐来、勐角、班洪等村镇,在当地中流传广泛,组织活跃,几乎每个村村寨寨中都有自己的木鼓歌唱组织。现在的沧源县仍有各种型号的木鼓七百多只,当地90%的人都能跳木鼓舞,唱木鼓歌。

在当地,木鼓被视为佤族的起源。相传在天地初开之时,人间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洪水,大地上所有的生命,几乎都遭到洪水的吞噬。神将“木依吉”不忍心看到佤族人民在这场灾难中灭亡,便用一只木槽救下了残存的佤族人,佤族人才得以流传到今日。那只让全族人得以存活的木槽被佤族人视为“母体”,全族人给了它最高的崇拜。

佤族人为了民族能够发展下去,便将木槽做成“女阴”的形式,并且能够安放“木依吉”灵魂的木鼓。当地人认为,木鼓是拯救过佤族的木槽,是强壮母体的化身,又是木依吉灵魂的栖息地,是人和神明沟通的神器,因此编制出了由木鼓做乐器演奏的舞蹈,用在举行祭祀等活动,这就是沧源佤族木鼓舞的由来。

沧源佤族木鼓舞由拉木鼓、进木鼓房、敲木鼓、祭木鼓等4部分组成。每逢年节庆典的时候,佤族都会举行一次祭祀活动,那时全族的男女老少都会装扮一新,敲击着木鼓房,并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圈子,翩然起舞,用屈膝、弯腰等动作,表明对木鼓的崇敬之情。木鼓舞动作粗犷奔放、炽热狂野,从舞蹈中表现出佤族人民勤劳、勇敢的优秀民族性格。目前,沧源地区的佤族木鼓舞,已经形成了“高格龙勐”、“甩发舞”、“加林赛”等影响较大的代表作品。

两种舞蹈各具特色,随着历史的发展,佤族人们的意识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飞跃的变化,新兴的科学文化取代了旧社会的封建迷信,作为具有民族传统祭祀性的木鼓舞不但没有消失,它还以一种不失民族传统风范的崭新面貌存在,成为阿佤人最为喜爱的自娱性舞蹈。

基诺大鼓舞

基诺大鼓舞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的基诺族村寨,基诺大鼓舞历史文化内涵深厚,这种木鼓舞对基诺族人民的生活、娱乐有重大作用。

大鼓舞在基诺族俗语中称“司土锅”,“司土”为“大鼓”,“锅”为“跳”,也就是“跳大鼓”的意思。基诺族木鼓舞古老相传,跳大鼓舞是为了感谢拯救基诺人的创世女神阿麦腰白,“特懋克节”(立春的三天后)是基诺大鼓舞活动最为隆重的时节。

古老相传,大鼓让基诺族生存下来,大鼓舞是基诺人为祭拜祖先而创作。

传说,在洪荒年代,人民生活困难,基诺族人面临着生存危险。基诺族人的祖先阿麦腰白创造了一只大鼓,让麻黑、玛妞两人躲在大鼓当中,得以逃过洪水灾难。大洪水过去后,很多动物和人都被淹死了。那只大鼓后来停留在基诺山这个地方,这两人便从大鼓当中走出留在了当地,并在那里一同耕种、婚配、生育,让基诺族得以延续下来。

当地人因此对大鼓充满了敬畏,即使到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人们不再信奉鬼神,但在村寨中仍然没有人敢碰那面大鼓。

2009年,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上,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展演在北京天桥剧场拉开帷幕,基诺族的同胞组织了大鼓舞队到北京参赛。在表演中,整支舞蹈队伍阵容强大,表演动作完整,在比赛现场上引起了震撼性的效果。

大鼓舞舞队的领舞者之一陈建军受到采访,陈建军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基诺族少年。1993年,年少的陈建军便已经学会了大鼓舞,六年后同一个姓齐的老师共同完成了大鼓舞的归纳和创作工作,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舞蹈节目。他说,传统的大鼓舞其实是基诺族祭祀时的环节,因为全民参与,舞蹈动作和队形都是十分的简单松散,而且每一个村寨中的舞蹈动作又都不一样。陈建军说,基诺族是一个人口不过两万的小族,为了能够让全国人民知道基诺族,发扬基诺大鼓舞是一项重要工作,为此,陈建军在半年内跑遍十多个村寨,到处学习大鼓舞传统的舞蹈动作,然后再经归纳、加工。经过陈建军的努力,大鼓舞终于搬到舞台上。后来,基诺族在巴坡村成立了旅游景点,陈建军便带领大鼓舞的表演班子,每年都在这里演出,距今已经三年多了。

此次大鼓舞能够被众人认同,陈建军从内心散发出无比的喜悦,他告诉记者,这次到北京城参加演出,大鼓舞经过专门的舞蹈老师的改编,整支队伍吸收了很多专业的舞蹈演员,此外,大鼓舞还融入了很多的外来文化元素。

“大鼓舞”在基诺族语中是“厄扯歌”的意思,最早的时候被称为“白腊泡司土歌”,“白腊泡”指的是巫师,“司土”是用来纪念阿麦腰白的集体舞蹈活动,并将大鼓作为神圣之物,供在卓巴(寨老)家中。刚开始的时候,大鼓舞由一人独舞。现在的集体舞蹈“厄扯歌”是在“司土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跳大鼓舞有一套独特、完整的仪式,寨中老人们要杀一头乳猪或者一只鸡,就必须供奉在大鼓之前,由7位长老磕头拜祭,其中一人念诵祭词,祈求未来一年的吉祥平安。等祭祀完成之后,开始正式起舞。除了舞蹈演员外,还有一些击镲、伴舞伴歌的人。歌词也大多是歌颂基诺人历史、道德、习惯等内容,舞蹈动作包括“拜神灵”、“欢乐跳”、“过年调”等。此外,大鼓还是基诺族人重要的礼器、重器和神物。

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现在基诺族少年对大鼓舞渐渐失去了兴趣,老一辈的人对大鼓舞目前的发展前景便十分的担心。目前,只有3名年过七旬的老人还能掌握着大鼓舞仪式的全国过程和全部的舞蹈动作,所以基诺大鼓舞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境地,它急需要人们的保护。好在地方政府已经注重对这项民族文化的保护,2006年,基诺大鼓舞被收录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

手狮舞

手狮舞是流传于上海市郊区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在马桥地区甚是流行,它是一种彩灯和杂技为一体的舞蹈艺术。每逢春节,手狮表演者由村中最有名望的人(即狮子头)将大家集中在本村祠堂中,先行烧香拜烛礼,在长者的带领下,众舞者口中念念有词,共同祈祷新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家平安,人人快乐。一时间,祠堂大厅内香烟缭绕,祷词回荡,气氛显得神秘而庄严。祈祷过后,手狮舞便会挨家挨户地表演。

手狮舞的传播范围很广,每个地方表演方式都不尽相同,在上海马桥镇,根据当时的民间艺人回忆,手狮舞在当地最少流传三四百年了。每当新春元宵时,马桥老镇都会举办灯会,人们常爱手提狮子灯行街,大街上也会有身披狮子服,或者手戴狮子面具的人在表演。游人们会为了喜庆的日子跟着手狮表演者们手舞足蹈。久而久之,手狮舞就这样产生,成为当地别出心裁的舞蹈。之后,当地人将这项技艺往四周乡镇传播,容纳的元素越来越丰富,致使各地的手狮舞各有千秋。

在1911年前后,人们为了庆祝辛亥革命,就在北桥地区集灯庆祝,而北桥的警署禁止这项活动,当地的人们十分愤怒,于是,舞狮的人将用到的灯具全都扔进了警署的庭院内,一场大火在所难免。而这次的“火烧警署”事件,也成为手狮舞传人的佳话,体现舞狮先祖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