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精彩脱口秀
2051100000041

第41章 请你也来“秀”一口(下)(1)

用智慧点燃秀口的烈焰。

一“秀一口”技巧

(一)抽薪秀

1、题解

有一句古话,叫“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其意思是说,要想止沸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抽薪”;釜(锅)底下的“薪”(柴禾)抽掉了,赖以加热致沸的能源也就没有了,水自然就无法沸腾了。要想“剪草”,最重要的是“除根”;草根被除掉了就永远不会再长出芽来。

在论辩中,如果能抓住对方观点的纰漏,然后将其观点中的支柱猛然击塌,使其猝不及防,就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2、技巧

(1)找出对方的观点或言辞中的纰漏,这是在“釜底”下“抽薪”的突破口。

(2)“薪”与“沸”实际上是一个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有一种必然性联系。在论辩中,可以根据这种必然的联系,用原因证明或否定结果,也可用结果证明或否定原因。

(3)“釜底”的“薪”可能很多,也就是说,支持对方观点的论据很多,论辩时要抓住其主要的、本质的,而不能面面俱到,否则会失去威力。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齐景公修建路寝台,已经打好了地基。此时,逢于何的母亲死了。他拜求晏子转奏齐景公,请求把母亲的尸体葬在路寝台的墙下;与其父合骨。为此,晏子见齐景公说:“有个叫逢于何的人,母亲死了,要葬在路寝台的墙下,与其父合骨。”齐景公听后,勃然变色,生气地说:“从古至今你曾听说过有请求在君主宫殿下埋葬死人的事吗?”晏子回答说:“古代的明君,宫室台榭建得少,又很俭朴,从不侵占活人的住宅,也不侵占死人的墓地,所以从未听说有请求在君王殿下埋葬死人的事。可是,现在的君主,盖了许多宫室台榭,侵占了活人的住宅,侵占了死人的墓地,使活着的人不得安生,死了的人尸骨离散。为了自己的奢侈游乐,既欺凌活人,又欺凌死人,这不是贤君应有的行为。为了满足自已的欲望,不顾百姓的生死,不是治国正道。我还听说,活着的人不得安生,就积蓄了忧愁,死了的人不得安葬,就积畜了悲哀。积蓄了忧愁就留下了怨恨的种子,积蓄悲哀的就留下祸患的根子。君王不如允许逢于何葬母于宫墙之下吧。”

齐景公同意了逢于何的请求。

3、鉴言

通过窥视对方美丽的言辞或激昂的情绪,洞见其观点或言辞的纰漏,来个釜底抽薪,使其从沸点直落冰点。由于“温差”太大,使其难以应答,你就会占有明显的优势。

(二)讽喻秀

1、题解

喻是比喻。讽是讽刺。用比喻的方法讽刺对方,使对方的思维被你做的比喻时的形象所困扰,措手不及。此法妙在比喻和讽刺联姻,珠联璧合。

2、技巧

(1)所设的比喻要生动形象,使其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奥的道理浅湿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2)讽刺要有力,提出的问题要尖锐,不能含糊其辞。

(3)讽刺要寓于比喻之中,两者不能游离,否则将显得生涩。

“七君子事件”中的史良,在法庭与法宫、检察官的论辨中,用喻答反驳的所谓七君子电报与西安事变有联系的说法,有这样一段对话:

检察官:在西安事变前,你们给张学良、宋哲元、韩复榘、傅作义发电报是有联系的,你们应该对此负责。

史良:一个刀店,每天都会卖出许多把刀,多数买了刀的人是用来切菜,也不排除有人会用买来的刀杀人的可能性。照检察官的意思,难道凡是杀了人都要由刀店负责吗?

3、鉴言

讽刺对方时,借用一个比喻,不但增加对自己命题的确证,也增加对手反驳的困难,因为对手除需反驳你的论题外,还要设法反驳你的比喻。

(三)擒纵秀

1、题解

论辩中先放后收,常能出奇制胜,一“纵”一“擒”,就犹如一股奇兵,使论敌在放松戒备中上当,最终无可奈何地服输。

2、技巧

(1)要注意“擒”与“纵”的关系,一般说来,要先“纵”后“擒”。以“纵”引“擒”,形“纵”实“擒”,“纵”中有“擒”。

(2)在论辩中用此战术,先“纵”就要放得开,要达到麻痹论敌的目的,“纵”要为“擒”创造条件,这是争取优势深谋远虑的方略。

(3)“纵”只是手段,“擒”才是目的,所以“纵”时不要放虎归山,在“纵敌”前要对论敌可能采取的对策作出同样的估计,特别是预先为论敌可能提出的遁辞设置关卡和障碍,断其退路。布下天罗地网,令其不得不俯首就擒。

苏北盐城有个穷船夫施三小子。一天,他撑船到登瀛桥西。谁知天气陡变,一时狂风大作,舵扳不住,帆落不下,那船一头撞断了大财主陈万金家傍水赏月楼的柱子。这陈万金是盐城一霸,横行无忌,一手遮天。如今,他家的柱子被撞断了,这可不得了。他命人把施三小子毒打了一顿,还不解气,又押送县衙门治罪。

施三小子的妻子慌了手脚,赶忙去请求当地好打抱不平的口才家沈拱山。沈略一思考,就说:“好吧,这事我来办。明天,你让施三小子在堂上高喊我舅舅就行了,我自有道理。”

第二天,受了贿赂的县老斧把惊堂木拍得直响,高声喝道:“施三小子,你好大胆!行船撞断陈员外家的楼柱子,你知罪吗?本堂判决:打你四十大板,木船收官,把你老婆断给陈员外家当奴婢,以赔偿损失。”

沈拱山在大堂口听到这些话,立刻奔上前去。施三小子见沈拱山来了,连忙高叫:“舅舅、舅舅,快救我!”沈拱山忙问:“你犯了什么罪?”施就把木船撞断了傍水赏月楼的事告诉了他。沈卷起衣袖,怒气冲冲,把施连打三个耳光,一边骂道:“小畜牲,从小就不学好,叫你骑马你下河,叫你行船你上岸!”

“我没把船撑上岸啊!”

“你还狡辩,没上岸怎么撞倒人家的楼住了啊!”

“他家的楼是傍水造在河里的啊!”

沈拱山听到这儿,变了脸色,转身对县老爷说:“老爷,这就是陈财主的不是了。河么,是行船的,怎么能砌楼呢?”

县老爷被问得说不出话来,只是说:“那就放了这小子罢,把船还给他。”

站在一旁刚才还得意洋洋的陈万金急了,忙说:“老爷,老父,您怎么不秉公办案啊?”

沈厉声喝道:“你在官河上私造民房,阻塞河道,该当何罪?”

施三小子也插嘴道:“老爷,我那木船头的挡浪板撞坏了。”

沈拱山紧追不放:“如不赔偿,就跟我上道台衙门打官司!”

陈万金害怕把事闹大,只得赔偿了施三小子的挡浪板,灰溜溜地出了县衙门。

3、鉴言

请记住:论辩同拳击一样,只有把拳头收回来,出拳才更凶狠,更有力。

(四)攻毒秀

1、题解

就是用毒药来治疗其他毒素的疾病。在论战中是指用对手本身的矛盾来反驳对手。

2、技巧

(1)先要分析对方论辩过程的矛盾。即我们所说的“毒”。这是找到病症的关键一步,以供下步论辩时能“对症下药”。

(2)设计反驳对手的方案,也就是制造自己的“毒”,这种“毒”是针对对手的“毒”设计的,要做到对症、高效、杀伤力强等特点,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

(3)语气要沉稳,不能急躁,耐心地去反驳,有时甚至可以退步,使对方矛盾暴露得更为明显,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反驳更为有力。

(4)反驳对方矛盾的同时,要谨防自己的论辩系统出现矛盾。否则,将“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更无从反驳对方。

《列子》中有一个故事则是说明利用对手认识上的矛盾来反驳他的论断的:

燕王听人说远处有一个人通晓长生不死的秘法,喜出望外,立即派了一个臣子远道赶去向那人学习,想等他学成回来教给自己,岂不能长生不死了吗?

这臣子日夜兼程,赶了好几天才到,知道那个“通晓长生不死秘法”的人,在前一天死了。徒劳往返,只得空着手来见燕王,燕王听了这种情况非常生气,责怪这个臣子慢了行程,误了大事,要将他处以死罪。这时殿上一个大臣对燕王道:

“人最忧患的无过于死,最看重的无过于生,远方那个人自称有长生不死的秘法,而他自己却死了。既然他不能使自己不死,又怎能使大王长生呢?这个奉命前往学‘长生不死秘法’的臣子,无论行程快慢,拿到‘秘法’与否,都是一样。大王要治他的罪,难道到现在您还认为那‘长生不死的秘法’是真的吗?”

燕王只得赦免了这个臣子的死罪。

3、鉴言

这个大臣的手段厉害吗?请您想尽办法借用过来,对方在与你论辩时的前后有矛盾吗?请您抓住它不要放掉,有了这两个武器,您就会置对方的论辩于一个“死胡同”,最后使其乖乖投降。

(五)荒谬秀

1、题解

谬论来攻击谬论,而我方谬论是根据对方的谬论人为制造的,其制造方法可以是对对方谬论的模拟,也可以是对对方谬论的引申,还可以是对对方谬论的类比。这种人为制造谬论,用以反驳对方谬论的方法,叫做荒谬秀。

2、技巧

(1)发现对方的谬论,并对对方的谬论进行全面的透视,然后寻找适当的角度或是寻找缝隙。

(2)用模拟、引申、类比的方法制造谬论在论述自己的谬论时,不要忘记对方的谬论,最好要与其形成对比。

(3)最后结尾时可以做一些归纳(指长篇论辩)但较短的论辩,只要最后一句带有一点揶揄、调皮的口吻便可。

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积极参与了《独立宣言》的起草,为争取黑人解放发表过演说,为建立美国的民主进行过斗争。他在指责一项有钱人才有姿格当选为议员的法律时说:“要想当上议员,就得拥有30美元。那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么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之后,我的驴死了。那我的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这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

在美国的废奴运动中,废奴主义者菲力普斯到各地巡回讲演,一次,一个来自反废奴势力强大的肯塔基州牧师问他:

“你要解放奴隶,是吗?”

“是的,我要求解放奴隶。”

“那你为什么只在北方宣传?干嘛不敢去肯塔基州试试?”

菲力普斯反问:“你是牧师,对吗?”

“是的,我是牧师,先生。”

“你正设法从地狱中拯救鬼魂,是吗?”

“当然,那是我的责任。”

“那么你为什么不到地狱去?”

其实,牧师的提问很有道理,一个声称要解放奴隶的人,总在没有奴隶的地方叫喊,确实让人心烦。但无奈菲力普斯的反驳太有力了。

据《嘻谈录》记载:某把兄弟均爱说谎,把兄说:“我昨日吃了个极大的蒸饽饽,用一百斤面,八十斤肉,二十斤菜,包了一个,蒸好了用四张方桌才放得下;二十几个人四面转着吃,吃了一天一夜,没吃到一半,不见了两个人,原来那两人钻进里头掏馅儿吃呢。你说大不大?”把弟说:“我昨天吃的肉包子,那才叫大呢:几十个人吃了三天三夜,没见着馅儿。往里紧吃,出一块石碑来,上写‘离馅还有三十里’,你看大不大?”把兄说:“你这么大的包子,用什么锅蒸的?”把弟说:“就是你蒸饽饽的那锅口。”

3鉴言

针锋相对地强攻被称为论辩的重武器,当遇到对方用重武器时,你可以以荒谬秀化解它。

(六)棉针秀

1、题解

如果论辩中既不想太强硬,又不想丢掉自己的原则主张,就用棉里藏针法,这意味着软中有硬,硬是通过软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表现在论辩中就是语言的锋利软中有硬,硬中有软,既不失自己的原则主张,又能使对方接受。

2、技巧

(1)“软”是辩辞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其中可以运用一些谦词、敬语、委婉语等,使人听起来舒服。

(2)“硬”是整个辩辞的主线,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因此,无论怎样的“软”,都不要忘记夹杂着“硬”,即所说的“藏针”。

(3)“软”和“硬”要交叉开来,“软”了后要“硬”,“硬”了后再“软”,软硬交叉,形成一波三折的气势。

有一段相声说道:诸位别走,有钱您帮个财缘儿,没钱您帮个人缘儿。站脚助威我也知您的人情。

小哥儿几个说了半天了,就为混碗饭吃。我们这锅饭刚煮得,眼看到嘴了。啪!您给扬一把砂子,我们吃不了,您也拿不走,你说你损不损?

还有一样得说清楚:不是谁的钱都要,好几百位都给钱,说相声的早发财了。左邻右舍您别给,周围做买卖的您别给,有大票换不开的您别给,哪位有零钱今儿不愿给的,您别给。

不过,都不给,我们吃什么呀?无君子不养艺人。我们没能耐,我们的能耐都在您口袋里哪,您不给钱,我们的能耐在哪儿?这话又得说回来了,您也不能都不给呀,我们就靠诸位养活呀!

我们是您的欢喜虫儿。您喜欢养猫,我们就是猫;您喜欢养狗,我们就是小狗;您喜欢养鸟儿,我们就是鸟儿。养鸟儿不是听叫叫吗?小哥儿们叫半天,该您喂了,哪位有零钱,给带个头儿,我看也不费劲儿,掏出来‘啪’一扔,摔破了您都甭管

3、鉴言

整段话一波三折,软中有硬,大量的敬词、谦词、委婉词中夹着几个刚强有力的反问句,使人听得进,叫人不得不掏出钱来,棉里藏针的妙在这段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正如俗语所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棉里所藏的针,恰似暗箭,也是一把“软刀子”,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甘心情愿认输。

(七)远近秀

1、题解

在对话中是指为了说明眼前的道理,将来在论辩中的问题束之高阁,而是看将来问题的发展,然后,再回头来辩论眼下的问题,这叫做舍近谋远秀。

2、技巧

(1)把眼前正论辩的论题搁置起来,而去辩论另一个较远的问题,这并非是胡乱地联系,而是两个问题之间有类比关系或因果关系。因此,“谋远”也要考虑到“近”,前者“远”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后者(近)。

(2)这种方法一般都带有一种劝谏的性质,其针锋相对的论辩色彩并不是很强。因此语言要庄重,语气应和缓,要有足够的耐心,由远处某件能发生的事或某一道理再逐渐谈到眼前正在论辩的问题,使对方认识到了成败利害关系,以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

(3:由“远”到“近”,由“近”到“远”,在论辩中并非是简单的一个程序,有时常常需要较多个回合,直至令对方认输为止,所以,也可以说,这种方法运用得当,能使论辩一波三折,趣味横生。

秦国攻打赵国时,赵孝成王刚继位,他年纪还小,由他的母亲赵太后执政。于是赵国就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复说:“必须以长安君作为人质,才能出兵。”长安君是赵太后最小的儿子,太后不愿意送他去做人质,齐国也就不出兵救援赵国。大臣们极力劝谏,赵太后气愤异常,她说:“谁再敢说这件事,我老太婆一定要把口水吐到他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