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精彩脱口秀
2051100000006

第6章 学一点“专业技能”

语言没有固定的角色。不要因为你是教师或所谓的知识分子,谈话就要流露出酸味来;也不要因为你是工人、农民、大老粗,就一定要讲粗话,在“语言”的层面上,人是绝对自由的。

一商人式的“口技”

“语言”没有固定的角色。不要因为你是教师或所谓的知识分子说话就要流露出酸味来,也不要因为你是工人、农民、大老粗,就一定要讲粗话。在“语言”的层面上,人是绝对自由的,它没有年龄、性别、高低、贵贱之分;文明社会保证你的自由就是“语言”的自由。你在“语言”上的存在空间将比你在“现实”生活中大得多,你的理想、你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能实现,或者在生活中根本没有什么幸福快乐所言,那么在语言上一定会有,也一定能通过语言得到补偿。因为幸福没有“量”可言,幸福的“质”体现在快乐上,语言的快乐和其他的快乐方式,没有本质的区别,且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快感。

为了获得这种快感,女人往往愿意为此付出很高的代价,商人却正好与此相反,他操纵着美丽的言辞是没有半点快乐的,但是却可以帮助他们达到目的。尽管他们在编造美丽的言辞时,挖空心思绞尽了脑汁,但对于他们的目的来说,是非常合算的。有煽动性的推销语言是他们投资的一部分。

所以说,要开口讲话,就要想一想商人,不要像很多有“开口欲”的女人,为了说话的快乐最终付出许多东西(男人在这一点上不如女人明显,因为男人都有吹牛的毛病,没有强烈地要求兑现的期待,也不在意对方是否认真倾听)。要学商人,把说话当做一种投资,少讲“真心”话,多讲漂亮的话,只有那些中听的话或美好的许诺,听者才会有受益的感觉,甚至认为已经“得到”了许多东西,这就是商人的本领,与其为讲“真心”话而让人厌烦(在这里仍然举女人事例)不如学商人讲漂亮话,更受欢迎,更容易受益。

女人之所以爱讲话、家长里短、拨弄是非、聊天谈心,因为说话、演讲是符合快乐原则的,这种宣泻的快乐是生理的自然属性。有目的地讲话(并不直接表现出生理的快感)迎合他人口味的表白,是要有一点功底的。没有功底的人,开口漫无边际,离题太远(大多数人是越讲越远),有时绕了一个圈讲到了目的的对立面,才知道说漏了嘴、太糊涂。所以练一练嘴上功夫很有必要,不管是多么高水平的人,如果讲话信马由缰,肯定都会出现这种结果。因为真理再往前迈出一步就成了“谬误”,并且还有“言多必败”之说,它们都很好地说明了语言的特征。如果你能换一个角度,就像商人那样讲最讨人喜欢的话,把语言当做一种投资,那你就会提醒自己,只要能达到目的“投资”越少越好,绝对不会讲错话,自然会节约语言,当然,为了达到目的,商人也是不惜浪费最美丽最动听的辞藻的。

如何掌握这种“有目的的说话”的技巧呢?

首先,你讲的话无论怎么动听多么迷人,税务官也不会要求你们纳税,能雄辩滔滔是二十一世纪的艺术,噤若寒蝉是受迫害受压迫的标志,无论你有多大的收获,也不会有人认为这是属于非法收入,只有“语言”的投资,才可以称得上有投入一定就会有产出。对现在的企业家、金融家来说,有投入就会有产出已成了谬误。

其次你也不要担心不能兑现甜言蜜语,其实,没有多少语言是需要兑现的,越是美丽的语言越难兑现,这个难字并非是你做不到。是他找不到要求兑现的机会,你愿意为别人摘下满天的星星,谁会因为你的许诺而提出摘星星的要求。所以你不必害怕自己落个“口惠而实不至”的坏名声,因为只有口惠没有实,华丽的语言,浮夸的语言,并不存在可能的“实”。“语言”的魅力就在“难”字上,它“难”倒的人不只是夸大其辞的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难倒的是所有的人,相信滔滔不绝的好听的话,将为你赚得很多的实惠,决不会让你赔本。

政治家们很多时候也会运用这种方式来赢得支持。

以美国人最信赖的亚伯拉罕·林肯为例,这个1809年诞生在肯塔基州霍金维尔附近山林中一所圆木盖成的简陋木屋里的男孩,虽然出身贫寒,但最终成了美国第十六位总统,成了伟大的民主主义政治家。并签署了著名的《解放宣言》,被人们称赞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他的生平第一次政治演说就是为了当选伊利诺依州制宪会议的议员,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他对自己的同胞说:“我是贫民亚伯拉罕·林肯。我的主张像一支古老歌曲一样简短。我拥护建立国家银行,赞成改良内政制度和实行保护关税”。在他当上总统后实际上他并没有做到这些,也没人要求他去做。人们仍然喜欢他,称他是“诚实的亚伯”、“我的最善良的朋友”等等,而且是“最有学问、最有智慧的朋友”。

这个一再谦虚地表示自己是出身贫寒的总统的林肯,也遇到过贫民的挑衅,一次在前往华盛顿的路上,当专车途经匹兹堡时,弗里敦镇的一个挑煤工人在人群中大声喊道:“亚伯!人家说你是全国最高的人,但是我不相信你比我高。”林肯回答说:“你到这儿来;让我们比比看”。这个穿着劳动服、满身灰垢的工人穿过人群走上前来,和总统背对背地站在一起——他们正好一样高,群众立即欢呼起来。林肯用比身高的办法巧妙地化解了一些普通人对他的不满,让这些群众得到了某种心理上的满足。他能体会出把这个机会给一个挑煤工人的意义。

1863年7月1日,联邦军在葛底斯堡大会战中击败南军,扭转了战局。同年I 1月19日葛底斯堡举行国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林肯应邀发表演说。全文只有十句话、用了三分钟时间。当一个摄影记者手忙脚乱地做好准备时,林肯正讲到“民有、民治、民享”,演说至此结束,这位记者没有来得及摄下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这篇号召为自由而献身的演说引起了轰动。美国报纸说他过去演讲时语病百出,这次完全出人意料,称演说“感情深厚,措词精练、朴实、优雅,行文完美无缺”,堪称演说的典范,是一篇誉满世界的演说词,将“永垂青史”。

美国“绯闻”总统比尔·克林顿,生于阿肯色州,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曾在英国牛津大学进修,当过律师。原先属民主党自由派,曾是民主党自由派领袖富尔布赖特的“信徒”,从政后,长期担任阿肯色州州长。80年代初投入竞选州长后,感到原先一套过激的政策主张不合潮流,逐步由自由派转向温和派,并于1990年担任温和派主宰的“民主党领导委员会”主席,1992年大选,他趁美国经济衰退,人民要求改变经济现状之机,打着要“变革美国社会”的旗帜,提出了“重建美国”和“人民第一”的口号,以温和的中间路线赢得了选民的支持,而坐上总统宝座,结束了共和党连续十二年垄断白宫的局面。

他的两大主要社会改革目标——医疗保健计划和福利改革,却因涉及各方利益,而受到共和党保守派和各方利益集团的反对,迄今仍在国会搁浅,尽管美国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克林顿并未履行其竞选中对中产阶级许下的诺言。反而使他们的收入下降。

从上面的例证中,我们不难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美好的语言都需要兑现的。很多时候,听众可以理解为“你还没来得及”兑现

二文人式的“嘴劲”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作家都有一点“嘴劲”,是社交生活中最善做“秀”的人。作为一种传统,只要进了文人的圈子,他们对自己舞文弄墨都有着良好的小感觉,更喜欢标新立异;没有一个作家,真正做到了知雄守雌,与人无争,或是屈一伸万。然而他们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却完全不是这样,在世人的心目中,他们好像是云中白鹤,笑骂由汝,他们不是扮演着冷嘲热讽的角色,就是装出雅量高致的样子,其实他们最大的特征就是哗众取宠,溢美掩恶,他们的美名与他们市恩嫁怨的品质,太不相称,之所以会如此,那是因为他们大多懂得夫子自道,喜爱信而有证的缘故。

耍笔杆子的人都是不甘寂寞的人,他们喜欢跟人打交道,决不愿和物打交道。你若让他们像地质从业人员那样,与各种各样的石头、各种化学仪器打交道,他们宁愿自杀或者去流浪。

凭心而论,“作家文人”中,有一些并没有什么真本领,即使作品中能做出一点气韵,那也是只懂得一点皮毛,更多的人是从其他一些学科里拈来一些时髦的新名词,连意思都没看懂,就大谈特谈的,俨然一副专家的胃口,他们也是从中得“利”非浅,是以美其名曰“半个专家”或学者。

正是这些人,使得大众对于“文人”有些看法。但从口才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文人”的口才确实有些值得借鉴的方面:

首先,不需要做出多少牺牲,可以换来巨大的声誉,可以说是投资小,见效大。如果愿意大投入,一定会成绩斐然。这一点应该理解为,说话时要选择有“效应”的话题,敢冒风险,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拿出胜出将军的胆量。人们常说风险越大,利润越高,就说话而言,你冒的险,不过是说错话,得罪人,其实这是有惊无险。不像投资一百万做期货,可能会血本无归,再也没有经济能力修正投资方案,进行第二轮投资。想想看,说话放肆太无所谓了。就算是一句话捅破了天,也不会有人剥夺你说话的权力。你可有无数的修正机会,拿民主的观念来说,“我坚决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是一条基本原则。任何场合里对任何人都是如此。

其次,学会用法律、道德、良心、正义的名义说话。以“侠客”或“最正直、最高尚”的人的身份出现,把自己当做正义的化身,这都是文人最擅长的伎俩。我不等于法律和道德,不一定是最有德行的人,但我相信法律相信道德为准绳,话最好听,又不存在错误。同样,我不等于是良心或正义,但我相信良心的裁决,有足够的良知;谁也不能反对我代表良心发言,更不能反对我以正义的名义裁定是非。在这个前提下,你是可以旁征博引,没有几个作家能做到,言之成理,妙语解颐,但是他们“语言”的定位,定得好,并且早成气候,所以你的语言定格,也要有相当的品位,使之成为想当然。

再次,新名词不一定真懂,不要求完全明白,只要可以说便成。理由很简单没有什么“真理”可言,只有懂得多和少之分,丰富的新名词说明了一个人的素质,某些时候你因为语言俏皮而秀,某些时候你因为语言流利或素质好、素质高而秀,大量的新名词脱口而出,素质自然显得高,语言自然秀,这也算得上是总结成功的经验,地毯似的名词轰炸,必然使你“声名显赫”。很多时候你面对的是老朋友,大多他完全清楚你有“几斤几两”,他也不能不为你的敏捷的反应和高度的适应能力赞叹。

大批现代的作家玩文字游戏,这是形势使然,是对当代文学大彻大悟的结果,他们清楚地看到了,文字“玩”的本质,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玩”生活才是英雄本色,是强者的表现,过去有一段时间时兴玩“深沉”,最聪明的还是作家,故作深沉状,吸引大家的关注,然后一语惊人,表演效果极佳,称得上是高人也。

活到老,学到老,此话一点不假,学一点成功人的经验,说得更潇洒更自在,现在人们流行讲“状态”,在语言上更容易出“状态”进“状态”,人们欣赏你的正是这一进一出的“秀”,并非因为他们缺少“真理”,没有头脸。越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越是人人相信自己有的别人无,只有语言的“状态”能使他们自愧不如,所以我要积极表现,不要被动应付,在参加某某单位组织的行业辩论会中,有人会因为“运气不好”抽签做了“反方”,而你在生活中,却不需要有运气不好的感觉,只要人有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正方”,当仁不让。

三哲人式的“道理”

前面我们分析了商人们和文人们的语言特点。但是现实生活中,只掌握了这些技巧还是不足以展示语言的风采。有另外一方面的技巧不能忽视,那就是要学会哲人的语言技巧。

首先,哲人的语言是睿智的语言,其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睿智的语言可以为你增加一道美丽的光环,让你的形象更加光彩夺目。人做任何事都可以贪图省力、简单、不动脑筋,惟独说话不可“偷懒”,否则将会得不偿失。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是话要想着说、不可抢着说。最容易说的话,你费了最大的劲才讲出来,那一定会使你增色不少;相反,最难说的问题,你用最简单的话回答了,那也会让他人对你刮目相看。把复杂化为简单,变简单为复’杂,都要你动一下脑筋。这并非简单的玩语言,而是智慧的结晶,是追求语言的魅力。这些语言,可能反映了你的个性,或反映了你的睿智,或你的品质,所以语言的魅力就是你的魅力,这样的语言往往为你增添了不少的光彩,最起码不会让人失望。

法国画家奥拉斯·韦尔纳在勒芸湖边速写,有两个外国女子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也在速写。其中一个女子走过来看着他画,并谈了些自己的看法,老画家认真地听着,彬彬有礼地向她致谢。

第二天,在一艘船上他又碰到了这位女子。这位姑娘对他说:“先生,你是个法国人,你肯定认识伟大的画家奥拉斯·韦尔纳,听说他就在这艘船上,请你指给我看看。”“小姐,你想见见他吗?”“噢!我想见他”“呃,小姐,您已经认识他了,因为昨天上午你给他上了一堂绘画课。”

其次,要像哲人那样为自己的话找出“理论依据”。就是我们常说的,说话、办事“讲道理”。

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和不平等的关系,都是有其“道理”的,就是因为这个“道理”的存在,人们对一些歧视、特权或不公正,往往都是默许了,所以这个道理在很多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有了“道理”可以畅通无阻,没有“道理”大概寸步难行,路就是“道”,依靠的就是一个“理”,所以有理走遍天下,不善言理的人往往视说话为畏途,会说理的人,都是呱呱叫的人,那些办事能力强的人,也就是那些会说话会讲理的人。其实这个“道理”就是行得通的依据,会找依据的人才能行得通。

以前有个国王,他向全国颁布了一条法令,不管谁犯了罪,只要他说出三条驳不倒的真理,就可以获得宽恕。

有一天,一个士兵犯了罪,该当处死。武士抓住他,把他押到法庭上。

“你知道新颁布的法令吗?”法官问。

“知道。”士兵回答。

“你能说出三条驳不倒的真理吗?”法官问

“能。”士兵回答。

“那你就说吧!”法官命令道

于是士兵说道:

“如果有人对你说我生来就坏,你不要相信。”

“对,是这样。”法官表示同意,“一个人不会生来就坏的。”

接着士兵说出第二条真理:

“如果有人对你说我现在很高兴,你不要相信。”

“确实没有哪个人处在你这种境地会很高兴的。”法官同意道。

接着士兵又说:

“如果有人对你说,我现在跑了还会自动返回来,你不要相信。”

“你说得对,”法官肯定说,“没有哪个人刚刚逃出虎口,又会重新投进去的,你的这三条真理无法驳倒。’”

结果,士兵被释放了。

再次,谈话中可以多引用“名言警句”,用前人的精彩语句装饰你的言辞。

最重要的,真正学会哲人的胸怀。如我们前文所说,不要去无谓地争辩。在言谈中遇到困难时,来个“脑筋急转弯”,化干戈为玉帛。